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25 更新时间:2024/2/5 15:43:22

吴三桂对此事的拖延态度显而易见,难道他早就对明朝有了反叛之心吗?是大顺政权与他在私下里有什么秘密协议吗?其实并非大顺政权收买了吴三桂,而是明朝统治者的所作所为让吴三桂心生顾虑,不敢前去增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朝统治者究竟做了什么不智的事吧。

袁崇焕千里驰援,却反遭凌迟

崇祯二年,遵化、三屯营两个关口被后金军攻破,借此机会,后金军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袁崇焕主动带兵前来护卫京城。但是明思宗朱由检虽然表面上表示欢迎袁崇焕的到来,并且赏赐了御用的酒菜。

但是在袁崇焕请求入京修整的时候,却遭到了朱由检的拒绝。要知道袁崇焕和他的手下,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早就精疲力尽了。这个时候在城外安营扎寨,怎么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此可见,明朝皇帝朱由检虽然表面上赏赐了袁崇焕,对他进京勤王的事情大加赞赏。

但是实际上,朱由检其实并不相信袁崇焕,担心他以勤王为名,图谋他的帝位。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明朝皇帝这样做,难免让人寒心,但是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至于让吴三桂,用那个态度来对待他。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吴三桂对崇祯皇帝,彻底失去了信任。虽然朱由检拒绝了袁崇焕进城修整的请求,但是袁崇焕还是指挥军队,不顾死伤,把后金军击退。京城之危,就此被解决。在袁崇焕认为自己立了大功,沾沾自喜的时候,令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后金军虽然被击退了,但是袁崇焕却进入了监狱。后金兵进关的两个关口,原本是刘策管辖的。他们入关和袁崇焕没什么关系。但是朝中很多大臣纷纷构陷袁崇焕,说他与皇太极勾结,后金军之所以能够进关是他故意为之。并且猜测后面的进京勤王是阴谋,只是为了骗开城门,后金兵之所以退去也是因为阴谋失败。

朱由检听了这话,竟然信以为真,把袁崇焕抓进了大牢。朝中大臣趁此机会,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给袁崇焕定了个死罪。就这样原本功勋卓著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也被流徙三千里。

袁崇焕身死背后的原因

袁崇焕身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魏忠贤遗党的陷害与报复。袁崇焕与魏忠贤早有恩怨,虽然魏忠贤死去,但是他的余党却没有被斩尽杀绝。他们时刻想着报复袁崇焕,遇到如此良机又怎么能轻易放过,所以就有了袁崇焕许多必死的罪责。

其次是皇太极一方借此机会实行反间计,让崇祯皇帝误以为袁崇焕卖国求荣。袁崇焕一直是抵抗后金军队的主力,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正是被袁崇焕打败后,抑郁而终。皇太极此时的做法,既是为了除掉一个强大的对手,更是为了给父亲报仇。

更重要的是,明朝皇帝朱由检生性多疑,对袁崇焕并不信任,想要借此机会除掉他。如果不是明朝皇帝昏庸无能,分不清忠奸,这个时候还疑心自己的重要将领。即使朝中陷害袁崇焕的人很多,他也不会有如此下场。朱由检这个时候还做这样自断臂膀的事情,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不可否认的是,袁崇焕的身死,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正是因为他的嚣张跋扈,狂妄自大,朝中的大臣没有与他真正交好的人。这也就导致了,他受难的时候,没有人出来为他求情,只有他得罪过的人出来落井下石。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事件对吴三桂的影响

吴三桂原本正是袁崇焕的手下,袁崇焕血的教训可就在眼前,如今朱由检写信给他叫他入京勤王,先不说他究竟能不能打得过李自成。就是最终战争胜利了,朱由检又会怎么对他?万一也像袁崇焕一样被猜忌问罪可就麻烦了。基于这样的担忧,吴三桂不想进京勤王。

但是吴三桂自幼受到儒家教育的影响,忠君报国的思想又推动者他做出相反的选择——不管结果如何,皇帝有难不能见死不救。所以袁崇焕事件引起的担忧,与这种忠君思想就起了冲突,让吴三桂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办才好。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吴三桂尽量拖延了进军的时间,想要在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情。但是在他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要不要进京勤王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却没给他思考的时间,他们很快占领的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了。

吴三桂之所以没能及时在京城出现,正是因为明朝统治者昏庸无能,不分忠奸,杀掉了原本应该是功臣的袁崇焕,继而让吴三桂心中有了担忧,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京城。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

作者推荐:

洪秀全后宫2300多位“娘娘”超过清朝所有皇帝,但不全因荒淫无度

还以为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太后?真正的大玉儿是皇太极最爱的她

清朝一代贤后乌拉那拉氏为何削发为尼?乾隆的所作所为令人失望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谁正确?”大臣回答后便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对太子如此信任,朱元璋为什么叫孙子做太子,开局向朱元璋索要太子之位

