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为什么能让纪灵退兵?

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为什么能让纪灵退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57 更新时间:2024/4/2 2:09:04

只辕门射戟这一下,吕布已经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恐怖武力。

然而,纪灵退兵,倒不完全是因为忌惮吕布的个人勇武。

正史中的辕门射戟

初读演义,看到辕门射戟一段时,心中只感慨:真能吹!

然而,后来读到正史,才知道:演义真没吹!而且,正史中的辕门射戟难度比演义还大!

《三国志.吕布传》对辕门射戟的记载,与演义中基本信息相当,演义不过作了一些栩栩如生的演义而已。

演义唯一增加的一个数据是距离:演义称吕布让人把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150步处,而正史只说让门侯在营门中举一只戟。

东汉时,一尺大约为0.23米,“秦以六尺为步”,一步大约为1.38米。一百五十步约为二百米,接近汉代弓箭的射程极限。这是演义给出的数字。

实际上,当时,吕布带去部队有步兵千、骑二百,在沛西南一里安营(《三国志.吕布传》)。

结合军营规模、地形,辕门至营门200米左右应该也是比较合理的推算,演义并没有作夸大。

然而,就射戟的难度而言,正史可比演义中还要大。

演义之中,吕布射的是自己的方天画戟。方天画戟的“小支”可就不小了。

正史中,吕布是让门侯“举一只戟”。东汉时期的戟,是“十字戟”,其“小支”只是“一条线”,比方天画戟的小枝可是小多了!

1983年,山东诸城出土的东汉铁戟,金属部分长48厘米,宽23厘米。

以此推算,吕布军制式戟的小支部分大约为20厘米左右。目测小枝的宽大约为长的1/5。因此,小支的面积大约为70平方厘米左右(前缘尖锐)。

而且,东汉末年时,小支的形状又略有微调整。

为了适应战场需要,人们削弱了“勾”的功能,为增强刺和叉的功能,将小支由以前的横枝变得弯曲上翘。典韦阵亡前,“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显然,这说明小支上翘后,“叉”的威力有了大增强。

因此,吕布是在大约200米的距离上,射击一个面积约为70平方厘米的“弧形”物体!

现代奥林匹克比赛中,射击距离为90米,靶心(十环)的直径为12.2厘米(面积约为116平方厘米)。

何况,比赛运动员使用的是专门的比赛用的,现代复合弓,而吕布用的,则是东汉时期的良弓。

吕布不需要热身、试射,只射一箭,足见其确信自己能每发必中!

可以说,古人所说的“百步穿杨”,现代的“满环夺冠”,在吕布的辕门射戟面前都不值一提!

也是,“百步穿杨”,“满环夺冠”,都是表演给普通观众看的;而“辕门射戟”,是表演给“诸将”看的!

我相信:很多人不信。

不信是正常的。

在吕布射击之前,究竟战争的纪灵不也不信吗?“熊虎之将”关羽张飞不也不信吗?

辕门射戟,专治不服!射的就是你的“不信”!

然而,一箭下去,“诸将皆惊”!齐呼:“将军天威也”!

然而,纪灵退兵,到底还不是畏惧吕布的个人勇武。

纪灵退兵

辕门射戟,展现的是武艺,表明的是态度。

当时,袁术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

当时,吕布与袁术交好,尤其需要袁术的粮草支援,不愿公开得罪袁术。

因此,身边人对吕布说:你不是也想杀刘备吗?借袁术之手除掉他不好吗?

吕布答:袁术破刘备。北连泰山诸将,我就被袁术围住啦!刘备,我不得不救呀!

不能不救刘备,又不能与袁术翻脸,吕布这才搞出了辕门射戟。

于是,吕布率步兵千,骑二百,赶往刘备处。

纪灵听说吕布兵到了,“皆敛兵不敢复攻”,他也知道,他的实力不足以同时应对吕布和刘备。

然而,吕布并不愿直接和袁术翻脸。

因此,吕布请纪灵来吃饭,纪灵等人也请吕布“共饮食”。显然,纪灵也想通过和平交涉,防止吕布干涉。

然而,吕布开口就表达了要救的意思:刘备是我弟弟,弟弟被困了,“故来救之”。我不喜欢斗(我又不能和你翻脸),只喜欢解斗。

于是,吕布提出辕门射戟,如果射中了,大家都不要打了,如果射不中,那就打吧!

和一般观众老爷一样,纪灵们大约也认为:这其实就和投硬币差不多,而且,射中的机率比猜中硬币要难多了!

结果,一箭命中!

辕门射戟,本是吕布的能力,但看起来如同“天威”。一箭射中,表达的是“天意”。

以游戏的方式展现武艺,又以“赌博”的方式决定战和,这种操作,实际上就是给纪灵一个台阶下!

于是,“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打个比方:两边要打架,你去劝架。

如果你说:这个人是我兄弟,你打他我就打你!

