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昭公失国事件——分封制走向衰亡的丧钟

鲁昭公失国事件——分封制走向衰亡的丧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68 更新时间:2024/2/22 12:35:08

随着矛盾的积累,鲁昭公一党开始谋划对季氏发难,计划攻打季氏府邸,控制季平子,但因为谋划不周和叔孙家司马鬷戾的临场决策,导致长府之役的失败,昭公及其党羽被迫出走国外,流亡八年之久。

昭公一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在发难之前没有联合叔孙昭子,使得在长府之役的关键时期陡然逆转。但此役若成功,昭公一党成功执杀季平子,则鲁昭公就能恢复君主的权威吗?恐怕也很难,昭公悲剧的酿成有更深层次必然因素。

鲁国公室和卿室力量的此消彼长

鲁国公室权力的衰落和卿家势力的膨胀是导致鲁昭公悲剧的更深层次因素。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权力大致可以有两套分配机制,一种是以私家采邑为基础的“私家权力”,一种是将国家视作一个整体的“国家权力”。

从周人分封制的制度结构来看,私家权力应当是低于国家权力的,并且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私家权力越来越膨胀,国家权力则越来越萎缩。

在鲁国,也有类似的情况。“私家权力”是指在在国家内部,国君和各个大夫所掌握的以私家封邑为基础的权力。当然,国君也拥有私家权力,其主要体现在对公邑(包括国都)的掌控上。

在鲁国,季氏拥有最为广阔的封邑,因此其私家权力也最为强盛。若从地图上看,至昭公时期,季氏的采邑以费邑为核心,西其卞邑,东到牟娄,南到鄫邑,鲁国东面和东南面的大片城邑都成为了季氏的私家采邑。

最初的卿室虽多数为公室所分封,但一旦分封制的形式已定,公室对卿室的控制力就变得极为有限,而且分封出去的城邑是历代世袭的,于是随着时间的推衍,卿家的私邑逐渐演变为卿家与公室对抗的资本。

春秋中后期鲁君的私家权力相较于季氏等卿家十分羸弱,因此在和强臣的斗争中,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和私家权力相对,“国家权力”是指对国家内部权力不同程度整合,然后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的形式出现。

在诸侯国内,国家权力的代表无疑是各国的国君,但在鲁国,鲁君的的国家权力则显得十分有限。隐、桓之际,鲁国国君尚有一定的权力,但随着齐、晋、楚霸业的兴起,鲁国的国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国的影响,作为本属于鲁君的国家权力则大打折扣。但即使是十分有限的国家权力也被卿家所侵夺。

随着以季氏为代表的卿大夫在私家权力和国家权力的全面优势,作为其对立面的鲁君的衰落也成为了必然。

鲁国国君权力的沦丧及其原因

鲁君国家权力的丧失,有两个原因,一是其鲁国国君即位时的先天不足。这种先天不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君幼年即位,一种是国君本无即位机会,由权臣扶立上位。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种,都为权臣攫取国家权力提供了方便。

庆父之乱以来至春秋绝笔,鲁国共有九公,其中幼年即位的有闵公、僖公、成公和襄公四位国君,而本没有即位机会,由权臣扶立的国君有闵公、僖公、宣公、昭公和定公五位国君,其中闵公和僖公是两种因素并存,即是权臣扶立的幼主。而年龄稍长且

即位的国君公和哀公而已。

无论是以冲龄即位,或者是被权臣扶立上位,在这两种情况下,国君的权力都很容易被臣下所侵蚀。自闵公以降的九公中,即位有先天不足的国君就有七公,如此之高的比例,是鲁国国君国家权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其二,鲁国国君需要经常性参与国际上的征伐会盟等活动,因此导致国君长期不在国内,久而久之,国君的国家权力逐渐丢失。

国君每次外出少则三两月,多则一年有。国君频繁出席国际事务,国内的事务自然要由卿大夫处理。久而久之,国君在国家政治中的存在感也逐渐降低。

鲁公权力的丢失的同时,以季氏为代表的三桓掌握了国家权力,尤其在季武子和季平子掌权的时期,形成季氏一家独大之势。掌握国家权力也为季氏谋求私家权力提供了方便,随着季氏私家权力的膨胀,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垄断国家权力的地位。

