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4/1/14 16:39:52

很简单,西晋是自己作死的。

西晋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在西晋之前的秦朝,汉朝,都是达到了非常强盛的高度而后衰落。

其实仔细看过去,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都要吸取前代王朝灭亡的教训,然后来个调整相关政策,吸取教训,来个修正版,防止重蹈覆辙。

比如,秦朝,是把战国的其余六国都给消灭了。而秦国本身,和战国的其余国家,都是周朝封的诸侯国。

故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没有分封诸侯,而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实行郡县制,这样来治理天下。秦国的功臣,王族,统统居住在咸阳。

后果:始皇身死,宫中生变,天下动乱,秦国王族全部被灭,秦朝灭亡。

所以,西汉建立之后,就大肆分封功臣和刘姓王,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

后果:刘邦生前,英布就开始造反,刘邦死后,景帝时期,诸侯国势力太大,景帝用晁错计策削藩,诸侯国不同意,打出“诛晁错”的旗号,发动了七国之乱。

到了东汉时期,吸取西汉的教训,就不搞分封刘姓诸侯王这套了,改而采用重用外戚的政策。

所谓外戚,就是皇帝母亲这边的亲戚,以及妻子这方面的亲戚。就好比皇帝的舅舅,小舅子之类,东汉皇帝认为,这些人不是自己的同姓兄弟,他们的富贵都是自己给予的,不会篡夺自己的江山皇位。

后果:外戚王莽篡夺了东汉的江山。

所以,东汉末年到三国,三国再到西晋,西晋的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有了心得!

比如,曹氏取了汉献帝的江山,是什么原因?权臣!

自己的司马家,取了曹氏的江山,是什么原因?权臣!

所以,西晋建立之后,又搞起了西汉的分封同姓诸侯王那套路数。权臣篡权,对于司马家的印刻太深了,为了避免权臣,那就要把兵权和全国各地的权力,都拿到司马家!

于是,几乎一夜之间,司马家就分封了几十个诸侯王,而且,这些诸侯王,权力很大,没有制约。在自己的封地,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归自己,以后还能传给儿孙。

刚开始,司马姓的第一代王,还可以取得一个共识,之所以晋朝采取封诸侯王,就是晋武帝为了晋朝的天下能够长治久安,对于晋武帝司马炎,这些王爷还是服服帖帖的。

然而晋武帝司马炎一死去,接班人司马衷是个白痴,何不食肉糜就是他的名言。司马衷糊涂,他老婆皇后贾南风却是喜欢擅权,随便诛杀大臣以及司马族人,引起了八王之变。

从291年到306年,整整十六年中,司马氏的王爷们,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反反复复打了16年架,你说对社会生产和百姓安居带来了多少破坏?

西晋原本强盛无比的国力,也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八王之乱后没过几年,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五胡乱华,西晋已经无力抵抗,就这么灭亡了。

复盘一下西晋王朝的梦幻开局,在魏蜀吴三国的基础上成立,国富民强,堪比秦汉。其实有许多方式可以避免灭亡危机,但是都被晋武帝司马炎完全无视了。司马炎其人文治武功也算可以,也有手段肚量,就是对于帝国的后续发展采取了撒手忽视放任的态度。

或许是司马炎太自信了,在他当皇帝的时期,国内一片承平,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服服帖帖,看不到丝毫危机,那么大家就过好日子,斗富就行了,想那么多做啥?

于是,原本只需要司马炎用一点脑细胞就能解决的危机,不断成长放大,最后压垮了西晋。

对比一下,秦朝,东汉,隋朝,在灭亡的时候,都伴随着各地的农民大起义。而西晋,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却是被司马家族的自家人吸血耗干,也是历史上一大奇观啊。晋武帝司马炎,司马家的一堆王爷,真是太能作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什么杀武则天,大唐情史李世民宠幸武则天,唐王李世民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最早是李世民的女人,后来又成为李世民儿子的女人,再后来更成为一代女皇,千古唯一! 像武则天这样开挂级别的女人,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后来和李治那摊儿事情,咱今天不说,那个太长。今天就专门回答,英明如李世民,为何不早早杀掉武则天,以绝后患?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才人是什么呢?是古代皇帝

  • 他是农家子弟,30岁才跑去参军,打仗无师自通,李世民如获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14岁带兵打仗,李世民智退30万敌军,李世民骁勇善战获得什么称号

