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风险投资,当上秦国丞相,结局流放饮鸩自尽

吕不韦风险投资,当上秦国丞相,结局流放饮鸩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4/1/25 8:52:20

一、嫪毐叛乱

嫪毐之乱还要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说起。秦庄襄王还作为赵国人质的时候名叫异人,吕不韦见到异人的时候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要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

就这样,吕不韦和异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有一次异人到吕不韦家中做客,吕不韦叫出他的宠妾赵姬献舞。这个赵姬不仅能歌善舞,长得也十分漂亮,异人见到赵姬马上就心猿意马了,于是请求吕不韦将赵姬赐给他。

吕不韦听到这个请求之后本想发怒,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在异人身上投入这么多精力和钱财了,也不差这一个妾,于是吕不韦就把赵姬献给了异人。赵姬嫁给异人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政”,就是嬴政

后来异人做了秦王,赵姬就为夫人。秦庄襄王死后,嬴政即位,赵姬变成了太后。但是赵姬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秦庄襄王死后赵姬还很年轻,所以她又和吕不韦死灰复燃,两人背着嬴政又好上了。

《史记·吕不韦列传》:“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

[var1]

随着嬴政慢慢长大,吕不韦怕自己和赵姬的事情败露,于是寻来了一个替身,代替自己服侍太后,这个替身就是嫪毐。嫪毐很受太后的喜欢,两人暗中通奸,太后就怀孕了。后来太后为了掩人耳目,迁到雍地的宫殿居住,并在那里生下了嫪毐的两个儿子。嫪毐在那里和太后居住,很多事情都由嫪毐掌握,嫪毐渐渐狂妄了起来。

有一次嫪毐喝醉了酒,跟别人说:“秦王是我的假父”,而且嫪毐和太后密谋要等嬴政死后立自己的儿子为王。这件事被人告发,嬴政愤怒异常,让人严查此事。

嫪毐惊慌之中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调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嬴政知道后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制止叛乱,嫪毐作战失败。秦始皇九年九月,嫪毐全家全部处死,门客的家产也全部没收,太后被迁到雍地居住。

《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後”。

[var1]

这时与嫪毐有牵连的吕不韦也应当受惩罚,但是吕不韦有很多宾客为他说好话,而且吕不韦因为侍奉先王有功,所以嬴政不忍心把他绳之以法,于是免去吕不韦的相国职务,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二、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在河南封地的时候,虽然没有官职,但是门客一直络绎不绝,各国的使者和诸侯纷纷拜见,一年到头竟然没闲着。

嬴政知道这个情况,害怕吕不韦发动叛乱,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给你食邑十万户。你和我又有什么血缘关系,我要尊称你为仲父?你和你的家人都去蜀地居住吧!

《史记·吕不韦列传》: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var1]

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心里非常害怕,觉得自己被逼迫,就算现在不死,以后也要被秦王杀死,所以在途中喝下毒酒自杀。嬴政所痛恨的嫪毐和忌惮的吕不韦都已经死去,就让被迁徙的嫪毐门客回到京城。

三、吕不韦死因

1.嫪毐集团牵连。吕不韦是因为嫪毐才会被牵连,秦王嬴政既然要迁徙嫪毐,一定是知道了吕不韦和嫪毐的关系。因为嫪毐是吕不韦发现介绍给太后的。

吕不韦害怕与太后的私情曝光,于是找来了嫪毐,所以因为吕不韦的关系,嫪毐才有机会和太后在一起。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嫪毐是吕不韦送进宫中。

[var1]

吕不韦告诉太后,可以假装让嫪毐受宫刑,这样就可以让嫪毐当一个宦官,太后就可以和嫪毐偷情了。吕不韦假装让人告发嫪毐犯下了应该受宫刑的罪,太后在背后偷偷贿赂主持宫刑的官吏,让他假装惩罚嫪毐,拔掉了嫪毐的胡须冒充宦官,这样嫪毐在吕不韦的运作之下得以进入宫中与太后通奸。

所以嫪毐与太后在一起是由吕不韦运作的,嬴政抓住了嫪毐之后一定会知道这件事,所以才将吕不韦迁到河南。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2.嬴政不信任吕不韦。根据吕不韦被迁徙的时间来看,嫪毐是秦始皇九年九月被杀,而吕不韦被免除职务是在秦始皇十年十月,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嬴政在嫪毐被杀的时候并没有想让吕不韦罢职和迁徙,可能是因为吕不韦辅佐先王的功劳。那么后来秦王为什么要把吕不韦迁徙呢?因为当时秦王嬴政正好把太后接回宫了。

