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陈胜吴广起义为背景——了解一下秦朝的律法到底有多严苛

以陈胜吴广起义为背景——了解一下秦朝的律法到底有多严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3/12 13:24:03

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历史上发生于秦朝二世元年的“大泽乡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有宣传口号和精神信仰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背景与当时秦朝末年的暴政有很大关系,秦二世为了修造尚未完工的秦始皇陵,修筑万里长城以及建造阿房宫,不断征召秦朝军队、农民、囚犯等高达二三百万余人。

而当时秦朝全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万人左右,为了保证征召之人能够如期到达目的地,秦二世利用秦朝严苛的法律不断向老百姓施压。其中“失期,法皆斩”就是秦律中比较严苛的律法之一。

在这种高压政策统治下,生活在秦朝国内的老百姓人人怨声载道。而陈胜吴广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领导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陈涉世家》有云:“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两位秦朝的屯长,应召带领九百人前往咸阳戍边,但恰巧当时遇到连雨天而且道路也不通,在这种前提下就要遇到“失期,法皆斩”的问题。按照秦律的规定耽误时期肯定要被处斩。基于这个原因陈胜和吴广大胆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革命口号。这其实也是大泽乡起义的开端和契机。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失期而白白送掉自己的性命。

一、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其实都在不断宣传“天命论”,借此将自己的统治说成“受命于天”,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替天治国、理民”,似乎就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种族低贱者要受种族高贵者的统治,所以,古代中国老百姓都将“天命论”作为精神支柱,希望能有下辈子自己也能“投生”于贵族或富裕家庭。比如,商朝的的始祖契传说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周朝的始祖弃,传说其母在旷野踩踏了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下他。

但大泽乡起义时陈胜和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无疑是对“君权神授”的“天命论”产生了怀疑,并且是以一种反抗角度去阐述,王侯将并不是天生的贵种,只要我们起义也可以成为王侯将相。虽然大泽乡起义的口号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可以组织农民起义,反抗秦朝暴政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

秦二世时期修造秦始皇陵、筑万里长城、建阿房宫,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无法计数的社会财富作为基础。在这种前提下就不得不通过,增加苛捐杂税、服徭役等律法形式,而这种律法无疑是在与民夺财、在加上当时的生产力相对两说比较低下,失去土地和粮食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不计其数。

而陈胜和吴广作为贫苦农民,虽然是秦朝时的“屯长”,但这种不入流、没有品阶的“官”,其实也没有给二者带来什么实际的实惠。所以当“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之时,在秦朝律法“失期,法皆斩”的威逼之下,一场“伐无道、诛暴秦”的反秦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二、逼民起义的秦朝暴政和律法

秦朝末年的暴政可以用血书累累来形容,秦二世每年征调二百余万人次的劳力,就是为了能够修建秦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和驰道。虽然从秦王朝发展的角度,修建这些建筑物既可以体现大国风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秦朝的统治和稳定边疆,但从现实角度来讲确实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些大型建筑,就要不断增加徭役和苛捐杂税。

秦朝末年各种巧立名目的赋税、摇役多如牛毛,这对广大农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而农民的悲惨经历与“王侯将相”的骄奢淫逸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秦二世的治国思想依然以法家为基础,秦朝的严苛刑法也让百姓叫苦不迭。

其中以死刑为例就多达十几种。车裂、斩首等严刑峻法依然盛行,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连坐”之罪,即一人犯法全家株连。秦朝的暴政和严苛的律法大有逼民造反之势。而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大环境和背景之下发生的。

其实,这次农民起义除了与当时的客观条件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起义领导者的主观思想有很大关系。首先从陈胜的个人角度来讲,他在乡下耕田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苟富贵,无相忘”。当他受到别人嘲笑时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予以回应,这其实都与其自身的反抗意识有关系。这种思想也为后来的大泽乡起义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重要意义

从历史客观角度来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其实更有说服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次起义,作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组织性最强、拥有目的性明确的宣传口号,就足以成为其载入史册的关键闪光点。

从历史意义上来看作为反对秦朝暴政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根源上彻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也为日后项羽刘邦能够组织更大规模的反秦武装力量,打下了坚实的舆论和起义基础。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另外一种,有别于“天命论”和“君权神授”的思想。那就是起义成功就可以成为“贵种”。

陈胜和吴广作为农民起义的代表人物,其实与项羽和刘邦有本质区别。因为二人都是秦朝最底层的贫苦农民,而项羽和刘邦一个是贵族,另一个是秦朝小吏,所以从起义的性质上来看大泽乡起义更具备农民起义的特点。

而他们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起义口号,完全符合当时农民阶级的现实情况。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陈胜和吴广做领导的农民起义,才是真正从农民利益出发的起义形式。所以在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重要意义时,一定要考虑到二者的阶级属性。

四、结语

陈胜吴广起义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二人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从表面意义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反抗效果,即“反天命,反皇权”。但是如果大家再深挖一下其中的含义,就不难发现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那就是“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只要能够发动起义就可以让自己成为天生的“贵种”,所以这其实也是大泽乡起义思想的局限性。他们起义的终极目标并非打败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而是想通过起义让自己成为封建统治者。

