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探查后,下令将其永久封闭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探查后,下令将其永久封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4/2/9 2:58:06

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曾国潘出生于湖南白杨坪的一个诗书之家。祖父曾玉屏及父亲曾麟书都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曾国潘自幼就随祖父一同学习诸子百家。道光十三年,二十二岁的曾国潘考取了长沙府的秀才。一年后,考取了道光年间的举人。开始前往京城,准备明年的会试。经过一年的备考,曾国潘并未考取道光十五年的贡士。

道光十五年,进士再次落榜的曾国潘经过思量,决定留在北京继续备考。一年后,再次参加会试,再次落榜。无奈之下,曾国潘选择回乡,同自己的同乡一起备考。道光十八年,二十七岁的曾国潘终于考中了进士,并在随后的殿试中,被赐予同进士出身。从这一刻起,曾国潘就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宦官生涯。

殿试通过后,曾国潘成为朝中大臣穆彰阿的爱徒。在随后的朝考中,被道光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此后曾国潘的仕途开始一帆风顺,短短几年后就已经是朝中重臣。

咸丰元年,洪秀全在广州发动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闻讯紧急召集大臣商议政策,曾国潘却上书历数咸丰帝的“罪过”。咸丰帝闻讯,大怒,数日后正式接纳曾国潘的建议,并召见曾国潘,对其进行赞赏。

太平天国运动以极短的时间内占据了南方的大部分城市,而清初入关时的八旗子弟兵因长期疏于操练加之一部分士兵因长期吸食鸦片,丧失作战能力。曾国潘于咸丰三年在自己的家乡组建一支军队,来抵御太平天国运动。因其士兵大多是湘人,故这支军队被称为“湘军”。

同治三年,经过十年四处征战曾国潘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而早在咸丰十年,曾国潘就曾上书咸丰帝建立属于自己的“枪械库”。但直到同治元年,曾国潘才建立起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军械所。军械所创立不久,曾国潘就派遣徐寿、华衡芳等人研制属于自己的“船只”。

同治七年,江南造船厂研制的第一艘船只正式开始使用。同年末,曾国潘乘船北上,进京朝见慈禧太后及同治皇帝。而在同治六年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曾国潘从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同治六年,数千名天津百姓聚集在法国教堂。要求法国教堂对于近期发生在天津地区的幼儿被残忍虐及儿童无辜被拐卖事件做出回应,天津府衙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

但驻法国教堂的领事却认为:“清廷府衙包庇自己的子民”。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时任天津知县刘杰的仆从残忍害。此举彻底激怒了天津百姓,无数百姓涌入了法国教堂。

法国教堂内的修女、神父及中国信徒五十人被愤怒的百姓殴打致,法国教堂及法国驻中国大使馆被愤怒的天津百姓烧毁。英美法三国闻讯,立即派遣自己的舰队抵达大沽口,向清廷示威。并责令清廷严惩凶手,

同治帝召曾国潘回京处理此事,曾国潘接手后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调查。该事件最后以带头者十五人全部公开处,从犯三十人被流放,并赔偿法国白银四十六万两而结束。

处理结果一出来,曾国潘遭到无数人国人的谩骂。此后一生都没能摆脱这个骂名,曾国潘带着这个骂名回到了自己的任上。同治十一年,曾国潘上书同治帝:“派遣中国优秀学子赴海外留学”。

同年的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潘在南京过世。曾国潘过世后,家人对其安葬地点争论不休,曾国潘的儿子曾记泽和弟弟曾记鸿遵循曾国潘的遗愿。回到故乡安葬,但因为曾国潘的陵寝所在地还没选好,故兄弟二人决定先将父亲的灵柩安放在金盆岭。

但此事遭到了曾国荃的极力反对,因曾国潘事先留下遗嘱,陵寝所在地要与曾国荃商量。故曾记泽兄弟只能听从曾国荃的意见,另择他处安葬父亲。

曾记泽与妻弟外出时,发现紫竹山风景极好。便想将父亲安葬在此地,却又遭到曾国荃的反对,这一次曾记泽没有选择妥协。但曾国潘生前好友郭熹焘听闻后,赶来劝说,并提供了另外一处安葬之地——坪塘。

此处安葬地,曾国荃与曾记泽兄弟看后表示没意见,曾国潘的安葬地就此定下。曾国潘安葬后,曾家为了保护曾国潘的陵寝不被外人打扰,特地聘请了当地人为其守墓。

但曾国潘的陵寝还是遭到了破坏。最早的一次是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而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此后曾国潘的陵寝得到了专门的保护。

