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印度这样的“人类高质量国家”,为什么是散装的?它缺一位秦始皇

印度这样的“人类高质量国家”,为什么是散装的?它缺一位秦始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3/12/14 16:55:53

印度:一个可悲的“中亚下水道”之地

古印度的历史非悠久,化也相当繁荣,但这和现代印度没什么关系。自从来自中亚与西亚的伊斯兰征服者征服了大量印度地区后,古印度文化就已经被大量摧毁和消灭了,虽然今天我们还能在某些印度地区看到古印度时期的遗迹,但对于现代印度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文化断层”罢了。(参考古埃及文明,现在的埃及是阿拉伯人)

但是从文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北部地区仍然延续着古印度流传的“印度河文明”。古代的“婆罗门教”,就是现在印度盛行的“印度教”,古印度和古埃及比起来,在文明延续上还是更好一些的。

但是到了阿拉伯人崛起后的时代,有不少中亚的游牧民族也改信了伊斯兰教,在蒙古征服时代后,建立了诸如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这样的世界强国。其中,莫卧儿帝国就是南亚大陆上最后一个封建大帝国。而在莫卧儿帝国之前,印度就因为中亚等外来势力的入侵而四分五裂,出现了诸如巴赫曼尼苏丹国、德里苏丹国、章普尔苏丹国等穆斯林君主统治的国家。

南亚大陆作为一个印度教占绝对优势人数的土地,绝大多数统治者却是穆斯林苏丹(称号相当于国),由此可见,印度这样的奇葩地区,可谓是人类历史的一大“研究宝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类历史大杂烩”,却在今天为如此阶级分明,基建落后,迷信盛行呢?印度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他们缺乏一位“印度版秦始皇”。

与其说印度是一个“散装国家”,不如说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

在莫卧儿帝国时代,这个强大国家的表面是经济繁荣,军事强盛,其背面却是松散的统治与一盘散沙式的地方管理制度。就算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在政治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执政水平。而现在的印度,除了严重的种姓制度残外,在严重的城乡矛盾与贫富差距,宗教冲突等问题方面也缺乏对应的管理机制。

“和这样的国家在一起,怎么能建设好亚洲呢?必须要重拳出击!”对于印度种种落后的现状,印度政府并没有任何积极应对的意思。印度大约有1700种语言(包括方言)。而在此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以上的,竟多达33种。而且在宗教信仰上,印度除了主流的印度教外,还有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天主教、佛教等宗教影响着印度各地区的群众。其中,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和锡克教的矛盾尤为激烈。

曾经著名的“印度铁娘子”总理英迪拉·甘地,就在处理锡克教与印度教的冲突问题时,惨死于锡克族保镖的刺杀。而在印度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混居地区,也经常因宗教仇杀导致血腥混乱的“宗教战争”。除此之外,各邦之间的斗争也相当频繁。

前段时间印度两个邦边境发生大规模械斗,警察甚至还拿着突击步枪射杀了平民百姓,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印度中央亲自下场,才能解决地方矛盾。而在之前,像这样的内部斗争在印度是极其常见的,只是规模没这么大。

此外印度南方的喀拉拉邦是印度共产党执政邦,在疫情管控和教育建设上名列前茅,然而,这样的行动也在印度一些社交平台上受到了排斥和污蔑,原因也仅仅是“他们对中央不够忠诚”等。由此可见,印度内部的割裂与冲突,无时不刻的都在提醒我们,印度这个散装国家,形容它是“地理概念”更加恰当。

倘若印度有自己的“千古一帝”秦始皇,那当今印度或将成世界强国。

中国有了秦始皇,才让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统一”。而这个统一不仅是政治上的,更多还是在货币、语言、文化、轨制等多方面的全面统一。虽然在印度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大量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但是,印度都从未出现过一个千古一帝的“印版秦始皇”。

虽然现在世界发达了,印度政府也有条件推行一些全面一统的政策,但是,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宁愿煽动本国的民粹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都不愿通过“壮士断腕”式的方式,让印度实现全面统一化的改革。不过,如果印度历史上曾经也有过秦始皇这般的人物,那么今天的印度就将是亚洲第二个“世界强国”了。

毕竟,印度可耕地面积实际上比中国还要大。只要印度采取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实现本国意志上的统一,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样的能力,想必印度的耕地将会养活15亿人以上的人口,而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旱灾洪涝时,导致印度各地严重饥荒,甚至出现“人肉相食”的惨状。

对比之下,中国的崛起已经是历史注定的趋。在秦始皇统一中华大陆后,如今我们不用再将湖北湖南人称作“楚国人”,把四川人叫做“蜀国人”,把山东人称作“齐国人”等。唯有大一统,才能将中华民族,或者说整个人类的力量凝聚起来,开辟一个“人定胜天”的伟大时代。在这方面,印度还将有一个漫长的路要走。

印度是走向崛起,还是走向自嗨?喀拉拉邦或许是答案

虽然有国外专家认为,印度很可能会走向分裂的状态。但从印度人民方面来看,他们擅长隐忍,不像欧美国家的民众那样容易出现严重的分离主义叛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将看到这个腐朽不堪的印度,正缓缓地走向新时代。如果印度不实现文化、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统一,不打破阶级壁垒,实现土地改革。那么,印度将永远无法崛起,只配成为坐井观天的“自嗨强国”。

