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战国七雄之韩国的三大名将,曾与白起对战,看你是否知道

盘点战国七雄之韩国的三大名将,曾与白起对战,看你是否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43 更新时间:2024/1/7 1:53:28

暴鸢

一、暴鸢,一作暴烝,战国时期的韩国名将。

暴鸢是战国时期韩国名将。公元前301年,暴鸢与齐、魏联军共同攻打楚国的方城,暴鸢在垂沙(在今河南唐河境)大败楚军,还俘虏了楚国大将唐昧。韩国得到了宛城、叶城以北的土地。

之后,韩釐王以暴鸢为主将,联合魏国,主动进攻秦国,双方对峙伊阙。而秦军的主帅正是白起。可惜后来魏韩联军不合,白起抓住发起进攻,暴鸢只能败走。再之后,秦国攻打魏国,韩釐王派暴鸢率军支援魏国,暴鸢军又被秦军击败。

申不害

二、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也被称作申子,郑国京邑(今河南荥阳)人。战国时期法家人物、思想家。

申不害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他以“术”著称,著有著作《申子》,还是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

申不害原是郑国人,韩哀侯时期,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也就成为韩国人,并做了韩国的官员。

韩昭侯四年(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伐韩。面对重兵压境,韩昭侯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去见魏王游说示弱。韩昭侯采纳申不害建议,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申不害由此被韩昭侯重用,成为韩国的重要谋臣,得以实行改革。

过了一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申不害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即听从申不害意见,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

韩昭侯发现申不害对国事有独到的见解,于是便力排众议,破格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政治方面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与此同时,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

随后,军事方面,申不害整肃军队,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军队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民生方面,申不害还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

申不害在韩国担任十五年的宰相,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十数年间,其他诸侯都不敢侵犯。

韩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去世于韩国都城(今河南新郑)。

冯亭

三、冯亭(? - 公元前260年),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战国时期韩国将领。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韩国。韩国派使者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另一方面,通知上党太守靳黈撤离上党,靳黈不肯,韩桓惠王派冯亭担任上党太守。

冯亭到达上党一个月后,对下属的官吏们说:“上党与韩国联络的道路已经中断了,秦国的军队每天的逼进,不如将上党送给赵国。赵国接受了我们,秦国一定会进攻赵国,赵国被秦国攻击,必定与韩国联合。韩、赵两国联手,一定可以对抗秦国。"

于是冯亭派遗使者到赵国,对赵孝成王请求说:"冯亭及上党百姓甘愿作赵国子民。现在上党有城池十七座,臣愿意全意奉献给大王。"

赵孝成王相当高兴,就派遣赵胜前往接收上党。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给予民户三万,封其县令为侯,给予各民户一千,官吏都加爵三级。冯亭便使用驱虎吞狼之计,将赵国拉到对抗秦国的这一边。

公元前260年,冯亭与赵国大将赵括对抗秦国军队,战死于长平。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现在的孔子后人还享受“衍圣公”的待遇吗?每个月可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府邸四周戒备森严,徐世昌作为大总统还特地安排山东督军田中军亲自去坐阵。看热闹的群众更是把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var1]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大宅里传来了铜锣匡匡的声响,人们敛声屏息在心里数着敲击声,一共十三下!按照惯例代表这是一个男孩!人群沸腾,爆竹声声全城庆贺,北洋政府为此还特地鸣放了礼炮十三

  • 商鞅变法,秦国为何增加几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鞅为什么帮助秦国变法,秦国杀商鞅的严重后果,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如何

    [var1][var1][var1][var1]此处补刀,姓氏关系。周朝天子周武王,姓姬氏周名发,我们称为姬发,是姓+名。周朝分封了大量同姓诸侯,比如卫文公,姓姬氏卫名辟疆,我们称为卫辟疆,是氏+名。周武王与卫文公都是姬姓,区别在于一个代表姬姓正统,可以用姓+名,另一个是姬姓旁支,只能用氏+名。赵秦

  • 秦国丞相都没有好下场,为什么6国的人才还是不停的往秦国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下场最惨的人,秦国每代丞相都很厉害吗,秦国丞相有多厉害