因为棺椁并没有遭到破坏,仅遗失了一些陪葬品。经过相关专家的综合研究,最终决定将曾国潘的陵寝永久封存。曾国潘陵寝前的石头构造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了修复,并还原了一部分。曾国潘一生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提出的“派遣中国优秀学子赴海外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洪秀全为什么会暴毙?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在1851年1月11日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在主权原则上,其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 说到古时候的太平天国运动,小编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一个人就是洪秀全了。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太

  • 德妃为何对两个亲儿子差别待遇,只因雍正皇位得来的不正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对德妃的评价,雍正生母德妃女儿,历史上的德妃真的很偏心吗

    提到德妃娘娘在很多影视剧都出现过,比如《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等。雍正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康熙最宠爱的妃子之一。最爱十四阿哥,隐藏在柔弱外表下的暗潮汹涌,是宫心计高手。德妃原是隶满洲正黄旗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雍正宣称乌(吴)雅氏乃“本朝旧族,创世名家”。167

  • 历史解密:康有为逃出国以后一共娶了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说到梁启

  • 历史解密:甲午战争时期左宗棠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二十岁乡试中举,留意农事,遍读群书。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回民起义,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说到甲午中日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

  • 历史解密:和珅为什么能贪这么多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初时为官清廉,1780年通过审结李侍尧案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随着权力的成长,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积攒了大量钱财。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均有往来经商,是18世纪世界首富。嘉庆帝在乾隆死后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赐其自尽。说到和珅很多人第一影响就是贪吧,不

  • 功绩不亚于左宗棠的民族英雄赵尔丰,一战收复西藏百万国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尔丰女儿,赵尔丰个人简介,左宗棠平定新疆纪录片

    清光绪三十一年,桑披寺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群喇嘛和土司发起了反法运动,烧毁天主教堂,还散布谣言称,时任驻藏大臣凤全是法国人派来的假钦差。实际上,凤全是地道的满洲镶黄旗人,曾在四川开县等诸多地方任职,官声一向不错。光绪三十年,凤全被派朝廷派往西藏任职,这期间凤全兴办屯垦,招募兵勇,改革藏政,实施改土归流

  • 康熙为何不杀鳌拜?不是他罪不至死而是功劳确实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为什么晚年后悔擒鳌拜,康熙与鳌拜电影,康熙拿下鳌拜完整版

    鳌拜出生将门,他的祖父索尔果在努尔哈赤时期统领镶黄旗,他的父亲卫齐在皇太极时期任盛京提督,他的叔父则更显赫,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此外,鳌拜的哥哥卓布泰在顺治朝时授征南将军,弟弟巴哈也是顺治朝的领侍卫内大臣。鳌拜自幼和其他满洲贵族一样,善于弓马骑射,成年后技压群雄。起初,他只是皇太极身边的一个

  • 清朝皇宫内到处是井,为何没人敢喝里面的水?主要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八井布局,清朝皇室饮用水源,清朝皇宫里水井

    北京本地的水不怎么好喝,平民没钱对付喝,皇室肯定是不喝的。所以皇宫里的井水一般都是拿来使用,而不是饮用。明清两代,皇室饮用水都是来自玉泉山,乾隆更是亲封玉泉山为天下第一泉,除了下江南时,曾用趵突泉水代替过之外,其他时候,都是喝玉泉山的水。老北京城西直门,明清两代都走这个门往皇宫运水。故宫里面的井水,

  • 光绪变法失败,看看用的都是啥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是的:1.聘请君主立宪制国家有识之士:担任皇帝老师;2.组织亲王、贝勒:建立贵族议会;3.招安孙中山、袁世凯等人:组织人民议会;4.组织内阁:有计划推动君主立宪制;5.对有血债者:通缉归案总之不能让康有为反垄断“变法权”。起码应该跟六叔通通气儿啊。不能脱离宗室,更不能脱离八旗和士大夫。戊戌变法,问题

  • 考古队探查1989年盗墓贼炸开的曾国藩墓后,为什么要永久封存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作为一名非常具有争议色彩的历史人物,他与其徒弟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他们的名声响彻了整个晚清时代,为我国推动了新命运的发展……他们毫无疑问是时代的功臣,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其中一位最具有争议的大臣——曾国藩。曾国藩祖籍湖南长沙,父亲中年入仕,所以对长子曾国藩给予了厚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