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退役上校任民国笕桥航校顾问,因中国学生太优秀,一再打破原则

美退役上校任民国笕桥航校顾问,因中国学生太优秀,一再打破原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28 更新时间:2024/2/22 8:58:53

此时,国民政府终于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决定寻求西方的帮助,帮助组建一支全新的空军。

于是,7个月后,美陆军退役上校朱爱德被南京政府高薪聘请为首席航空顾问,来杭州笕桥航校主持飞行员选拨考核。

但是,让校长邦初没想到,这个美国人心太狠,200多名现役飞行员被他直接刷掉150人!

毛邦初十分吃惊,“崽卖爷田不心疼!”这些可都是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啊!

毛邦初想让他网开一面,毕竟,这150人都是有经验、有战斗经历的飞行员。可朱爱德却坚持按照美国空军的标准考核,不符合标准的,一律开除!

“我们试着选拔那些具备军官素质的孩子们,即毕业于高等学校后,能够吸收关于军事航空、无线电、盲飞、气象学等专业知识!”

很多年后,朱爱德每次想起在笕桥航校的日子,不由得嘴角上扬,在回忆录中写道:

“因为只是训练一个人学会飞行,就要花去中国15000美元,我们不能让一个愚蠢的学生随便毁掉一架20万美元的轰炸机,那是他们打击侵略者的强力武器!”

被刷掉150名现役飞行员后,毛邦初只好发出招生通告,希望招来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进入航校,培养能和日寇相抗衡的战机飞行员!

可这一次,却要轮到朱爱德吃惊了!

按照朱爱德制定的规划,笕桥航校每年招生两次,共招生150人,宁缺毋滥。可是,符合条件来报名的人数竟然达到万人以上,这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啊!

当时来报名的学生们,最低化水平是高中毕业,而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甚至还有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也挤过来报名!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才智、能力和眼界都是上上之选!

可是,他们明知道日寇在东北、在上海、在杭州狂轰乱炸,明知道只要进了航校就要做好和日寇厮杀的准备,明知道在空战中幸存的希望很低很低......

可是,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放弃了昔日在校的荣耀,甘愿成为一名空中战士,直面日寇的炮火!

朱爱德被感动了,一讲原则的他对每一个符合标准的学生都爱不释手!最后,他打破了自己的规定,把首次招生人数扩大到400人,是规划人数的4倍。

那么,为什么当时中国最为优秀的年轻人才,都甘愿来做一名普通的士兵?

朱爱德一开始很奇怪且疑惑,后来,他才明白,这些天之骄子在意的不是荣誉,不是飞天的猎奇,更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背后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就在几个月前的“一.二八”空战、“二.二六”空战中,年轻的中国空军面对经验丰富的日寇,全面落败!若非一个叫肖特的美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战绩简直惨不忍睹。

经过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无空防即无国防”渐渐深入人心,南京政府开始着手组建真正的空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朱爱德等美国航空人才被聘来中国,帮助组建新式空军。

也正是在这个环境下,无数满腔热血的学子们,纷纷背笈负书,来笕桥航校求学,只为学得一计之长,在九天之上狠狠地打击侵略者,一雪前耻!

尽管朱爱德放开了招生的口子,但发自内心的偏见还是让他对这些中国青年的学习能力不信任。按照他的计划,这400人将经过不断地淘汰,最后只有1/4的人能成为优秀的飞行员。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训练后,朱爱德再次被震撼了!

“奇怪地很,在这个很少有机会乘坐飞机和汽车的国家里,他们的飞行成绩和我们陆军飞行学生的成绩极其相似!”

在一次次被刷新认知后,朱爱德不得不承认自己小觑了中国青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爱国热情,这些优秀的中国学生,让他一再打破自己的原则!

而笕桥航校的学子们在经过严格、艰苦的学习和训练后,1935年便有325名优秀的飞行员飞向了蓝天!

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笕桥航校共培养了6期学员,合计600多名飞行人员!而到抗战结束,共培养了16期,有1700多名毕业生参战。

当时,中国空军有“四大天”,除了高志航是从法国航校毕业的外,其他三人刘粹刚、乐以琴、桂丹,皆出自笕桥航校。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当朱爱德第一次看到笕桥航校的校训时,他很震惊,可毛邦初的那句“我们人才很多,但没有钱”的话,更是震撼到了他!

谁不知道在战争时期,飞行员远远比飞机更宝贵!

可是,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现状,没有钱买飞机,没有自己的技术造飞机,被日寇打掉一架就少一架。在当时,一架飞机结束战斗落地、马上换另一个飞行员升空作战的现象很普遍,究其原因,还是落后!

于是,在抗日战争中就出现了极其悲壮的一幕:

面对拥有2700多架飞机的日寇,仅有数百架飞机的年轻的中国空军,悍不畏死、以命杀敌,真正做到了“用身体、飞机和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血染长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让那个时代的天子骄子放弃宝贵的生命呢?也许,从这首《逐日英雄》的校歌里可以找到答案:

“得遂凌云愿,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长空万里,复我旧河山。努力,努力!莫偷闲茍安,民族兴亡责任担吾肩,须具有牺牲精神,凭展双翼一冲天!”

是的,就是伟大的民族和爱国主义精神,让这些年轻的学子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守护神圣的国土!正是对骨肉同胞深沉的爱,让这些时代的天之骄子们甘愿放弃优渥条件、冲上九天,以命搏敌!正是因为心中的伟大理想,他们不顾疲惫、不惧生死,一次次顽强地冲上蓝天,绽放成一朵朵血色的旗帜!