    [var1][var1][var1]秦国自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开始,去往秦国的人才就没有断过,商鞅是第一个去往秦国的大才,商鞅在魏国的不到重用,正好此时秦国不拘一格,发布求贤令,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一步步的帮助秦国变法图强,在这对群臣相互扶持下,秦国自此变成一个军事和经济上都不逊于列国的强国。[v

  • 孔子不姓“孔”而姓“子”?先秦时期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不姓孔,孔子姓孔名叫什么,孔子是姓孔第一人吗

    [var1]我们今天说的姓都是名字的第一个字,要么随父姓,要么随母姓,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标志。但是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氏”用于标志家族传承,承担着如今“姓”的功能,而先秦时的“姓”则含义不同。简单来说就是大宗为“姓”,小宗为“氏”,像夏商周的王室都是有姓无氏,夏朝君主姓姒、商朝君主姓子

  • 作为魏国魏王弟弟的信陵君,为何要窃符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怎样了,信陵君窃符救魏王杀信陵君全家,信陵君窃符救赵音频

    [var1]第一,魏国赵国唇亡齿寒秦国强势出击,打败了赵国,可赵国还存在,一旦赵国灭亡了,那么秦国并不会满足,必然会对付魏国,根据魏国的实力,魏国压根不是秦国的对手。毕竟赵国和魏国唇亡齿寒,双方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对付强敌,保护自己。当初魏王之所以援助,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魏王胆小罢了,信陵君心

  • 她为孔子生儿育女,为何关于孔子却只有其儿子的记录,没有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后代和孔子有血缘关系吗,孔子的学生感恩孔子,孔子弟子赞美孔子的话

    [var1]孔子是有后人的,而且孔子的后人延续至今,孔德成就是孔子的嫡系后人,他也是近代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蒋介石在去往台湾时带走的名人中,第一位就是孔德成,因为他是中国圣人孔子的嫡系后人。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孔德成是当时国内许多知识分子尤其是儒家学子的领袖。而孔子的儿子也是被明确记载过的,那

  • 时隔近两百年的“杀父之仇”,孔子一向厌战,却意外支持此国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儿子杀父亲新闻最新,银川丁雷杀父案,栾城朱家庄姐妹杀父

    众所周知,周天子分封各国,后来周朝式微,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众多诸侯王,权威不在,国力衰弱,取而代之的则是其他各诸侯国的日益强大,首先建立霸业的就是齐桓公。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即位之后,任命管仲为相,力行改革,推动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大力发展经济和农牧生产,使得齐国逐渐强盛,并且他还屡屡借用周天子的

  • 古人去世后为何要“停灵三日”?跟神医扁鹊做的一件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停灵的规定,老人过世一般停灵几天,人死了为什么停灵三天

    [var1]根据我国儒家经典典章制度《礼记》中《问丧》篇记载:“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原来这停灵三日,是为了等待逝者再度“复活”。别想岔,此复活非彼复活,而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低下,对于一位病人是真的去世还是暂时昏死过去并不能很好的区分。[var1]战国时期著名神医扁鹊大家

  • 白起之后的秦国顶梁柱,秦始皇一有大事就找他,找别人搞不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是秦始皇的大将吗,白起辅佐过秦始皇吗,秦始皇为什么杀白起

    [var1]智商超群的王翦早就被秦始皇看好,并委以重任,他在与阏与的战斗中非常果断的选用了一支精锐部队,一下子攻下了赵国的九座城池,这让嬴政每次遇到战争都会想起他,后来王翦与他的父亲又帮助嬴政相继拿下了韩赵魏这几个国家。[var1]在打仗的问题上王翦常常因为一个问题和嬴政产生分歧,就是他每次出兵前在

  • 秦朝征战六国最艰难战役,“战神”白起因此战成名,也因此战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死后六国合纵攻秦,王翦跟白起谁是灭六国的关键,白起横扫六国的过程

    [var1]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除赵国及楚国,其余几个国家都不是秦朝对手。赵国与楚国相比,赵国实力更强一些。在秦国灭赵的过程中,奠定了秦国大一统的基础。秦国灭赵,也大伤元气,秦军损失50万精兵,秦国“战神”白起也因此次战役而死。赵国在赵灵武王的“胡服骑射”训练下,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战国时期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