春秋时期流行于各国的世卿世禄制将这种政治上的优势逐步地巩固,到了春秋结束后的鲁悼公时期,遂形成了“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的局面。

分封制导致的权力坍塌

分封制下权力可分为“私家权力”和“国家权力”,若探究两者之间的轻重关系,应当是私家权力为重,毕竟名分的尊崇最终还是以实力作为后盾的。

春秋中后期的鲁君的处境和东周室相似,虽有尊位,但却处处受制于臣下。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权力不断下移,周王权力下移至诸侯,诸侯权力下移至卿大夫,其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即分封制导致权力的层层坍塌。

而分封制作为一种制度,即成就了西周王室的强盛,也导致了春秋时期王权和君权的衰落。其中原因,应当是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

分封制自西周初开始推行,西周中期发展到了鼎盛,在春秋前中期仍然有着一定的生命力,但自春秋中期开始,分封制的弊端初现,各种社会矛盾渐起,这种矛盾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国际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为了城邑和土地的战争开始增多;另一方面表现在诸侯国内,卿大夫阶级对外扩张势力受到限制,所以大夫与大夫之间、大夫与君主之间也开始了对于城邑和土地的争夺的现象普遍出现。到春秋晚期,随着晋国被韩赵魏三家所瓜分、齐国被田氏所代,意味着分封制走了没落。

鲁昭公生活在春秋中后期,正是分封制走向末路的时期,因此昭公的悲剧也是一种必然。如果说长府之役昭公一党的失败有偶然因素的话,那昭公一行人流亡于国外,大国不能将其遣送回国则是一种必然。因为齐、晋两个大国的国君权力也被臣下侵夺殆尽,已经无力将昭公送回国内,而国内的实权派如晋之六卿又与季平子沆瀣一气,绝无可能发兵攻伐季氏,涨君主气势,灭卿家威风。

如果昭公一党成功攻下了季府高台,成功执获季平子,那样结局会如?季氏所控制的众多城邑和广大领土是否昭公是否能收归公室所有?

这并非没有可能,但难度肯定很大,因为春秋中后期,三桓的权力进一步下移至家臣手中。在昭公时期,季氏的众多封邑的邑宰和家臣也有了相当大的权力,因此昭公控制季平子,并不一定会让季氏的家臣将封邑拱手让出,甚至还有可能在鲁国爆发内战。

可见随着分封制走向末路的,还有诸位中原诸侯国的国君,而昭公失国事件不只反映了昭公一人的悲惨命运,也是整个中原诸侯国国君悲剧的一个缩影,而中原诸侯国国君的悲剧则是分封制走向衰亡的丧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妲己有多美?专家复原容貌,难怪纣王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妲己吐水给纣王视频,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妲己纣王酒池作乐

    历史上真正的妲己有多美?专家复原容貌,难怪祸国殃民!妲己是历史上祸国殃民的妖姬,尽管历史上红颜祸水的美女非常的多。但是却没有一人能够赶上妲己,这是因为妲己不仅以一己之力让一个国家灭亡了。而且还想出了很多残酷的刑具,这些刑具和刑罚处置方法又影响到了下一个朝代。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严酷的刑罚才慢慢的

  • 历史上最暴虐的皇帝,不是夏桀,不是商纣,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期,明帝刘彧因为色欲过度,使得他丧失了生育能力。为了有个儿子,无奈之下的明帝刘彧就把自己心爱的宫女陈妙登送给一个叫李道儿的臣子。让这个臣子和宫女连夜造人。于是就有了后废帝刘昱。刘昱刚坐上皇座不久,他就开始释放他的本性。刘昱这个人凶残成性,皇帝时间一坐稳了就想毒死对他严格管束的太妃。刘昱活泼好

  • 周武王分封时并没秦国,秦国究竟哪里冒出来的?为何最后刘邦接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王分封功臣资料,王立群讲刘邦分封天下,周武王和刘邦有关系吗

