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麻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有人说唐朝,又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

麻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有人说唐朝,又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3/12/16 23:49:11

那么,人人都喜爱的麻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有人说唐朝,又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麻将运动在中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此不论是粽子还是汤圆,也包括麻将,南北都不同。我国北方麻将每副136张牌。南方麻将一般为144张牌,添加了春、夏、秋、冬,与梅、竹、兰、菊八张花牌。也有一些地方的麻将,另再加上聚宝盆、财神、老鼠、猫各1张牌,与百搭4张牌,总计为152张牌。

要说到麻将的起源说法很多,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清楚起源的问题。有人说麻将起源于唐朝,也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到底如何呢?我们可以探讨下。

叶子戏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李约瑟博士认为"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据传,我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一种叫做“叶子戏”的纸牌游戏。但就事论事,无论是材质和其他因素,这个都没有证据表明。唐代中期,开始有了关于叶子戏的文字记载。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供玄宗与宫娥玩耍。

中国的叶子戏大约在13世纪,经过蒙古人和马可波罗等人传入欧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中外各国的纸牌游戏,才逐渐形成了今天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牌。

叶子戏在五代和宋朝又有所发展。南唐李后主的皇后大周后编撰了《金叶子格》

李后主的,在唐代叶子戏的基础上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

而到了明朝,叶子戏发展为马吊牌。明宣宗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就是吊牌高手。思想家和抗清义士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至天中,始行马吊之戏。”马吊牌上绘有《水浒传》的人物,万万贯画有宋江。崇祯朝时非常流行,乃至有人说:“明之亡,亡于马吊”。而在明朝时时期,还出现了纸牌,这就是扑克牌的祖宗了。

而有人说麻将是郑和发明的。

据说,明成祖朱棣时代,郑和下西洋数十年,官兵们长途跋涉,思乡心切,又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

为了稳定军心,安慰众人的不稳定情绪,郑和便在马吊牌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的娱乐工具。他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是郑和,他的副手以及大将军和郑和夫人(你没看错,郑和是有老婆的)。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后来简称麻将。这就是郑和起源说。

但也有人考证,认为麻将的起源在苏州,而麻将的创始人便是明朝的文学大师冯梦龙。

不过,麻将真正大规模流行还是清朝末年。清末,中国才出现了骨牌和竹材质的麻将。《清俾类钞》中记载,康熙时,士大夫喜马吊,其牌之横纵幅,较纸为稍广,绘画雕印并同。凡四十页为一具。”到了民国,麻将就成了全民玩具了。

所以,像古代影视剧中出现的古人凑一桌麻将的场景,那都是不符合历史的。在麻将尚未诞生时,人们所玩的骨牌多为牌九。当然,到了今天麻将的材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塑料、玉石、玛瑙等。

时至今日,麻将是全国人民的“心头好”,喜爱麻将的人不计其数,不少明星都是麻将爱好者。麻将还传到了全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喜爱之物。甚至还有麻将世界大赛。这就是麻将的魅力。

孟达年轻时嗜赌如命,后来戒赌了,只是偶尔玩玩麻将。

贾乃亮和李小璐也很喜欢打麻将。

汪峰的好赌也是在圈内闻名,当初很多人都震惊汪峰和章子怡结婚,不过汪峰曾经在澳门帮章子怡的父母赢了好几十万,也许就是汪峰大神的麻将技术征服了章子怡。

龄女神徐静蕾也是爱玩麻将。

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麻将虽好,可不要贪玩哦。把麻将作为赌具,越赌越大,最后家破人亡,将成为国人指责的公害。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恶婆婆:与儿媳一同生子,让儿子吃儿媳奶水,让孙子喝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最狠恶婆婆下场,民国恶婆婆杀死儿媳妇的案件,古代恶婆婆虐待儿媳

    民国第一恶婆婆:与儿媳一同生子,让儿子吃儿媳奶水,让孙子喝汤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尤其是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儿媳妇在进了家门之后,基本上就成了这一家人的奴隶,白天要操持家务,照顾公公婆婆,还有儿子女儿。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伺候自己的丈夫。而女

  • 民国最剽悍太太:扛着一把菜刀,逼丈夫写出新三从四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29位奇女子情史,民国时期的三从四德,民国最悲惨的婚姻

    中国民国史上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我们现如今书本上所见到的课文,民国时代的文人大豪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人自古多风流。当然民国也不例外。不论是写起文章来尖锐深刻的鲁迅先生,还是那个盗墓迷民国最剽悍太太:扛着一把菜刀,逼丈夫写出新三从四德,哪一个没有那么几笔风流帐。因为当时年代

