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南建筑工人意外发现木简,竟揭露关羽败走麦城的真相,不是大意

湖南建筑工人意外发现木简,竟揭露关羽败走麦城的真相,不是大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3/12/12 21:51:18

湖南长沙工地的发现

其实对于史料不同的解读往往都是来自于考古证据的一个直接出土,在上个世纪1996年的时候,湖南长沙的城市化进程早已经拉开了大幕,这个时候长沙最为繁华的五一劳工广场附近正在进行一片空地施工,这里已经被外面的商人承包起来,准备在这里动工修建一座高楼大厦,当时的中国工人正在按照往常的习惯挖掘一个蓄水池,但没有想到的是蓄水池里面出土了一块奇怪的木板,由此揭开了对于三国关羽之死的一个新解释。

这块木板很普通的木板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长期在工地做的人都是知道工地遇到这种挖掘到古人的物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做法,为了求取一个安心通常都会暂时停止一下,焚香祷告以求得一个安心,但后面继续挖掘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木板是越来越多,而且形状是越来越接近我们中国古代时候秦汉几百年之间古人使用的竹简了,这一下挖掘下去得到的答案就震惊了世界之人,因为这里从这开始一共出土了14万多件木简。

这些木简上面有着大量清晰可见的文字记录,应该是记录了一段后人并不知道的隐秘历史。根据湖南以及当时国内的权威考古学家进行查看之后对于这批木板的判断定义为我们国家东汉末年时代的文物,其实很多人对于这里可能都不是很熟悉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秦始皇陵墓之中的竹简,以及楚国地区出土的竹简,但对于木简却是听说的比较少,这是因为涉及到不同地区盛产物质的不同,简牍时代的中国南方使用竹简,北方则使用木简。

从东汉末年的情况来看,长沙地区是归属于天下十三州之一的荆州管辖,当时是属于南方的偏僻地方,和中原相比较而言,这里的文化经济都是十分的落后,很难见到这样大批量的木简文物,而且按照简牍时代中国之中的划分,长沙地区就算是出土本地文物文字记载,这里面的简牍也应该是以竹简为主啊?为何说南方盛产竹子的长沙地区出土的文字承载工具不是盛产的竹简,反而是和北方一样的木简呢?这其实是一条南北分野的线索,从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探秘。

关羽败走麦城的历史还原

历史时间到了公元219年,和当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建立秦朝开始已经又快要到李陵一个轮回,这个时候负责镇守荆州刘备地盘的关羽派遣士兵攻打襄阳和樊城,企图扩大荆州刘备的战果和地盘,而同时更加东南的孙权则是乘着关羽出兵的空隙派遣吕蒙攻打关羽手中的荆州三郡,此后的情况是什么呢?整个刘备手中掌握的荆州郡县除去麦城意外几乎全部沦陷,而关羽手下的武将不是战死就是为了活命而投降。

这种情况之下曾经几万人威震华夏的关羽身边仅仅只有300多人,这一刻的场景和当年项羽渡乌江的时候八百骑兵成功突围是多么的相似啊!关羽来到了唯一的麦城之后发现这座城池早已经是一座空城,不仅没人,还没粮食,知道了情况之后的吕蒙派遣5000东吴精锐想要活捉关羽,包围麦城之战采用的是典型的围三缺一,留下一条北门之路作为关羽逃走的方向,然后在这条小路上埋伏人马,这样就可以活抓关羽达到这一战的胜利果实之二了。

关羽当时也的确是派遣过信使给远在西川的刘备送信希望他能够就近调动兵马前来营救自己,但因为距离太远而没有办法,距离麦城最近的上庸驻守将领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曾经因为册立世子的事情遭受关羽阻碍而一直将关羽记恨在心,所以这个最近的救援人马也没有去救关羽,反而是站在一边看着关羽的人马自生自灭。关羽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是走北门出逃,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和长子关平双双被俘虏,那这个出逃过程之中究竟还有没有活命的机会呢?