除非你特别强,或者对方特别怂,这样作一般只会使对立更严重。对方再去叫人,架打得更大了。劝架人自己也卷入进去了。

显然,这是吕布所不愿的。

有经验的劝架人,通常会选择给双方都留面子。会选择以一种看起来轻松的方式缓解气氛,给各自一个台阶,给各自留足面子,然后才能“解斗”。

对纪灵来说,吕布已经表明了要救刘备,他没有实力同时与吕布、刘备开战,只有退兵。

对吕布来说,他以游戏、赌博的方式“劝退”纪灵,既救了刘备,又给纪灵,乃至袁术一个台阶下了。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这话自然不对,吕布还是很好斗的,然而,不得不承认,吕布在“解斗”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

辕门射戟,确实是古代箭术的巅峰之作。

吕布的箭法,确实是“历史级”的,无需质疑。

然而,纪灵最终退兵,并非忌惮吕布的个人勇武,而是不愿同时与吕布、刘备作战。

吕布辕门射戟,主要不是展现个人勇武,而是以赌博、游戏的方式巧妙地表达立场,给了纪灵一个台阶下。既救了刘备,又不直接得罪袁术。

辕门射戟,无论是箭法,还是“解斗”,吕布确实都做得非常漂亮。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武则天陪了唐太宗12年只是才人?原因并不是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跟唐太宗,历史上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关系,武则天与唐太宗啥关系

    如果是因为武则天没有给唐太宗生孩子,一直是才人,就认为唐太宗不宠爱她,这个理论似乎是站不住脚的。 武则天在14岁的时候,已经是艳名远播了,她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进宫里,封为才人。有人说唐太宗不宠爱她,那为什么赐号为“媚娘”?可见,至少唐太宗还是关注她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宫里突然传闲话,说大唐将遭受“女祸

  •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简单,西晋是自己作死的。 西晋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在西晋之前的秦朝,汉朝,都是达到了非常强盛的高度而后衰落。其实仔细看过去,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都要吸取前代王朝灭亡的教训,然后来个调整相关政策,吸取教训,来个修正版,防止重蹈覆辙。比如,秦朝,是把战国的其余六国都给消灭了。而秦国本身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什么杀武则天,大唐情史李世民宠幸武则天,唐王李世民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最早是李世民的女人,后来又成为李世民儿子的女人,再后来更成为一代女皇,千古唯一! 像武则天这样开挂级别的女人,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后来和李治那摊儿事情,咱今天不说,那个太长。今天就专门回答,英明如李世民,为何不早早杀掉武则天,以绝后患?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才人是什么呢?是古代皇帝

  • 他是农家子弟,30岁才跑去参军,打仗无师自通,李世民如获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14岁带兵打仗,李世民智退30万敌军,李世民骁勇善战获得什么称号

    楚有霸王能扛鼎,唐有薛礼敌千军。唐朝建国之初,带甲百万,上将千员,领兵带队的大将数不胜数,比如神拳太保秦叔宝,银枪震八方的罗成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战将都已经老去,年迈的他们已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唐太宗也曾经为这件事苦恼了好久,他一直想找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来接替这些老将

  • 李世民放过无数政敌,唯独不肯放过此人,李渊得知后绝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渊临死前对李世民说的十四个字,唐砖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死了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在唐朝开国后的整个武德年间,裴寂无疑是满朝文武中最得意、最风光的人物。李世民即位之后,裴寂仍然位居三公,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元老。这样一个位尊爵显的重量级人物,究竟犯了什么罪,居然一夜之间就被摘掉乌纱,赶回老家了呢?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官方

  •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大臣提了个建议他不听,不久追悔莫及:我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太宗三征高句丽用了多少人,唐太宗征高句丽发生在哪一年

    唐太宗可以称为战神。自十几岁从军起,他以一把刀加满腹谋略,征战西东,纵横四海,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基业。当然,捎带着也给我们后世子孙冠上了“唐人”的称号。多年的战争生涯,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军事帅才,也创造了无数次战争神话。贞观十八年(644年),距虎牢关之战24年后,战神已垂垂老矣。然而,挟“天可汗

  • 武则天入宫多年,为何没有和李世民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孩子,武则天秘史李世民吻戏,李世民死时武则天多大

    武则天初入宫中的生活,史书没有详细的描述,武则天晚年回忆自己为唐太宗驯马一事。太宗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唐太宗夸

  • 李治被武则天架空了?并没有!看这些大臣的表现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历史上的李治很怕武则天吗

    在世人心中,唐高宗是一个懦弱的傀儡皇帝,相关书籍、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断;“唐高宗前期被长孙无忌操纵,后期被武则天掌控,在位34年,连个‘辅’字都谈不上。”但事实上,唐高宗并没有被武则天架空。之所以说武则天架空了唐高宗,是因为显庆五年(660年)十月,33岁的唐高宗突然发病,头晕目眩,眼睛看不

  • 小国使者来唐,唐玄宗对他撒了个谎,被泄露后引发多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逃亡路线详解,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公元726年,渤海以北的黑水靺鞨(位于黑龙江沿岸)派使臣前往唐朝上贡,唐玄宗一高兴,就决定设立黑水州,派遣长史镇守这个地方。对于大唐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渤海王国来讲,就不那么妙了。为什么?渤海国刚好位于大唐和黑水之间。得知这个消息后,渤海王大武艺非常不满地说:“以前黑水很懂事,到突厥请吐屯(官名

  • 魏征不是只会直言进谏,他还有这个技能,连唐太宗都直夸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征是如何进谏的,魏征冒死进谏的典故,魏征进谏片段

    但探子知道的并不全。魏征偶尔也玩玩跨界—酿酒。身为唐朝反腐先锋,从来不送礼的魏征还少有地把自己DIY的酒献给唐太宗,让他也尝尝。喝了魏征亲自酿的酒,唐太宗当即拿起御笔,猛拍魏征的马屁,说他酿的两种酒远胜汉武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宫中名酒,质量更是没的说,放上10年味道也不会变。虽说唐太宗这话有点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