[var1]

嬴政的这个做法很有意思,他将太后接回就要把吕不韦赶走,说明嬴政对于太后与吕不韦的私情也有了解,所以将他们两个分开,这样就避免以后的麻烦。所以嬴政心里对吕不韦是不相信的。

3.嬴政的残忍性格。吕不韦自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怕秦王嬴政会在以后杀死自己,而吕不韦又是一个比较自尊的性格,所以他不愿意被秦王杀死,就自己了断自己。

嬴政也是一个残忍的性格,如果对自己有威胁就会除掉。太后与嫪毐生的两个儿子也算是嬴政的异父弟弟,但是嬴政直接将他们摔死了,这就能体现出嬴政的性格很残忍。

之后嬴政接回太后,是因为有一个叫茅焦的齐国人劝说秦王,他的理由是秦王流放自己的生母,如果让天下人听说,统一六国的伟业恐怕会受到影响。正是因为茅焦这样说,嬴政才接回太后。

在茅焦之前,还有二十七个人劝说秦王,但是都被秦王杀掉了,茅焦冒死请见才说服了秦王。秦王能够听从茅焦的话接回太后,也不是因为孝道,而是因为夺取天下,不能落下口舌才把太后接回。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var1]

所以嬴政的性格非常残忍,也非常下得去手,吕不韦正是害怕嬴政以后对他下手,还不如自己自杀,还能体面的死去。

4.吕不韦的才华慑主。吕不韦从一个成功的商人,转到了一国的丞相,由商转政的这种“跨行”高难度行为在吕不韦这里显得异常简单。吕不韦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官,都非常优秀,总有一大堆人追随。吕不韦被嫪毐之乱牵连后就是因为有许多人为他求情,才让秦王狠不下心杀吕不韦。

吕不韦被迁到河南的时候,即使身无官职,但是因为他的才华过人,总有其他国的使臣来求访,邀请他到自己的国家做官,这对秦国是一种威胁。

其一,是因为吕不韦的才华过高,吕不韦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在自己国家还行,一旦到了另一个国家就是威胁。有才华的人在自己国家叫“人才”,到了别国就是“毒瘤”。吕不韦是一个没官职的人,在秦地就算浪费了人才那也是秦王自己的意愿,但是如果到了别的国家,吕不韦发挥出自己的才华,那就是秦国的损失。

[var1]

其二,吕不韦曾经是秦朝的丞相。吕不韦的位置曾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秦国的经济、政治都很了解,不仅如此,对秦国的很多机密吕不韦也是非常了如指掌。如果一个对自己国家知根知底的人到了别的国家,那对于秦国肯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嬴政既然想统一六国,那么一定不会允许别的国家挖走吕不韦。所以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语气很重的信,这个信我们可以理解为要将吕不韦流放的理由,但是也不能否认嬴政是利用这封信要将吕不韦逼死。

吕不韦的性格嬴政很了解,或许他已经知道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后会自杀,所以才给吕不韦写了这封信,意思就是“我没有明示让你死,但是你应该能明白”。吕不韦看出了嬴政的本意,于是自杀。嬴政最后既消灭了威胁,又没落得杀死仲父的坏名声。

总结

吕不韦作为发现异人奇货可居的聪明人,作为秦国的丞相和嬴政的仲父,是一个有远见、智商高、口才好的政治家,也可以说是一个谋略家。

在“投资”异人到做到丞相,其过程曲折艰难而又被吕不韦计算的步步为营。但是吕不韦计算了一辈子,却在嫪毐这个事情上“翻车”了。吕不韦没有看出嫪毐的野心,也没有想到嫪毐能够发动变乱,最后把自己给赔进去了。

参考文献:《史记》

更多文章

  • 南韩扣留中朝战俘2.7万名,志愿军决定发起金城战役,乃终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笔记君简述:拾记发布之后,收到上甘岭英雄后代的一条留言:“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斗中,据我父亲说他们守的是十字架山阵地,一个连的兵力,最后只剩下了他们三个人,一个通信兵,一个卫生员,当时我父亲被炮胆炸起来的灰尘给埋住了,就是这两个战友用双手刨出来的,手指都刨出了血,最后他们三个人一直坚持到增援部队赶

