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心通史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璋作为一位平民,能历经千辛万难,登上皇位,实在是令人佩服。由于他出身平民的缘故,对于民间百姓的疾苦深有体会,所以,当上皇帝的朱元璋,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能让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不再受贪官污吏的压榨,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惩治贪官污吏,整肃官场恶习。朱元璋或许是历史上惩治贪官污吏最严酷的皇帝了,他为了杜绝贪官们压榨百姓,欺上瞒下,还专门制定了许多特殊政策。
比如,朱元璋针对贪官制订了许多极其严厉的法律,他还亲自编写了一部刑典《大诰》,其中规定:“官员贪污数额达到六十两以上的一律处死”。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震慑贪官,还设置了一系列酷刑,例如剥皮、凌迟、枭首等。
即便明朝对于贪官的惩治力度如此之大,仍旧有人敢为了金钱,以身犯险。贪官们处心积虑地想要压榨百姓,朱元璋则竭尽全力地杜绝贪官们贪赃枉法,以至于朱元璋与贪官之间形成了斗智斗勇的局面。在这过程中,朱元璋还无意中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贪官们私自铸造“假币”的情况就时有发生,然而皇帝们始终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就连经济学家们对此也一筹莫展。但是朱元璋只在铸币时加上了一个字,就解决了这个困扰人们已久的世界难题。
明朝初期,国库空虚,朝廷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允许一部分地区享有铸币权,这一权力却成为了贪官们发财的工具。一些贪官十分大胆,在铸造铜币“洪武通宝”时,掺入大量比铜的价格更低劣的铅铁,导致钱币的含铜量变低。
这些劣质的钱币一旦流入市场,既严重损害了国家的信誉,又影响了正常的经济市场。由于朝廷很难查到假币的源头,所以,时间一久,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国家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朱元璋面对这种世界性难题,很快就想到了应对办法。
他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假币流入市场,下令各省在铸造铜币时,必须要在铜币加上各自省份的简称。如此一来,只要是有假币出现,就能追查到是假币是哪个省份出现的,对应省份的官员也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些官员为了避免被惩治,也就不再以身犯险了。
朱元璋这个看似非常小的举动,却深深地影响了明朝后来的发展,贪官确实变少了许多,假币也大大减少。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杜绝贪污,惩治贪官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样一来,明朝不但少了许多腐败现象,社会发展也稳定了许多,平民皇帝朱元璋也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