其实应该是有的,据说当时出逃是有两条路的,一条是秦汉时代就修建的各个郡县城之间的官道,另外一条就是民间百姓集市贸易之间的小道,吕蒙料到关羽性格必然不会走官道,所以就埋伏士兵在小道之上,当时关羽手下的人王甫曾经劝导关羽走说小路虽近,但必有埋伏,官道明显,但吕蒙人马不够,不足以两处设伏,所以建议关羽走官道,但关羽并没有听取,反而大骂孙权是碧眼小儿,说吕蒙不过尔尔,最后落得了一个被俘自尽的下场,其实和他的自傲轻敌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湖南长沙文物的

历史之中对于这件事情一直都是有多种说法的,一些人坚持演义之中的说法认为关羽不过是大意失荆州,而正史之中记载关羽并没有自杀,而是被孙权抓住之后一段时间才被处死,这段时间之中的孙权其实也是在犹豫要不要招纳关羽为自己效力,据说当时的关羽曾经也有过这些想法,但关羽在明面之上一直骜不驯,看不起孙权和东吴一众文武,再加上孙权手下的人坚持认为不能养虎为患,此刻接受关羽投降为自己所用,日后关羽再次反叛孙权投靠刘备而去又该如何?随后孙权才下定决心处斩了关羽。

今天从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这批木简情况来看这些简牍应该是属于东汉末年吴国管辖荆州时代的文物,上面记载了吴国时候这里的经济、人口和赋税的情况,其中有一段文字说荆州地区的长沙郡被反划分为上中下三品百姓户口,其中有七户人家是上品,还有一百一十九户人家是下品,这是其中一个木简的记载,之中放映的内容是关羽时代的贫富差距很大,一百多户普通人家就需要供应七个大户人家的富贵生活,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

另外一段重要的文字记载说:“军故吏,东阳里,增丁一万。建安二十四年,秋,叛出走。”这里记载的内容应该就是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北伐襄阳樊城的时候从长沙郡这里征召了一万名左右的壮丁,但这里的百姓其实是十分不情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就已经叛乱逃走了从关羽败走麦城身边只剩下300多人的情况来看,这一万多人的叛逃可以与之对应关联。

再最后就是吴国简牍之中记载:“羽使人与蒙相闻,羽人还,私相闻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这里记载的其实的东吴吕蒙带着军队占据荆州之后对于当地百姓和关羽手下家属的处理很好,基本上做到了秋毫无犯的情况,关羽的使者私下和吕蒙接触之后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在军营之中传播开来这个消息,最后使得关羽手下的将士心中有了一条退路,所以大家打仗的时候都不愿意出力。

总结

从这些吴国的木简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关羽北方前夕时候的荆州其实就已经是危如累卵了,关羽打仗虽然是有一手,但对于地方百姓的治理和民生大事的安定却是没有做好,他在的时候还可以靠着自己的军威将这些不满镇压下去,一旦大军离开,那地方之上的叛乱和不满就会变成摧毁关羽的最后一把刀,其实那一万人如果在关羽身边不逃走,关羽麦城之战又怎么会失败呢?刘玄德以民心得荆,关羽最后失掉民心而丢掉荆州,身死人手,被天下人所耻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自立为王,反而要给刘备打工?这两点原因让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给诸葛亮密令,刘备诸葛亮马超组队,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

    诸葛亮家族的性质和特点诸葛亮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他的家族也是当地的有名家族,根本不是《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是一个穷人家靠着种田为生。诸葛亮当时其实是十分有钱的,他觉得朝廷里面没有几个正直的人,他便隐居在山中以种田为借口,其实是隐居的生活。而诸葛亮的家族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家族,他们的家族在东汉时

  • 明能力更优,如果诸葛亮投奔他,会更快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免费三字签,诸葛亮最怕的三个人,诸葛亮出山前想投奔谁

    而联军的胜利离不开军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那么如果诸葛亮当时愿意效忠曹操,那么曹操统一三国的几率会不会变得更高呢。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脉络的发展去猜测一些事情的发展,这也是研究历史非常有有趣的一方面。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损兵折将后又节节败退,曹操苦心经营多年的优

  • 曹操不缺武将,却老是盯着刘备的五虎大将,这中间的道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人的特点,刘备曹操青梅煮酒,曹操刘备张角组一队

    这个水分很大,但从中间挑选出来300人应该不是问题,三百人之中又有30人是一流上将的水平,这些人在后面的历史之中成为了八虎骑和五子良将。但就是拥有这么多人,曹操依旧不够满足,他对于刘备手下的几名武将是垂涎已久,认为刘备的运气是真的好,碰到了这么多的万人敌武将。这其实是源自于君主的一种不满心理,人的欲