  • 民国悍妇江冬秀粗人一个,抛却祖上背景,眼界是普通人不能比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冬秀个人资料,江冬秀和胡适合葬了吗,梁宗岱与江冬秀吵架

    这个女子所生长的家庭却是一个读书的世家,可是本身并没有多少才能,这可能是个人的兴趣问题了吧,有这种条件,但是不想进步,可能自己本身对学识没有多少兴趣吧。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那个非常守旧的时期,这个女子居然对裹脚这个行为摒弃不做。因此从这件事情上,也说明了江冬秀的思想里有那么点开放的东西。 还

  • 此村庄世代给一女子守墓,乾隆曾想打开,但看到碑上八字立马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御碑全文解释,赵县乾隆御碑,昭苏边境的乾隆格登碑

    我们听到的守墓,都是给一些男子守墓,给女子守墓的是非常少,因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 不过为女子守墓的也有,比如说在北京昌平区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子里的人就世世代代给一个女子守墓。这个女子呢,并不是皇后,也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人,只是明宪宗的一个妃子,但是这个妃子非常的受明宪宗的宠爱,所以当时

  • 清朝史上相当憋屈的一位皇后,不能和最爱的人厮守,还被太后凌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最惨的皇后 19岁,历史上最憋屈皇后,清朝有哪些皇后被打入冷宫

    这里要说的皇后就是后面一种,她就是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之一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的侄女。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一副端庄大气的容貌,知书达理,聪颍慧智,有

  • 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他低调的活到2015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皇帝与慈禧有血缘关系吗,光绪帝和慈禧谁早出生,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逝世时间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皇帝制度基本贯穿了千百年的历史,始终没有改变。在彼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是地位最显赫的人。一个皇帝,纵使十分年幼,却依然能让全部官员和百姓俯首称臣。皇帝制度的传承,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的。这就不难看出,血缘是皇子选拔的重要关键,不仅是皇帝一人,出生在整个皇族的人都会格外尊

  • 清朝皇帝和富商们对文学艺术事业的赞助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富商盛宣怀后代,清朝富商穿着,江西富商赞助郑板桥

    自宋代以来采用的科举制,因其层次的等级和考生的众多,而导致了官职的名目繁多,但他们却从未达到过帝国官员们特别向往的境界。这些缺乏其他收入来源的文士们,被追过着一种不安定的生活,被迫自行寻找保护主,作为豪门富户的私塾教员、官吏们的私人师爷、学堂的普通私塾先生有时甚至以从事不光彩职业而谋生。为科举论文所

  • 中国古代第一巨贪,和珅都比不过,名字其实很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巨贪和珅,巨贪奸相和珅全传txt,和和珅齐名的巨贪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来看,和坤此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对得起他大贪官的名号。在他聚集财富的巅峰时期,甚至其个人财产比国库资金还要多,且足足为清政府国库年收入的十倍还多!说他是“巨贪”,也毫不为过了。一、北宋六贼之王黼不过除了和坤之外,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还有一位非常能贪的官宦。值得一提的是,和坤虽然贪,却只

  • 晚清功臣左宗棠离世时天降大雨慈禧落泪,遗言令人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左宗棠逝世慈禧落泪,左宗棠谈慈禧完整版,清朝左宗棠的故事

    慈禧太后得知他去世的噩耗,不由潸然落泪,悲哀又一位肱骨大臣的离去。左宗棠去世这天,福州城难得遭遇倾盆大雨,百姓们自发地聚集起来,为他送行。慈禧给予了左宗棠最后的荣耀,加封太子太傅,赐谥号“文襄”,为他建立纪念祠堂。临死前还在忧国忧民的左宗棠,留下满带赤诚的遗言,尽到了自己最后的职责。古代书生,头悬梁

  • 光绪帝和慈禧去世相差不到一天,真的是巧合吗?百年后才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谁先死,光绪帝和老佛爷慈禧什么关系,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的真正原因

    一说起百年前的清朝,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它有多么的辉煌,而是腐败和无能,是耻辱和不敢忘却的伤痛。曾经的清朝或许有过辉煌,有过康乾盛世,收复过台湾,打跑过葡萄牙。但是自从乾隆爷自视甚高,认为大天朝无敌于人世间,更不需要和那些弱小的国家沟通和交流,所以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也就是这一政策,让大清逐渐被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