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掉三个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为何来到商朝后,却被送进殉葬坑?

灭掉三个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为何来到商朝后,却被送进殉葬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18 更新时间:2023/12/14 3:50:13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是否能历经风雨,而不被遗忘或是掩埋于风沙之下?

四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轨迹。无可厚非,弱肉强食的原则贯穿于古今,一条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才是者。

当时的雅利安人直接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昔日的“王者”遭遇了滑铁卢,这无疑不会使人产生好奇,以史为鉴,也许正如马未都说的那样: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折戟沉沙,失足于商朝

“雅利安人”这个名字起初来源于梵语,意为高贵的意思,给这个民族头上带着一层光环与美好祝愿,这支游牧民族带有很强的流动性和战斗力。雅利安人已经灭掉了三个文明古国,继续东行进,他们已在亚洲的领土上尝到了甜果,贪婪的内心使得他们想要吞下更多的果子。

于是,雅利安人的脚步来到了中国的西北地区,让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没有尽头的沙漠和无休止的风沙。一路披荆斩棘的雅利安人轻易消灭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为何会在商朝的底盘上止步呢?

毋庸置疑,诚如蚍蜉撼树,谈何容易,不管任何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无法脱离客观环境,何况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更是需要依靠地理环境进行一切生产活动与生存之道。商朝时,背面的蒙古高原是一面天然屏障,用寒的气流将敌人阻隔在了另一端。接着,西北面有喜马拉雅山脉,雪山连连,崇山峻岭,根本没法翻越。南面有辽阔的大海,敌方也不可能漂洋过海,进攻大陆。

另外,商朝时期的西北地区有一群游牧部落,名为鬼方,根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鬼方就是被后世称之为匈奴的游牧民族,是早期存在的形态。他们本就骁勇善战,拥有彪悍的身体条件,而且长期活动与中国西北方,这给了雅利安人制造了无法估量的麻烦。

一个是客观环境带去的无法攀越的高山,一个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带来的困扰,雅利安人遇上两大难题,该如何继续创造他们的所向无敌的神话呢?

此外,商朝此时还有一个现状——商朝的兵种齐全,并且每一兵种都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假以时日,这是一支支实力强大的军队。

反观雅利安人的队伍,虽然有作战勇气和经验,却始终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成体系的军队,不言而喻,折戟商朝早就是注定的结局。

雅利安人的部队来到了商朝的西北地区,迎面而来的是强悍的游牧民族的打击,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挫伤。

继而,又继续东扩,他们受到了商朝大部队的包围,如此一来,犹如瓮中捉鳖一般,四面楚歌,大部分雅利安人被送进了殉葬坑。雅利安人试图侵占商朝的心彻底被浇灭,想要在中国的领土上分得一杯羹的想法彻底破产。

雅利安人,欲大举迁徙

雅利安人的历史十分简单,起初他们活跃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三大游牧民族之一,这兴许会激起很多人的联想,认为那是一群自由自在,且有强健体魄的人,然而再仔细观察一下雅利安人生活居住的环境,纬度很高,距离北极圈很近,他们每年都要面对变化多端的气候,承受相应的代价。

雅利安人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告别这种恶劣的环境,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悉数雅利安人离开乌拉尔山区,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

一场大规模的迁徙从北至南蔓延开来,本以为只是寻找生存空间,不曾想酝酿了一场场侵略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雅利安人成了“侵略者”的代名词。

北岛所写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雅利安人变成了“卑鄙者”的那一类人,先后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也在这些国家留下保留至今的烙印。

其实,世界运行的规则本来很简单,底盘是有限的,若是你抢占了我的地方,我必然会奋起反抗,所以不免会上演诸多战争。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战争意味着噩梦,给双方都会带来沉重的伤害,不管笑到最后的是谁,身后也是白骨累累。

势如破竹,灭三个文明古国

雅利安人来势汹汹,其实他们的本意只是为了活下去,抢占土地和掠夺资源都是为了活下去服务。雅利安人一路南下,走走停停,来到了伊朗高原,很幸运的是当地原著居民并没有与他们发生冲突,而且很好地融入到了一起,一起生活。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与当地人们结合,产生了他们的后代,即是居鲁士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诞生,才有了波斯帝国的建立,一个比较正式的国家便形成了。

这片土地不只有波斯帝国,还有另外一个名为古巴比伦的国家,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何况对于两个独立的国家。

因此,两河流域便成了两个国家的战场,数不尽的战争时不时就会上演。最后,波斯帝国的铁骑穿过古巴比伦,宣告了古巴比伦文明的陨落。

有了一定的军队实力后,雅利安人愈加有恃无恐,他们选择继续四处征战,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源。这一次的目标是地中海附近,另一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就在此处,古埃及已经很久没有接触战争,休养生息已是态,应对战争的能力逐步丧失。

况且古埃及不仅有外患,还有内忧——法老之间权力十分分散,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了,军队形同虚设,犹如一盘散沙。对于一支彪悍的铁骑来说,仅凭吹灰之力便能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拿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胜利的果实让雅利安人的欲望更加膨胀,他们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步入到印度领土上,这里保留了古印度文明,奈何在战争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雅利安人最先遇见是达萨人——祖祖辈辈都住在印度,也是他们把文明薪火相传,不过他们并不是适合作战,成了雅利安人的战利品。

随后,为了方便种族管理,雅利安人建立起了种姓制度,影响至今。当然,古印度文明没能逃过覆灭的宿命。

小结:

