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

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3/12/14 11:42:33

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用英雄史诗来形容。各路英豪纷纷争争很多年,最终天下三分,成为魏蜀吴。不过,天下虽然最终分三份,但实力的大小差别却很大,尤其是到了后期,东吴和蜀国基本上完全没落。甚至蜀国到了二世就亡,国主都被囚于魏国。如此,相比较下来,魏国的寿命是最长的。

然而,了解历史就可以知道,魏国的历史也很短暂,只不过由曹操建立的国祚延续时间很长,但是自曹叡死后,曹芳继位,没过多久,就被司马懿赶下台,由此建立了西晋王朝。所以曹魏发展到后面,完全就是在为西晋做嫁衣,国主的姓氏都变了。而据历史记载,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建立西晋,与他私下豢养三千死士息息相关,并且为了控制这些死士,还使用了特别的手段。

高平陵之变

如果说历史只是一本书的话,那么三国时期的历史一定占据书本的四分之一。因为这个时代群英荟萃,书写的精彩历史太多,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其一生的经历与故事也留在了青史之中。

而在厚厚的历史中,最瞩目的人出了刘备和曹操、孙权这类的统治者,就是如诸葛亮这样的智谋文臣了。诸葛亮被誉为千古智谋第一,且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故事,我们如今都在学。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物,最后还是星落五丈原,原因除了是因为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消耗太多,还有就是他的对手很强大。

这个对手就是司马懿。此人很是特殊,因为他有能力却不耽溺于角逐天下,而是想着如何出世。但能力卓越,自然不会明珠蒙尘,所以司马懿还是被曹操注意到了。曹操多次招揽他,但他却不想参与政治,最后还是曹操强行将其拜为文学掾,司马懿才算是半只脚踏入了政治权力圈子。

虽然主观上是不愿意参与这样的事情,但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所以司马懿即便不情愿,但被曹操拉入局中,也就安心为其出谋划策。但曹操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重度疑心者。

尤其是他曾经梦到三马吃食于一槽,觉得名字里面带马的人会对自己的曹氏政权不利,于是在梦醒之后,开始大肆搜寻姓马的人。这其中的马超就首当其冲。最后,马超的家人全部被杀,而他自己也投奔到了蜀国。

但从这之后,司马懿算是完全摸清了曹操的疑心病。于是更加低调隐忍。而曹家的人虽然不断对司马懿进行千防万防,但一直抓不到错处,加之又需要他,所以一直都没有处置他。而司马懿也就这么熬了下来,一直熬过了曹操、曹丕和曹叡。

到了曹芳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岁了,再熬下去,可能一辈子都要这么窝囊的活下去,于是不再忍,于正始十年在曹芳出去祭祀的时候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夺走曹氏的政权,成为西晋的开创者。

由于他来势汹汹,且有很多兵士在手,曹芳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夺权。为此,当时的人很奇怪,司马懿一直低调,一直被打压,他为何有这么多人?

了无牵挂者忘生

司马懿手里的人自然不是在朝廷豢养的军队,因为曹家人一直防着他,不可能发现不了,所以司马懿养的是死士,并且还养了三千。在古代,这样的规模可不是个小数字。尤其死士的讲究多,武功不错,加上不要命,三千的数量发动一场政变绰绰有余。

而他之所以要养,自然也是跟他的经历息息相关。因为他自为曹氏效命以来,就一直受到提防,手上的兵权等最后都被卸的差不多了,所以曹家人要是真的想杀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而司马懿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的蛰伏都是为了保命,所以豢养三千死士就是他的底牌。而最后的结果也表明,养死士是最好的方式。但很多人也提出了跟他儿子司马昭司马师一样的疑问,那就是一下子豢养三千这样大的数字,是如何让他们都誓死效忠自己呢?

司马懿最后道出了方法。第一个就是在筛选上要精细。一般来说,有家人的人最好控制,但是在司马懿看来,有家人的就不叫死士,因为他们有牵挂,因此做事就畏畏缩缩,不敢大胆行事。所以司马懿找的死士第一个要求就是没有家人,弃婴是最好。没有家人,他们就没有牵挂,没有牵挂,他们就可以大杀四方,身先士卒,并且牢牢的被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二个就是要给实际的利益。因为死士毕竟是人,他们还是有基本的欲望,没有好处的事情不干。因此,要想让他们完全效忠于自己,就要在他们完全一些任务之后,给出实际的好处。为何是实际的好处呢?因为过去的人也是重利之人,他们不接受画大饼,所以东西给的不到位,不实际,他们都不会去干的,甚至可能直接背叛自己。

死士一旦背叛是非常可怕的,即便是单线直接联系最高头领,他们也还是有一定机密的。所以,与其花点好处就可以收买,何必要去说空口大话引来背叛呢?只要达到这两条要求,死士基本上都会效忠自己。

结语

一个人若是没有一定的底牌,即便是不不妥协,最后也会砧板上的鱼肉,任他人刀俎。而司马懿就是如此,他能力强,被曹操看中,即便是不想参与曹氏政治,但还是被强行拉入局中。在局中,就开始身不由己,尤其是当他的能力逐渐凸显出来的时候,疑心病甚重的曹操,可能随时置他于死地,因此低调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学会做好自己的底牌。