不过,印度现在也出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新力量,那些人,就是印度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们。其中秉持马列主义思想的印度共产党人,现在已经通过议会斗争的手段,成为了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执政力量。

这个邦是印度人均识字率最高,医疗系统最完善,疫情防控最优秀的一个地区。而在印度东部地区的山林里,秉持着“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印度红色游击队,还在通过武装斗争的道路,寻找着一个“有希望的印度未来”。

这个苟延残喘,腐败无能的莫迪政府,正在将印度变得极端魔怔化。无论是他们的反华行径,还是其侵略野心,都注定他们会亲自毁灭这个旧印度的未来。但是在印度共产主义者愈发活跃,了解共产主义理论,认同唯物主义思想的印度年轻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相信,这个“不破不立”的印度,终有一天会实现重生和发达。

而在那时,中国人也将见证一个“新世界格局时代”的到来。毕竟,整个21世纪才刚过五分之一,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更多文章

  • 卫子夫一生受汉武帝宠爱,却不敌陈阿娇宫中禁术,最终含泪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皇后,她们有的能够在政治上对皇帝有所帮助,有的在生活中是贤内助,但是也有一些皇后却没有好的心肠,时时刻刻想着争宠,把后宫弄得不得安宁。其实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必须要有一个德厚宽仁的皇后。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整体的利益,今天我们介绍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她原本和汉武帝是一对有情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这位“北方良将”真能扭转乾坤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曾评价李牧说“李牧不死,赵国不亡”,秦国也没有办法统一六国。这就让人好奇,历史上的李牧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如果给他生存的机会,这位“北方良将”真的能力挽狂澜吗?[var1] 军事天才 据记载,李牧是一个右臂无法伸直的残疾人,他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靠的不是高强的武艺,而是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一点

  • 倘若北伐成功,诸葛亮会不会称帝?曹操最有发言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从历史上来看,人们都用尽各种巧言来夸赞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就没有替代阿斗的心思吗?难道就一直想要帮助刘家?其实从历史资料上来看,诸葛亮也确实发生过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似乎都有悖于忠臣二字。首先来看,诸葛亮死了没多久,李邈就赶紧给刘禅写了一封信,说诸葛亮手里掌握着兵权,还说他可能会谋反。表示如果诸葛

  • 宋襄公之死,并没有令宋国人吸取教训,这样迂腐的事还在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作战,宋襄公命令军队早早的做好准备,严阵以待,而此时,楚军正在抢渡泓水,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敌人未全部渡河,请你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渡过泓水,还未列队成阵时,子鱼又说,趁他们立足未稳,赶快攻击。宋襄公还是不许。等到楚军完全渡过

  • 他比项羽吕布还要勇猛,却死的非常凄惨,五马分尸都杀不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文 | 韦爵爷纵观中国历史长河,有很多英雄猛将,在很多人的眼里能够被称为猛将的人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比如像这个项羽、还有吕布,让每个人佩服不已!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历史猛将比项羽和吕布还要厉害,被称为古代第一猛人!那么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李存孝,他是唐末五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古代有很多人都把李存孝放在项羽

  • 荆轲如果等来这位神秘高手,中国历史将会重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荆轲的历史资料,历史上的荆轲有多强,荆轲简介及生平事迹

    [var1][var1][var1][var1][var1]荆轲既以剑术闻名,且有备而去,图穷匕现之时,他已抓住秦王衣袖,却一击不中,反身被八创,腿也被秦王砍断,后人认为,这都是因为荆轲疏于剑术,学艺不精所致。荆轲行刺失败之后,和他有过交往的剑客鲁句践叹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意思是荆

  • 卫青太可怜了,娶了四十多岁的老女人,最后还被活活克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平阳公主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室的人,但是卫青要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公主也是十分的够资格的,怎么就娶了这样一个都当了奶奶的人呢?而且平阳公主每嫁一次不久后丈夫就去世,这在古代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民间称这样的女人克夫,卫青最后去世也有民间传是被平阳公主克死的,那么卫青也算是手握兵权有权有势的大将军了,为什

  • 为什么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妖火历史观2023-02-04 18:04黑龙江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春秋时代的战争,本质上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诸侯国扩张。[var1]或许,这些战争当中,有的战争稍显文明。打赢之后,既不图地盘,也不拿财宝,只是为了所谓的‘匡扶正义’,但实际上,战争的真实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扩张。只不过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他们都是谁?放到现在都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各地起兵的诸侯中,最主要的便有十八路,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

  • 三国时的蜀国只有九十万人?军队却长期拥有十万之多,合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国灭亡的三大原因,蜀国之人,蜀国五虎上将vs吴国五虎上将

    一样平常来说,一个兵士在前方的耗损,必要10多个农人来供给。若是说蜀国的总生齿只需90多万的话,那蜀国戎行根柢不会跨越3万。在东汉末期,汉朝总生齿4000多万。经由长期的战役,确实损失了很大一局部,但也不会降落到几十万的程度。按照三国志的说法,魏国有生齿400多万,戎行跨越40万。吴国有生齿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