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清两朝,对待联姻的态度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清朝多次与蒙古联姻

明清两朝,对待联姻的态度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清朝多次与蒙古联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35 更新时间:2024/2/4 3:11:32

努尔哈赤,娶了科尔沁蒙古贝勒明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做侧妃。皇太极,他的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宸妃、懿靖大贵妃、淑妃等等全都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顺治皇帝,他的两任皇后也都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此外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悼妃也全都是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由此可见,清朝初年,满蒙联姻,几乎成为了一个必然要走的流程。可是相对来说,明朝却基本没考虑过和蒙古联姻,这是为什么呢?

一、清朝初年,需要依靠科尔沁蒙古的力量作为后援。

努尔哈赤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曾经多次击败明朝大军。但是在明朝调整防备策略以后,努尔哈赤其实也无计可施了。那么明朝是怎么干的呢?

他们选择联络上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林丹汗号称有40万大军,只要努尔哈赤南下,那么林丹汗就派人去偷袭他的大后方。

现代人过分夸大的毛文龙,跟林丹汗的作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林丹汗要想进攻努尔哈赤的后金,就必须要经过科尔沁草原。

虽然大家都是蒙古人,可是毕竟分成了两个部落,因此也需要科尔沁蒙古的人买账,这事儿才能办得成。

林丹汗这边还想着联合科尔沁,可是努尔哈赤就快人一步了,他立刻选择跟科尔沁蒙古联姻,这种挖墙脚的功夫,努尔哈赤的确很能干。不光自己娶科尔沁的女子,而且还让皇太极、多尔衮这些儿子们也娶科尔沁蒙古的女子做媳妇儿。

尤其是皇太极和多尔衮,他们的正妻都是科尔沁蒙古的女人。这么一来就能保证一点,后金皇族的富贵,便跟科尔沁蒙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件事非同小可,既然大家的利益一致了,你说科尔沁蒙古还能倒向察哈尔吗?因此有了如此牢靠的政治联姻以后,林丹汗再想偷袭后金的后方,就必须要先问问科尔沁蒙古是否答应了。

二、明朝虽然取代了元朝,却也存在和蒙古联姻的情况。

明朝是靠什么起家的?还不是把大元朝给灭了,将蒙古人赶回草原嘛!既然是把对方赶走了,而且还各种修长城、戍边屯田,那么老朱家就做好了一个准备,跟蒙古对抗到底。

大元朝和大明朝,只能有一个是正统。既然明朝取代了元朝,那么这两个朝代就不可能再次握手言和。

朱元璋朱棣在的时候,就曾经多次采用边打边拉的方式,使得蒙古各部落内部开始出现纷争,或许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真正保证关内的安宁。

但是你非要说,明朝没有跟蒙古联姻,那也是不切实际的。其实从朱元璋开始,就曾经尝试着和蒙古贵族联姻。

你比如说著名的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就被朱元璋许配给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而且是正妃。秦王朱樉的身份很特殊,他是朱元璋的嫡次子,而且号称天下首藩,可见影响力并不小。还有拔都帖木儿,汉名吴允诚。他是蒙古鞑靼部落的贵族,明成祖时期选择归降明朝,因此朱棣也选择与之联姻,娶了他的女儿,也就是吴惠妃。此外,吴允诚的孙女,又嫁给了明宣宗朱瞻基,也被称之为吴惠妃。可见明朝皇帝也是注重联姻关系的。别说蒙古部落了,就连女真部落,明朝皇帝也是有联姻政策的。女真族著名的领袖阿哈出,就曾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明成祖朱棣。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太了解这些事情呢?理由很简单,有人不愿意去提罢了。他们始终坚定地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王朝,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岂不知,联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其作用远远超过了你派点人马驻守在边境。既然这买卖划算,明朝为啥不做呢?

三、过河拆桥,清朝做的似乎更加明显。

明朝对蒙古的依赖程度不大,所以只是局部小范围的联姻。朱元璋的宗旨,其实还是明朝内部勋臣之间的联姻,以此巩固老朱家的江山。所以后来人家不搞了,也可以理解。

清朝初期对蒙古的依赖程度,那就相当大了。所以说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皇帝,这三代君王,和科尔沁蒙古之间的联姻,非常密切频繁。

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康熙时期,对科尔沁蒙古的依赖就没那么大了,他们正儿八经入主中原了,而且地位逐渐稳固,不需要科尔沁相助了。

这个时候大家的地位发生了转变,那么联姻自然也就削弱了。当然了,康熙也象征性地娶了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分别是宣妃和慧妃。但是所有的皇后、贵妃都没科尔沁的份了。

这种变化似乎还不明显,毕竟康熙还嫁了一些公主去蒙古各部落。再往后,清朝皇族和科尔沁的联姻,基本上就中断了。他们更加重视满洲内部的联姻。

这跟明朝的情况就很类似了,一旦对方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那自然就没有必要再浪费联姻名额了。康熙皇帝的4任皇后,全都是满洲人,就足以证明明朝的联姻政策更加正确。

总结:不分明清,联姻只是政治手段罢了。

明朝只是没有站在清朝的位置上,所以他们不需要考虑大规模和蒙古联姻的策略。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重视联姻的政治效果。

明清两朝,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联姻这种政治手段,毕竟这是我中华民族千古以来,最为重要的一种处理邦交的手段。汉唐如此,元明清也不例外。