从这一刻起,中国空军的威名将传遍世界,在抗日征程中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

这是记载入《血色长空》里的真实故事,它一部记载抗战时期中华热血男儿飞上长空、血搏日寇的历史文学,时间跨度长达14年,全书整理入数百帧新解密的图片、档案,真实还原了一批又一批天子骄子投笔从戎、与日寇以命相搏的感人历史!

这是那个时代天之骄子的选择,也是他们的骄傲,保家卫国,惜生死!

对那段可歌可泣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链接,重温一遍那14年的峥嵘岁月和悲壮辉煌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一生当中的三个皇后:分别是最爱怜、最痛恨和最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亲吻富察皇后,乾隆皇后去世,乾隆悼念孝贤皇后的诗

    富察氏富察氏可以说是一代贤后,当然她在政治上并无多少建树,毕竟乾隆年富力强,她主要是乾隆的贤内助。富察氏出身很好,至少符合清朝皇后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家世。本人也称得上聪明贤惠,大家闺秀。比如说在满清习俗当中,原先喜欢用鹿尾毛缝制袖子上的装饰品,但是在清朝就用金线来代替。乾隆把这件事告诉富察氏,富察

  • 清朝妃嫔的脖子上,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条?主要原因是为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宫女脖子上的白布,蒙古人脖子上戴着布条什么意思,清朝12位皇帝妃嫔子女

    引子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近几年来,我们时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清宫戏,尤其后宫女人们的勾心斗角让无数网友为之感叹,甚至还有不少人调侃如果自己生在古代绝对活不过第二集。我们都知道,后宫女人们的战场也是非常残酷的,一点也不亚于真正的战场,各宫娘娘们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

  • 洪秀全:骗人骗己,胸怀大志又胆小怯懦,权力终被杨秀清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多次钻他的空子,窃取权柄,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覆灭。究其原因,还是洪秀全骗人骗己埋下的祸根。道光25年,好友冯云山不满洪秀全的“假大空”,和他大吵一架,独自一人流浪到紫荆山。为了伟大的理想,冯云山在这里打过长工、拾过粪、做过教书先生,凭借他的演讲天赋,成功地笼络了一批山民。冯云

  • 鸦片战争后,慈禧太后曾说过一句话,让列强无一不怀念那时的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太后戒鸦片,鸦片战争道光和慈禧,鸦片战争跟慈禧有关吗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清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留下了众多历史文献供后世可以参考,康乾盛世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同时清朝也开始让西方的科技文化进入到中国,让中国开始与西方的文化有接触。原本东西方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且一起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然而闭关锁国以及晚

  • 大赦天下在保护谁?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古代大赦了1200多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历史上“大赦天下”是怎么来的呢?又会赦免哪些人什么罪行呢?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大赦天下”的规定出自商周法典,在《周礼》中就有“三宥三赦”的规定。到了秦汉时期,记载在册的“大赦”越来越多,特别是汉朝末期,汉灵帝在位22年就搞了20次“大赦天下”,堪称大赦冠军。可惜,灵帝在位期间太过荒淫无度,

  • 乾隆出的上联到底有多强?一联千古绝对定状元,一联自己都不敢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对联最新上联,乾隆考察状元搞笑视频,乾隆面试状元完整版

    在中国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帝王将相,做皇帝的有短短几天的也有做了几十年的,而其中有一位掌权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执政了六十四年。这位乾隆皇帝喜爱诗书,喜爱游山玩水,尤其喜爱微服私访,还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事迹传说响遍了大江南北,让后人始终着迷于探究他的曾经走过的足迹,尤其关于诗文

  • 和珅总共娶了9个老婆,个个花容月貌,却为什么没留下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最宠爱的是谁,和珅最后娶了哪些人,和珅的九个女人

    还有一些坊间的故事为了凸显和珅是个作恶的大贪官,于是杜撰出他没有留下子嗣的传闻,有的故事还传得非常过分,但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坊间传闻和珅作孽太多,没有后代和珅并不姓和,他是满洲正红旗的钮钴禄氏,原名为钮钴禄·善保。和珅在位期间笼络到不少美丽的妻妾,其中还竟然有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在坊间传闻的

  • 纯正“汉阳造”:清朝“任性”铁轨至今仍在使用,每一根都是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还在使用的清朝铁轨,1900汉阳铁厂造铁轨值钱吗,武汉汉阳铁轨

    不为沧桑人景仰,年年佳日满登攀。---蔡任平清朝至今已经105年,早已物是人非,很多铁制文物也早就损坏了,可就有这样一条"任性"的铁轨,从清朝开始就沿用至今,一直没有生锈。那就是唐胥铁路,在2018年1月份的时候,汉阳钢铁厂在2018年的时候入选了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据专家介绍,这条铁路每一

  • 清朝民间故事:善有善报,男子为妇人处理后事,妇人把侄女许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善报与恶报完整版,善报和恶报的故事,民间故事女子破案被处死

    清兵以为她已顺从,便解开绑住她的绳子。孰料,妇人竟快步跳入路边井中!清兵大怒,绕着老井走了几圈,见妇人载沉载浮拒绝上来,心头火起,连发三箭,将妇人射杀井中,随后骑马离开。同安县外有个莲花镇,镇里有个汉子姓薛名觉,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急公好义、一言九鼎,远近闻名。平时,薛觉以打柴为生,去县城换取几钱铜

  • 清朝官员上早朝时,为何不吃早饭只含片人参?专家:主要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早朝嘴里含一片人参吗,清朝上早朝早餐吃什么,清朝对人参的管理

    引子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李维在各类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臣上早朝的情景,那场面是极其的壮观,但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资格参加早朝,因为在他们之间也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所有人都不能越矩而为。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朝的官员必须要在三品以上才有资格去面见皇上,而他们也有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