身为臣子,唯一能与主君相抗衡的底牌就是自己的军事实力,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养,那就只能私自豢养,因此曹氏政权的威胁下,司马懿必须样死士。而为了底牌的稳定性,他的确也另辟蹊径,十分妥善的控制了那些死士,所以最后才能政变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朝末年那混乱的时代,韩信的三个故人为何能等到韩信衣锦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王韩信和淮阴侯韩信的区分,韩信单挑韩信1v1,百穿韩信和暴击韩信

    韩信被称为兵神,当时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韩信,那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韩信的军事能力也是很厉害的,所以我们给韩信太多的荣誉称号,而韩信也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被刘邦封王,虽然很快他就被刘邦找到原因给杀了,但是故乡的故人却是看到了韩信衣锦归乡的样子,在历史记载中韩信归乡的时候,寻找了三位故人,在历史记载当

  • 蜀汉五虎将中,关羽?自命不凡,他与其余四虎将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受封五虎将后对四人的评价,虎将关羽不怒自威图片,蜀汉之殇关羽之死

    导语:三国时期涌现出很多名将,比如张辽,他原本是吕布的手下,吕布被歼灭后成为曹操的手下。曹操北征乌桓时张辽表现出了他名将的潜质,在白狼山上看见乌桓大军有破绽,当即率领8000骑兵居高临下冲垮乌桓大军,当场斩首乌桓首领蹋顿,一战解决了边关问题。后来驻守寿春的时候又以800骑兵击破孙权的10万大军还差一

  • 三国时期弃主投降的八大巨星,七位流芳百世,为何他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三国十大死也不投降的忠臣,桓温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都,建立新朝以后,就逐渐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势,而在东汉末期的时候,藩王兵器并不缺少能人异士。最广为流传的当属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上将”以及孙权的“江东四杰”,这些人有些是一开始就追随于老主子的,有些人原本是别的老总的员工,不过有句老话是这样说得:“良禽择木而

  • 同样打了败仗为何赵云被赏而马谡却被斩了呢?问题居然出在了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斩了马谡,赵云一生只斩两个名将,赵云力斩韩德父子五人

    众所周知,由于丢掉荆州以及关羽被斩于麦城,令蜀汉之主刘备悲愤交加,仓促之下发动了“夷陵之战”,然而,这场战役最终却以惨败而告终,就连刘备也因为心情郁结,于不久后病逝白帝城。原本蒸蒸日上的蜀汉也因此急转直下,直至数年后,才在诸葛亮的殚精竭虑之下,慢慢恢复元气,而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统一中原”的理想,在

  • 刘备临终前都说赵云不可重用,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何特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临终前不重用赵云,易中天赵云为什么不受刘备重用,公孙瓒说了啥刘备终是不重用赵云

    1.赵云生平赵云与刘备的结识是在同为公孙瓒帐下之时,二人一见如亲,相同的政治抱负,相互赏识彼此,感情好到“同床而眠”。后来刘备兵败投于袁绍,赵云同随了刘备。一直到后来刘备南下打拼时,赵云紧追随其左右,忠心不二。赵云作为刘备心腹,其一生也参与过许多战役。从博望坡之战到长坂坡之战再到后来的江南平定战,以

  • 曹操寿命并不短,为何曹操的儿子曹丕那么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为什么让曹丕继承他的位置,醉酒后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操,新三国曹操考验曹丕

    首先,在古代四十已是长寿在三国那个年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们的饮食、卫生、安全等情况也不好,所以相对来说,人们的平均寿命都比较低,甚至很多人二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曹丕活到四十岁相对来说已是高寿。其次,曹丕久压成疾在曹操的所有儿子中,长子曹昂是最有可能继承曹操爵位的,可惜曹昂在征讨张绣时身死,在剩下的

  •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s3赵云关羽马超能玩吗,赵云关羽马超骑兵搭配,马超对张飞赵云的态度

    不过朱然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很不起眼的人物,为赵云垫垫枪也是可以的。但史志和民间流传的刘备有五虎上将,罗贯中真的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先给写没一个,那怎么能行呢?其次刘备很喜爱马超,想收归己用。马超曾在渭水打得曹操割须断袍,与虎痴许褚大战二百余合不分胜负,让曹操觉得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更让曹操感叹:

  • 三国:除了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蜀国还有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关羽张飞五虎加点,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张飞关羽赵云再次聚首

    1:蜀国大将陈到首先讲一下陈到,不知道大家对陈到这个人了解多少阿,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豫州汝南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陈到呢,在刘备起家之际呀就追随刘备了,可谓是元老

  • 三国演义中,最该结束三国战乱,统一天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演义最后谁统一了三国,为什么三国不能统一,福五鼠最后谁统一了三国

    后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晋,最终一统天下。但是,在东汉末年的众多英雄中,曹操才是那个最应该结束战乱的人,但是因为他一生犯了五大错事,最终与天下失之交臂。第一错,错睡一人。曹操征讨张绣时,张绣听从谋士贾诩建议,率众归降曹操。但曹操因为于军营难耐寂寞,听从侄子曹安民建议,私通张绣的婶子,也就是张济的妻子邹

  • 关羽大败后手下士兵都逃了,为何赵云战败,士兵一个不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评价赵云,赵云马超关羽最强搭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再聚桃园结拜

    导语: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相信有不少朋友喜欢刘备集团,毕竟刘备集团在小说里面都是正面形象,篇幅也比较多。特别是五虎上将,他们各自都有耀眼的战绩,一个个名字、故事耳熟能详。而五虎上将当中的关羽和赵云更是人气最高的两人,功绩也非常耀眼,但他们战败后士兵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历史上关羽在黄巾起义初期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