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道术通神,为何其仙符不能救活挖心的比干?

姜子牙道术通神,为何其仙符不能救活挖心的比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4/2/9 12:35:30

比干不过是凡人一枚,为何剖腹取心之后,其不流血,没有当场死亡呢?

事情还要从一二年前说起。

当时,姜子牙还在朝歌为官。那妲己起意建造鹿台,由姜子牙督造。鹿台工程浩大,姜子牙必定难以在预定期限内完成,妲己就可以挑唆纣王杀死子牙。

不想姜子牙早就算到自己当有一难,于是事先做好了潜逃准备。

逃离之前,姜子牙去比干府辞行。见到比干,姜子牙感谢说:“姜尚荷蒙大德提携,并早晚指教之恩,不期今日相别。此恩此德,不知何时可报。”

对于姜子牙来说,朝歌百官之中,唯独对他有些恩情的,就是亚相比干。

当初他用砚台当众打死琵琶精,若非比干谨慎,喝阻围观群众,姜子牙难逃一顿暴打。姜子牙毕竟是人仙一流,凡人的拳脚自然伤不了他。可是,堂堂未来的开国丞相、万神总领,若是被老百姓当街暴打,那可是一个永生难以磨灭的污点。

之后,姜子牙在比干的举荐之下,得以在纣王面前展现本领,最终被封为下大夫,从此草根变贵族。可以说,比干对姜子牙确实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情。

姜子牙此人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既然要走,并且是走到商朝的敌对阵营,姜子牙就不准备欠比干人情。

比干身为亚相,金银财帛全不缺。姜子牙乃修道之士,于是给比干留下了一封书柬,里面有姜子牙所画符箓一枚,并附有使用详细说明书。

姜子牙告诉比干:“丞相有大难临身,无处解释,可观此柬,庶几可脱其危,乃卑职报丞相涓涯之万一耳。”

姜子牙走了。对于姜子牙所说未来大难,比干全不在意。他把这件事情当个笑话讲给了妻子儿女们听。

当纣王取心诏令传来,比干张皇失措,还是他儿子提醒,当初姜子牙留有书柬,或许有帮助。比干忙去书房查看,然后按照上面说明,把符箓烧化在水里,然后把符水服下。

正因有姜子牙所留仙符护心,故比干取心之后,其血不流,其人不死。

只是,比干最终还是死了。死在了朝歌北城门外,他旁边,是一个惊慌失措的卖菜大妈。

黄飞虎麾下心腹一直跟随在比干身后,亲耳听到了比干与卖菜大妈之间的对话。

那卖菜大妈卖的不是常见菜蔬,而是比较少见的无心菜。

比干问:“人若是无心,如何?”

大妈回答:“人若无心,即死。”

话音刚落,比干大叫一声摔下马去,胸腔鲜血崩流,当场死亡。

以姜子牙的道术,其留下仙符能不能救活比干呢?

应该能!

对于凡人来说,起死回生难比登天。所谓:“阎王叫你三更死,谁人敢留到五更。”可是,对于修仙者来说,逆天改命也寻常。

封神大战中,姜子牙死了许多次。他吃仙丹就如同吃糖豆一般,一次又一次重生。他有主角光环,这就不多说了。还有许多人都死而复生,比如进谏而死的杨任,陷入红沙阵的周武王。

只要仙人不想你死,那救活的方法多了去了。

那为何姜子牙的仙符没有彻底救下比干呢?

原著对此解释说:

御札飞来实可伤,妲己设计害忠良。

比干倚仗昆仑术,卜兆焉知在路旁。

当初姜子牙留下的书柬中说得明白。服下符水后,若遭遇大难,则需急出北门。

至于为何要赶到北门,姜子牙没有说。

见到卖无心菜的,比干心中疑惑,于是开口询问。原著中特别提到,若是那卖菜大妈回答“人无心,还活”,那么比干就可以不死。

姜子牙把比干的性命,交给了一个路边无名大妈。此举看似很公平,其实,姜子牙从最开始就没有想救活比干。

为何这么说?

面对比干的提问——菜无心可活;人若无心,如何?卖菜大妈仿佛有两种回答:

其一、人若无心,可活;

其二、人若无心,必死。

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比干所提的这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人若无心,必死。

这就如同问人,人若是被砍头将会怎样,正常人绝对会回答会死,而不会有第二种回答。

比干不是对姜子牙有恩吗?为何在比干有难时,姜子牙不出全力,不救活比干呢?

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其一、比干乃商朝亚相,身份贵重。

比干的生死,对于商朝的国运至关重要。在商容死后,比干已经成了支撑商朝国政的重要支柱。比干一死,就意味着商朝向崩溃的边缘,大大迈进了一步。

若比干只是凡人,其生死都与人间王朝大局无关,那么,姜子牙自然会将其救活。就如同姜子牙以道术赐予樵夫武吉第二次生命一般。

可是,比干的生死对于商亡周兴的大局至关重要,姜子牙根本就不敢过多干涉。

其二、姜子牙乃西周丞相,阵营敌对。

比干对姜子牙有恩,这只是私情。从大局看,比干乃是姜子牙之政敌。

比干活着,商朝的国运就能多支撑几年,比干死了,商朝就会加速腐朽。

对于未来的西周丞相姜子牙来说,他当然希望商朝加速腐朽。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姜子牙不可能会全力出手营救比干。

其三、封神行动乃高悬利剑。

早在姜子牙下山时,师父元始天尊就已经把封神行动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告诉了姜子牙。姜子牙七十二岁下山,他必须在八十岁时当上西岐丞相,在九十三岁时统率八百镇诸侯讨伐商朝,并最终击败商军,建立全新的大周王朝。

