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的圣旨并不完善,也出现过伪造甚至假传圣旨的现象,但是随着防伪技术的日渐完善,和相关刑罚的加剧,几乎再也没有人敢假传圣旨了。。。
圣旨在传下去之后,会保存在接旨人手中,这将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平头百姓是不会拥有圣旨的。然而前不久,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就有一个老农在自己家里发现了圣旨。
当时老农只是在农活忙完后想要收拾一下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在收拾抽屉时,老农忽然发现了一个卷轴。卷轴虽然有一些陈旧褪色,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是刻意的保存的非常严谨。老农一直不住自己的心的好奇心,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卷轴。他惊讶的发现,这是居然一个圣旨!
这道圣旨是来自于明朝,圣旨上记载了这个郭姓村民的祖先为明朝所做下的汗马功劳丰功伟绩。老农一想,就知道了:这个圣旨是自己的传家之宝。
为了能够让这道圣旨祖祖辈辈的传下去,老农经常的把它拿在院中晾晒。同村的村民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无意间知道了老农家里竟然有一到明朝的圣旨。一传十十传百,相关考古专家听到了这个消息,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飞快的赶往老农家,对这一道圣旨进行了相关的专业的检测。
通过老农的推算这道圣旨传到他这一辈已经经历了19代人。圣旨长近两米,宽30厘米左右。一共有一百三十五个字。全部都是用工工整整的楷体书写,是明英宗正统十二年颁布的,当时这个老农的祖辈是南京户部主事,距今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
专家建议将这封国宝上交国家,这将成为考察明朝的重要文件,可是老农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不能上交,希望能够谅解。专家只能两手空空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