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史家孙盛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东晋史家孙盛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2/2 12:35:14

孙盛的高祖父孙资是魏明帝的宠臣,权倾朝野,且擅于计谋,为曹魏政权出力颇多。孙盛虽然在西晋末年遭遇动乱,从中原家乡迁居江南,但仍算得上是太原大族之后。

生平

入仕东晋政权以后,孙盛长年担任东晋诸位文武名臣的僚佐。他早期在名将陶侃手下任参军。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死后,由晋成帝之舅、征西将军庾亮接替其职,兼镇荆州,孙盛又受召担任庾亮的僚佐(征西将军主簿、参军)。

在庾亮与执掌中枢的重臣王导矛盾愈加深重的时候,孙盛又劝庾亮说:“王公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间内外耳。”以化解庾亮心中对于王导图谋对己不利的猜测。

长江中游、下游的平衡,朝廷中枢与外镇大臣的和睦,对于东晋朝廷的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孙盛此举,不可谓无功。

咸康六年(340年),庾亮逝世,其弟庾翼接任荆州刺史,孙盛续任庾翼的幕僚(安西将军谘议参军)。

永和元年(345年),庾翼死,由其好友桓温接任,孙盛再任桓温的幕僚(安西将军参军)。

次年,孙盛随桓温西征成汉。桓温轻兵突袭成都,留孙盛等率弱卒于彭模看守辎重。成汉大将李福进攻彭模,孙盛指挥诸将,击退李福(与俱伐蜀,军次彭模,温自以轻兵入蜀,盛领赢老辎重在后,贼数千忽至,众皆遑遽。盛部分诸将,并力距之,应时败走),因功获封县侯。

此后孙盛又随桓温北伐。功成之后,孙盛终于得任长沙郡太守。然而,他在任上公开捞钱,且在面对桓温的质询时去信轻浮,险遭桓温治罪。孙盛晚年在朝中任秘书监一职,古稀而终。

史学

孙盛的史学创作,最为人所知。其所撰的《晋阳秋》、《魏氏春秋》成为了魏晋史料的珍贵补充。其中《晋阳秋》记载两晋史实,“词直理正,咸称良史”;《魏氏春秋》记三国曹魏时事,多见于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

【【现今通行的《三国志》中保留有不少《魏氏春秋》的内容】】

二书今佚失大半,仅存余篇散在各书之中。孙盛性格固执,曾执意将老上司桓温之过失写入《晋阳秋》,不惧死亡威胁。这一点在他对三国史事的评论中同样有所体现,故而《晋书》称赞他有“良史之才”。

然而,孙盛在著述评议过程中带有极其强烈的主观意识,且掺入了他人生中惯用的诡辩伎俩,宋朝的唐庚就说他“以刻薄之资,承学于草窃乱贼之世,性习皆恶,故其论议类皆如此”。唐庚所言虽然有过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

清谈

一般人只熟悉孙盛的史学成就,但事实上……孙盛还是魏晋清议之风下的清谈家,他“善言名理”(《晋书·孙盛传》),并且以独特的诡辩技巧力挫对手。

据记载,他曾经与“擅名一时”的殷浩辨析名理,双方辩论超过半日,都未能使对方屈服。这也足以证明孙盛的清谈水平。

总结

总而言之,孙盛两次随征西大将军桓温出征,经历战阵。又善谈名理,尤喜诡辩,这是他性格中的缺陷。但他为人耿直,作史仍以公正为主,全面来看,算得上是良史之才。

更多文章

  • 唐朝一大臣,指责唐太宗:你还不如隋炀帝!唐太宗:说的对,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对唐太宗的评价,为什么唐太宗不惩罚他反而赏赐他,评价唐太宗的正确方式

    咱们都知道,隋炀帝杨广当时一意孤行去修建大运河,虽然这事从后市看来算是“功在千秋”,但从当时来看无疑是劳民伤财的,不过蠢哥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隋炀帝也不算昏君,只是过于急功近利罢了。当然,为了统治需要,在唐太宗看来(或者说是故意抹黑),绥阳帝必须是个昏君,有人将他比作隋炀帝,甚至还不如隋炀帝,这无疑是

  • 唐代的西域还是汉文化为主,为何等到清朝平定西北后充满异域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唐朝平定西域,平定西域全景图,平定西域献俘礼图讲解