  • 三国结局可否逆转?倘若蜀吴两国彻底联合,能否与曹魏一较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魏灭蜀结局,打过曹魏攻过吴终是皇叔负了蜀,建兴八年曹魏伐蜀谁任军师

    其实纵观三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刘备/蜀汉集团和孙吴集团之间,矛盾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到刘备兵败猇亭,前后不过三四年。等到诸葛亮开始执政以后,其外交的第一要务就是联孙抗曹,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持续了四十年,直到蜀汉灭亡。这四十年里,蜀吴两国并不是没有联合进攻过魏国。比如公元253年,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要查诸葛氏家产,事后为何又怒摔碎杯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去世刘禅派人检查他的家产,孙尚香被刘禅踩着,孤王刘禅

    此后诸葛亮在蜀国只手遮天达11年。在这11年里,刘禅所做的也只是酒色享受,唯一的正事就是祭祀先祖,没有实权。当然,从后面的历史中我们也能知道,刘禅自己确实没有多大野心,诸葛亮打理朝政他完全可以接受。皇帝可以沉迷酒色,诸葛亮就不行了,一方面他要处理军务,另一方面还要搞好蜀汉集团内部的分歧以及教育刘禅,

  • 古代将军画像如岳飞关羽,为何铠甲外再斜披战袍,是否多此一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岳飞清朝关羽,关羽岳飞最佳搭配,古代英雄人物关羽画像

    战袍为御寒而设置中国古代的战争之中,地形复杂多样,随时都可能遇到很多突发情况,而且古代的气候普遍比今天要寒冷很多,现代这个时候是热得要命,古代那个时候我们凭什么说比较寒冷呢?一个是从数千年以来的气候观察数据去推测那个时候的气温数据的,二个是根据古代人所穿戴的衣服服饰去推断那个时候的气温平均值,要是那

  • 三国君主错杀过哪些名臣?两国都杀过皇子,一人之死天下冤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四大名将被谁杀死得最惨,三国里面最残暴的君主,三国时死得最冤的五人

    既然是军阀,那就摆脱不了武夫习气,难免会在怒火攻心的时候用刀子来说话。这一点,作为一代目的曹操和刘备自然不必说,即使是三代目的孙权,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下面就来给您盘点一下,三国时期,三位开国之君都误杀过哪些“良臣”:一、曹操曹操手下的人才最多,他也是最能用好人才的领导人。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

  • 秦始皇年过半百就暴毙而亡,是真的病死还是被儿子胡亥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是被胡亥杀的吗,胡亥很粘秦始皇的小说,秦始皇与胡亥的故事

    统一六国横扫中原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五十几岁就突然暴毙而亡,他是因为史记所记载的那样属于早年有病,积劳成疾后暴毙,还是被自己的儿子胡亥给谋害了?至今谁也说不清楚。关于秦始皇的死因历史上一直有争论,有的说是病死了,这个以史记记载为主,有的说是被人害死,有的说是死于意外,凡此种种,众说纷纭,但是最近考古

  • 立下十大功劳封赐五不死的韩信,为何落得被宫女打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且先说韩信的汗马功劳,历史上公认的有十大功劳,暗度陈仓、定三秦、虏魏、破赵、平代、灭齐、雍水之役、十面埋伏等8件。其他如鸿门救主、汉中练兵、智计降燕、广武之战等各有不一。纵观韩信,他最让刘邦猜忌的,恐怕就是在对付齐国的时候。韩信在打下齐国之后,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给刘邦,说,齐国这个地方很麻烦,这里的人

  •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怎么培养死士的,大军师司马懿死士壁纸,乱世王者司马懿可以触发死士吗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用英雄史诗来形容。各路英豪纷纷争争很多年,最终天下三分,成为魏蜀吴。不过,天下虽然最终分三份,但实力的大小差别却很大,尤其是到了后期,东吴和蜀国基本上完全没落。甚至蜀国到了二世就亡,国主都被囚于魏国。如此,相比较下来,魏国的寿命是最长的。然而,了解历史就可以知道,魏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