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末期最弱的韩国成功刷了一次存在感,因为是它挑起的长平之战

战国末期最弱的韩国成功刷了一次存在感,因为是它挑起的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19 更新时间:2024/1/22 22:45:32

战国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但却精彩无限。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改革变法,一家独大,魏文侯魏武侯时期,仅凭魏国一家就把秦国扼制在函谷关以西不能东出。

战国中期,中原各国相继变法强国,强大一时的魏国,风光不再,秦国,楚国,齐国并成三强,这其中又数秦国强大的势头最盛。

战国后期,能够统一华夏的诸侯国,只有秦国和赵国了。

[var1]

东面的齐和北部的燕陷入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元气大伤,南部的楚被白起率军攻克首都郢都,丢失大片国土,雄风不再,中部的韩、魏也已经被秦国打的满地找牙,别说争霸,自身已经都难保了。

在这种局势下,秦国和赵国作为两个实力超强的大国,大规模的会战早已经一触即发,差的只是一个引子和一颗炸弹,只是谁也没想到,战国七雄中最不起眼的韩国丢出了这颗炸弹并且成功地在秦赵之间点燃了。

这颗炸弹就是韩国的上党郡,可以说上党郡是引发长平之战的血馒头,而蒸馒头之人只是韩国一个小人物。

上党郡是战略要塞,秦得之,韩赵魏三家皆慌。

你可能会说,上党郡不就是一个郡吗,是一个郡确实不错,但是却不是一般的郡,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我们来先来看看上党郡名称的由来。

《释名》中记载:党,其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

《国策地名考》中记载: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var1]

也就是说上党是一片被群山包围的山顶平地,上党位于今天山西省东南部,我们可以通过地图看出,上党地区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西南部是屋山和中条山,西边是太岳山,北边是五云山。

这块地方原本属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上党这块地方也被韩赵魏三家平分了,并且韩赵魏三家都在上党设置了郡,群山包围的上党,早已经被秦国视为囊中之地,秦国只要取得了上党郡,韩赵魏三国就处于秦国的虎视眈眈之下了。

韩国献上党于秦,只是上党人民不愿意了。

公元前264年,秦国白起攻占了隶属于韩国南阳地区,后来又把野王地区纳入秦国版图(一说,南阳地区和野王地区是一个地方,但白起不可能对一个已经占领的地方反复进攻两次,所以南阳和野王应属两个地区),这样韩国的上党郡也被彻底斩断与韩国首都新郑的联系,韩国的上党郡也就成为了其无法管辖的一块飞地。

为此,韩国朝堂一片恐慌,随即在论战中,贵族的主和派就占据了上风,韩王也决定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以求得继续跟随秦国老大哥喝汤。

[var1]

话说休繁,韩王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向秦国丞相范雎献地,一路向上党郡的韩国人民传达被故国抛弃的决定,第一路使者相当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毕竟送礼的活,最好干,但是第二路就不那么顺利了。

韩国的上党人民一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就炸了,韩国的上党郡守靳黈表示明确拒绝:臣请西发兵以应秦,若不能阻,则死之,但韩王听到很是愤怒,觉得要是不给秦国上党郡,这是不讲诚信的,立即就把靳黈给撤了,对虎狼秦国讲诚信是不是很可笑,但韩王却一脸认真。

带血的馒头被送给了赵国。

靳黈被撤之后,这个割地交接仪式不能没人主持,所以韩王新委任了一个叫冯亭的为新上党郡守,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和秦国对上党地区的交接。

韩王本以为冯亭是一个听话的人,这种活就该交给这种人来干,但是到了上党的冯亭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他并不打算献上党于秦国。

[var1]

在冯亭看来,与其投降给秦国,还不如带着上党郡归降赵国,毕竟一百多年前,韩赵本身就是一家,就这样上党郡十七座韩国城池这样的大馒头就被冯亭送给赵国了,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馒头带血。

《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王大喜,遂发兵取上党。

冯亭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冯亭真的愿意把上党郡献给赵国吗,其实也不见得,纵观当时的战国局势,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冯亭的主意更多的可能是用赵国作为庇护,以寻求上党郡的独立性,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

[var1]

冯亭打算带着上党郡归附赵国当然也可能是处于真心,亦或者是用上党郡换取自身的实际利益也有可能,因为冯亭被赵国封为华阳君,具体冯亭打的什么如意算盘都不重要了,因为在接下来的长平之战中冯亭战死了,关于长平之战,我们下次再说。

飞鱼说:

上党郡是引发长平之战的血馒头,而蒸馒头之人只是韩国一个小人物冯亭,相比较韩国那些只会割地求和的贵族而言,冯亭也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战国末期最弱的韩国成功地刷了一次存在感,因为它挑起了长平之战,冯亭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却改变了战国的格局,长平之战后,秦国东出再无阻碍,虽然四十年后才灭赵国,但赵国已是强弩之末。

[var1]

纵观战国时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山东六国自始至终没有一次无私心的合纵抗秦,它们最拿手的是把祸水引向别国,面对强秦的欺凌,它们能想到的也就是割地求和,但秦国是一头喂不饱的恶狼。

山东六国的旧贵族面对强权,想到的也是自身的利益,抗秦会导致灾祸,而割地顺从却能换来几年的富贵生活,何乐而不为,在他们眼里,国家不是自己的,权力和富贵才是,用国家的土地换取自身的安逸,这是他们唯一想到的自保方式,从这层面而言,山东六国安有不灭亡之道理呢?

