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离太子宝座最近的四大王爵封号:秦王屈居第二,第一个比它还牛

离太子宝座最近的四大王爵封号:秦王屈居第二,第一个比它还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81 更新时间:2023/12/14 19:46:59

[var1]

西周立国后分封天下,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国则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过随着周室衰微和诸侯国实力的崛起,一些不安分的诸侯国开始挑战周室的权威,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是楚国的楚武王,随后吴国、越国、蜀国也纷纷称王,到了战国时候称王的更多了,魏惠王第一个称王,随着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基本上都称王了。

[var1]

西汉沿用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最高的是列侯,其次是关内侯,没有王爵这个等级,与此同时西汉恢复了封国制,所以诸侯国有国王,比如汉景帝十几个儿子个个封王,其中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五世祖,皇九子中山靖王刘胜是刘备的先祖(定和胜是谥号),不过这些诸侯国的国王和后世亲王、郡王这样的划分是不同的。

[var1]

魏晋时期开始设王爵,并逐渐细分为亲王和郡王,一般而言皇帝的儿子或兄弟受封为亲王,宗室受封为郡王,当然也有极少数立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受封为郡王,如果外臣受封为亲王那往往意味着大权尽入权臣之手,或者皇帝差不多已经沦为傀儡,离改朝换代也不远了,如司马昭称晋王,刘裕称宋王等等莫不如此。

如果太子被废或去世,皇位继承人将在亲王中间产生,那么离太子宝座最近的是哪些亲王封号呢?第一个是晋王,其次是秦王,然后是楚王或齐王,换句话说,太子之下晋、秦、齐、楚四个秦王封号最为尊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var1]

亲王封号一般是以国名为号,而国号则基本上来源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强者为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春秋时期最强的有哪几个诸侯国呢?毫无疑问晋、秦、齐、楚是当时的四大强国,春秋五霸晋文公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就占了四个,相对而言晋国实力最强,秦国、齐国和楚国则要略逊一筹。

而且晋者进也,晋王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事实上历史上被立为太子之前封为晋王的也最多,如果皇帝在储君未定之前立某位皇子或兄弟为晋王,其实差不多就是暗示他就是太子或储君的第一人选了,我们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一说。

[var1]

第一个是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太祖郭威的儿子被后汉刘承祐杀光之后,他的继承人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他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外甥李重进,另外一个是他夫人的侄子柴荣,郭威于953年让柴荣入朝任开封府尹,并进封其为晋王,其实就是表明他已经选定了柴荣为太子人选,而李重进则是出局了。

[var1]

第二个是北宋的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始终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不过从赵匡胤没有封他两个儿子为王,而是只封了赵光义为晋王来看,金匮之盟或许是真的存在。

历史上晋王被立为太子的还有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等等。

至于秦王,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名气太大,历史上只有他一人登基为帝之前是秦王。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大名将,有三人都倒在了离间计之下,唯有一人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讲述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魏国名将排行榜,战国四大名将之廉颇

    [var1]廉颇长平之战之前战国的格局是这样的:秦国实力虽然最强,但还没有到一家独大的地步,魏、楚、齐虽然衰弱了下去,但是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国军事实力仅次于秦国,甚至有和秦国掰手腕的实力,阏与之战和几之战中赵国名将赵奢和廉颇曾两次击败秦军。长平之战的前一阶段,老将廉颇用兵持重、坚守不出,和秦国对峙了三

  • 战国五个千乘之国,七个万乘之国,有几个是姬姓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一个:燕国燕国是血统纯正的姬姓诸侯国,第一任国君燕昭公姬奭是周文王庶长子(也有说法是周武王弟弟),从公元前1044年立国开始到前222年王贲灭燕,燕国国祚822年,不过燕国偏安于一隅之地很难有大的作为,春秋时期燕国乏善可陈,战国燕昭王时期燕国曾短暂辉煌过,前284年乐毅五国伐齐差点灭亡

  • 朱坤明:商鞅,河南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秦孝公去世,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孝公为什么要给商鞅留部队,秦孝公暗示儿子杀商鞅是真的吗,秦孝公船上见商鞅

    [var1]商鞅,出生于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中原大地人杰地灵,历史上的名人太多了。秦孝公是商鞅的坚定支持者,秦国的国君都有一个传统,就是要锻造一支虎狼之师,要让秦地国富民强。为了这个目标,秦国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李斯的死而结束。[var1]可惜商鞅的变法没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秦孝公

  • 齐孝公的颜面和宋襄公的盟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孝公和齐威,齐孝公评价宋襄,齐孝公和宋襄公谁厉害

    一个国家的好运终归不过是三五十年,历朝历代的明君圣主大多也就在两三代之间,往往盛极而衰,最为巅峰的时刻国运就会急转直下,春秋战国的诸多国君皆为如此。齐桓公作为春秋战国的第一个霸主,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儿子们,搞到最后就连自己也要被囚禁起来,惨死在宫廷深处。而公子们的夺取君位之战则将齐国拖入衰败的深渊,彻

  • 吕不韦风险投资,当上秦国丞相,结局流放饮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吕不韦个人简介,吕不韦饮鸩而死,秦国宰相吕不韦怎么死的

    一、嫪毐叛乱嫪毐之乱还要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说起。秦庄襄王还作为赵国人质的时候名叫异人,吕不韦见到异人的时候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要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就这样,吕不韦和异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有一次异人到吕不韦家中做客,吕不韦叫出他的宠妾赵姬献舞。这个赵姬不仅能歌善舞,长得也十分漂亮,异人见到赵姬马上

  • 南韩扣留中朝战俘2.7万名,志愿军决定发起金城战役,乃终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笔记君简述:拾记发布之后,收到上甘岭英雄后代的一条留言:“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斗中,据我父亲说他们守的是十字架山阵地,一个连的兵力,最后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人,一个通信兵,一个卫生员,当时我父亲被炮胆炸起来的灰尘给埋住了,就是这两个战友用双手刨出来的,手指都刨出了血,最后他们三个人一直坚持到增援部队赶

  • 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到底都是如何被灭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楚燕韩赵魏谁先灭亡,齐楚今何在,燕韩赵魏秦齐楚读音

    虽然当时秦国很强大,但嬴政也并未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同时对抗六国联盟,所以说,分化六国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秦国当时使用了两个策略:一是“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二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先近后远,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

  • 秦国为什么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完整版,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秦国长平

    [var1]当时秦昭王采纳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开始统一全国。长平之战之前其实那会儿是在打韩国,秦国把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切断了,上党郡成了韩国的一块飞地,韩国知道自己是守不住上党了,于是就想把上党送给赵国,借赵国削弱秦国,来保全自己整个国家。然后赵国接受了上当,当然,也做好了要和秦国干架的准备,就是派

  • 战国七雄的精锐军队都称呼什么?他们战力如何,又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烽火战国七雄争霸,战国时期七雄国旗,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始皇横扫六国

    [var1]由于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升级,战国时期的诸侯列国各自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中尤以战国七雄为最,他们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各国还组建了实力强大的精锐部队,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他们的名称和特点。 魏国——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国在魏文侯时期开始创立,魏国首先改革原先的募兵制,实行“兵

  •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秦还会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刺秦荆轲视频,荆轲刺秦时秦已经统一六国了吗,刺秦壮士荆轲读后感悟

    [var1]当时,秦国在这之前,已灭了韩国,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在荆轲行刺之后一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其实燕国已名存实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5-222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攻辽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公前221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