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建国
秦国的祖先乃是商朝末期商纣王的大将恶来,因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所杀,秦国这脉也由此没落。
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
直到周孝王时期,秦国开国先祖非子因养马养得好,受到周天子的赏识,被赐秦地,以延续嬴氏血脉,而非子也开始自称为秦嬴。
不过,此时的秦国只能算做周天子的附庸国,并不是诸侯,地位十分低下。
[var1]
秦国封爵
秦国虽以立国,但是地位卑微,与其余诸侯本不可同日而语,直到西周灭亡。
西周末年,周幽王残忍无道,被申侯伙同西戎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因此灭亡。由于西周都城为西戎所占,王子宜臼(周平王)便召集诸侯勤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史记·秦本纪》
随后,周平王为避免重蹈覆辙,选择了东迁。而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岐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位列诸侯,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
[var1]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秦国位列诸侯以后,虽有过短暂的辉煌,但依旧被晋国锁死在关内,不得东出。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秦孝公时期,已经是三家分晋后的战国时期了。此时,秦国的老对手晋国虽已不在,但是其志未消。新晋霸主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意志,将阻秦东出大业贯彻到底,这才有了秦孝公立志变法之事。
[var1]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
施行李悝的《法经》,并采取轻罪重罚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采取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促进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发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战国时期是十分适用的。而秦国也正是在这种规则下,高速发展,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头号强国。
秦昭襄王打残六国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已经是一个强国了,但是依旧做不到碾压诸侯。在秦昭襄王时期,赵国、齐国依旧有着颠覆秦国的实力。因此,秦昭襄王时期,是一个关乎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关键时期,而秦昭襄王也确实不负众望,顺溜地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齐国的打击。秦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齐国也没有闲着。齐国经过几代君王的贤明治理,在齐闵王这一代,俨然已经有了泱泱大国的风范,与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帝”。不过,齐闵王和秦昭襄王相比,少了一份隐忍,多了一份自傲。终于,在齐国的步步紧逼下,各诸侯国冰释前嫌,一同出兵讨伐齐国,并将齐国成功的打入了万丈深渊。对赵国的打击。赵国在经历了“胡服骑射”以后,军事力量大增,凭借着骑兵的灵活性,赵国成为了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不仅如此,赵国同秦国一样,名将辈出,赵奢、廉颇、李牧等皆为名将。然而,长平一役,赵王临阵换帅,致使赵国被坑杀赵军四十万,直接将赵国打残了。
[var1]
秦昭襄王时期,完成了削弱各国的历史使命,使得秦国的力量远远凌驾于各国之上,这才有了秦始皇后来的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结语
对于秦国的兴起要从什么方面说起?
秦国的兴起,绝不是仅靠某一方面,某一位王能够做到的,而是秦国自开国以来数代秦君努力的结果。秦国从获得封地,到位列诸侯,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到秦昭襄王完成对六国的战略打击,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这几个阶段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加上中间数代秦君的稳定衔接,方有秦朝之建立,方有秦朝之兴起。而秦国的兴起自然也得从这几方面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