  • 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到底都是如何被灭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楚燕韩赵魏谁先灭亡,齐楚今何在,燕韩赵魏秦齐楚读音

    虽然当时秦国很强大,但嬴政也并未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同时对抗六国联盟,所以说,分化六国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秦国当时使用了两个策略:一是“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二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先近后远,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

  • 秦国为什么要冒险发动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完整版,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秦国长平

    [var1]当时秦昭王采纳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开始统一全国。长平之战之前其实那会儿是在打韩国,秦国把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切断了,上党郡成了韩国的一块飞地,韩国知道自己是守不住上党了,于是就想把上党送给赵国,借赵国削弱秦国,来保全自己整个国家。然后赵国接受了上当,当然,也做好了要和秦国干架的准备,就是派

  • 战国七雄的精锐军队都称呼什么?他们战力如何,又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烽火战国七雄争霸,战国时期七雄国旗,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始皇横扫六国

    [var1]由于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升级,战国时期的诸侯列国各自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中尤以战国七雄为最,他们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而且各国还组建了实力强大的精锐部队,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他们的名称和特点。 魏国——魏武卒 魏武卒是魏国在魏文侯时期开始创立,魏国首先改革原先的募兵制,实行“兵

  •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秦还会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刺秦荆轲视频,荆轲刺秦时秦已经统一六国了吗,刺秦壮士荆轲读后感悟

    [var1]当时,秦国在这之前,已灭了韩国,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在荆轲行刺之后一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其实燕国已名存实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5-222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攻辽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公前221年,灭

  • 春秋第一美人夏姬,一生嫁7次9个男人为她而死,真正的亡国之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记载夏姬,历史上真有夏姬吗,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人

    她是史上第一红颜祸水,一生七次改嫁当了三次王后克死九个男人,黑寡妇夏姬到底有多妖艳?她到底凭借什么叱咤春秋?难道真掌握了某种采阳秘法可保青春永驻?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古代最‘乱’公主夏姬的那些事。[var1]历史上有红颜祸水之名的美女不少,如妲己、褒姒、赵合德等,没有一个不是凭借美色祸国殃民,但相对于夏

  • 蜀国尚有雄兵数十万,为何魏国一小支军队杀到,刘禅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死时魏国谁当皇帝,魏国雄兵,刘禅十万雄兵完整视频

    魏国伐蜀时为什么那么多蜀将投降?因为投降才是主流意识,他只是被姜维诸葛瞻轰轰烈烈的抵抗光芒给掩盖了而已,战争一开始,钟会大军禁抵汉乐二城,同时另遣一部直取阳平关,蜀军首将蒋舒出城投降,魏将田章击败蜀军江油守将马邈,马邈投降,邓艾率军推到雒县,再往下就是成都,成都附近诸多县城中,只有郫县的常勖坚守本县

  • 齐桓公聪明一世,结果不听管仲遗言,栽在3个小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齐桓公不记管仲一箭之仇的故事,齐桓公信任管仲的故事

    [var1]然而,任何人都有软肋,齐桓公也不例外,他最终栽在3个小人手里。哪3个?易牙、竖刁和开方。相信第一个人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他就是被厨师拜为祖师爷的厨神。易牙很会做菜,他是齐桓公的御用庖厨,在齐桓公“九合诸侯”、大会群臣的时候,都是由易牙主厨。易牙对于味道的辨别力惊人,他调的味恰到好处;他对

  •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为何会高度自信?谋士:我们有清醒的自我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谋士与三国谋士,曹操谋士刘备谋士知乎,战国三大著名谋士

    当时百家争鸣,促进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发展,兼容并包的思想也为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国在如此开放的大环境下,也开始针对自己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而推动这些改革的人主要是各国的谋士。所谓谋士便是设谋献计之人,这些人专门为各国君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推动各国的发展。这些谋士通常是一些有才华

  • 细说大秦帝国的兴衰——强大到统一六国,为何只存在了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深度解析大秦帝国历史,大秦帝国统一历史,大秦帝国统治过程图

    秦朝本是由秦统一华夏后的名词,而秦在现如今的陕西省,对古代版图来看,当时的秦是属于较为边缘的地区,且经济实力都比较滞后。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也仍然如此,那么这样一个实力较弱且不起眼的的边远国家是如何兴起成为一个能够统一华夏的第一王朝呢?[var1]在战国时期,秦靠在战争中不断抵御外敌、不断变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