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为何一直与钱皇后针锋相对?朱祁镇也很无奈

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为何一直与钱皇后针锋相对?朱祁镇也很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14 更新时间:2024/2/20 15:42:41

钱皇后。

这个时候,明英宗的钱皇后才23岁,就要面临着丧偶的危险。原本有机会荣宠一生的钱皇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时钱皇后的哥哥和弟弟也一同在土木堡丧生,悲愤欲绝的钱皇后,开始采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丈夫祈福。

每天晚上,钱皇后都会向上天磕头祈求,才23岁的美丽女子,却因为长期在冰冷的地面磕头,所以弄瘸了自己的一条腿。而且由于长期哭泣,所以又哭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

周贵妃。

但是我们要知道,朱祁镇是皇帝,他不可能只有一个媳妇儿。当时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在干嘛呢?史料里没有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在她的丈夫生死未卜时,她保养得应该不错。

朱祁镇去世后,所谓的两宫之争,其实就是钱皇后和周贵妃之间的斗争。具体来说,就是周贵妃对钱皇后的各种攻击。

第一次交锋,周贵妃想要谋夺皇后之位。

朱祁钰的带领下,于谦指挥明朝勤王之君击退了瓦剌人的进攻,保住了京城。此后瓦剌更是觉得朱祁镇没什么用了,所以就把他放回来,让他去跟朱祁钰内斗。

这个时候朱祁钰已经尝到了皇位的甜头,所以他不想再让位了,也压根不可能让得了位。所以朱祁镇一回来就被尊为太上皇,幽禁在了南宫之中。跟随朱祁镇一起去的,自然还有钱皇后跟周贵妃。

朱祁镇看到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的钱皇后,内心悲痛不已。要知道,这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怎么就这么惨呢?遭逢丢失皇位、妻子残疾的悲痛后,朱祁镇和钱皇后倍加珍惜彼此。

但是显然周贵妃当时保养得是很不错的,即使朱祁镇再感激钱皇后,可他还是在幽禁期间,跑去跟周贵妃生了另一个儿子朱见泽。

朱祁镇重新夺位以后,自然要再次立皇后。这个时候按道理钱皇后还是要居于皇后之位,可是周贵妃心里却不甘心了。

周贵妃不仅长得年轻貌美,而且给皇帝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相对来说钱皇后又是残疾,又没有给朱祁镇生儿子,因此周贵妃觉得自己更适合做皇后。

所以周贵妃便让人在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跟前说了这一切,希望把周贵妃立为皇后。但是朱祁镇却强烈反对,这一点还是挺感人的。

天顺八年,朱祁镇忽然就不行了。他临终前,唯一的牵挂就是他的结发妻子钱皇后。他知道自己一死,周贵妃和他儿子朱见深,一定会欺负钱皇后。

所以朱祁镇在临终前,曾经特别嘱托过儿子朱见深:

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也就是说朱祁镇在朱见深跟前,保住了钱皇后的皇后之位。此后更是叮嘱顾命大臣李贤

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为了保险起见,李贤甚至将这句话,写在了明英宗朱祁镇的遗诏之上。可见朱祁镇对钱皇后的关心到了何种地步。

第二次交锋,争夺太后之位。

朱祁镇去世后,朱见深做了皇帝,那自然要立皇太后了。朱见深自己当然想立生母周贵妃,而周贵妃更是如此期盼。

可是按照明朝祖制,必须要先尊奉皇帝的嫡母为皇太后才行。这个时候周贵妃的幺蛾子又来了,没了朱祁镇的庇佑,谁还能保得住钱皇后?

于是周贵妃果断下令:钱皇后是个残疾人,不能被尊奉为太后,所以皇太后只有周贵妃一个人。

这话等于是推翻了朱祁镇的遗诏,明朝那帮大臣,可牛掰坏了,立刻分封表示反对。尤其是首辅大臣李贤和彭时都强烈反对。

周贵妃表示很无奈,这么多人保钱皇后,也就只能认可了两宫并尊的事实。当时朱祁镇刚死,钱皇后悲愤欲绝,可周贵妃却出来争权夺位,实在是令人唏嘘,什么是真感情呢?