但是从其积极方面去考虑,通过这次起义确实撼动了秦王朝的统治,因为后续的反秦势力敲响了前进的战鼓。同时,大泽乡起义的重要意义还有,通过起义让广大农民认识到了君权并非神受,王侯将相也并非天命,只要在面对压迫和剥削的时候奋起反抗,就可以让自己以及家人过上想要的生活。虽然陈胜吴广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为后世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容磨灭。虽然起义失败有二者的自身因素,同时也有古代农民思想的局限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起义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序琦《关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口号问题》

2.刘晓文《中国古代战争的宣传策略——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

3.江连山《秦末农民大起义原因新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假如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取胜,唐朝会如何发展?和他的性格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有哪些将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

    对外,他开拓疆域,延续了自汉朝以来的丝绸之路,被时人称为“天可汗”。虽然李世民上位的手段略显卑鄙,但他的功劳却是不可磨灭的。试想,如果最后李建成做了皇帝,他是否会有李世民这样的政绩呢?如果要分析这件事,我们要从李渊起事建立唐朝开始说起。首先我们先要介绍一下李世民。李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唐朝的第

  • 太平公主为讨好武则天,将自己的男宠送武则天,武则天夸其有孝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对太平公主说的话,武则天为什么那么宠爱太平公主,武则天为何对太平公主极尽宠爱

    这天太平公主府上发生了香艳的一幕,张昌宗和太平公主一番云雨之后睡去,醒来后张昌宗发现太平公主在旁边抹眼泪,见张昌宗醒了就对他说:“六郎,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一起了,从今往后,你就去侍奉陛下吧!”张昌宗一听内心激动不已,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他假装悲伤安慰太平公主:“公主莫要把我抛弃,我哪都不去,这辈子只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10个侄子痛下杀手,为何留下了所有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哪两个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子孙怎么样了

    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并非是昏君的专利,不少所谓的贤明君王为了能登上皇位,手里也并不干净。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了,他为了能够登基,设计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还纵容手下杀死了弟弟李元吉。在这之后,李世民逼宫李渊,逼迫他放出手中权力,禅位给自己。李世民能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下此毒手,自然不

  • 武则天素来爱才,陈子昂如此有才,为何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处死陈子昂,陈子昂和武则天谁厉害,陈子昂与武则天的关系

    两年后,陈子昂随乔知之出征,可惜没有立下军功,让他有些怅然若失。之后武则天召见陈子昂,询问他治国之道,可不知为什么,陈子昂提出的所有建议,最后均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史书记载:“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或许陈子昂提出的建议,不符合武则天的政治思维,也可能武则天认为他是一介书生,其建议听听

  • 李世民只有八百府兵,却在玄武门之变决胜,如何压制几千禁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详解,玄武门之变禁军,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李世民当时明面上掌握的兵力或许只有八百,但是李世民早在之前早已暗中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提前收买了大量的禁军将领,就等待着反戈的一幕。说到这里不禁会感到好奇,为什么没有败绩的李世民手上没有太多的兵力呢?只能通过私下贿赂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主要还来自于父亲李渊的控制,李渊牢牢地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李商隐的诗“只是近黄昏”很出名,但其中2个字,被误解了1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商隐最好的10首诗,李商隐最有名的20句诗,李商隐的七句诗

    在这个大舞台之上,人人都是作词家,从他们口中吟诵出的古诗词,几乎篇篇都令人拍案叫绝。如果想要全部将这些诗人罗列出来,那将是一件大工程,即便是将那些知名的诗人全部说出来,都极为费事。既然说到了唐朝的诗人,那么大李杜和小李杜则是相当出彩的存在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他们永远闪烁着无法被遮挡的光芒。

  • 李白没有正式工作,却能整天游山玩水,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熟知的标签是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派诗人,李白一生富有,整日沉醉于游山玩水,不识人间烟火。我们姑且戏谑地说他是无业游民一个,都没有正式工资,却能走遍大江南北。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但人家李白是两个都有,双双在路上。要知道,行万里路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毕竟除

  • 此女人跟武则天齐名的女人,但比武则天还狠,死后尸体狗都不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比武则天还厉害的女人,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历史上像武则天一样的女人

    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 曾与李白齐名的中国剑圣,位列唐代三绝,如今却被世人遗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三绝中的唐代剑圣,唐代李白个人资料简介,李白剑圣

    在紫禁之巅与叶孤城一战后,西门吹雪成为了独孤求败,天下间再无敌手。而他的境界也达到了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地步。但西门吹雪毕竟只是古龙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么?其实是有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剑圣。在唐朝开元年间,河东闻喜出了一位用剑高手,名为裴旻。他曾与诗仙李白、草

  •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三个王朝,秦朝不是最强,唐朝只能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秦朝谁最厉害,秦朝和唐朝历史的关系,秦朝vs唐朝

    秦朝秦朝之强大,让我们铭记住了秦始皇和蒙恬等等人物,仔细看来,秦朝的统治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每个人都认为秦朝是强大的王朝,一己之力横扫六国的霸气,逼退异族建立长城的气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那个帝皇拥有这等的气魄,秦始皇代表的就是强国,因此他强大,秦国自然也会强大。唐朝中国古代国力作为强盛的国家,唐朝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