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干一事大快人心,朝廷官员都笑了,老百姓却被逼得要造反

崇祯干一事大快人心,朝廷官员都笑了,老百姓却被逼得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3/12/19 9:24:29

作为登基不久的少年皇帝,魏忠贤等阉党在朝野中的影响,崇祯心知肚明。因此,在清算阉党这件事上,崇祯算得上雷厉风行:宁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

在崇祯和世人的理解中,但凡阉党都是祸国殃民之辈。除了当时阉党中的高级官员诸如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之外,崇祯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大狱,因与阉党有染而受株连的多达一千余人。就连袁崇焕都被人告密说他替魏忠贤修过生祠、是阉党成员。

要扳倒阉党,崇祯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于是他迅速扶持起另一股力量与阉党抗衡—长期受到阉党打压的东林党。

至此,明朝二百多年来形成的官势力和宦官势力相互牵制的局面宣告终结,此后的17年中,东林党一手遮天,不再有任何势力能和这样一股庞大的文官势力相抗衡了。也就是说,明朝政治局势的平衡随着阉党的倒台彻底被打破。

这样真的好吗?东林党的“清流”们当真是一群道德高尚的官僚吗?失去了权力制约的他们对明朝的政治走真的起到了积极作用吗?

暂且不管魏忠贤贪污了多少银两、杀害了多少忠良,单看阉党为政期间的政策,不难发现,阉党的所作所为与东林党比起来,还是有一部分是利于国家的。

拿财政收入来说,明朝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问题,西北有匪患,辽东有满洲,朝廷急缺的是军饷。天年间,魏忠贤设立矿监,核查全国的矿场数量、监督盐运,每年都向东南各省的矿商和盐商收取一大笔矿监税和盐税。所以,天启年间的农民承担的赋税尚无太多的加征,边疆的将士们也尚可温饱,军费勉强开支得起。

矿监税自万历后期就开始设立,万历在文官集团的极力反对下设了又停、停了又设。到了天启年间,灾荒和战事都比较严重,加上阉党权势正旺,文官集团无人敢反对此项政策。阉党倒台以后,东林党的文官们马上就上书崇祯,义正词严地抨击矿监税为“恶政”,要求废除。这其实是东林党借废税之机打压政敌的一种政治手段。

矿监税被废除后,明朝财政的缺陷立刻暴露了出来。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军费和朝廷开销,崇祯听信东林党官员的建议,加征辽饷、剿饷和练饷。然而,士绅阶级坐拥大笔财富,却不用交税,这巨大的财政负担直接摊在了全国农民的头上。这是加速明末百姓走向反抗道路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崇祯不懂得权力的制约,他只看到了阉党消极败坏的一面,却看不到他们的隐性作用;他同样也看不到东林党成员坐大后重蹈阉党祸国殃民之覆辙的隐患。崇祯铲除阉党,其出发点不能说是坏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权力制约的失衡最终会成为埋葬国家的坟土。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兴替镜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明末第一社团,崇祯惹不起,李自成瞧不起,被多尔衮骂成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尔衮李自成简介,李自成对崇祯的评价,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谁厉害

    在崇祯末世里,如果想在群魔乱舞的上流社会找出个代表光明正义的团体组织,非江南复社莫属。复社最初是江南名士张溥和张采于崇祯二年(1629年)在吴江成立的文社。自那以后,这个标榜文学复古的社团,就似平地里一声春雷,影响惊天动地。平日里相轻的各路社团心甘情愿挤破头皮来合并,还有大批精英名流削尖了脑袋也要在

  • 异族蠢皇帝,一个决定惹怒成吉思汗,全国深陷战火数十年淘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有多厉害,秦始皇vs成吉思汗,佳姐爱历史成吉思汗全集

    公元1208年的一天,蒙古草原上新近崛起的霸主成吉思汗率众恭候从南方大金国来的贵宾。彼时,金国国力雄厚,威震四方,蒙古诸部落均为金国附属。金国使臣到后即传诏:“大金国潞王完颜永济已经登基,你们快点朝南跪拜。”但成吉思汗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呵呵笑道:“我以为皇帝是天上人做的,没想到竟是这种庸

  • 一农民挖到张献忠金印,卖出1300多万,专家呼吁;严惩盗掘团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献忠宝藏考古图片,张献忠的盗墓大案,江口沉银盗掘倒卖案

