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憋屈的皇帝:明明战功赫赫英雄无双,却因后妃而被后人讥嘲

明朝最憋屈的皇帝:明明战功赫赫英雄无双,却因后妃而被后人讥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2/8 12:30:24

这些皇帝里,有雄才大略的,也有不怎么样的,还有当混子的。但是以我所见,明朝最有趣的,还得数这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在谥法里,对于“宪”的定义是“博闻多能”,后面的注释则是“虽多能,不至于大道”。换句话说,这是个明褒暗贬的谥号——虽然有本事,但是没用到正地方。

在朱见深以前,获得“宪宗”庙号的是唐朝的李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一举平定了河北藩镇的问题,缔造了著名的“元和中兴”。然而,因为笃信甚至是佞于道教,李纯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因误服丹药而暴死了。

那么朱见深呢?他和李纯一样,都是功过很明显的人。

论功,朱见深在位期间为包括于谦在内的不少冤杀的大臣都平了反,这种公然反对自己父亲的做法是很需要魄力的;对外,他西解决了哈密问题,向东按住了蠢蠢欲动的建州女真,向北收复了河套地区,向南则平定了为乱二十余年的两广瑶民起义,可以说他是战功赫赫,自老祖宗朱棣以后,明朝还没有哪个皇帝像他一样这么能打。

但是,朱见深身上的槽点也实在不少。他和大他十九岁的万贞儿之间的感情,我们不应该带着礼教的刻薄眼光去看待,但是他对万贵妃的过于宠爱甚至是放纵,却导致了成化朝官场的极度黑暗堕落。僧侣、道士、宦官一起来了一场狂欢,他们和内阁里的所谓“纸糊三阁老”一起,组成了成化朝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央政治格局。

这就让朱见深成为了一个很有趣的皇帝——你说他是个昏君吧,他好事儿好像也没少干,成化朝的民生也还是相对比较安定的;但你要说他是个好皇帝吧,他好像也确实没干什么好皇帝该干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见深才成为了明史上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哪怕是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朱常洛,也比他有存在感多了。而坐了十九年天下的朱见深,好像除了他和万贵妃的那点事以外,只有一部《新龙门客栈》能让人想起,原来明朝还有这么一号皇帝了。

更多文章

  • 苏轼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为何还有那么多崇拜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轼的资料,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苏轼政治生涯思维导图

    那么苏轼的伟大之处在哪呢,简而言之就是除了政治,苏东坡哪一点都很优秀。公元1076年,苏轼于密州喝的大醉,思念自己弟弟,留下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妻子王弗去世十年有余,苏轼仍依然“不思量,自难忘。”情深义重至此。作为北宋杰出的人才,苏轼博学多闻,民间爱把他与欧阳修对比,世称“欧苏”。欧

  • 崇祯每天只睡2小时,如此勤勉,却为何依旧阻止不了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死后明朝还有机会翻盘吗,明朝灭亡的原因都在崇祯身上吗,明朝崇祯有多厉害

    以上亡国之君都是人们所不齿的,甚至受到了万世的唾弃。你不残暴的话,你不好逸恶劳的话,你不骄奢淫逸的话你的王朝是怎么没了呢?偏偏有一个亡国之君让史学家们叹息了,让后世之君也忍不住赞扬他。这个倒霉蛋就是大明末帝崇祯。崇祯是个幸运的人。在他出生的时候,上天就没想着让他来继承大明。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

  • 朱元璋立一制度,导致皇族人迅速增加,明末皇族人口已达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穿过时空之门到明末,明末中国人口,如果朱元璋在世明末能不能翻盘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放在皇室家族中依然成立。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抚澄筹想皇帝上奏,居住在山西庆成王朱钟镒,创造了一项纪录,他已经生育子女94名。庆成王的儿子充分继承了父亲的生育能力,儿女总量也达到了其实人的高度,达到163人。曾孙辈的子女更上一层楼高达510人,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整个庆王府的皇子

