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爱才如命,却为何诛杀吕布、陈宫、高顺,唯独留下一个张辽?

曹操爱才如命,却为何诛杀吕布、陈宫、高顺,唯独留下一个张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843 更新时间:2024/1/1 15:45:22

曹军加紧围攻下邳,因吕军防守严密, 死战不退,久攻而不克,几个月后仍无进展,将士疲惫,粮草即将耗尽,曹操觉得难以持久,心生退意,谋臣郭嘉荀攸规劝道:

吕布勇而无谋,今屡战皆(败)北,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吕)布气之未复,(陈)宫谋之未定,急攻之,布可拔也”。

郭嘉建议曹操引水灌城,被采纳。曹军于是掘开沂水、泗水堤坝冲淹下邳城。又坚持了1个多月后,困守下邳的吕军愈发艰难了,吕布无计可施,便登城对曹军士卒大声说:

“不要再围困我了,我当自首于明公(指曹操)”。

陈宫与曹操有旧怨,他见吕布又欲降曹,厉声呵责道:

“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

吕布听后感觉羞愧,满面通红,只得作罢。

吕布麾下将领侯成有15匹骏马 ,却被门客偷偷驱赶走欲献给刘备 ,后来又都找回来了,众将都替他高兴,于是“合礼贺成(凑份子庆贺)”。侯成摆上酒肉招待大家,挑些好的先献给吕布享用,谁知吕布不但不领情,还勃然大怒道:

“ 布禁酒,卿酿酒,诸将共饮食作兄弟,共谋杀布邪“!

(大意:明知我已戒酒,尔等却商量好拿酒来叫我喝,是不是要把我灌醉好除掉我呢)

侯成好心碰到驴肝肺,又气又恐惧,只能暂且隐忍。到了12月,侯成与宋宪、魏续等将领密谋降曹,寻机将吕布心腹陈宫、高顺擒住,五花大绑起来,带领步卒出城投降了曹操。侯成、宋宪、魏续率部降曹,以陈宫、高顺作“投名状”。

吕布闻讯,怒不可遏,急忙率部下登上白门楼探看,此时曹军又发起强攻,攻势很猛,吕布心知大势已去,下邳破城在即, 自己的末日已到,就命左右砍下自己的首级去献给曹操,左右不忍下手,吕布思虑再三,只得下楼开城出降。

吕布被绑着去见曹操,一见曹操就说: ”今日以往(从今往后),天下定矣 " 。曹操不解,便问:“何以言之”?吕布答:

“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若令布将骑(统领骑兵),明公将步(步兵),天下不足定也 ”。

吕布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素有“汉末三国第一勇将”之称。曹操听他这么一说,觉得有些道理,顿起爱才之心,似有收纳之意。吕布又对坐在一旁的刘备说:

“卿为座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

意思是被绳索捆缚太紧,让刘备替他求情松绑。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急”。遂命左右替他松绑,刘备示意曹操说:

“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

吕布以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著称,曾为一己之私亲手干掉了两个干爹:丁原、董卓。曹操听刘备提醒,微微点头表示明白。吕布气急败坏,怒视刘备,唾骂道:“大耳儿(传说刘备两耳垂肩),最叵信”!责骂刘备是最不可信之人。

曹操随即下令缢杀(吊死)吕布、陈宫、高顺。 吕布生年不详,据推测死时大约在40岁左右。

陈宫最早效力于曹操帐下,因反感曹操的奸诈狡黠,戾狠嗜杀,遂投奔骁勇寡谋的吕布,对吕布可谓忠心耿耿,可吕布却因为老婆的一番胡言乱语而对陈宫产生了疑心,居然擅自改变早就定好的分兵守城之策。吕布降曹后在曹操面前求生不得而被绞死,陈宫却坚拒曹操有意收留而昂首赴死,反倒和吕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高顺也算一条硬汉子。史载他“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他带兵有方,骁勇善战,“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屡立战功。他对吕布赤胆忠心,曾劝谏吕布说:

“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犯错误)不可数也”。

吕布知道他忠于自己,然而不能重用他。高顺曾经率部屡挫曹军,曹操深恨之,故杀之。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 。其人孔武有力,骑射皆精,有智谋。他年轻时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从事,后依附董卓;董卓被吕布刺死后,他又率部转投吕布,吕布任他为骑都尉。吕布被董卓旧将李傕郭汜等击败,张辽随吕布逃奔徐州,占据鲁地。曹操在下邳击败吕布后,绞死了吕布、陈宫、高顺,唯独留下了张辽。这是为何? 按史料记载,曹操破吕布后,不齿吕布为人的张辽率部投降了曹操,曹操久闻其大名,仰慕他的高超技艺与勇武绝伦,见他来投非常高兴,当即封他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他刚入曹颖即屡建奇功,很快就被擢升为裨将军......

