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在路边吃瓜,连连夸赞西瓜甜,走出百米后却下令:处死瓜农

乾隆在路边吃瓜,连连夸赞西瓜甜,走出百米后却下令:处死瓜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4/6/9 3:20:08

即便是到了交通相对比较发达的晚清,3岁登基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位的时候也没有真正的游历过江南,但是他的祖辈们却在政绩斐然的时候多次微服出宫,享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历代皇帝中最大出宫游历的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正史中就记载过乾隆六下江南,还有一些野史杂记也都记载了乾隆微服出宫的奇闻轶事。

有一次乾隆在微服出宫的时候在路边吃瓜,和看瓜的老人相谈甚欢,而且连连夸赞西瓜很甜,可是吃完瓜走出百米后,乾隆突然下令处死瓜农,这又是为呢?

多情皇帝爱出宫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有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都以乾隆年间为背景,其中都有乾隆出宫微服私访的情节,而乾隆也确实是一位比较爱出游的皇帝。

首先来说,治武功样样出色的康熙雍正,为乾隆这个继承者打下了一个殷实的基础,乾隆的治国能力也不逊色,康乾盛世的出现让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乾隆也有了出宫游历的心情和环境。

其二就是乾隆是一位喜爱附庸风雅又颇有才情的皇帝,据说他一生写了六万多首诗,而其中的大多数又都是和农民相关的。

每天待在富丽堂皇的皇宫,听着大臣近侍的阿谀奉承之语,想必也没有了吟诗作对的雅兴,于是乾隆就想到民间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感受,寻找创作的灵感。

当然还有一点,微服私访最能体察真正的民情。平时大臣们所上报的折子里要么是粉饰太平,要么是直言柯疾顽症,总之都会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色彩,要知道民间对于朝廷官员的评价如何,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深入民间,就像现在的实地调研一样。

也有一些坊间的野史记载,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寻找绝色的女子来充实后宫,因为他几次去的都是出美人的江南,而不是塞外和岭南。

所以在后来的电视剧中,总有乾隆微服私访偶遇民间美女的桥段,想象力丰富的作家琼瑶因此还写出了一部轰动全国的言情小说《还珠格格》。

平时皇帝生活在深宫内院,普通的百姓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得见天颜,而皇帝微服出宫则让很多人都有了接触皇帝的机会。那些民间的说书艺人,以及野趣杂文的作者就凭借捕风捉影的传言,或者三言两语的实话,编纂成了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故事。

路边吃瓜遇智者

相传有一次乾隆微服出宫到了江南,只带了几个随从的侍卫保护安全,为了不惊动沿途的官员,乾隆的十分的低调,因此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也就全部从简。正是炎炎夏日,行走半天之后,乾隆口渴难耐,但是当时正行走在乡野中,并没有茶摊酒馆,也没有村居百姓。

不远处的一片瓜地让乾隆等人喜出望外,等到走近之后,发现一个瓜农正在瓜棚里纳凉酣睡。侍卫正想叫醒瓜农,乾隆却制止了,他想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来体验生活,于是就在烈日底下等待瓜农醒来。

不知多了过久,瓜农才醒来,看到眼前的人,他很是热情,得知他们口渴难耐之后直接到瓜地里挑了几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西瓜切开之后,乾隆和侍卫大快朵颐,乾隆还连连夸赞西瓜很甜。

乾隆一边在路边吃西瓜,一边和瓜农闲谈,刚开始的话题无外乎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谈,可是乾隆发现瓜农对答如流,而且对生活也颇有见地。后来乾隆又问他如何看待当下朝廷官员,瓜农依旧是侃侃而谈,而且言谈中还直指官场要害,这样乾隆心中为之一惊。

