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哪四个字?被世人诟病至今

韩信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哪四个字?被世人诟病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4/1/21 12:59:05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对韩信一生的高度概括。

汉朝之所以能建国,除了刘邦领导才干之外,他手底下能人辈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提起汉初三杰的大名,很多人都能说出他们的很多轶事。

这三位人中豪杰,性格迥异,命运也各不相同。他们三人之中,韩信与萧何非常密切。我们经常听人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就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对两人关系的一个总结。

[var1]

萧何与韩信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成为对立的两个人?韩信在被吕后诛杀之后,萧何看着韩信的尸首只说了四个字,这又是哪四个字呢?

话说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有武装起义,大秦的统治岌岌可危。那时起义军各方势力统军的领袖都不一样,有志之士开始纷纷自发投奔领袖。

当时,各地方势力中,项羽的实力最为雄厚。韩信最初选择投奔项羽帐下。项羽自己就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将才,勇猛无双。所以韩信在项羽这里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韩信并不甘心就此庸碌无为过此一生,他听说刘邦礼贤下士,广招人才。于是就又去了刘邦手下干事。

[var1]

最初的那段时间,韩信无人举荐,因此也没有得到重用。后来萧何认识了韩信,交流之后,认为此人大有才华。他当下决定好好举荐韩信,可是后来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韩信投奔到刘邦账下这么久了仍然未能受重用,不能施展所长,于是就和其他将士一起离开了。萧何知道这件事后,什么也不顾就追出军营,一心想把韩信带回来。

刘邦觉得萧何小题大做,并不放在心上。萧何问刘邦:“汉王如果满意如今的地位,那可以放走韩信。但如果汉王志在天下,这个人绝不能失去。”刘邦一听,当然不能放走萧何如此看重之人。

最终萧何追回了韩信,并向他承诺定会帮他一展所长。刘邦召见了韩信,听他陈述理想,又听到讲述用兵之道。最后刘邦大喜,将韩信封为大将军,统率三军。

[var1]

有韩信的加入,刘邦的大军如虎添翼,一路征伐所向披靡,成功剿灭项羽势力后,他统一了全国,正式建立了汉朝,他自己当了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刘邦开始大封功臣,韩信被封为楚王,萧何被封为相国。两人同朝为官,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为大汉王朝建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韩信这个人恃才自傲,所以之后的日子开始居功自傲,做了很多得罪人的事。这也引起了刘邦的不满。

项羽死后,他曾经的手下钟离昧跑到韩信家里避难。刘邦知道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认为韩信心存谋反之意,于是把他贬为淮阴侯,圈禁在长安。

[var1]

陈豨于公元前197年兴兵造反,刘邦亲自率领将士前往讨伐叛军。陈豨是韩信部下,韩信知道情况后就与幕僚密谋,打算与陈豨一里一外共同造反。

韩信打算趁刘备外出讨伐陈豨之时,用一道特赦的假圣旨,放出牢里的犯人。然后将这群人组织起来,攻进皇宫,一举将吕后和太子刘盈活抓。

吕后从探子那里知道韩信密谋造反的事情,她连忙叫来萧何商讨对策。萧何一听,心下大惊,因为韩信是自己极力推荐给刘邦的,他要是谋反自己也逃不了关系。

萧何不想受牵连,沉思了一小会儿,就为吕后献出一条捉拿韩信的计策。吕后听完十分欣赏,于是就照办了。

[var1]

吕后开始派宦官去大臣家中宣旨,说皇帝已经消灭了叛贼陈豨,要所有大臣都进宫一起庆祝一番。韩信却以身体不好为理由拒绝进宫。

萧何知道情况后,便亲自来到韩信府上,他对韩信晓之以理:“朝廷消灭叛军这样重大的事情,你无论怎么样都得过去庆贺一下。你要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就不要饮酒就好了。”

韩信听完后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就随他进了皇宫。他不知道是圈套,什么武器也没拿,一个人就进入内廷。等他人一进入,内廷的院门就关上了。

吕后这时出来,她对韩信说:“你犯了谋反大罪,皇帝要我杀你。”韩信不屑地说:“那可不能如你愿!皇上当初在加封我时就承诺我五不死的,我得当面和他谈。”

[var1]

吕后冷笑一声说:“你没有机会见皇上了!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时韩信才发现,头顶被棚子遮得严严实实,无法看见天空。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毯子,没有着地。四周一看,全部围了起来。

吕后又说:“你放心,不会用绳子捆住你,也不会用刀刃兵器杀你,皇上承诺你的五不死,我全部都做到了。”说完就叫几十个宫女手持木棍,活活将韩信打死。

韩信死后,萧何没有什么难过的举动,反而看到韩信的尸首时说了“为国除奸”四个字。在相国萧何看来,韩信的死亡对国家社稷而言是有利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几个字来。

萧何或许很欣赏韩信的才华,但他更忠于自己的立场。韩信盖世才华最终却下场凄惨,不禁令人唏嘘感概。

[var1]

历史上对韩信的军事才华有着很高的赞誉,他被后人称作“兵仙”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也广为流传。这大概是对韩信最大的告慰。

结语:

