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明朝其它的亲王为何没有反抗?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明朝其它的亲王为何没有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2/4 9:28:18

建文朝当时兵力强大,除朱棣以外的各地藩王不敢轻举妄动

朱元璋在位时候,为了尽可能为自己将要继位的皇孙朱允炆提供一个稳定的登基环境,他快刀斩乱麻,采取了十分直接的方式,先将原来以太子主标为首,支持太子的蓝玉等有权有势的开国功臣一一铲除,再将他们手中的军权全部都分解到自己儿子燕王朱棣等人的身上,还将他们派到边疆,镇守大明的边关,让大明朝没有内忧,也不怕外患,可谓一举两得,延续了以往的强势,在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明朝,地方强,就意味着中央也稳固,故而除了远在边关,手握军权的朱棣,其它亲王都不敢轻举妄动。

建文帝奉行的削藩举动,导致其他亲王心中充满顾虑,但也不敢反抗

建文帝从登基开始就立马施行了以削藩为核心的改革,前面提到朱元璋让朱棣等人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有兵权在身,又加上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建文削藩的矛头直指朱棣,但他却没有对朱棣直接动手,而是从他身边可能协助他造反的人身上动手脚,削减朱棣的羽翼,于是乎以长江天险坐镇荆州的湘王成建文动手的第一个对象,建文帝先伪造朱柏意图谋反、伪造宝钞及擅虐杀人等罪名派兵攻打荆州,面对如狼似虎十分强大的官兵,朱柏虽毫无惧意,自知无力回天,冷静整理衣冠,点燃宫殿投火自焚,从容赴死。

同年七月,地处云南,与朱棣八竿子打不着的岷王也被当做朝廷争取云南沐家支持的牺牲品,被贬为庶人,一系列的削藩举动,不仅让朱棣造反之心更加强烈,也在无意中寒了众多亲王的心,不过朝廷既然敢削藩,自然有镇压他们的实力和手段,心中的顾虑也是他们不敢反抗的原因。

建文并未对他们赶尽杀绝,各亲王尚有退路,不想反抗

朱棣起兵造反,是因为他是在无路可退,不造反,不起兵,他面临的就只有死一条路,而其它亲王不一样,他们手中没有像朱棣一般的兵权,也不像朱湘一样知道明朝许多机密,建文不会着急对他们动手,甚至可以说是不屑对他们动手,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对于削藩之事心寒,但他们都放在心中,朱棣造反是朝廷的事,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自然会选择先保全自家身家性命,不会轻易站队,更不会加入其中。

总的来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或者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时候,所有人反应都是先本能的自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一英雄,死后头颅被倭寇抢去,韩国人为其立像,清朝皇帝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子龙”之名,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三国时期的“常山赵子龙”,赵云的英雄事迹虽然深入人心,但多半都是演义中杜撰的,历史其实还有另外一位“子龙”,与赵云不同,他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大英雄,不过却鲜有人知其名,反倒是韩国人将其视为英雄,时至今日,若你有机会去一趟韩国庆尚南道的话,就能够看到一座威严的雕

  • 为何袁崇焕被杀时,百姓非常痛恨?他的悲惨结局根源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怎么处死的,邵兵版袁崇焕在线播放,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实际上,万斯同以布衣之身,不受清廷俸禄,修《明史稿》五百卷,他的节操比现在某些不学无术之人高多了。回到题目上来,又没有记载说,有人逼着老百姓去吃袁崇焕的血肉,显然全是百姓的自发行为。再反推一下,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那到底是谁让百姓接受了“袁崇焕卖国通敌”的信息?说到底还不是大明的崇祯皇帝!所以这里

  • 用江湖的眼光来评判:晁盖有七个兄弟,他们能否在忠义堂杀尽宋江的五个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晁盖和宋江势力对比,宋江通知晁盖逃跑,宋江晁盖经典对话