至于小说《三国演义》中描绘的传奇场景与曲折故事,纯属文艺作品惯用的渲染、夸张手法,当不得真。

更多文章

  • 张郃3万大军,被张飞1万杂兵打得全军覆没,为何还有人说张飞打不过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张郃谁厉害,张辽张郃联手能打败张飞吗,张飞与张郃交手记录

    然而,刘备、诸葛亮依然不敢因此低看张郃。刘备后来感叹: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三国志》后来介绍,张郃“自诸葛亮皆惮之”。一个“败军之将”,不但没有被看低,反而被赋予了很多了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呢?张郃的任务曹操攻取汉中后,张鲁逃到了益州东部的三巴地区。当时,刘备刚夺取西川不过一年多,局势不稳

  • 平民出身的王娡,她的儿女中汉武帝成了一代贤君,剩下四个女儿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王娡,王娡 汉武帝,美人心计王娡生下龙凤胎

    王娡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她的母亲臧儿是项羽所封的燕王臧荼的亲孙女,只不过臧荼在西汉建立后被刘邦所杀,家道因此中落。那时候臧儿只有几岁,等到她稍稍长大了,因为家庭贫困,只能嫁给一个叫王仲的贫民为妻,生下了一个儿子王信,以及两个女儿王娡和王皃姁。由于王仲去世的早,臧儿就改嫁了,嫁给了长陵田氏,生下两

  • 在诸葛亮眼里,占有荆益两州就能大概率夺取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何占荆益二州,诸葛亮夺取荆州时献上一计,诸葛亮看荆益两州

    为何这么说,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吧。一、隆中对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公元201年,刘备在北方呆不住了,只得南下投奔荆州刘表。刘表盛情款待刘备,让他屯兵于新野,作为抵御北方曹操的屏障。刘表善待刘备,可是暗地里面却防着他,因为刘备的名声太大,很多人荆州豪杰都跑来见刘备,明里暗里地搅合在一起,让刘表不放心,时常

  • 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为什么能让纪灵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纪灵为什么让吕布退兵,纪灵简介,张飞杀纪灵视频

    只辕门射戟这一下,吕布已经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恐怖武力。然而,纪灵退兵,倒不完全是因为忌惮吕布的个人勇武。正史中的辕门射戟初读演义,看到辕门射戟一段时,心中只感慨:真能吹!然而,后来读到正史,才知道:演义真没吹!而且,正史中的辕门射戟难度比演义还大!《三国志.吕布传》对辕门射戟的记载,与演义中基本信

  • 为什么武则天陪了唐太宗12年只是才人?原因并不是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跟唐太宗,历史上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关系,武则天与唐太宗啥关系

    如果是因为武则天没有给唐太宗生孩子,一直是才人,就认为唐太宗不宠爱她,这个理论似乎是站不住脚的。 武则天在14岁的时候,已经是艳名远播了,她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进宫里,封为才人。有人说唐太宗不宠爱她,那为什么赐号为“媚娘”?可见,至少唐太宗还是关注她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宫里突然传闲话,说大唐将遭受“女祸

  •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简单,西晋是自己作死的。 西晋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在西晋之前的秦朝,汉朝,都是达到了非常强盛的高度而后衰落。其实仔细看过去,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都要吸取前代王朝灭亡的教训,然后来个调整相关政策,吸取教训,来个修正版,防止重蹈覆辙。比如,秦朝,是把战国的其余六国都给消灭了。而秦国本身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什么杀武则天,大唐情史李世民宠幸武则天,唐王李世民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最早是李世民的女人,后来又成为李世民儿子的女人,再后来更成为一代女皇,千古唯一! 像武则天这样开挂级别的女人,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后来和李治那摊儿事情,咱今天不说,那个太长。今天就专门回答,英明如李世民,为何不早早杀掉武则天,以绝后患?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才人是什么呢?是古代皇帝

  • 他是农家子弟,30岁才跑去参军,打仗无师自通,李世民如获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14岁带兵打仗,李世民智退30万敌军,李世民骁勇善战获得什么称号

    楚有霸王能扛鼎,唐有薛礼敌千军。唐朝建国之初,带甲百万,上将千员,领兵带队的大将数不胜数,比如神拳太保秦叔宝,银枪震八方的罗成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战将都已经老去,年迈的他们已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唐太宗也曾经为这件事苦恼了好久,他一直想找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来接替这些老将

  • 李世民放过无数政敌,唯独不肯放过此人,李渊得知后绝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对待晚年的李渊,李渊临死前对李世民说的十四个字,唐砖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死了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在唐朝开国后的整个武德年间,裴寂无疑是满朝文武中最得意、最风光的人物。李世民即位之后,裴寂仍然位居三公,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元老。这样一个位尊爵显的重量级人物,究竟犯了什么罪,居然一夜之间就被摘掉乌纱,赶回老家了呢?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官方

  •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大臣提了个建议他不听,不久追悔莫及:我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太宗三征高句丽用了多少人,唐太宗征高句丽发生在哪一年

    唐太宗可以称为战神。自十几岁从军起,他以一把刀加满腹谋略,征战西东,纵横四海,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基业。当然,捎带着也给我们后世子孙冠上了“唐人”的称号。多年的战争生涯,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军事帅才,也创造了无数次战争神话。贞观十八年(644年),距虎牢关之战24年后,战神已垂垂老矣。然而,挟“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