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国使者来唐,唐玄宗对他撒了个谎,被泄露后引发多国战争

小国使者来唐,唐玄宗对他撒了个谎,被泄露后引发多国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3/12/30 0:21:10

公元726年,渤海以北的黑水靺鞨(位于黑龙江沿岸)派使臣前往唐朝上贡,唐玄宗一高兴,就决定设立黑水州,派遣长史镇守这个地方。

对于大唐来说,这是好事。可是对于渤海国来讲,就不那么妙了。为什么?渤海国刚好位于大唐和黑水之间。得知这个消息后,渤海王大武艺非不满地说:“以前黑水很懂事,到突厥请吐屯(官名),都知道先我们报告,现在好了,与唐通谋,这是要害我啊?”于是,大武艺派自己的弟弟大门艺领兵,准备攻打黑水。

大门艺在大唐当过多年质子,忠君爱国的思想早已深入心中。一来,渤海是唐的属国,黑水也已经得到唐朝的册封,去攻打这个拐着弯的盟友,和唐朝对着干,道义上行不通;二来,唐朝兵多将广,一旦结下仇怨,那是自取灭亡。

但是大武艺坚持要打,大门艺只好带兵一路往北。大门艺到达边境后,还上书劝哥哥不要轻举妄动。大武艺看弟弟这么不愿意合作,于是派堂兄夺了大门艺的元帅印,并下令让大门艺回渤海国,要对他下手。

大门艺听到消息后,只好奔向大唐。唐玄宗很高兴大门艺能有这等觉悟,便封他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见弟弟竟然敢投奔唐朝,于是派使者前来,上表历数大门艺的罪恶,并强烈要求唐玄宗诛杀这个叛徒。

区区渤海国,不但敢攻打大唐册封的黑水,竟然还指手画脚,要把大唐的武将给杀掉,唐玄宗怎么可能会答应?人不能杀,但又不便直接与渤海国对着干,于是唐玄宗秘密地把大门艺送到安西去,并且对渤海的使臣说已经将大门艺流放到岭南了。但不知怎么的,大武艺竟然知道了实情,他又上表声称:“大国理当向人显示信用,怎么能做这种欺诈骗人的事呢?”坚持要求唐朝杀掉大门艺。这一句话,噎得唐玄宗无话可说。

但尴尬已经产生了,总得找个台阶下,唐玄宗下令彻查。原来是鸿胪少卿没管好属下的嘴,把大门艺的行踪泄露了出去。于是相关人等全部被降职。最后,唐玄宗还是把大门艺暂时流放到岭南去了,算是给大武艺一个交代。

然而大武艺对此并不满意,他大举兴兵,攻打登州。唐玄宗也火了,直接派大门艺赶赴幽州征兵,又令新罗起兵攻打渤海南境,同时,渤海以北的黑水、室韦又派出五千骑兵相助。最终,大武艺不得不退兵。只是,大武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此后多年,他都一直派刺客追杀大门艺,还好有唐玄宗的保护,刺客才没得手。

大唐对付渤海国的暗杀,那是小菜一碟。渤海王不依不饶,是小家子气,但是唐玄宗这事,也做得不大气。

对这次大门艺事件,司马光难得说了一通批判的话:大国征服四方,靠的不仅是兵力上的优势,更多的还得靠威望和信誉。大门艺不攻打黑水,既是忠于大唐,又是忠于渤海,他前来归附,身为大唐天子,要做的不是偷偷摸摸地把他藏起来,而是明察事情的经过,是奖是罚都得理清楚。

结果唐玄宗威望不足以让大武艺降服,恩泽又不能庇护大门艺,反而效法小人骗人,自己颜面无存,却拿几个鸿胪寺的官员出气,更丢脸。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婉如清扬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魏征不是只会直言进谏,他还有这个技能,连唐太宗都直夸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征是如何进谏的,魏征冒死进谏的典故,魏征进谏片段

    但探子知道的并不全。魏征偶尔也玩玩跨界—酿酒。身为唐朝反腐先锋,从来不送礼的魏征还少有地把自己DIY的酒献给唐太宗,让他也尝尝。喝了魏征亲自酿的酒,唐太宗当即拿起御笔,猛拍魏征的马屁,说他酿的两种酒远胜汉武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宫中名酒,质量更是没的说,放上10年味道也不会变。虽说唐太宗这话有点夸大其词,

  • 武则天截获密信“青鹅”,宰相当即被杀,大臣不解,武则天:拆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秘史薛怀义骑马被宰相打了,武则天时期因告密而死的人

