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是“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原因就是盲目自信

韩国是“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原因就是盲目自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79 更新时间:2024/1/25 0:51:10

[var1]

韩国全称是大韩民国,它成立于1948年8月15日,是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共和国,而它也是至今拥有两个首都的国家。韩国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独特,三面环海,领土面积不大,只有朝鲜半岛的九分之四。时间追溯到过去,你会发现韩国曾经是中原朝的藩属国,清朝末期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清王朝战败为结局,韩国也就是在那时脱离中原王朝藩属国的关系,之后成立为“大韩帝国”。不过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经历过二战之后韩国成功独立。在“战”期间爆发的朝鲜战争,导致南北分裂,北方国家是朝鲜,而韩国就在南方。

[var1]

经历过战争之后的韩国也是极度萧条,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韩国政府实施了“出口主导型”的经济战略,最终打造了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汉江奇迹”。一直到今天,韩国的经济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端,不得不说韩国真的是风雨飘摇中成长出来的“奇迹”。

[var1]

中国自古以来在战争中丢失过不少的领土,为什么韩国却是世界上“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呢?可以用本末倒置来说明此事,或者就是盲目自信。韩国虽然面积十分狭小(相对于中国来说),但是野心却不小。在化上他们也是想要站在世界顶端,就连国土面积上他们也要争强好胜。

[var1]

上面介绍到韩国曾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实际上也就是说韩国被我们所管制,但是韩国却表示,我们国家曾经受他们管制,这就本末倒置了。历史上,韩国成为我国的藩属国,就连名字也是朱元璋赐给他们的。如果按照这样来的话,就成为世界上“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了。其实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也就是不管中国有任和他们相似的东西,都要说明那些是他们国家的东西。

[var1]

就连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不放过,韩国曾一度表示端午节是他们国家的节日,但是翻开历史查看,中国早就有端午这个节日,说到端午大家都会想到屈原,就连中国端午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事实上中国的端午和韩国的端午并不是同一个节日,只不过名字相同,但是傲娇的韩国就是这么目中无人。

[var1]

中国和韩国也曾闹过不愉快,用中国人的话来说韩国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不仅盲目自大,还十分目中无人。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也不是他小小韩国就可以撼动的,中国在历史上丢失的领土有谁真正了解过,如果没有日本的插手,韩国至今应该都是中国的附属国,独立也就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var1]

不过韩国虽然有太多过分的地方,但是国家发展上也不得不佩服,在战争的摧残中可以很快站立起来在各大国家中也是少之又少的!

更多文章

  • 如果携带一把冲锋枪回到战国,能混成什么职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冲锋枪大全,战国军队职位,战国时期士兵职位

    [var1]没有看错,哪怕你拿着世界上最差劲最垃圾的冲锋枪回到了古代,只要你能够在保证子弹无限的前提之下,你每天或者每个月只需要表演一场首秀。那么你就可以赚到很多白花花的银子,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发展属于自己的意志力量。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故事的话,在古代的时候,比如某一个地方突然天降大旱

  • 楚国贵族生活奢华,两千年前就用“冰箱”冰镇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楚国贵族衣物,史料记载的楚国贵族的生活,楚国贵族都是哪些

    和佛赏花去/文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贵族?要从贵族的属性传承、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来看,只有传承800年的楚国出现过真正的贵族。让我们看一看,2000年前楚国贵族是怎样的奢华生活:这是笔者今天在沈阳举办的“湖北九连墩墓出土文物”展上看到的。铜圆鉴壶的外观跟我们看到同火锅造型相似,其实是楚人的“冰酒器”。

  • 从两晋士人对楚辞的理解,看两晋士人的处世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对于楚辞的评价及感悟,名人对楚辞的评价,谈谈楚辞的认识