    楚有霸王能扛鼎,唐有薛礼敌千军。唐朝建国之初,带甲百万,上将千员,领兵带队的大将数不胜数,比如神拳太保秦叔宝,银枪震八方的罗成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战将都已经老去,年迈的他们已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唐太宗也曾经为这件事苦恼了好久,他一直想找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来接替这些老将

  • 李世民放过无数政敌,唯独不肯放过此人,李渊得知后绝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渊临死前对李世民说的十四个字,唐砖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死了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在唐朝开国后的整个武德年间,裴寂无疑是满朝文武中最得意、最风光的人物。李世民即位之后,裴寂仍然位居三公,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元老。这样一个位尊爵显的重量级人物,究竟犯了什么罪,居然一夜之间就被摘掉乌纱,赶回老家了呢?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官方

  •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大臣提了个建议他不听,不久追悔莫及:我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太宗三征高句丽用了多少人,唐太宗征高句丽发生在哪一年

    唐太宗可以称为战神。自十几岁从军起,他以一把刀加满腹谋略,征战西东,纵横四海,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基业。当然,捎带着也给我们后世子孙冠上了“唐人”的称号。多年的战争生涯,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军事帅才,也创造了无数次战争神话。贞观十八年(644年),距虎牢关之战24年后,战神已垂垂老矣。然而,挟“天可汗

  • 武则天入宫多年,为何没有和李世民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孩子,武则天秘史李世民吻戏,李世民死时武则天多大

    武则天初入宫中的生活,史书没有详细的描述,武则天晚年回忆自己为唐太宗驯马一事。太宗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唐太宗夸

  • 李治被武则天架空了?并没有!看这些大臣的表现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历史上的李治很怕武则天吗

    在世人心中,唐高宗是一个懦弱的傀儡皇帝,相关书籍、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断;“唐高宗前期被长孙无忌操纵,后期被武则天掌控,在位34年,连个‘辅’字都谈不上。”但事实上,唐高宗并没有被武则天架空。之所以说武则天架空了唐高宗,是因为显庆五年(660年)十月,33岁的唐高宗突然发病,头晕目眩,眼睛看不

  • 小国使者来唐,唐玄宗对他撒了个谎,被泄露后引发多国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逃亡路线详解,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公元726年,渤海以北的黑水靺鞨(位于黑龙江沿岸)派使臣前往唐朝上贡,唐玄宗一高兴,就决定设立黑水州,派遣长史镇守这个地方。对于大唐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渤海王国来讲,就不那么妙了。为什么?渤海国刚好位于大唐和黑水之间。得知这个消息后,渤海王大武艺非常不满地说:“以前黑水很懂事,到突厥请吐屯(官名

  • 魏征不是只会直言进谏,他还有这个技能,连唐太宗都直夸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征是如何进谏的,魏征冒死进谏的典故,魏征进谏片段

    但探子知道的并不全。魏征偶尔也玩玩跨界—酿酒。身为唐朝反腐先锋,从来不送礼的魏征还少有地把自己DIY的酒献给唐太宗,让他也尝尝。喝了魏征亲自酿的酒,唐太宗当即拿起御笔,猛拍魏征的马屁,说他酿的两种酒远胜汉武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宫中名酒,质量更是没的说,放上10年味道也不会变。虽说唐太宗这话有点夸大其词,

  • 武则天截获密信“青鹅”,宰相当即被杀,大臣不解,武则天:拆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秘史薛怀义骑马被宰相打了,武则天时期因告密而死的人

    古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但是这个认知,却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叫武则天。660年,唐高宗不能理事,此后,所有朝廷大权的决断都掌握在了武则天的手上,武则天作为一介女流,她处理政事的手段与唐高宗并不相同,由此,夫妻两人之间的不和越来越大,但是那个时候唐高宗已经管不住武则天了。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将武

  • 大唐奇案:一个小吏的生死,决定着长孙无忌的生死淘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那天,吏部尚书(相当于中组部部长)长孙无忌奉召进宫,忘了解下腰间佩刀便进入东上阁,当时看守宫门的校尉(低级武官)也未察觉。直到长孙无忌参见完毕,返回至宫门口,校尉才发觉长孙大人是带着刀见过皇上的。这可犯了皇家大忌,“按律当斩”啊。校尉知道捅了大娄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