    其实西域在宗教和文化改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文明的辐射、宗教的传播以及唐朝以后中原王朝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有关。历代王朝中如果说对中亚、西域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大唐王朝,自从唐朝以后很少有中原王朝的影响力越过葱岭抵达中亚。怛罗斯之战后大唐为了应付中原安史之乱,不断抽调安西都护府精锐会中原平叛。中亚和西域才易

  • 李世民知道有女主武王的预言,为何不处置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知道武则天的命运,武则天秘史李世民吻戏,武则天刘晓庆李世民

    唐朝将被姓武女主取代,李世民听后并没有杀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君主,改写了中国女性人物的悲惨历史,女性终于抬起了头,武则天执政的这些年被人们所诟病,有人敬佩这个女君主,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斥责。当初在贞观年间,坊间就一直流传着“唐朝三代之后出现一位姓武的女皇帝”,这个传闻所言非虚还是实现了。其

  • 为什么唐玄宗治理出一个开元盛世,却还有人说他前生精明后生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假如唐玄宗死在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疆域图完整版,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丞相

    唐玄宗是不是一位有实力的皇帝?李隆基在晚年虽然贪于享乐,对朝堂之事不管不问,不过这不能否认是他创建的“开元盛世”。在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后,唐朝就陷入混乱,武氏李氏进行了皇位争夺。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唐朝才再次的稳定下来。李隆基从小机制过人,继承皇位后他对政治、军事方面都做出了改革,而且

  • 唐朝究竟有多少种不同的“宰相”?读完这篇文章您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同时能有几个宰相,赞皇县唐朝六任宰相,唐朝宰相张九龄简历

    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办公的地方,也曾叫做中书门下(唐玄宗开元年间)、政事厅(后晋)、都堂(宋代元丰改制后)。唐高祖李渊代隋建唐后,进一步完善了隋代的五省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制度。以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为宰相。同时,规定宰相们在门下省议政,而将议政场

  • 安乐公主并不安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苦难童年,父母愧疚弥补因为安乐公主李裹儿是出生在父皇母后被废帝位后的流放路上,当时仓促拮据到,他的父亲解下自己的衣服去包裹新出生的她,因此得名裹儿。因为这个遭遇,李显韦氏夫妻对幼女百般宠爱无所不从,安乐从小就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在她家里,她就是老大,她妈是老二,她爹只能是老三。李显重登帝位后,因为大女

  • 同样是名将,同样为隋朝立下赫赫战功,结局迥然不同,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十大名将名单,隋朝名将宇文成都,隋朝名将刘方的肖像

    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同样涌现出一批良臣猛将,而这二位将领则在众多将领中都足以名列前茅。没有他二人,隋朝的统一大业不会那么的顺利,隋军也难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黄龙(建康)。他二人就是韩擒虎和贺若弼。韩擒虎,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韩雄就是北周大将,大功在身。虎父无犬子,这韩擒虎也生就一副英雄相貌,魁梧

  • 秦琼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末,是不是李世民不待见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琼为什么进入凌烟阁,凌烟阁秦琼完整版,凌烟阁尉迟恭为什么比秦琼高

    首先来看秦琼的作战生涯,秦琼的发迹,是从隋末混战开始的(来护儿对他的赏识只代表了来氏本人的慧眼独具)。他最初随隋朝名将张须陀平叛,后转投瓦岗军、王世充等势力,武德二年(619年)于程知节(程咬金)在阵上叛降唐军,成为秦王李世民府中将领。作为秦王府邸的亲将,秦琼相继参与征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

  • 李世民的逝世原因是什么?史书是怎么记载,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史书上李世民到底是哪一年生的,李世民历史真实事迹,李世民死后的历史

    李世民晚年迷恋丹药,把药石作为奖励,赏给有功的大臣根据史书的记载可知,李世民在早年间并不是一个沉迷修仙得道和方术之人,作为一代明君,他对这些神叨叨的东西很是抵触。但是在李世民年纪渐渐大一些之后,他不仅自己服用一些丹药,还把一些方剂赐给大臣吃。一次,大臣高季辅上书奏表深得李世民之心,他夸赞高季辅所奏之

  • 他是南北朝时毁誉参半的人物,为何能在乱世活到八十一岁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的十大名人,南北朝大乱世纪实,南北朝最猛的人是谁

    那么,为什么一个相同的人,在历史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呢?王玄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且听本人慢慢道来。王玄谟,字彦德,出身于魏晋南北朝著名的门阀大族:太原王氏。王玄谟的祖上世代在魏晋官居高位,可谓是出身名门了。从王玄谟的祖父王牢时,王家在当时盘踞鲁南的南燕政权为官,居住在青州,也算是当地有头有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