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现代死刑大都会用枪刑或者药物注射来执行,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以斩首为主,自然而然也就衍生出了一种叫“刽子手”的职业。
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彻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与之相关的“斩首”也随之消失。清朝最后的一位刽子手名叫邓海山,在他一生的职业生涯当中曾经砍了300多个脑袋。但是善恶终究有报,在他晚年的时候终究遭到了报应。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
虽然现代在共产党的倡导下,我们在潜意识里面都知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工作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但是在那个有着严格等级观念的封建社会,对于职业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很多的职业为上层人民乃至普通百姓所不齿,这其中就包括“刽子手”。
从历史书本和影视电视剧中,我们都能够从中对刽子手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都是手中沾满到了鲜血的人,在古代那个有着封建思想的束缚时期这个职业深得忌讳。
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都有损阴德,虽然死在他们手中的人都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但是也是一种不好的事情。所以很少会有人从事这样的职业,除非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
邓海山是清朝最后的一位刽子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他出生在晚清社会的底层社会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小家里面生活条件十分困顿。再加上邓海山的出生,家里面的情况就更为窘迫。
等到邓海山稍微长大之后,家里面的生活水平更为落后,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迫出去寻找生路。
可是毫无知识和技能的邓海山在复杂的社会上根本不会找到什么好的工作活计,无奈之下他只能够跟着自己的父母暂时务农为生。后来偶然间邓海山听说了刽子手这个特殊的职业,他听别人说这个职业的收入很高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去做。
但邓海山此时已经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生存都成了问题,为了挣钱他决定去从事这个职业。
一生斩首三百多人
虽然刽子手只需要在犯人行刑的时候用大刀将人头砍下,但是这其中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也是存在一些技巧的,毕竟这份“高薪”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而且官府选择职业性的刽子手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都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普通的人若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是不可能会被选中的。
邓海山当时一心想要从事这个职业,于是他就开始四处拜师学艺,最终他投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刽子手佟绍箕的手下,成为了他的徒弟。邓海山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佟绍箕的门下,并且告诉其自己的处境和决心。
佟绍箕感念邓海山可怜的生活觉得他小小年纪也是实在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这也是一个稳定可以吃饱饭的路子,于是就收了他为徒。
佟绍箕收了邓海山为徒之后,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他,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刽子手,他所缺的还有练习。
邓海山自此之后每天都坚持联系劈西瓜木桩,利用佟绍箕所教的方法精准无误地在上面练习,经过了几年没日没夜地训练,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刽子手。
邓海山学成准备走的时候,他的师父曾经告诫过他在他们这个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遵守,那就是一定不能够杀超过一百个人,否则将来一定会遭到报应。邓海山当时对自己的师父保证自己一定会铭记这个规定,谨记师父的教诲。
邓海山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也深刻铭记自己师父的教导,但是时间一久他慢慢地就忘记了这个事情。
众所周知刽子手是一个比较挣钱的行当,所以时间一久他看这些钱直接将那个规定全都忘到了脑后,最后他在杀超过了一百个人之后并没有像其他的刽子手一样选择退出这个行业而是继续从事,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已经斩首了300多个人。
晚年凄凉终遭报应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邓海山在晚年的时候还是因为曾经的职业遭到了报应,据传闻他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退休,而是因为官府将其辞退的。不仅如此,他的晚年孤苦伶仃,连个后人都没有,最终也是一人孤老至死。
邓海山一生都是一个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和钱财去娶一个媳妇,而是因为他所任职的职业让很多人都退避三舍,十分忌讳这个行业,毕竟在古代见血就是不祥的事情,更别说作为刽子手时时刻刻都沾染那些罪恶至极的人的鲜血了。
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愿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结婚,于是邓海山在至死都是孤身一人。
不仅仅是没有妻子和孩子,邓海山身边连个知心好友都没有,只能够一个人在破旧破落的房子里面过着孤独落寞的生活,最终死在了病痛的折磨之下,这也是对他曾经没有谨记自己师父的教诲所遭到的报应吧。
小结:
生于贫困的家庭选择刽子手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听从自己师父的教导,见好就收,以至于后来孤苦一生在饥寒交迫中孤独死去。
本也是可怜之人,只可惜,他没有记住师傅的教诲,及时抽身,最终导致坏了“行规”,遭到了社会其他人士的冷眼,最终落了个看起来“罪有应得”的下场,但其实,这又怎能算是他的过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