  • 名列东亚十大名将之首,比成吉思汗都还猛,李舜臣到底凭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的十大名将,日本人评价东亚十大名将,比成吉思汗还厉害的是哪个人

    韩国是一个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城市,在这个国家生活的人有着对于历史的回望,因为他们自己将自己国家的历史塑造的强大无比,而且几乎没有人去质疑这种如同梦境一般的事情,像韩国曾经对于东亚地区的著名武将做了一次盘点,在这次盘点之中他们选取出来了东亚地区的十大著名武将。这个排名之中包括了中日韩三个国家

  • 袁崇焕被凌迟后,贴身侍卫对天立下3个毒誓,后人执行387年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崇焕被处死时间,袁崇焕被处死时说了什么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当时袁崇焕是否与清军有一些说不明的关系,其实是不得而知。但若是讲心里话,起码袁崇焕在位之时谋其职,将清军的步伐阻挡在山海关,在这一点上,袁崇焕确实是对得起大明王朝。正因为袁崇焕对于大明朝的忠诚,在他去世之后仍有追随的部下守护其的忠诚,甚至因为当年的一份共事恩情,开启了长达387年的

  • 海瑞清廉未挽救大明,张居正贪腐却开创万历中兴,这是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皇帝群聊海瑞张居正,温州鼓词海瑞斗张居正,海瑞在万历中兴中的作用

    大明清官海瑞事迹文天祥当年总的来说在年轻时候也算的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了吧!但他纨绔归纨绔,人家在国家大义上面没有一点却失,反而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做起了整个大宋的顶梁柱,历史之中的他虽然没有力挽狂澜,但他舍弃全部家财用来招募义军抵抗元军入侵的壮举依旧可以担当的起南宋民族英雄这几个大字,好酒好菜吃的多一点,

  • 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明朝昏君多吗贴吧,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这其实是因为个人和国家最初制度的一心,就像是君主制度从夏朝之前的虞朝就已经开始,为何在三皇五帝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之中似乎没有一个昏君,为何到了秦始皇之后的昏君却是越来越多呢?这正是因为过去久远的历史之中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真相,对于五六千年之前的那个时代只能尽量朝着好的方向去想象。到了秦朝之后

  • 金朝的文坛魁首,如苏东坡一样诗书画俱佳,可惜现在无人识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赵秉文:莫惜花前醉,乘兴两三瓯 北宋立国后,接下便是西夏、辽、金、元等王朝更替,征战不休,而此时人们关注的目光,俱聚焦于宋王朝同这几个政权的交集之中,于文学更是几乎全部集中在南宋,放眼望去,那些丢失的地方,皆是文学荒漠,不值一提。其实这是个大误区,想那辛弃疾原本也是出生在金占领区,如果他不是南下投宋

  • 赵王朱高燧谋杀朱棣,并取而代之,结果被一小人物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燧赵王,赵王朱高燧查火药库,赵王朱高燧狂妄的gif

    朱高燧,历史上称为赵简王。永乐二年他被封为赵王。不久,朱棣命其居守北京,京中大小事务都必须禀报他同意之后才能施行。北京是朱棣龙兴之地,也是他有意想要迁都之处。朱棣将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朱高燧,可见对他的喜爱和重用。朱高燧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子,而且朱棣此举也容易让他产生一些僭越的想法。而朱高燧也确实

  • 赵构一念之差,放过此人一马,竟挽回国祚间接救自己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元勇是赵构的儿子吗,赵构之母韦太后,精忠岳飞吴氏居然顺从赵构

    岳飞此举大有深意,拒绝李宝回归,十数年后南宋依然有人守国门在北宋灭亡数十年后,南宋朝廷依然毫无作为,曾有一次完颜亮率领大军想一举拿下这苟延残喘的南宋朝廷,当时的大军分为海陆两路兵马将近流失万兵马,也许在敌军看来宋朝软弱可欺不足为虑,要不是时不时冒出不来不怕死的人杰,当时的南宋早就给铲平了吧。 南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