难得遇到一个乡野间的智者,乾隆便问他是否愿意到朝中做官,可是瓜农直接拒绝了,坦言他只喜欢在乡野间自由散漫的生活,并不喜欢官场上的尔我诈。

瓜农越是这样说,越是激起了乾隆的好奇心,于是再三表达了希望他可以入朝为官,而瓜农则不改初衷,连连拒绝了。

圣意难测起杀心

见到瓜农的意志如此坚定,乾隆便也不再勉强,付完了瓜钱之后就带着侍卫走了。可是刚刚走出百米之后,乾隆突然下令处死瓜农。等到侍卫回到吃瓜的地方时,发现瓜农早已不见了踪影,为了不耽误赶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很奇怪,乾隆明明吃了瓜农的瓜,还夸西瓜很甜,与瓜农的聊天也相谈甚欢,乾隆为何转念就要处死瓜农呢?一种说法是乾隆被瓜农再三拒绝,他认为自己皇帝的威严扫地,不堪受辱就想杀了瓜农泄愤。

这种说法其实是立不住脚的,因为乾隆当时微服私访,瓜农即便是猜到了他的身份不一般,大抵也猜不到他就是皇上。而从其他的一些史料记载上看,乾隆也不是一个心胸如此狭窄的人,还不至于要为此滥杀无辜。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乾隆从瓜农的言谈中感受到了瓜农的智慧,所以才再三地试探他是否愿意入朝为官。这样的智者如果能够入朝为官自然是好事,可是他却坚持不做官。

一个能够洞悉朝廷官场弊端的智者,如果为其他势力所利用,那么必将会给清朝的统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得不到的人才就杀掉,这样也是消除了对自己的潜在威胁,其实这种说法反而更有说服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事实证明乾隆对瓜农的判断也很正确,他们不过刚刚走出百米,瓜农转身就不见了。

或许瓜农也是从和乾隆的谈话中看窥探出了一些信息,不想惹祸上身,所以在乾隆走后立刻溜之大吉了。

乾隆路遇瓜农的这段小插曲正史中并无记载,能够流传下来大抵是人们处于对皇帝的好奇,以及对皇权的敬畏。皇帝要掌管普天之下臣民的生杀大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谓位置不同,决策不同,这件故事正是凸显了皇帝的心机深沉。

小结:

自古以来圣意难测,所以才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乾隆微服私访的时候,在路边吃西瓜,一边连声夸赞西瓜甜,一边和瓜农攀谈,可是走出百米后就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至于是为何要这么做,随从也没有人敢问,只是回到吃瓜地方的时候,瓜农早已不见了踪影。不得不说这位瓜农确实机敏,或许他在拒绝乾隆入朝为官的试探时,就已经猜出了对方的身份,所以转身就赶紧逃命去了。

更多文章

  • 乾隆身边最珍贵的女人,虽然不是皇后却胜似皇后,死后竟面带笑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怀念富察皇后,乾隆最宠爱的五位女人,经典传奇乾隆的皇后

    而说起乾隆的妃子,令妃可以说是很有名的一位。在电视剧中对令妃的塑造形象都是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在后宫中不仅是晋升速度最快的一位妃子,还是最受皇帝宠爱的一位妃子。虽然令妃不是皇后,但是她手中掌握的权力让她的地位却不低于皇后,那么真实中的令妃真是像电视剧中塑造的那样吗? 令妃,又叫魏佳氏,是嘉庆帝的

  • 汉王朝喊“喏”,清朝说“喳”或者“嗻”,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嗻和喳的区别,清朝人是说喳还是嗻,古代清朝太监是喊嗻还是喳

    1、“喏”来源于唱喏之礼“喏”字为象形字,在金文中,左边是一个张开的嘴,右边是一个人双手举过头顶,行作揖致敬之礼。合意是表示顺从、听命并行礼发生声音,引申意为“唱喏”。经过漫长发展,唱喏之礼成为汉族王朝的标准之礼,通常是下级接受上级(皇帝)命令时,一边行礼一边发出的声音。唱喏之礼起源于东晋,兴盛于两

  • 他带着先进的火器前往中国,乾隆不放在眼里,下了一道可笑的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早年下了一道圣旨,乾隆下的荒唐圣旨,乾隆王朝御用火器