    [var1]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一两晋政局与士风嬗变1、西晋政局与士风两晋文学新变,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此时学术密切相关。玄学是两晋学术的主流,谈玄注重声音之美,玄学清谈与阅读方式的变化对当时的楚辞接受有所影响,两晋形成吟咏楚辞的风尚和注重研究楚辞的音韵特点正与此相关。然而,体则《诗》、《骚》的作品在

  • 韩信被请出武庙后又被请进去,为何吴起和白起被请出后没被请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为什么能进武庙,韩信为什么会被列入武庙十哲,孙武吴起白起韩信谁最厉害

    [var1]韩信。原唐武庙十哲排位为:张良、白起、田穰苴、韩信、孙武、诸葛亮、吴起、李靖、乐毅、李勣。能够看出,韩信在唐武庙中排位第四,位置比孙武、诸葛亮、吴起还高。可到了宋乾德元年(963)六月,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

  • 他是赵王朱高燧的后代,性格敦厚素有贤名,为何会突然自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王朱高燧之死,赵王朱高燧有哪些儿子,赵王朱高燧后代爵位继承

    朱高燧被封为赵王之后,也没有立马就藩,而是奉朱棣之命据守北平。朱高燧一直觊觎太子之位,但始终没有得逞。经过几次教训后,他收敛自己,没有参与二哥朱高煦最终的谋反,为自己换来善终。他去世之后,嫡次子朱瞻塙袭封赵王,之后几任赵王表现一般,没有出现特别贤明的。尤其是第四任赵王朱见灂,他是朱高燧的曾孙,此人多

  • 此一战,秦国全军覆没,三帅被俘,无一士兵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军队霸气场面,楚国vs秦国,秦国的历史

    [var1]秦穆公周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会同秦穆公围攻郑国,讨伐郑国对晋怀有齐心用心。晋军驻正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县),从东、东北面围郑;秦军驻正在氾南(今河南中牟县南),从西面围郑。郑文公为救济国家求助紧急,派特使烛之武奉劝秦穆公:晋、秦围郑,郑国晓得要灭W了。可是郑国灭W关于秦国

  • 2500年前孔子的一句“脏话”,影响千年,现在成了老师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随口骂了一句话成了口头禅,孔子最经典的言论,孔子曾经说过的经典话

    [var1]孔子出生在春秋晚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周游列国,他门下的学生非常多,有贵族也有寒门子弟,这些人在成为孔子的学生后都是十分的认真好学,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学生中,总有几个人是非常调皮的,比如说宰予,他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在三千弟子中也是可以排名前十了,但是这个人虽然是十分的聪明,可是却一直都

  • 孔子弟子请百姓喝粥,孔子听说后,为何派人把粥给倒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喝粥的故事,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与学生喝粥图片

    [var1]孔子一生注重教育,强调用儒家思想来感化别人。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被后世教师奉为至理名言,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弟子们。在他的教育下,很多弟子都成为了克己复礼,富有同情心,且乐于助人的人。眼瞅着弟子们一天天的变化,孔子心里也十分开心。而就在孔子一位弟子大发慈悲,开棚施粥,请老百姓吃饭时,孔

  • 秦国新军20万,锐士却只有1600人,秦国特种兵选拔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精锐军队名单,秦国军队等级,秦国军武功制度

    [var1]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确立了凭军功封爵的制度,秦国军队异军突起。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秦国新军击败魏武卒,让天下为之侧目。各国称秦国这支能击败七国最强陆军的军队为“锐士”,即大秦锐士。荀子在《荀子·议兵》中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在这里,荀子对秦锐士的

  • 中国历史上竟还有个“英国”,存世300多年后,被楚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与英国,春秋战国有英国吗,战国时的楚国灭了欧洲的英国吗

    [var1]据史料记载,英国的始祖为上古时代的皋陶(gāoyáo)。皋陶是一位贤臣,在尧帝统治时期被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士”,帮助尧帝和舜帝制定了刑法和教育,因此被史学家和司法界认定为中国司法的鼻祖。因为皋陶为人正直,又善于教化管束百姓,所以被尊为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var1]舜帝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