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4/1/16 22:56:38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什么是昏君?什么是明君?

皇帝不是普通人,不是说你不吃喝玩乐,不玩女人,天天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你就是明君了。

作为明君,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国家使用正确的国策,监督这些国策能够顺利执行,发现国策有问题或者部分缺陷国君要立即修改。

再说通俗点,将国家治理好了,你就是一天玩一个女人,男盗女娼,你也是好皇帝,明君。

如果你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你就是道德楷模,柳下惠再世,你也是昏君。

清朝的前几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他们的功绩其实就是入关统治中原。

但大明并不是被满清打垮的,而是从内部崩溃的。

清军还在关外的时候,首都北京已经被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都自杀了。而当时关内四五分列,最强悍的李自成武装力量,实力比起清军也差远了。比如战略决战一片石之战,李自成只有6万人,吴三桂3万人,但清军高达七八万,根本就是稳操胜券。

清军等于是捡了个大便宜,占领中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就像朱元璋横扫元末的蒙古军队,主要还是蒙古人迅速腐败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如果这是一百年前,朱元璋那些农民军能够打败精锐的20万蒙古骑兵?

而满清真正比较繁荣的时代,就是康雍乾三代。

我们就看看乾隆时代。

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也就是十次战争的胜利。

今天我们看来,十全武功只有4次是对外战争,打缅甸和打尼泊尔最多算是个平手,满清并没有占什么便宜(清缅战争清军损失极大),至于攻打越南压根就是败仗,被人歼灭了2万多人丢盔弃甲逃回来。

对外军事作战如此,国家经济发展如何?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是农业国,农业生产就是国家经济的标志。

中国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在秦汉为985斤,隋唐为988斤,宋代为1457斤,明代为1192斤,而乾隆年间,仅为780斤。

今天我国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约1.3斤粮食,一年就是470多斤。但这是在今天中国人有大量副食,也就是吃肉多的情况下。古代人很少多吃肉吃副食,又要做体力活,消耗的主食比我们大得多,一天一般需要2斤米。也就是说,古人一年700多斤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吃饭,其他什么也做不了,也没有粮食作为饲料用于吃肉。

其他也不用多说了。

如果乾隆时期大体还能稳定国家局势,从乾隆儿子嘉庆开始,满清连局势也稳定不住。

从道光开始的5个皇帝,处于中国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百年国耻时期,不用多说。

就算道光之前唯一的皇帝嘉庆,又是什么样子?

当时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天理教起义甚至攻入北京城。嘉庆镇压这些叛乱,花费了巨大的军费。

比如镇压白莲教叛乱,嘉庆花费长达8年时间,花费2亿两白银的军费。要知道 ,乾隆死的时候,仅仅给嘉庆留下2000多万两银子。

到嘉庆传位给倒霉孩子道光的时候,国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列强也早就发现了满清的腐败和虚弱,直接在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的道光满地找牙,屈膝投降签订卖国条约。

试问,这些皇帝还不是昏君?

退一步说,从1840年道光被揍,满清一共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个皇帝。

试问,他们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威胁和入侵下,在长达70年时间内有什么作为?

在1840年好歹只是割让了一个小岛香港的一部分,到了1894年整个台湾连同辽东半岛差点都没了。

1840年南京条约赔偿英国佬白银1400万两,到了1900年可厉害了,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超过9.8亿两白银。

那么这是不是昏君呢?欢迎讨论。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国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英国历代国王一览表,英国皇帝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及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国王

    前一个故事是真的,而后一个故事并没有任何根据。而这两个故事也说了,当时英国在位的君王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就是那个被称作“欧洲老祖母”的英国女王,她开启了英国近代最鼎盛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已经是和现在的英国国王类似的地位了,是英国的政治吉祥物,并没有左右英国政府决定的能力。维多利亚女

  •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时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死后嘴里的夜明珠去哪了,慈禧早上处理光绪后事下午穿寿衣,慈禧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后事

    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十分底下,她们不能拥有和男人同等的权利。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女子出现,她们有不逊色于男子的魄力,并借此走向权利的巅峰。这些女子们,前有吕雉成为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后有武则天成为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甚至在封建王朝的末期也有慈禧出现掌握清朝大权。虽说慈禧太后是清

