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印象中,要成为一位女校长,首先自身学历得高,学术能力得强,其次出身肯定也不一般,大抵和林徽因是同一个级别差不多。吴贻芳符合前两点,但她的家庭其实十分传统,也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吴贻芳最终能够上学读书还是拿命给换来的。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要不是她以死相逼,父亲是绝不会送她去上学的。
一开始的吴贻芳并没有读什么好学校,还是因为二姨夫的开明思想和帮助转去了一个有英语学的学校,开始了正式的求学旅程。后来继续升学进入金陵女大,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道路就这样开始了。女大毕业后,吴贻芳又因缘际遇去了美国读研究院,最后更是成为博士学成归来。吴贻芳成为了民国少见的女博士,她的学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留学归来的她,在35岁的时候,当上了自己的母校——金陵女大的校长。这些经历看起来好像一帆风顺,但是吴贻芳曾在求学路上遇到过常人难以接受的变故,那就是,她的亲人一个月内相继去世,彼时她还未上金陵女大,只是一个上过学的女学生,假如那个时候的她也跟着家人们一起放弃生命,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辉煌的女省长吴贻芳了。
那个时候还是吴贻芳的二姨父成为了她坚强的后盾,助她继续完成了求学,可以说是她十分重要的人生导师了。吴贻芳在众多民国男校长中走出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她虽然一辈子没有结婚,但却真的在教育学生上花尽了心力。兴许是因为受过美国教育,她对学生男女关系方面的态度十分开明,只要在界限范围以内,她甚至还很愿意为学生恋爱提供方便,因此十分受学生喜欢。
后来的金陵女大停办,但吴贻芳却没有因此待业,而是继续升职,成为了教育厅厅长,等到她88岁的时候,竟然成了副省长,是一个真正靠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女子了。对此各位网友有什么看法吗?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