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风云林维喜案,鸦片战争真正导火索,引发清朝和英国首次交火

晚清风云林维喜案,鸦片战争真正导火索,引发清朝和英国首次交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4/1/17 13:46:35

然而实际上在虎门销烟之后,清朝和英国政府之间还发生了许多在双方预料之外的冲突,而正是这些意外最终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其实虎门销烟之后,英国政府并未作出太大的反应,因为清朝早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命令禁止鸦片贸易,自那之后清朝输入的鸦片均为走私交易。

而商人的走私交易并不受英国政府的保护,而且英国政府也早已告知这些鸦片商人,走私有着很大风险,一旦货物被清朝收缴只能算是咎由自取。

虎门销烟之前,英国商人为了减少损失便将库存的鸦片全部上缴给了英国的商贸总监义律,相当于上缴给了英国政府,再由义律统一交给林则

但是义律以及诸多商人没有想到,林则徐道光皇帝丝毫没有因为义律的介入而手软,两万箱鸦片全部化为乌有。

事后,义律自知理亏便始终装聋作哑,而英国商贩却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便采取摊派的方式筹集活动资金,派人回到英国本土四处奔走制造舆论压力。

当时英国商人采取的摊派依据是每被收缴一箱鸦片便摊派一元,因此众人很快便凑齐了两万余元的经费,在资金力量的推动之下,此事在英国本土很快便闹得沸沸扬扬。

就在此时,林则徐在销毁鸦片之后又下达了新的命令,表示如果以后再有商人清朝输入鸦片则处于斩首和绞刑,同时要求各国商会必须签署保证书。

对于这份保证书,其他各国商人均满不在乎,只有英国商会十分抵触,毕竟当时的鸦片贸易主要还是英国商会所属,双方再次开始进入对峙状态。

由于林则徐和英国人在广州剑拔弩张,各国商会为了避免殃及池鱼便纷纷将商船靠岸的地点从广州转移到了九龙附近。

1839年6月20日,一群美国水手在岸边的村落中喝酒,结果因为醉酒和附近的村民爆发冲突,水手们见村民人多势众便逃入了村中的小庙之中躲避。

村民离开之后,美国水手为了报复便将庙宇之中的各种装饰物全部砸毁,装饰神像用的金叶子也被夺走,村民发现之后勃然大怒,再次聚集一处准备追击。

恰好此时一群同样喝醉酒的英国水手在此经过,双方很快便爆发混战,期间一位名为林维喜的村民重伤而亡。

义律得知此事之后只好再次出面,原本他就已经被销烟一事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处理林维喜案,便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义律让商会筹集了一笔赔偿金交给村民,同时联系了林维喜的家属,通过重金赔偿拿到了林维喜之子所写的“谅解书”,证明林维喜之死属于意外,与他人无关。

但是如此粗浅的把戏根本无法骗过林则徐,很快义律便接到了林则徐的亲笔信,要求他交出伤人的水手。

义律深知按照林则徐的性格,如果自己交出行凶之人,那么必然会被林则徐按照清朝律法而斩首,在数次交涉无果后便决定抢占先机。

1839年8月12日,义律在未知会林则徐的情况下,在英国商船上对伤人的水手进行了审判,分别处以罚金和监禁,随后便将众人送回英国服刑。

林则徐得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下令直接终止双方的贸易关系,同时派重兵进驻澳门,准备驱逐所有英国商人。

1839年9月5日,英方再次派人和林则徐展开谈判,但是双方所要求的条件相差太大,最终不欢而散,随后双方在九龙发生了首次开火冲突,史称“九龙之战”。

参考资料:《鸦片战争》、《清史稿》等

更多文章

  • 此人自称是努尔哈赤后人,整天以遛鸟为生,生活非常的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努尔哈赤最大的孙子与最小的儿子,传奇遛鸟,清朝遛鸟视频

    在当今的辽宁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个叫做肇卫红的老人自称自己是努尔哈赤的后人,根据老人所说的了解到,那里还分布着其他数百位的村民,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塔拜的后人,说起塔拜,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儿子,早年一直追随着努尔哈赤在外征战。晚年间为了躲避兄弟因权力而相互残杀,塔拜带着自己的家人到了此地,过上了隐居田

  • 民国年间,有一个土匪最爱绑架外国人,却又不要赎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土匪绑架二姨太,民国第一绑架案,民国绑架大案真实案例