最终,在群臣的据理力争之下,钱皇后被封为慈懿太后,而周贵妃则被封为皇太后。周贵妃算是输了这一仗。

第三次交锋,合葬之争。

朱祁镇在遗诏里,特别嘱托过,将来钱皇后要跟自己合葬。可是周贵妃却偏偏要求给钱皇后单独建陵墓,跟朱祁镇合葬的应该只有她自己才对。

这事儿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是这次大臣们并没有太过分。他们提议在建设明英宗陵墓的时候,应在地宫中,应该修建三间墓室。

意思就很明白了,也就是说钱皇后和周贵妃,一人一个位置,大家都别争,都可以跟朱祁镇葬在一起。

第四次交锋,废弃皇后吴氏。

吴氏是朱祁镇给朱见深选的皇后,贤良淑德,没有任何过错。可问题是朱见深最爱的女人,是大自己19岁的万贵妃。所以他一直想要废掉吴氏,改立万贵妃为皇后。

本来这件事是遭到钱皇后和周贵妃一致反对的。可是由于钱皇后一直在支持吴氏,所以周贵妃偏偏就要跟她唱反调,反过来支持要废掉吴氏。

最终朱见深不仅废了吴氏,而且还对钱皇后充满了怨恨。其实钱皇后反对立万贵妃是有道理的,毕竟万贵妃跟钱皇后、周贵妃是一个年纪的人。本来可以成为小姐妹,现在却成了婆媳关系,尴尬不?

总结:钱皇后最终没能跟丈夫朱祁镇合葬。

在这种大环境下,钱皇后的日子,肯定没那么好过。所以她早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周贵妃又来幺蛾子了,非要阻止钱皇后和朱祁镇合葬。

群臣哭了好多天,终于给钱皇后扳回一局。可是周贵妃还是从中作梗,将钱皇后的墓穴挖错了方向,从而与明英宗隔了好远。在皇宫中,周贵妃也不允许在朱祁镇旁边放钱皇后的牌位。

还是到了明孝宗朱佑樘时期,周太后去世了,朱佑樘在下葬周太后的时候,才发现钱皇后墓穴的情况,所以打算打通钱皇后和朱祁镇下葬位置之间的通道。可惜有人说这么做会影响风水,因此作罢。

至于在太庙中,朱佑樘便将周贵妃牌位从朱祁镇身边挪走了。为啥?你在朱祁镇时期只是个贵妃,哪有资格在主庙呢?

参考资料:《明史》

读明朝的历史,的确可以看看这套《明朝那些事儿》未删减版本。这套书风趣幽默,更容易让人接受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为何要安葬崇祯夫妻俩?真的是为了夺取人心?只是钦佩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对待崇祯,如果李自成投降崇祯会怎么样,李自成是怎么对待崇祯的子女

    虽然这话听起来比较有骨气,宁可自己死,也不让闯贼伤害百姓。可是我总觉得,他这是为自己争取点名声的作秀行为。首先李自成所代表的,就是广大的穷苦农民。崇祯皇帝这里所提到的百姓,难道是那些达官显贵们吗?那些人真不要你操心,他们早就载歌载舞地欢迎闯王入城了。其次崇祯皇帝在世的时候,从来不知道善待百姓。除了正

  • 杨善为赎回朱祁镇,不惜倾家荡产贿赂瓦剌人,他获得的回报丰厚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祁镇没有报复瓦剌吗,朱祁镇晚年灭瓦剌了吗,杨善倾家荡产赎回朱祁镇

    杨善也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在这一天决定,要把自己的家产都用在赎回明英宗朱祁镇这件事上。在杨善看来,这就是一场赌局。只要赌赢了,那么他后半辈,包括他的子孙后代,荣华富贵都不用愁了。可是赌输了,那他就会落得个倾家荡产的结果,原本的财富自由也会荡然无存。一、杨善是接回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功臣。