    金圣叹的担忧可能是过虑,如果晁盖当场否决宋江的说法,坚持按资历、功劳给众好汉排座次,宋江也不敢炸毛,因为当时的形势很明显:晁盖有七个兄弟,宋江只有五个心腹,真要打起来,晁盖一方稳赢不输,这七个兄弟,可以轻而易举地杀光宋江的心腹。愿意抛弃老资格而成为“新头领”和真正的新人有二十七个不假,但是真正能称得

  • 武松杀了人只判“刺配二千里外”,北宋的律法杀人不用偿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松为什么从孟州刺配恩州,武松刺配孟州原版,被武松打死的是谁

    一、黑暗的社会背景,武松“诉讼”无门,县官不义再先。武松在得知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夫”鬼鬼祟祟的勾当而丢了性命,自然难以接受,便试图通过法律渠道来为哥哥申冤。但是无奈当时的社会背景实在过于阴暗污浊,西门庆在得知武松上诉之时,就在第一时间内用银两买通了的县官,所以即便武松提出

  • 为什么明朝版图面积大家争议很大?是格局视野还是羁縻政策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全盛时期版图有多大,清朝版图vs明朝版图,明朝一个府面积

    明朝是个毁誉参半的神奇王朝: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烈让人敬仰;奇葩帝王频出、锦衣卫横行不法的黑暗让人不忍直视;虽不缺乏忠臣良将,但是争权夺利的党争也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实力。在明朝所有争议当中,明朝版图面积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远迈汉唐”的大明王朝究竟是否属实,下面亮明我们的观点。

  • 宋江死后,此人带领梁山残部继续反宋,为何原著中对他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江死后梁山起兵反宋,水浒传宋江死后谁反宋了,吴用让宋江弃宋从辽的用意是什么

    文/观心通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封建王朝往往都是世袭制,当百姓们遇到昏庸暴政的皇帝时,往往就会容易出现“官逼民反”的情况。不少农民为了不再继续受到昏庸暴政皇帝的压迫,只能选择造反。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民间起义的故事。《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巨作,就是记叙了宋朝时期“官逼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为何明朝从未被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将士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提起明朝,很多人会感觉有些另类。首先和很多的开国皇帝不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民间的轶事有点多,形象也比较亲民。但是明朝建朝数百年,在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中从来没有被黑过,大家可知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标题中的两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没落的崇祯皇帝,都可以用两个

  • 王安石VS司马光,功利主义的变法者与敬天法祖的卫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与司马光谁厉害,司马光和王安石谁地位高,司马光王安石

    01,登州阿云案登州阿云案,或者说是律敕之争,是熙宁初轰动朝野的案子,也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争端分歧中的一个插曲,两人的性格在本案中显现的是淋漓尽致。关于这个案子,网上传播的很多,虚构瞎编内容的也很多,猴格依据史料也简单叙述一下:治平四年(1067)夏天,山东登州女子阿云,在为母服丧期间被许配给韦阿大,

  • 合丹大王:参加西征,支持忽必烈,射死花剌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蒙古为啥西征花剌子模,帖木儿,帖木儿娶了多少美女

    但这样一位对大元有影响力的皇族悍将,却因为元朝冷门而备受冷落,简单的百科事迹还被张冠李戴,对比满清朝廷诸王多铎、阿济格的火热,真是令人唏嘘啊!01,窝阔台汗的庶长子合丹大王(生卒不详),《多桑蒙古史》记为合丹斡兀立,《史集》记为也可合丹、合答黑,《世界征服者史》记为合答罕,他是元太宗窝阔台汗的第六子

  • 这人的阴阳术数造诣比刘伯温更高,无他就无元朝一百年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精通哪些术数,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刘伯温做过元朝什么官

    正是因为这批人的谋划,忽必烈才能顺利入住中原,当上这片土地的皇帝。这批人领头的是刘秉忠,他是忽必烈最器重的谋士。这个人十分聪明,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早年比较坎坷,经历了许多磨难。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运气转好。被当时的大师虚照禅师收为弟子。他的术数造诣很高,忽必烈也因此看重他。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