    于是,老洋人就成了张庆最有名的绰号,豫皖一带,人们听到老洋人来了,无不闻风丧胆。张庆曾经血洗过安徽督军倪嗣冲的老家阜阳,挖走了倪嗣冲的大量军火。张庆知道自己得罪人太多,为了自保,他想出一计,就是绑架洋人。当时的中国,最怕洋人,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张庆想老子绑洋人当人质,政府就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张

  • 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儿子们整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最贤明的太子是谁,明朝16位皇帝的关系图,明朝有哪些没当上皇帝的太子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10位皇帝,要么是嫡子、要么是长子,也基本都在登基前被立为了太子。可到了清朝,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都说清承明制,可纵观整个清朝,却只有1位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 民国影后阮玲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为何她选择了却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阮玲玉,影后阮玲玉简历,阮玲玉个人资料

    民国影星阮玲玉因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3月8日凌晨吞下三瓶安眠药,结束自己二十五岁的生命,她如同一朵曼珠沙华,绚烂而炽烈地开了一季,在最灿烂的时候选择凋零。关于阮玲玉生前的私生活,当时上海堂的各种小报道都有大量的报道,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均为这位民国影后感到惋惜。阮玲

  • 明朝内部的腐败,才是努尔哈赤崛起的原因,并不是崇祯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扶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明朝的帮助,明朝能控制努尔哈赤吗

    在很多年前,努尔哈赤还是一个没什么地位的人,他依靠自己老婆的家族势力才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了部落当中的一位干将。可是没想到过了这些年以后,他居然一统了整个女真部落,而且大有南下进攻大明的趋势。那个时候的辽东守将到底是谁呢?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位辽东总兵就是李如松。很多人对这个人不是很了解,其实他

  • 李莲英照片:面露阴狠一脸脓包,为何却独受慈禧“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莲英为什么被慈禧重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李莲英为何能被慈禧独宠53年

    由于李莲英生活在清朝末期,当时已经有了相机。虽然不像现在的相机技术先进,然而通过镜头仍然记录下了这位清朝鼎鼎有名的大太监生前的相貌。后来有人将李莲英的黑白照片修复成彩色照片发现这位大太监面露阴狠,一脸脓包如此的面容,为何却独受慈禧宠爱呢?相貌丑陋的太监无论在哪个朝代人们都是看颜值的。即便是像太监,宫

  • 闹灾荒的时候,和珅给灾民米汤里撒沙子,这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给灾民米汤里撒了把沙子,和珅赈灾粥里撒沙子真假,和珅往粥里撒沙子有这事吗

    人性使然,好的制度未必能坏人变好,但坏的制度却一定会使好人变坏。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有篇著名的文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说的是差的经纪人只能看到事物表象,而好的经济学家深谋远虑,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个说法,一时间很多人赞不绝口。 其实不然,我就想不通为何很多人都赞同这个说法,而且还一本

  • 朱元璋搞出的闭关锁国,为何让清朝背锅?4个口岸乾隆只留了1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的三道北境防线,朱元璋闭关锁国的影响,朱元璋和清朝关系

    唐朝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王朝,大量西方人到中原来做生意,贸易往来络绎不绝。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在唐朝兴起的,当时的名字叫“广州通海夷道”。东南亚、印度、红海沿岸、东北非等100多个国家的人,都曾经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前来大唐学习、经商。宋朝承袭了唐朝的开放政策,向海外输出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织品。

  • 明朝那么厉害,为何近300年里没有征服蒙古,而康熙只用一招,彻底征服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是怎么打败蒙古的,明朝和蒙古一共打了几场战,明朝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

    在明朝的时候,明朝都受到蒙古的威胁,尤其是土木堡之变,蒙古军队将大明皇帝都给俘虏了,几十万精锐的明军丧生,国家差点灭亡。从那以后,明朝都不敢主动进攻蒙古,也不敢发动大的的进攻。在明王朝接近300年里,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以至于大明晚期的疆土大大缩小。在清朝时期,在康熙帝继位以后,始终觉得蒙古是

  • 拖延症害惨人是真的,多尔衮鳌拜包括吴三桂,都被其害的满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鳌拜吴三桂谁势力大,如何评价吴三桂和鳌拜,多尔衮和鳌拜冲突

    第一件事,多尔衮一直等待接替顺治的帝位,最终提前挂了。这可能是清朝入关以后最大的一场意外,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多尔衮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他带领着八旗子弟打进了山海关,是他抱着顺治皇帝坐上了皇位,同样也是他迎娶了顺治的母后孝庄皇太后。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摄政王,之后又被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