    古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但是这个认知,却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叫武则天。660年,唐高宗不能理事,此后,所有朝廷大权的决断都掌握在了武则天的手上,武则天作为一介女流,她处理政事的手段与唐高宗并不相同,由此,夫妻两人之间的不和越来越大,但是那个时候唐高宗已经管不住武则天了。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将武

  • 大唐奇案:一个小吏的生死,决定着长孙无忌的生死淘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那天,吏部尚书(相当于中组部部长)长孙无忌奉召进宫,忘了解下腰间佩刀便进入东上阁,当时看守宫门的校尉(低级武官)也未察觉。直到长孙无忌参见完毕,返回至宫门口,校尉才发觉长孙大人是带着刀见过皇上的。这可犯了皇家大忌,“按律当斩”啊。校尉知道捅了大娄子,不

  • 隋炀帝为何执意下江南?他可不是为了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三下江南,隋炀帝下扬州历史上是真的吗,隋炀帝为何留在江都

    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往昔强盛的大隋帝国境内已经烽烟处处,盗贼遍地。然而眼前的危机一过,隋炀帝故态复萌,又开始忘乎所以地要干他认为要干的事情,比如造龙船下江都。自东汉以降,中国的政治权力就掌握在门阀贵族的手里,无论是汉族的士族,还是胡人的豪酋,都可以算在这个行列中。这些人不仅有力量,也有文化,有知识。隋

  • 五代十国之南汉,太监冒充玉皇大帝,皇帝吓得赶紧跪下磕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汉真的是太监王朝吗,五代十国荒唐皇帝,南汉刘鋹

    南汉,顾名思义是在南边,统治范围大概为今天的两广一带。这个地区在唐朝末年被黄巢屠过,权力一度真空,唐朝大将刘谦成了广州的实际负责人。当他控制岭南以后,中原已经大乱了,岭南这个地方自然也就没人管了。他的宗族抓紧机会建国,当了国王,后来自称为“汉”,史称“南汉”。因为刘家有经商头脑,广州又是经商口岸,刘

  • 唐朝宰相上班时,看到一个词不会念,结果被人笑话,还产生一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同时能有几个宰相,唐朝宰相卡通图片,唐朝宰相的六句名言

    “杖杜宰相”这个词可能很少人听说过,它的意思是指身居高位却没有真才实学。说到这个成语的由来还是别有意思的。这个成语和唐朝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有关。李林甫这个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家境也不是很好。可以说是社会地位没有,学问又没有,这么一个人是怎么当上宰相这么高的职位的呢?原来,李林甫这个人虽然本事不怎么

  • 隋文帝召小儿子回京,他看到诏书先是大喜,转头大哭一场举旗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文帝小儿子回京,隋文帝的事迹,隋文帝的历史人物故事

    杨广兄弟五人,两死一伤。只有杨谅,尽管遭到隋文帝的猜忌,但隋文帝并没有罢免他并州总管的职务,他仍是并州的“土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隋文帝死后,杨广密不发丧,他要除去杨谅这块心病。怎样才能除去杨谅呢?杨广思来想去,决定学老爹当年“矫诏”对付宇文家族五位王爷那样,派人持隋文帝的玺书召杨谅回京。只要杨谅

  • 一代名将投降唐朝,却不守本分投降突厥,最后葬送一支超强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三大突厥名将,求唐朝李靖大破突厥的详细资料,唐朝是怎么把突厥给灭了的

    突厥人曾经闯入罗艺领地进行烧杀抢掠。后来罗艺带领燕云十八骑反击,并且带着几千骑兵部队在后面跟着,一行人杀入突厥腹地,把突厥一个营地几万人全都杀死,让突厥闻风丧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侵略罗艺地盘。 这一支燕云十八骑,每个人穿着黑色衣服,头戴面罩,把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脚下穿着胡人的马

  • 拥有唐朝最大版图,让全国人口暴增80万,史书评价他是窝囊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版图 变迁,唐朝最大版图,唐朝疆域最大时有多少人口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皇帝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

  • 一人为了当官,用奇招获得武则天青睐,结果被唐玄宗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对武则天的态度,唐玄宗顶撞武则天,武则天唐玄宗三人的共同特点

    这个人叫卢藏用,家里也是大族,卢藏用才华横溢,不管是读书还是写文章都不错,但是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仕途不顺啊!所以卢藏用必须想办法走捷径。走什么捷径呢? 有了,那时候武则天比较喜欢隐士,因为她觉着这些人既然选择归隐,那么对于世间问题肯定有独到看法,所以就喜欢找一些隐士出来做官,而卢藏用就是看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