    袁凯是洪武年间的监察御史,这样的官职在当时并不算太高。只是一个正七品的官职,但是这个官职掌握的权利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袁凯这个人平时的时候爱写写诗,在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在官场上面混的也算是顺风顺水。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有些残暴,喜欢滥杀无辜,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有时候株连几万人。当

  • 朱元璋后代中有人敢改年号为“洪武”,欲与老祖宗并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自缢一事传遍了明代皇族圈,大明皇族代表朱聿键听到这个消息,对此表示悲痛万分,但更重要的传承大明血统也就承当在他的肩膀上,随即在福州一地宣布称帝,将福州一词改成了喜庆洋洋的“福京”,改元隆武。而他的兄弟鲁王朱以海也对此当仁不让,虽然他所住的浙江绍兴并没有多么出名,但人家表示我是当后备役的主力,

  • 朱元璋去拜佛,指着佛像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一句话救了全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跪拜方丈,佛像给朱元璋让路是哪部电影,朱元璋扫佛像是哪一部电视剧

    在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成为一代皇帝。在一次民间私访过程中,他来到一寺庙。寺庙的人都是双手合十,虔诚跪拜佛像。朱元璋想,自己都已经成为了皇帝,向来都是别人向自己跪拜,哪有皇帝下跪的。可是又看到别人都在跪拜,自己不拜,是不是会显得尴尬,显得不虔诚呢?正好旁边站着一位老方丈。他说,朕是天子,朕用

  • 元朝疆域辽阔,为什么朱元璋不全部继承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为啥承认元朝地位,朱元璋打陈友谅元朝干嘛去了,朱元璋娶元朝公主的是啥剧

    第一点:元朝并没有那么大元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庞大,蒙古帝国的确是横跨亚欧非的国家,但是蒙古帝国却分裂成四大汗国,元朝只是其中一个汗国而已。另外朱元璋赶走元朝的时候,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关系非常不合。因此也没有人派兵前来帮助。朱元璋赶走元朝已经用尽了很大的力气,因为连年征战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应该适合

  • 朱元璋宴请功臣,可劲给一个大臣夹菜,大臣回去便将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宴请功臣群臣大喜,曾仕强讲朱元璋杀功臣,朱元璋活下来的功臣

    这个开国功臣就是傅友德,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的时候,朱元璋的实力要远逊于陈友谅,两军的战船跟本就不成比例,傅友德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帮助了朱元璋渡过难关,后来朱元璋评价:"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傅友德是一个猛将,有多猛呢?傅友德率领几百人偷袭一支部队,傅友德的面颊中了一箭,傅友德一点也不退缩

  • 朱元璋为让士兵拼命作战,想出一阴招,叫他们舍生忘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领兵起义最初,为了让士兵乖乖听自己的话,奋勇作战,以命拼搏,就想出了一阴招,使他们不得不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一往直前。每次在打仗前,朱元璋就会派人将士兵的家人都接到一处。名义上说是为了保护他们,照顾他们,其实就是人质,用来威胁士兵,如果不好好作战,临阵逃脱,那么等待自己家人的将是灭顶之灾。由于古

  • 南宋为何能够偏安于南方,金朝为何又不灭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金国能灭掉北宋,为何灭不了南宋?我认为有三个原因:1,北宋实在太窝囊说北宋太窝囊,还不如说宋徽宗和宋钦宗太窝囊!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死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向太后会挑中毫无政治抱负的宋徽宗赵佶上位。结果这哥们一上位就昏招频出,不仅重用了几个著名的大奸臣,把宋朝搞得乌烟瘴气,而且

  • 清军入关,为何明朝皇陵丝毫未损?看看清朝统治者的处境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为什么没有毁坏明朝皇陵,明朝皇陵有多少东西,清代为什么要保护明朝皇陵

    先不说清朝与明朝存在的恩恩怨怨,仅靠明朝皇陵中可能存在的巨额财富,清初统治者就没有理由做出这样的决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了这样反常的举动?这其中又有什么常人不知道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吧。吴三桂与多尔衮不为人知的约定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吴三桂是因

  • 此人还没当上皇帝就敢假传圣旨,朱元璋临终前到底想把皇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到他十七岁时,到了寺庙之中当了几十天的小行童后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浪生涯。说是流浪,实际上就是走到哪乞讨到哪,也正是因为这三年,才使得他变得坚硬、能吃苦。但同时也让他对周围的人和物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行事风格也变得残忍起来。参军后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大业,建

  • 历史上,宋徽宗死后真的被金朝人熬成了油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宋绍兴七年,宋徽宗才重新回到了宋朝人的视野中。这年正月,宋使何藓回国,还带来了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弼的信,信的内容大致是宋徽宗已经死了,而且是两年前就死了。 回顾宋徽宗赵佶的一生,他当了26年的皇帝,热衷于书法绘画,却不喜政事,后来又当了9年的俘虏,一共活了53年。从一国之君到寄人篱下,宋徽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