没有萧何慧眼识英雄,韩信就没有机会得到重用,一展抱负。萧何设计诛杀韩信,成全了他与刘邦的功业,却也让他被后人唾弃。韩信与萧何之间的纠葛,我们能看出世间友情何其难能可贵,虽然二人早年情同手足,却不能阻止他们最后分道扬镳,甚至可以说韩信死在萧何计谋中。

历史上类似骨肉相残,亲人反目的悲剧还有很多,人们常常为此扼腕叹息。但除了感慨之外,我们更要吸取经验教训,多些待人处事的智慧,让悲剧不再发生。

参考资料:

《史记》

《中国古代宰相传》

《后汉书》

更多文章

  • 权谋之道:嬴政如何一步步铲除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妻子,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

    [var1] 此时的嬴政已经亲政,嫪毐也在他去年亲政时因发动叛乱而被铲除,太后也已被幽禁,秦国的大权已经被嬴政收回了很大一部分。他行事没有了太后的掣肘,也没有了嫪毐在背后捣乱。此时国内唯一的威胁就是吕不韦集团。 吕不韦以其出色的智慧和才能两辅秦王,担任丞相十余年。在其苦心孤诣地经营之下,他在军政方面

  • 秦国统一天下用了几百年,为何灭亡仅用十几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统一到灭亡有多久,老梁讲秦国统一中国,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秦国能统一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var1]秦国为实现统一付出了数百年的努力,建立秦朝后却只存在了十几年。今天就从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社会民生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1.战时制度不适应和平年代战国时期的秦国是一架典型的战争机器,秦国的每一个都是在位这

  • 看吴国孙权继承兄长遗愿,怎样带领将士建立吴国,使天下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国重臣孙权,吴国太和孙权设计大乔,三国吴国孙权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诗词中描写的孙仲谋便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孙权。孙权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乱世之中,他先是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基业,后来又带领周瑜、鲁肃等将领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并使用计谋夺取了刘备的荆州,从而增加了领土面积。[var1

  • 兵家至圣孙武,编写《孙子兵法》,指导吴国军队多次赢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武离开吴国后吴国下场,兵圣孙武装死离开吴国视频,孙武讲吴国完整版

    这个孙武原本是齐国人,但在齐国不受重用,因此经过吴国朝廷重臣伍子胥的推荐,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让他担任将军一职。他曾经在柏举之战中率领军队打败了楚国的军队,甚至还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使楚国面临灭亡的危机。而他的著作《孙子兵法》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作用,被后世的兵法家所广泛推崇。[var1]除此之外,在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生前与死后的两种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原文,孔子临死前说的三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什么意思

    [var1]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这以后,他又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一套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却与当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在外漂泊了14年,累累如“丧家之犬”,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到鲁国。此后,他潜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古籍整理,

  • 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情报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报纸起源,带有情报的报纸名字是,海外华文报纸起源

    当然,想把起源期推前的愿望是良好的,但至今确实难以考查出报纸产生于周朝或汉朝的令人信服的原始佐证。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保存了好几封苏秦写给燕王的情报信,它仅仅是给燕王本人看的绝密函件。唐宋报纸上的消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时间,有“周朝说”、“汉朝说”等多种观点。汉代的确开始了以书面形式传

  • 屈原如何坚守本心,舍生取义,用生命证明坚持自己的原则?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固守本心,屈原舍生取义议论文,屈原的生存之道

    屈原,他是楚国贵族后代,因此在年少的时候接受过较为良好的教育,从小便才华横溢,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在他早年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在朝廷中担任三闾大夫一职,主要负责处理朝政事务的同时与其他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政治上,他主张任人唯贤,改革法律制度,对外联合齐国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后来却受到了其他

  • 短暂的彪悍人生,扛鼎而死的秦国君王“嬴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时的嬴荡之死,嬴荡儿子,大秦帝国项萌和嬴荡

    [var1]秦惠文王死后,秦国崛起之路并没有因此止步。依照秦惠文王遗嘱,太子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名荡,秦惠文王之子。荡这个名字,寄予了秦惠文王对儿子的期望,更是秦国历代君主的期望,那就是称霸中原,荡平天下,只是不知道秦武王能否担负起秦国祖祖辈辈的期望。秦武王即位时仅有十八岁,放到现在,这个年纪

  • 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吕不韦,眼光独到,结局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商人,历史人物吕不韦的野史,吕不韦的历史事迹

    世人对商人常抱有一种狡诈、无利不往的看法,尤其是古代的商人,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游走于各种阶层中,练就了一身圆滑、精明的本事。但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成功坐上了一国丞相的职位,让世人窥见了他心中远大的抱负。这个人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其可谓是商人史上最成功的男人,一举

  • 孙膑被庞涓陷害挖膝盖,后来是如何报复的?细节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膑后来如何对待庞涓,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儿童版

    故事要先从鬼谷说起,这里居住着一位神奇隐士,自称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名叫王栩,他的学问才能非常高,总结起来就是四大绝学,一是占卜高手、二是兵法鬼才、三是杂学游说、四是长寿升仙。[var1]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这位鬼谷子如此厉害,为什么还留在凡间呢?相传是因为鬼谷子想寻找几位有缘人作为自己弟子,将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