    据史料记载,当年乾隆皇帝过八十岁大寿的时候,英王乔治三世曾派遣马格尔尼公使访华,因为当时的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未完成,英国国王的收入可是少的可怜,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多英镑,但是为了给乾隆送礼品,乔治三世最后居然凑了一万六千多英镑的礼品,让马格尔尼前往中国,为乾隆帝祝寿。然而因为交通不便,等他们到底中国后

  • 乾隆的最后一个妃子,比乾隆小47岁,绝美画像被美国博物馆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的皇后画像,乾隆最出名的后妃画像,乾隆皇帝妃子全部画像

    古代皇帝的地位是特别高的,说一不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想坐那个位子的原因。皇帝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自古以来英雄皆爱美女,皇上也不例外,他看上的女子,不管是否愿意,最后的结局都是成为他的后宫佳丽一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乾隆皇帝的后宫吧。大家都知道,乾隆在位的时间特别的长,是整个历史上在位时

  • 此人是乾隆唯一的亲弟弟,喜欢干一奇葩的事情,但却保住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风流乾隆,乾隆最小的弟弟

    据史料记载,雍正可以称得上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每天都只睡4个小时,日夜不停的忙于国事,励精图治,不过长期这么做,却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晚年时期,由于整日劳累过度,不得不服用丹药来恢复身体,而且由于太忙,一生只生了4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还过继给了自己的弟弟,于是在名义上来说,其实雍正只有两个儿子,

  • 乾隆尸骨不全,康熙还在水中泡着,只有这位皇帝盗墓贼都绕道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怎么解释呢?古指天地,为万物之主。 秦王赵(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从此皇帝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但你发现没有,每个皇帝都是在位时风光一时,可死后诺干年都逃不了被人挖坟掘墓的命运。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

  • 乾隆其实并不是康熙最看好的孙子,他才是,最后被乾隆踢出皇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乾隆第一次见康熙,康熙真的喜欢乾隆吗

    现在的人们几乎一致认为,乾隆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孙子,甚至很多人认为,康熙之所以将皇位传给雍正,就是因为看中了弘历。因为从康熙60年开始,弘历就被养在宫中,由康熙亲自教养。虽然弘历的确被康熙皇帝亲自养育过一年,但是他却并不是康熙皇帝最看好的孙子。最被康熙看好的那个孙子,最后下场颇为凄惨。 这人就是废太

  • 乾隆书房还不如你家的大,沈阳重现乾隆东巡时的“皇帝书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的书房,乾隆书房内部照片,故宫之中乾隆的书房

    乾隆帝的一大爱好就是在自个儿的书房里观摩欣赏古代书画。他的有名的“三希堂”书房,小到只能容纳皇帝一个人在里头观帖习字,但很少有人见过“皇帝书房”。今日,沈阳故宫仰熙斋新增了“皇帝书房”。 仰熙斋位于沈阳故宫西路中轴线上、文溯阁北侧,建筑面积241平方米,是清代皇帝东巡盛京驻跸期间的御用书房。其建筑年

  • 科考时乾隆出一上联,一人看完直接扔笔走人,却被他钦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出上联,乾隆皇帝上联100幅,乾隆出上联考生说答不上

    不论从历史进程来说还是从对后世的深远意义来说,乾隆都是一代明君。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乾隆自然也会被人诟病,他的过主要是文化上的,为了加强在思想文化上制约,实行文字狱,也是由八股文演变而来,大肆破坏了许多名著。虽在精神上确实控制了人们思想,实则限制人们的思维,使朝廷缺乏实质性的人才。在政治上就是

  • 胤祥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他的后代下场如何?一儿子因谋反被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胤祥死后雍正有多悲痛,胤祥死于雍正哪一年,雍正十三弟胤祥是铁帽子王么

    胤祥得以长大成人的五子三女,真正长寿的只有从小被封为郡主的长女,在74岁那年去世。但是胤祥另外两个女儿的命运,却不如这位长姐好,二女儿死于二十岁。四女儿比起两位姐姐来说,生活更加的精致。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宫里,被雍正皇帝收养。但是她最后并没有因为受雍正宠爱,就一生顺遂,她最终成了雍正安抚部落的棋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