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哪些“神机妙算”是造谣的?完全不必

诸葛亮哪些“神机妙算”是造谣的?完全不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1/3 1:35:10

红者更红,黑者更黑,而诸葛亮很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都是被后世杜撰出来的,但是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深信不疑,始终坚信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今天就来列举一下后世杜撰的诸葛亮将死以及死后的“神机妙算”故事。

毫无疑问,诸葛亮一生为主公刘备殚精竭虑,即使刘备死后,诸葛亮仍然忠心不二,全心全意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并且始终不忘完成刘备统一天下的心愿。

诸葛亮大限之期到来时,他正率领蜀国大军与司马懿对峙,两军在五丈原对垒时,诸葛亮已经预感到自己不行了,但临死之前也要将身后事安排妥当,这样的诸葛亮谁不喜爱。

姜维被叫至跟前,诸葛亮拉着姜维的手详细说出自己的计划:在诸葛亮死后,要以坐姿放在一个木匣子里面,另外还要在诸葛亮嘴巴里放上七粒米。

也许是怕姜维不听从自己安排的缘故,诸葛亮向姜维详细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蜀国军队能够全身而退,因为司马懿一旦知道诸葛亮去世,必定会大军压境。

死后坐姿安置加上嘴中含着七粒米,这样可以让诸葛亮死后魂魄不散,因此天上的将星也就不会陨落,这样司马懿就不会通过夜观天象观察到死对头诸葛亮已死。

诸葛亮咽气之后,姜维按照诸葛亮的生前吩咐照做,结果正如诸葛亮事前预测的那样,蜀国军队顺利撤离对峙的前线,安全回到国内。

当蜀国军队护送诸葛亮的尸体回到国都,刘禅也获知诸葛亮死前对刘禅的交代,原来诸葛亮给刘禅留下12字的遗言,是关于交代自己墓址的。

刘禅按照诸葛亮临终前交代的“枱棺南行,绳断埋棺,不封不木”,于是刘禅就按照诸葛亮的要求,按照相父的规格为诸葛亮举行葬礼祭祀仪式后,找到八位壮士负责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步行。

当时抬棺的壮士得到的命令是要一直向南走,直到抬棺材的绳子被磨断之后,就地掩埋丞相尸体,并且不准做记号。就这样,壮士抬着棺材就出发了。

壮士从白天走到黑夜,但是抬棺材的绳子丝毫没有要断掉的意思,过了几天,机灵的壮士就提议将绳子砍断,就地埋葬诸葛亮。众人同意后将诸葛亮就地埋葬,并且不留任何痕迹标记。

当抬棺材的壮汉回到朝廷向刘禅复命时,刘禅觉察出异样,进而询问出并不是埋葬在自然断绳之地,而是人为的断绳。刘禅得知后非常愤怒,于是二话不说命人将抬棺材的人全部斩首,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在刘禅怒气稍微平复后,突然发现自己忘记询问相父的埋葬之地,将来举行祭祀仪式都不知道在哪里举行。也正是因此,后世一直都找不到诸葛亮的真正墓地,这个故事既凸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圆满地解释现实问题,可谓是完美故事。

诸葛亮死后故事有多玄奇,就代表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有多高。前面说到祭祀诸葛亮没有祠堂,解决办法来了。

一天晚上,刘禅在睡梦中遇到诸葛亮,相父对刘禅说,我被葬在定军山,在祠堂修好后,在祠堂门前要立一块碑石,上面写上十二个字。

刘禅本是惊魂未定,听到相父交代立即询问是什么字,诸葛亮说出“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刘禅醒后当即照办。

经过近1500年的时间,终于发现诸葛亮交代的12字梦中遗言是什么原因。那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宋可的官吏被调到川蜀之地做官,当他看到诸葛亮的祠堂已经有些破旧,所以就对祠堂进行重新修缮。

在修缮过程中,施工的工人挖到一块碑文,立即交给宋可。经过清洗后,碑文重见天日,当宋可看到碑文上的十二字后非常不解,就请当地学问渊博的老者前来解释。

老者看后惊呼感叹诸葛亮的高明,真是世间少有的神人。原来水主月三个字可以解释为清朝的清字,庚不大可以解释为康熙皇帝的康字,盖十八的谜底是宋字,而龙复卧代表着诸葛亮祠堂的光彩将会重新回来。