    明朝末年,由于朝廷混乱,全国百姓也被折腾的民不聊生。为了生活,许多人揭竿而起,组成了农民起义军。其中张献忠领导着一支非常有名的农民军——大西军。他占领成都之后,建立了大西政权,自立为帝,年号大顺。 3年后,在与清军激战时被打的溃不成军,然后带领一小队残兵败将逃回了成都。自知大势已去,但他不甘心把自己

  • 宋江被毒死后,武松说了六个字,道出他与宋江早已没有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松听说宋江被毒死说了哪6个字,宋江和武松是被毒死的吗,武松怼宋江

    一开始,好汉们之所以上梁山,大多是为朝廷所逼,被逼无奈,上梁山讨生活,结果后来,朝廷一打出招安的名头,希望这些人能为自己办事,宋江毫不犹豫就接受了招安,令无数好汉一脸懵。结果,众人在跟随宋江前往后,果然大半都遭到了不幸,在征讨方腊时,人数悬殊,死伤大半,最终仅有二十七人存活。后来,剩下的人进入了朝廷

  • 朱棣勒令儿子减肥,大厨偷做一事,朱棣得知,立马将他活煮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大哥死了朱棣痛哭,现代朱棣和古代朱棣,朱棣对付政敌的残忍手段

    有一次,朱元璋让秦、晋、燕、周四个藩王的世子分别批阅一些奏章,朱高炽受命后将一些军事民生社稷类的奏疏挑选出来,奏报给朱元璋。朱元璋边看边夸朱高炽,忽然发现其中有几个错误,便对他说:“你看这里疏忽了吧。”没想到朱高炽语出惊人:“臣孙不敢马虎,只是这些小错误不足以渎天听。”朱元璋听后心里乐开了花,不由得

  • 他比徐达还猛,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因爱做一缺德事,40岁骤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这种说法有着很重的迷信成分,但如果我们仔细的研读那些武将的历史的话,就会惊奇的发现,凡是有过于杀降军行为的武将,最终的下场往往都是一种极为凄惨的,在这些武将中的一个典型就是明朝的名将常遇春了。常遇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人家,所以小时候的日子过得非常的清苦,在成年之后开始为了生存修习武功,后又因为无

  • 姚广孝临终前曾提出一要求,朱棣听后很是纠结,为何最后还是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姚广孝对朱棣说的话,姚广孝对朱棣有好处吗,朱棣杀姚广孝完整版

    1348年,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长大后却对医学不感兴趣,反而对佛学道学十分在意,14岁时,姚广孝便出家成了一名道士,随师傅学习阴阳术,后来姚广兴又拜入佛家,成为一名和尚。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百废待兴,他在全国征集通儒学的僧人进宫做事,姚广孝便在其中,来到京师,他并未被委以官职,后来宫里事情做完

  • 宋朝官二代都是混蛋高衙内吗?两大原因强有力地约束他们不瞎胡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衙内是什么身份级别,宋朝衙内是干啥的,宋朝衙内相当于什么职位

    两宋是儒家兴盛的时期,读书始终是官二代生活的主题。两宋141位宰相,官二代有62人,其中53人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只有9人纯靠祖荫得官。从这个统计也可以看出,宋代官场官二代所占比例始终不如平民百姓,而且官二代绝大多数也靠科举晋升。就总体而言,宋朝官二代至少不比其他任何时代的官二代差。元代的“旧臣勋

  • 北宋打造最强军团,眼看要灭亡西夏,却被这个二货折腾毁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西夏有多厉害,西夏与北宋,一句话描述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登基,这位忍够了北宋憋屈场面的青年皇帝下定决心啃掉西夏,因此不惜血本打造了足以争锋辽夏的骑兵军团。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爆发内讧,宋神宗闻报后果断拍板,于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元丰五路伐夏”战役轰轰烈烈上马。五路作战部队全是赫赫有名的精兵猛将,一路表现出彩,把西夏军

  • 宋仁宗遭遇行刺,案件却不了了之,竟是不起眼的她一手操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行刺,真实的宋仁宗案件,宋仁宗深度分析

    关键时刻,曹皇后坚定地拉住了宋仁宗,要求太监、宫女们紧闭宫门,不许任何人出去,同时命人从侧门去找都知官,让他带兵救驾。另外命人打水准备,因为刺客找不到皇帝,很可能会放火焚烧宫殿。果然,不久刺客便放火了,一直烧到帷幔之上。幸好宫内早有准备,火很快就被扑灭。此时护驾官兵也到了,当场杀死了三个刺客,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