以姜子牙的道术,混上西岐丞相可谓轻而易举。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短短十三年之间中,壮大西岐实力,削弱商朝实力。

为此,即便姜子牙有能力营救比干,他也绝不敢去营救比干。元始天尊可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于是,姜子牙留给比干的所谓仙符,只是短暂的保住了比干的性命。不知内情的比干家人对姜子牙感恩戴德。姜子牙也算是还了当初比干的那些恩情。

更多文章

  • 河南挖出甲骨文,还原最真实的纣王,专家:别再给他泼脏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河南商丘出土甲骨文,妲己水池迷惑纣王,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

    纣王原名子受,又称帝辛,是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这一称号,是武王在建立周朝后给帝辛的谥号。而关于纣王暴行最早的记录,始于牧野之战前。为了师出有名,武王和姜子牙历数帝辛四大罪状,并记录于《尚书》之中。这四大罪分别是:听信妇人谗言、不认真祭祀祖先、不用叔伯兄弟,专用罪犯和奴隶、暴虐百姓。过了900多年,司

  • 考古专家发现甲骨文,殷墟藏有什么秘密?或预示王朝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殷墟还能挖出甲骨文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什么,殷墟甲骨文发现意义

    而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如今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在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考古专家在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发现向人类展现了历史上商朝的青铜文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具有重

  • 姜子牙本欲第一个封神自己,元始天尊:第一个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当年封神名单,元始天尊为什么让姜子牙封神

    文|小柳说历史我们小时候都看过《封神演义》,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去往人间帮助周文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以此论功封神。其实,在最后封神的时候,姜子牙明明可以将神第一个封给自己,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第一个把神封给了另外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元始天尊亲自让姜子牙把神第一个封给那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柏鉴

  • 姜子牙主管封神,为何却将自己老婆封为了“扫把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子牙封神排名,封神榜老版姜子牙封神,老版姜子牙封神片段

    姜子牙在32岁时上昆仑山学道,历时40年,在72岁的年纪领法旨下山。当时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早已故去,只好去朝歌投奔许多年前的结义兄弟宋异人。宋异人对姜子牙着实不错,不仅给他安置了住房,而且还张罗着给他娶一位妻子。姜子牙当时都70多岁了,便对老哥说:“算了吧,我也不想这事儿”。宋异人却不同意,对姜子牙

  • 此国比周朝历史还长久,传世907年,连秦始皇都不敢剿灭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秦十六国历史,历史上与周朝同时代的外国国家,趣说周朝历史

    其实在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他比周朝历史还悠久,有着907年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天下就统一了,但是这个说法不是那么正确,其实在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国家没有被秦国所覆灭,它就是卫国,虽然他面积很小,但是连秦始皇都不敢剿灭它。卫国的起源来自周朝,在周朝建立以后,他是周朝分封的第

  • 封神时闻仲拒绝下跪听封,姜子牙只说了13个字,闻仲就接受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给闻仲封神的视频,封神榜闻仲之死,闻仲在封神榜中的实力

    闻仲在年轻时曾拜入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成五十载后才下山辅佐帝乙。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亲传的八大弟子之一,闻仲作为金灵圣母的亲传弟子,所以法力也是相当强悍。虽然未能进入天仙之列,但在地仙中,却属于一流水准。他精通金木水火土五行遁术,胯下的黑麒麟须臾千里。他手持雌雄双鞭,还有天眼可辨忠奸,所以纣王对

  • 十六国时期,一个堪比诸葛亮的牛人,皇帝不听此人言终至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十六国正史承认的皇帝,十六国的著名历史人物,十六国时期的皇帝列表

    当时五胡乱华,整个国家乱成一锅粥。各路稍具实力的军阀,都以各种面目,粉墨登场,轮流坐庄,过一把皇帝老儿的瘾,没人关心老百姓。在这乱世,也很难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优秀的青年才俊很少。但也不乏经天纬地之才,忧国忧民之士,王猛正是这样的一位牛人。325年,王猛出生,也是个穷二代,家徒四壁,父母是生活在社会

  • 长平之战秦国杀卒45万,为何邯郸之战却损兵20万大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歼灭30万秦军,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人为何不突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根本原因

    [var1]一、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白起将兵攻韩国,秦军攻占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韩王想要献出上党向秦国求和,但上党百姓不同意,上党郡守冯亭就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接收上党以后,赵孝成王遣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韩国于是告诉秦国,《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说:“赵起

  • 战国七雄,楚国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为何秦国笑到最后?事功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战国七雄争霸楚国崛起,四川属于秦国还是楚国

    战国时期,诸侯并立,争霸天下,但各个诸侯国地缘政治优势,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国内政治情况,以及统治者对外战略手段不同,造成了在诸侯国兼并混战中,原本并不强大的秦国笑到道了最后统一了天下。[var1]纵观战国七雄,在地缘政治和自然资源上楚国、七国占据优势,但他们或由策略的失败,或由被盟国所累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何不杀掉60万六国贵族?他有3点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统一6国谁的功劳最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啥不扩张边界,秦始皇在哪一年灭掉了6国

    [var1]那么可能就会有人感到好奇了:迁移人口肯定会花费国家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秦始皇自己也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那为什么秦始皇不将这60万贵族全部杀掉,而是将他们迁到秦朝首都咸阳的附近呢?实际上,他有着以下3种考虑。[var1]首先,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始皇的根本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