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基时可谓是顺风顺水,根本就没有经历任何波折。其25岁登基,没有手足之间的明争暗斗,父亲执政十几年后就驾鹤西去,将治理国家的大任落到了正血气方刚的他头上。
而他在执政期间并没有提出什么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改革,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一生勤政节俭,充实了国库,等到他继位的时候已经为他做好的一切事情。
他一生无病无灾,健康长寿,货到了89岁,在人均寿命都很低的古代这样的年龄不仅是历代皇帝中的高龄还是当时整个人类之中的高龄。
之前两位皇帝打好的坚实基础让他在继位之后不用过多的为治理国家而劳累,不过在他执政期间还是达到了很多历史上的之最。
当时的人口达到了历史上最多的记录,中国的版图也达到了历史上最大的节点,当时清朝的财政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便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前来觐见。
不过他也同样的心狠手辣,他大兴文字狱,制造文化恐怖,将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文人们被禁锢思想导致思维僵化,还有很多文人受冤而死,给我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但是在他在位期间,汉文化也同样被积极提倡,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对汉文化有如此推崇实属少见。这样一个看似严谨狠毒的皇帝,却对一个人偏爱有加,这个人便是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
乾隆对和珅极为宠爱,一是因为和珅具有非常高的才能,他文武双全精通汉蒙藏之语,协助乾隆将国家智治理得井井有条。而是乾隆与和珅相处时间太久,已经有了默契,乾隆即使知道和珅爱贪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重罚。
乾隆本人精通书法诗画,他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最高产的人,一生酷爱作诗,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自负的皇帝,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极其自信。
清朝科举制选拔人才最后的殿试是要皇帝自己亲自面试,有两位考生从撰写的文章来看根本分不出高低胜负,乾隆现场为他们除了一个上联,让他们二人对下联。
他出的上联是“烟锁池塘柳”,这局上联涵盖金木水火土,下联势必非常难对。话音刚落,其中的一位考生自知没有能力可以对,所以立马转头,跨步就走,而另一位考生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没有对出来。
就连当时被世人誉为第一才子的纪晓岚在面对此上联之时,也没能对出下联来。所以,这个联到现在依旧无解。不过那两位考生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乾隆非但没有惩治那个转头就走的考生,反而钦定他为状元。
为什么乾隆会让这个人当状元呢?因为乾隆本人非常自负,他认为他给出的上联就应该无人能对,而第一眼就知道自己能力无法立刻放弃的人说明非常有眼光。
而另一个人面对如此难的对联,还要思考半天,没能一眼看出难度,说明才华一般。所以他才是选第一个人作为状元。此事也可以看出乾隆的自负到了何种地步,倘若他不是这么自负,想必也不会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