明朝初期,就不怎么需要蒙古、女真的相助,所以联姻情况就没那么密切。但是老朱家特别需要勋臣们的相助,因此朱元璋的24个儿子,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和勋臣联姻。这跟清朝和科尔沁蒙古联姻,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更多文章

  • 陈圆圆到底有多美?能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为什么喜欢陈圆圆,鹿鼎记陈圆圆吴三桂,陈圆圆到底有多美

    陈圆圆有多美? 陈圆圆,明末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能吟诗作词,尤善歌舞,容貌绝佳,被吴三桂纳为小妾。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攻克北京,曾被俘。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仍归三桂,随至云南。一说自缢而死;一说出家为尼。 在碧血剑中曾描述李自成的部下都为陈圆圆的美色所迷,刘宗敏不断咽口水,将士们的酒杯不断掉在地

  • 民国一场瘟疫,让冈村宁次的儿子死在中国,此病现在还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冈村宁次是怎样死的,平田康之冈村宁次,徐州冈村宁次是徐达的后代吗

    人类何其伟大,站在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却总是被瘟疫打倒。比如墨西哥文明,14、15世纪领衔美洲,直到1519年西班牙入侵,古老的阿兹特帝国被西班牙人带来的天花,一夜亡国。起源于印度恒河的霍乱,借由英国殖民者传入西方,又随坚船利炮载入日本,终致南亚诸国尽染霍乱之乱。要了多少人性命。战争和外族侵略,是近代

  • 有多少人还记得她,民国影后阮玲玉,一个温柔了岁月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女神阮玲玉图片,影后阮玲玉简历,阮玲玉个人资料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电影史评价她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她善良正直的天性、纯洁美好的心灵,令人之为心动。那么,还有多少人还记得她,民国影后阮玲玉,一个温柔了岁月的女人!民国四大美女分别是“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

  • 明朝16位君主,和清朝12位君主,综合能力方面哪家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16位皇帝一览表,明朝16位皇帝 的威武时刻,明朝的十六位皇帝谁最厉害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再到1912年,宣统帝亡国,清朝(包括后金)一共经历了296年时间,共计12位君主在位。明朝和清朝,是比较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两个封建王朝。两个王朝的延续时间都比较长,都快接近300年了。那么这两个朝代,综合比较下来,哪个朝代的皇帝整体

  • 民国第一美女林徽因珍贵旧照,一颦一笑都极具灵气,惊艳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林徽因个人资料图片,林徽因名句你拥我入怀,林徽因最美老照片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的留影,面容清秀,装扮时尚靓丽,民国佳人初长成。林徽因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在那个纯真的时代,她芳华正初,一颦一笑极具灵气,惊艳众人。林徽因美丽知性,她具有西方女性的大方,又有东方女性的婉约淡雅,有“民国佳人”的美誉。胡适誉其

  • 李莲英陪了慈禧53年之久,为何慈禧刚去世,李莲英就选择离宫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死后李莲英说出的真相,慈禧和李莲英谁死得早,李莲英为何能被慈禧独宠53年

    李莲英陪了慈禧53年时间,被慈禧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正常太监顶天了四品),就连名字“莲英”都是慈禧太后赐予的。这么看来,李莲英和慈禧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于是乎,各种花边新闻就乱传了,甚至有人说李莲英不是个真太监。好家伙,这简直就是重磅新闻,绝对能抢到头版头条。只可惜,说这话的人,完全是哗众取宠,毫

  • 晚清风云林维喜案,鸦片战争真正导火索,引发清朝和英国首次交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维禧,中英林维喜事件,晚清鸦片战争

    然而实际上在虎门销烟之后,清朝和英国政府之间还发生了许多在双方预料之外的冲突,而正是这些意外最终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其实虎门销烟之后,英国政府并未作出太大的反应,因为清朝早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命令禁止鸦片贸易,自那之后清朝输入的鸦片均为走私交易。而商人的走私交易并不受英国政府的保护,而且英国政府

  • 此人自称是努尔哈赤后人,整天以遛鸟为生,生活非常的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努尔哈赤最大的孙子与最小的儿子,传奇遛鸟,清朝遛鸟视频

    在当今的辽宁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个叫做肇卫红的老人自称自己是努尔哈赤的后人,根据老人所说的了解到,那里还分布着其他数百位的村民,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塔拜的后人,说起塔拜,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儿子,早年一直追随着努尔哈赤在外征战。晚年间为了躲避兄弟因权力而相互残杀,塔拜带着自己的家人到了此地,过上了隐居田

  • 民国年间,有一个土匪最爱绑架外国人,却又不要赎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土匪绑架二姨太,民国第一绑架案,民国绑架大案真实案例

    于是,老洋人就成了张庆最有名的绰号,豫皖一带,人们听到老洋人来了,无不闻风丧胆。张庆曾经血洗过安徽督军倪嗣冲的老家阜阳,挖走了倪嗣冲的大量军火。张庆知道自己得罪人太多,为了自保,他想出一计,就是绑架洋人。当时的中国,最怕洋人,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张庆想老子绑洋人当人质,政府就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张

  • 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儿子们整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最贤明的太子是谁,明朝16位皇帝的关系图,明朝有哪些没当上皇帝的太子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10位皇帝,要么是嫡子、要么是长子,也基本都在登基前被立为了太子。可到了清朝,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都说清承明制,可纵观整个清朝,却只有1位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