也就是说,将诸葛亮留下的十二字连起来,与清朝康熙年间官员宋可重修祠堂相对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再次重现江湖。

早在数千年之前,神算子诸葛先生已经预测到有清朝这个朝代,有康熙这个皇帝,有宋可这个官员,并且他还要为自己重修祠堂,故事又一次圆满结局,同时再一次显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位重要谋士,名叫刘伯温,由于在明朝建立过程中以及明初的安定发展中贡献巨大,因此在民间也被“神话”,传说刘伯温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也有料事如神的能耐,被赋予“前知五百载,后知五百年”的雷人光环。

那诸葛亮与刘伯温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民间传说给出答案,与诸葛亮相比,刘伯温只能算是提包的小弟,原因如下。

在诸葛亮死后,又一次进入刘禅的梦境,和这位蜀国一把手直接对话。诸葛亮说自己本来是长眠地好好的,但是在千年之后,有个叫刘伯温的聪明人会去刨墓,现在要提前准备一下。

刘禅请教相父应该如何做,诸葛亮如同生前一样,详细为刘禅讲解应该修建一个疑冢来迷惑他,并且还要在疑冢陵墓的入口处竖一块巨大的碑石,上面写着五个字“吾知无人来”。

果然如诸葛先生所料,刘伯温真的来挖诸葛亮的墓,当然找到的是定军山的疑冢,就在刘伯温信心满满地命人掘进时,突然挖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吾知无人来”。

刘伯温大笑之后命令手下继续挖,没过多久,又挖到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五个字“只有伯温到”。刘伯温此时就心中产生疑惑,有点害怕这位诸葛前辈,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能,刘伯温命令手下继续挖。

经过一番的努力,刘伯温的手下终于找到诸葛亮的墓室,发现在其中有七个很大的缸,每只缸里面都放有很多的长明灯油。这些都不是刘伯温关注的重点,他的目光停留在诸葛亮棺椁前的一个盒子内。

刘伯温上前打开盒子,之间里面有一块竹板,竹板上又写着八个字“伯温,伯温,快快添油”。

刘伯温看后跪在地上向诸葛亮诚恳地认错道歉,随即停止掘墓行为,并且花费重金将诸葛亮的疑冢进行原样修复。当然,刘伯温并不知道这是诸葛亮托梦留下的疑冢。

经过此次刘伯温与诸葛亮跨越千年的较量,高下立见,刘伯温就被称为是类似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总结

诸葛亮在临终前留下不少预言,其中12字的就有至少两个,其他字数的更不必多说,但是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未来一定会被验证为真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诸葛亮本领强,能掐会算,能够预见未来。

但是可惜,这些故事全部都是后世杜撰而成的,并不是这是存在的。诸葛亮的故事有多神奇,就代表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和想象。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忠臣智者形象,代表人们的美好心愿向往,因此被历朝历代所推崇,但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天姿颇高的肉体凡胎。

真实的诸葛亮是对极力帮助刘备拓展事业的谋士,是倾尽全力辅佐蜀汉政权的忠臣,是廉洁奉公、发展国力的政治家,是教化士兵、赏罚分明、开疆拓土的军事家,是文学书法均有造诣的艺术家。

同时,真实的诸葛亮也有失误的时候,误用马谡、疏远魏延、重用姜维,在北伐事业上谨慎过度,不敢像往常一样出奇谋制胜,在朝政上过于大包大揽,忽略后续官员培养使用,导致死后蜀汉“文无谋士、武无悍将”,最终迅速衰亡。

其实,神话诸葛先生大可不必,即使是最真实的诸葛亮,也是世人心中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千古榜样。

更多文章

  •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比黄忠杀夏侯渊更强,因为对曹操威胁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只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史书中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描写关羽击败于禁之后,可谓是威震华夏,使曹操感到非常的惊惧,甚至一度要将都城迁到黄河以北来躲避关羽,只不过后来关羽被吕蒙抄了后路,最终败亡,所以才没有这么干。而黄忠杀夏侯渊的时候,虽然对曹操阵营有不小的影响,曹操为此而黯然落泪,但是对曹操的触动似乎没

  • 诸葛亮亲手为张飞修建的陵墓:设计独具匠心,1700年来坚不可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陵墓资料,张飞真正的陵墓,张飞死后的墓在哪里