  • 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能不能与秦始皇相比?看看康熙做的几件事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母亲为什么14岁就生下康熙,秦始皇和康熙哪个是千古一帝,康熙是一位勤奋的皇帝吗

    康熙对内的一些贡献:收拾鳌拜相信这是我们很多的朋友在相关的影视剧中都看到过的一个情节了吧,当时的康熙还是一个少年,而鳌拜则是先皇为康熙留下来的四个辅佐大臣之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而这个鳌拜自恃功高,平时根本就不把这个少年皇上放在眼里,最终康熙利用计策骗得鳌拜入宫来,将其捉住问罪,当时的康熙只有十几岁,

  • 索额图身为皇亲国戚,帮康熙捉拿鳌拜权倾朝野,为何会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康熙年间的权臣索额图,就是一个典型。他隶属于满洲正黄旗,父亲是清初重臣索尼。顺治皇帝当年驾崩的时候,选出了四个辅政大臣,让他们辅佐小皇帝管理朝政。索尼因为资历老,而且对顺治皇帝忠心耿耿,所以在辅政大臣中位居第一。后来,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尼,让他遏制鳌拜的嚣张气焰,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带进皇宫,并

  • 顺治临终前,让太监吴良辅出家为僧,结果顺治死后他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良辅挨打,康熙王朝吴良辅被打死,吴良辅小太监喊爹

    公元1653年,朝廷设立乾清宫执事、司礼监、御用监等。公元1658年,吴良辅因勾结朝廷官员遭人弹劾。在这期间,大学士陈之遴、都督同知王之纲等人也被牵连在内。按照朝廷的规定,吴良辅这些罪人,应该被判处死刑。可顺治皇帝却没有答应下来,他觉得牵连过多,没有对这些人痛下杀手。最终,陈之遴和王之纲等人被革职流

  • 和珅升迁最快,担任职位也最多,可有两个部门乾隆不让他染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宣布退位和珅吓得满头大汗,和珅哪一年被提拔,乾隆纪晓岚谈和珅

    纵观清王朝的历史,要说有哪位官员升迁最快,担任的官职最多,那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珅便是其中一位,别看和珅没有什么太高的学识,可他凭借着自己溜须拍马,左右逢源的能力,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所以能有后来那样位高权重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别看他们乾隆爷很看重他,

  • 康熙看望50岁大哥,康熙刚转身离开,哥哥对儿子说:我的心愿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看后脸色大变,康熙探望50岁亲哥哥,康熙是怎么处置不听话的儿子的

    他们处处算计,尔虞我诈。为了皇权,不惜手足相残,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太子之位也是在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才获得,但这前提条件在于李世民杀死了他的兄弟。因此可以看出王侯贵族中对于权力的竞争多么大,可这也有例外情况。康熙皇帝对他的哥哥非常好,让其担任重要职位,是清代著名的军事统帅。在他五十岁时高龄时,康熙帝

  • 看看清朝皇妃的真实容貌,珍妃堪比绝世美女,魏璎珞原型确实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珍妃真人照片修复,珍妃受褫衣廷杖视频,珍妃娘娘

    近些年来,各类清朝宫廷剧成为了大众非常喜爱的影视剧,就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延禧攻略》以及《甄嬛传》等等,而一部好剧除了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情节,饰演角色的女主角也尤为重要。所以剧中很多的重要角色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明星所扮演的,那实际中清朝时期的妃子难不成都是这般漂亮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这三位皇妃

  • 会做官的人,沟通术多厉害?看李莲英劝慈禧喝酒的故事,城府变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和李莲英私下关系,李莲英处事能力,李莲英如何讨慈禧欢心

    李莲英拿到这四个字后,就交给了北京卧佛寺的主持,主持如获至宝,命人将这四个字的墨宝制作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外的屋檐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有一座寺庙,名为卧佛寺,相信不少人去过。在卧佛寺卧佛殿内卧佛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得大自在”的金匾,据说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而

  • 牛!当过帝师,提拔袁崇焕,逼退努尔哈赤,却被魏忠贤搬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实的魏忠贤与袁崇焕,袁崇焕和魏忠贤画像,袁崇焕是被魏忠贤害死的吗

    他叫孙承宗,河北人,起初给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官员当家庭老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而后转拜中允(正六品官)。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他担任帝师。后来后金入侵辽东,沈阳、辽阳先后被攻陷,他呢,担任兵部尚书,主持辽东防务。他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