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最有能力统一六国的并不是秦国,而是战国初期强大一时的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战国时魏国为什么不进攻秦国,秦国什么时候统一六国

    国家的强大始终都离不开人才,人才因素可以说是国家强大最根本的因素,现在社会如此,战国时代亦是如此,秦国的逐步强大就是一部大国崛起的范本,从孱弱的西部小诸侯到最终一统天下,秦国就是严格贯彻了引进人才这一国策。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也有强有弱,但至少都比那些不入流的诸侯国有实力,秦国

  • 此人一句话,楚国大王不再寻找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大王回国,楚国公主,楚国国君列表大全

    [var1]“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一本正经地解释,“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像仙女一样?白白的肌肤,粉红的脸蛋,杨柳细腰,婀娜多姿,真是美极了。”这一番话把楚王的色欲完全勾起来了,高兴地说:“你马上给我去办,要多带些这样名贵的‘土特产’回来!”楚王立即命人给了张仪很多银子,叫他从速去办。张仪出宫后

  • 长平之战:四十多万赵军为何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战国时期白起共坑杀赵军,大秦帝国白起坑杀赵军

    根据《史记.白起列传》传载: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采取迂回运动战术大败赵军,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俘虏四十余万人。当时秦赵两国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赵国战败意料之中,白起没有把投降的赵军带回秦国编入农户或军队,而是将他们全部坑杀。白起出于什么目的非要将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呢?[var1] 虽然白起战功赫赫、百战百

  • 谋臣共有七计,献了三计就使吴国灭亡,大王说剩下四计去阴间献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这位谋臣就是越国的文种。而所说的大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勾践。当时吴国通过伍子胥的一系列的改革已经是诸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了。吴王夫差早就想攻打越国了。当时越国的实力远远不及吴国了。越王勾践每天都生活在随时被他国洗劫的阴影下,可以说这一噩梦搞的勾践彻夜难眠,茶饭不思。 [var1] 终有

  • 荆轲刺秦时,为何秦王不拔剑而乱跑,秦始皇陵出土国宝揭晓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为什么不拔剑,秦始皇临死前的三个离奇事件,荆轲刺秦王为啥秦王剑拔不出来

    和佛赏花去/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2200年前燕国刺客荆轲在告别故国时所吟唱的诗句。事情都有两面性,以往我们多认为,荆轲刺秦,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但反过来看,秦始皇用不到20年时间,消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

  • 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为何在秦朝统一后就去向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王翦简介,秦朝王翦的家族除了王翦还有谁,秦国王翦为什么不救秦朝

    [var1] 在六国里面,除了灭韩国的时候王翦没有参与之外,其他的五个国家不是王翦就是儿子王贲灭掉的。王翦是一个深谋远虑,极为稳重的人。很多出名的将领为了弘扬自己的威名,经常利用奇计取胜,讲究以少胜多。但是王翦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打仗的时候,必须要拥有与敌人相匹敌的兵力。 [var1] 因此在征讨楚

  • 秦陵地宫有百吨水银,是战国丹砂女王送的,秦始皇专为她筑台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古墓丹砂,秦始皇水银中毒,秦始皇地宫有多少水银

    和佛赏花去/文 整体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的秦始皇陵至今没有被打开。不打开秦始皇地宫的原因有很多版本,笔者倾向考古保护的学说,也就是说现代的考古技术还无法对打开后的秦始皇陵内的文物实施有效保护。[var1]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称,地宫中的各种防盗设施至今仍在有效地工作,比如,杀伤力强大,数量无法统计

  • 秦王:你自己看着办白起听完后,直接坑杀45万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王后悔杀白起吗,秦王是怎么杀白起的,秦王是如何干掉白起的

    [var1] 第一个原因:秦国养不起这么多人 长平之战打了四年之久,打仗是一个消耗财力和人力的事情,所以赵国和秦国的国库基本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了,这因为如此赵王才决定速战速决,来一场最后的拼杀,结果以失败为告终,但是秦国突然多了40多万人,所以秦国是怎么都养不起这些人的。[var1] 第二个原因:秦

  • 秦国为何能统一天下?而非其他六国,只因拥有了这两件高科技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是六国不努力而是秦国有科技,六国对秦国统一的价值,秦国灭六国顺序

    当代我们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准是,看这个国家的科技是否发达。其实古代时人们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本质,也是看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就拿秦国来说,秦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除了其商鞅变法、勇猛的秦军之外,还有先进于其他国家的武器(科技)。[var1] 据说秦国时期,拥有着非常厉害的黑科技,这件

  • 春秋史上厚颜无耻排名,此人第一,无人能抢,里面还诞生一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名人一览表,春秋成语大全集,历史上最厚颜无耻的人

    [var1]他就是晋惠公,这事还要从晋献公时期说起,秦穆公不想一直苦守西部边区,也想融入到中原这个圈子,在那个时期,想染指中原,第一就是通过武力征伐,第二是通过政治联姻,秦穆公即位初期,虽然秦国国力有所发展,但是想通过武力进攻中原,还差得远,因此通过武力这条道行不通,只有选择第二条途径:联姻,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