很难想象,雅利安人凭借自身不断壮大的实力先后用铁骑踏过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当强势军队遇上弱势军队,具有很大的优势。

孙子兵法云:“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里的“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才去相应的措施。

雅利安人在前期能够顺势而为,是一种明智之举,然而后期,面对固若金汤的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表明了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任何时刻,都要分析当前的形势,所谓的“谋定而后动”,切勿轻举妄动,不然带来的损失将是毁灭性的。

更多文章

  • 九尾狐为啥要附身妲己?附身姜王后不是很好吗?原因只有这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妲己被九尾狐附身了,妲己害死姜王后失去双眼,九尾狐和妲己是同一个人吗

    在纣王当上皇帝的第七个年头,遵循惯例去女娲宫进香,但是却被女娲宫里面女娲的圣像给迷住了,并且写了一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从这首诗中可以很直白的看出来,纣王因为女娲的美貌,想娶回家做老婆。可

  • 三星堆人究竟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历史100集,商朝君王群聊对话,商朝古墓

    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一直都很神秘,因为文字记录不多,我们也没法回到过去,亲临那个时代,观察古蜀先民们的生活状态,看他们是如何制造出青铜器的,因此各方面都只能推测,加之他们大胆的想象与审美,于是很多人怀疑甚至其不是地球上的文化。但考古学家发现,三星堆的消失或许与商朝的灭亡有关。那么三星堆到底是什么?为

  • 《封神榜》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纣王为何要去女娲宫进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纣王去女娲宫进香,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女娲跟纣王是什么关系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顺从天意,取夏桀而代之,建立了史书记载第二个王朝商朝,商朝也是至今国际历史考古界,公认第一个有文字记载中国王朝。从商汤建立了殷商,周武王灭商,商朝历经600多年,成为了周朝之后,中国第二个长寿王朝,到了商纣王时期,商朝的可以说强大无比,被四邻尊为“大

  • 商鞅临死前的晚上,嬴驷究竟和他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临死前对嬴驷说了什么,嬴驷商鞅之死,嬴驷为什么不重用商鞅

    [var1][var1][var1][var1]商鞅瞬间惊讶,迅速的转身,马上扶起国君嬴驷。嬴驷叹息说:商君胸襟四海,嬴驷汗颜不已,如今,事已至此,已无法改变,今嬴驷单独来拜访商君,如今初登王位,政事颇多,嬴驷问政,商君可否教我?商鞅康凯的一笑:鞅如果没有对国君没有一点信心,那所作这一切到底为何?何

  • 战国时期,有哪些外交手段?楚国将太子抵押,秦国张仪任魏国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与楚国之间的张仪,楚国张仪简介,张仪在楚国有多厉害

    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凭着各自自资深,纷纷开展外交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有的为开疆拓土,有的为救亡图存,还有的就是为了争霸天下,建立大一统王朝。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无论是强盛时期还是衰落时期,都曾用过合纵连横和远交近攻策略,除了这些外交策略,笔者在上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经济手段和军事手段。本篇

  • 战国顶级人才大国,有八大奇才却送给敌方七个,只剩一个也被冷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十大奇才排行,战国七大顶级人才,战国陈轸

    怎么会这样呢?战国四公子中,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相国,赵国两代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都对他言听计从;孟尝君田文也是齐国的相国,专权于齐,封邑薛地堪比小国;春申君黄歇更是不得了,他相楚二十余年,虽名相国,实楚王也。(其门客朱英语)此三人在各自的国家都权倾朝野,信陵君明明威望比他们还要大,为啥一点儿权力

  • 韩信死的时候,说了四个字,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死之前喊了三个字,三国演义韩信之死,韩信之死电影

    韩信死的时候,说了四个字,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文/号外历史之小杨图/网络中国古代有很多杰出的军事家,从西周的开国功臣姜子牙,到春秋战国时期撰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孙武、孙膑,乃至于后来的诸葛亮、刘伯温等人,他们在历史上创下了很大的功绩,在民间也有许多的故事流传,不过人们经常提起并且为之叹惋的军

  • 三国之中蜀国最弱,其次为江东吴国,为何魏国却一直先打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时蜀国魏国吴国在现在的位置,蜀国和吴国联合能打过魏国吗,三国蜀国跟魏国打仗吴国干啥呢

    曹丕上台之后,一共也有三次亲征伐吴,分别为222年、224年、225年,非亲征的战争还爆发过至少二次。曹丕晚年、曹睿早年,吴魏爆发的石亭之战中,魏国遭遇一场惨败,之后24年内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攻吴战争。孙权去世之后,魏国发动东兴之战,此战之后魏国又一次惨败。东兴之战后,魏国才转向攻打蜀国,然后竟然一战

  • 窃符救赵后,信陵君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下场,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哪个战争,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怎样了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因封地在信陵,所以被世人称为信陵君。他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虽说是并称,但是世人皆以信陵君为四公子之首。因为他礼贤下士,招揽贤能是为国为民,而非沽名钓誉。他一生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窃符救赵一事。公元前260年,秦国

  • 秦国任用了哪些六国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统一哪些人功劳最大,不是六国不努力而是秦国有科技,秦国统一的主要人物

    战国时期,秦国引进的人才,无论数量、比例还是质量,都十分惊人,几乎涵盖了秦国的所有重要方面!其中,几乎所有的改革家、外交家,均系引进人才;而超过一半的“相”和“将”,也系外来人才。改革家秦国的富强,始于商鞅变法。[var1]商鞅是卫国人,并不出身六国。然而,商鞅原本是要为魏国效力的。正是在魏国,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