    商朝灭亡后,周武王正式建立了周朝,为了更好的统治国家和犒劳此次战役的有功之臣,周武王实施了分封诸侯的制度,他大封皇族和功臣,赐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然后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军师尚父姜子牙是第一个受封的,他把把姜子牙封在营

  •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了来历?为什么商朝覆灭,它们会被全部掩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星堆在历史上有记载吗,三星堆是啥时期文化,三星堆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前段时间,三星堆文物的接连出世,震惊四座,人们在赞叹与这些古物精妙之余,那些扑朔迷离的谜团却愈发让人感到困惑,不少人好奇,这些神秘的雕塑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何商朝一灭亡就要把这全部的国宝通通埋藏起来呢?诡异的三星堆在对三星堆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科考队分享了三处奇妙的巧合。第一点,根据在考古现场所获得的数据

  • 妲己到底有多漂亮?“蛇蝎美人”为她造,纣王帝辛为她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妲己帝辛,纣王妲己照片,古代蛇蝎美女妲己

    文|庆哥历史解析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这四位美人的名字人尽皆知,与四大美人不同的是,这四位以红颜祸水出名,今天小编要说的就与妲己有关。提到妲己,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TVB版《封神榜》中温碧霞饰演的妖妃妲己吧?剧中的妲己被刻画成一个由狐狸精化身的美人,在进入纣王宫后蛊惑人心,祸国殃

  • 军阀挖开西周古墓,盗走顶级国宝,掀起血雨腥风后被杀5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周大墓被盗案,西周古墓挖出的文物,古墓中被盗走的历史文物

    党玉琨自幼家贫,从小在饥寒交迫中度过。当他年龄稍大点后,便在西安、北京等地的古董店当学徒,学了一身鉴宝的本事。后来国内起义不断,党玉琨也便到富平县一带当了刀客。辛亥革命时,党玉琨投入凤翔军阀、靖国军首领郭坚麾下,历任排长、连长、团长等职。1921年8月,冯玉祥整顿西北军阀,郭坚因不服管教被打死,党玉

  • 为何英国禁止中国使用“夷”字?被误解了两千年,甲骨文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夷古代指什么,夷的甲骨文,夷字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满清政府在对英的文书中不得使用一个汉字。后人看到条约中的这一款内容,一定会连声叹息英国人真是太霸道了,管天管地,连中国使用哪个汉字都要管。这一款内容也令当时的清朝官员实在摸不着头脑。只是英国人船坚炮利,满清政府无力对抗,只好答应英国人的蛮横要求。而这个让英国人大动肝火,不惜以武

  • 妲己蛊惑纣王导致商朝走向灭亡但很多方面我们都误会她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蛇蝎美人妲己一般对蛊惑君王,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女子,称作是“红颜祸水”,但是这个词用来形容妲己,就明显是不够用了,小编认为“蛇蝎美人”这个词,倒是更加贴切一些。虽然妲己祸国殃民的程度,要比一般误国的女子大一些,但小编还是要为她说一句,影视剧中刻画的很多事情,妲己还是背锅的。传说中的妲己很多人认识到妲

  • 历史上的暴君,纣王上榜,第三第四名知道的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纣王真是暴君吗,暴君纣王,历代对纣王的评价

    商纣王1.商纣王: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任王,1066年,周武王率部舒淇伐纣的旗帜,一举将商朝沦亡。纣王在位期间创始了:炮烙之法,剁肺,以至还要取出胎儿看看是男孩是女,逼迫比干挖心。当时纣王为了讨苏妲己开心,令人在宫中建了酒肉池,还让许多男女在池中游玩。还恣意在将路人砍头,剁肺,取出胎儿,手腕极端残忍。为

  • 灭掉三个文明古国的雅利安人,为何来到商朝后,却被送进殉葬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三大文明古国,雅利安文明与商朝文明,雅利安人怎么灭掉三大古国的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是否能历经风雨,而不被遗忘或是掩埋于风沙之下?四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轨迹。无可厚非,弱肉强食的原则贯穿于古今,一条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才是王者。当时的雅利安人直接灭了三个文明古国,为何来到商朝却被送进了殉葬坑?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