  • 明代甘肃总兵:贡献突出,但难免有无所作为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不可否认的是,甘肃总兵在外御番虏侵犯、内保辖境和谐,护卫朝贡贸易与茶马贸易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明代甘肃总兵的贡献一、甘肃总兵的概况甘肃总兵作为甘肃镇最高军事长官,总镇一方,以下统领协守、分守、守备等官员。其主要职掌有:修筑边堡、扩建城府、督理贡市、护送贡使、备边杀敌、招抚夷虏及屯田养马、兼理

  • 朱瞻基放弃安南,为何不久安南又主动请降,重归中国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瞻基放弃安南,安南和朱瞻基的关系,朱棣的孙子朱瞻基

    不曾想,到了嘉靖时期,安南国王又带着自己的大臣,主动来向明朝请降。为什么明明都独立了,放着自己的国王不当,却要跑来主动请降,做别人的臣子呢?这就要从头说起了。朱瞻基放弃安南后,黎利不久就建立了后黎朝,又得到明朝册封,正式开启独立之路。然而没过多久,后黎朝就开始由盛转衰,其主要原因,与频繁更换皇帝有很

  • 燕王朱棣谋反当天,大风刮落几片瓦,朱棣大惊失色,相士说恭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王朱棣篡位全过程,燕王朱棣全集完整版解说,吕良伟版燕王朱棣

    文|和佛赏花去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永乐帝。但他的皇权之路是自己抢来的。因为朱元璋为保政权平稳,明知最适合的人选是朱棣,但还是传给了嫡长孙朱允炆,也就是朱棣的侄子。朱允炆21岁继位,史称建文帝。此时的燕王朱棣已经40多岁,他非常不满。建文帝很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步子迈得过大,

  • 有人表示:清朝腐败是明朝的错,那么清朝接手明朝土地面积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和清朝哪个更腐败,清朝明朝腐败问题,明朝和清朝是如何交接的

    在古代的时候,每个朝代的领土都是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的,因为战争的原因他们有可能土地扩大,也有可能土地缩小。而明朝的领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朱元璋到明仁宗领土不断的扩张。第二个时期是明仁宗到明世宗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领土带在不断的缩小。第三个时期是明世宗到明思宗时期,这个时期明朝已经在

  • 中国明朝最具血性的部队之一,被援军抛弃,但是差点击败十倍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十大顶级军队,明朝最勇猛的军队,明朝历史上最强的军队

    当年起兵攻明的努尔哈赤战无不胜,进攻领土的时候,秦良玉作为主帅,当时正在训练士兵,当时沈阳告急十分危急,在这个时刻就需要爱国将士去对抗其中有一只就是石柱白杆兵,是川军中最强的阵容。不过这时的川浙军团并不是秦良玉带队的,而是她的两个兄长,并且他们以奇迹一样的行军速度,一天还没到就到了沈阳城下,但却还是

  • 此人是北宋名相,儿媳妇遭儿子家暴,他知道后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名相,北宋名相李迪视频,宋朝最有名的一场家暴案

    王安石是历史上有一位很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很有文采,也很有理想,他曾经推动过商鞅变法希望能够改变当时的格局。为此他写下了《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以表达被皇帝赏识的激动心情。他曾经写过的很有名的如《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著作。直到晚年

  • 李清照父亲是苏轼学生?他们俩有见过面吗?苏轼会对李清照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轼和李清照的关系,李清照 苏轼,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的学生

    既然是苏轼的学生,李格非应该是常常与苏轼见面。那么问题来了,李清照与苏轼到底有没有见过呢?一个是千古风流才子,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才女。如果他们见了面,会有怎样的交谈呢?苏轼和李清照,有见面的机会,但是没有相关记载。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去世于公元1101年,享年65岁。李清照出生于公元1084年,

  • 什么是悍妇之肉?看看朱元璋是怎么处置第一功臣老婆,异常地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朱元璋为何要杀绝功臣,朱元璋的功臣明细统计

    为此,他在家里非但没有大将的样子,而且连小妾都没有。说白了就是妻管严。朱元璋作为常遇春的好哥们,根本就看不下去了,让常遇春自己去讨小妾打死他也不敢。朱元璋心想,后宫里那么多的美女,反正自己又用不过来,何不赏赐给兄弟两个。有了朱元璋的圣旨,常遇春带着两个年轻貌美的宫女就回家了。没想到他的老婆见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