    【汉桓侯祠大门】张飞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和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以来,横扫天下,并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张飞被刺杀身亡后,刘备令诸葛亮亲手为其修建陵墓,将其埋葬于四川省阆中古城西街,并追谥为桓侯。后人为了纪念张飞的忠勇,在其陵墓的基础上,修建了汉桓侯祠,也就是当地老百姓所说的张飞庙。【张飞墓前的牌楼】张

  • 吕雉有没有给刘邦戴绿帽子?玄机都在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对刘邦的帮助,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楚汉骄雄刘邦吕雉吻戏

    由于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吕雉的身份自然也很特殊,因此在汉朝历史的相关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吕雉与审食其私通。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在综合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和历史事实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吕雉与审食其私通无疑。审食其与吕雉审食其和刘邦是名副其实的老乡,两人都是沛县人,审食其长相清秀,

  • 他是赤壁之战的功臣,却差点哭晕在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魁智赤壁,赤壁之战的著名人物,赤壁功臣黄盖怎么死的

    他是谁,他就是黄盖!黄盖怎么会在这里?这还要从赤壁之战他向曹操诈降说起。在东南风起的那天,他率领十艘装满易燃易爆物质的船冲向曹军舰队,距离曹军还有两里时命令船上的士兵同时喊“投降!”,引得曹军士兵出来观看。这时船上的易燃物也被点着,曹操的舰队用铁索相连,躲避不及,被烧得那叫一个凄惨,连岸上的营寨也烧

  • 刘邦死后,吕后为何要折磨被丈夫宠幸过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死后吕后活了多久,王立群读史记之刘邦与吕后,吕后对刘邦有感情吗

    吕后作为大汉皇后,难道没有一丝仁慈吗?她为何要这样做呢?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得从她和戚夫人的恩怨说起。刘邦和戚夫人是意外认识,一生贪图美色的刘邦看到戚夫人第一眼,就心生喜欢,决定将她带在身边。他们的认识过程很有传奇色彩,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势单力薄,被项羽一路追杀,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刘邦

  • 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和项羽究竟谁是枭雄,谁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项羽名声比刘邦好,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刘邦是明君还是小人

    电影《鸿门宴》中,刘邦本不想争夺王位,但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之下,刘邦打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旗号,还是加入到了秦王之争的行列之中。项羽先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耍诈要求刘邦送虞姬还乡,以此方式来支开刘邦。但在众人怂恿之后,刘邦顺顺势而为,在途中改道咸阳,利用项羽击溃咸阳最后一支援军的消息劝降了最后一任秦

  • 读懂《三国》的关键:曹操打败袁绍,为何要把“投敌信”烧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老婆刘氏嫁给曹操了吗,曹操打败袁绍完整视频,袁绍讨伐曹操檄文

    三国时期,官渡之战前。曹操准备攻打驻守在徐州的刘备。众将纷纷劝阻。当前的形势,曹操袁绍两军对峙,如果曹操贸然出兵攻打刘备,一旦袁绍从后面袭击,曹操必然大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是兵家大忌,众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向来用兵如神料敌机先的统帅会做这样的决定。曹操却很自信的劝说众人:“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

  • 吕布在白门楼是活不了的,刘备只是利用了这一点,迎合曹操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连环画白门楼中被俘的吕布,吕布白门楼被绑表情包,吕布死于白门楼

    再次,曹操不想让人觉得他没有容人之量,或者,让人觉得他担心自己驾驭不了吕布。其次,从吕布公然挑衅善于藏拙的刘备开始,就可以看出,这个危险物并不是王牌,曹操当然明白。就算当时不斩,后面也兴不起多大的风浪,还要随时提防,毕竟那个年代,个体的武力值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对于有黑历史的人,也不得不防。所以,刘

  • 眉如卧蚕获得活吕布称号,一路开挂,七降七叛平步青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眉如卧蚕获得活吕布称号,平步青云最新章节在线全文阅读,吕布叛荆州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虽然武力值第一,人品却很差,立场不坚定,总是因为利益而临阵倒戈,于是就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三姓家奴”。历史总是有很多巧合,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个人不仅仅被称为“活吕布”而且他直接将吕布的特性发扬光大,一生投降和反叛次数达

  • 明知是空城计却要退兵?司马懿到底在想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统帅三军"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这首诗点评的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用区区2500人直怼十五万敌军,实力悬殊可想而知。这一计是他与宿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得意之作,巅峰之举。他也因此计获得了"空城"、"神算"的名号,这神算的名号还真不是谬赞,若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