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由于朝廷的暴政,百姓们民不聊生,只能在民间发动了起义活动。这些起义势力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值得一说的便是李自成。很多人都知道李自成是闯王,但却不知道他其实是第二任。
第一任闯王名为高迎祥,正是他发起的农民起义计划,但是在几番战争之后,高迎祥不幸死在了起义的途中。李自成这才继承了高迎祥的衣钵。这时的李自成为人谦逊,待人礼貌温和,确有一副帝王之相。
在李自成起义成功,正式推翻明朝统治后仅仅当了18天的皇帝,一共在北京就待了42天。在这42天的时间里,他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呢?
起初刚刚进城之时,李自成依旧保持着自己礼貌温和的态度,与明思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他在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较好的印象。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李自成发现明朝财库所剩无几之时,他露出了真实面目。李自成勒令明朝官员交出家产上交国库,与刚刚进城的时候判若两人。
随后这样的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生活,京城中生活的百姓也被强迫着上交了自己的家产。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李自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贪婪无度的伪君子。自己真实面目暴露后,李自成破罐子破摔,开始把自己的真实个性展现了出来,他纵容自己的军队搜刮百姓,强抢民女,一时间京城里的生活水深火热。结果有一次,李自成的手下把魔爪伸向了吴三桂的老婆、父亲。
吴三桂转而倒向了清军一方,这件事改写了李自成的命运。清军针对李自成展开了大型围剿活动,也就是著名的山海关战役。由于军费不足,军心涣散,李自成对于清军来犯毫无招架之力,最后死在了湖北的九宫山。李自成本可以建立丰功伟绩被世人歌颂,结果却间接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总会认为皇上非常好当。而李自成的事迹就说明了这个想法的问题所在,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只适合当个将军,根本无法管理国家这个等级的基业。否则就算是真的起义成功,也只能当做其他人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