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的蜀国只有九十万人?军队却长期拥有十万之多,合理吗?

三国时的蜀国只有九十万人?军队却长期拥有十万之多,合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1/19 19:54:24

一样平来说,一个兵士在前方的耗损,必要10多个农人来供给。若是说蜀国的总生齿只需90多万的话,那蜀国戎行根柢不会跨越3万。在东汉末期,汉朝总生齿4000多万。经由长期的战役,确实损失了很大一局部,但也不会降落到几十万的程度。按照三国志的说法,魏国有生齿400多万,戎行跨越40万。吴国有生齿200多万,戎行20多万。蜀国只需生齿90多万,戎行数目接近10万。从这个数字来说,三个国家的戎行数目都占到了总生齿的非常之一。可是按照那时的农业消费量根柢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说,三个国家的总生齿数目都有问题。

有一局部历史学家认为,这里面记实的生齿不是实际数字,而是挂号造册的生齿。除了这些生齿,还布满着大量的黑户。认真的说,这个说法是斗劲适宜历史的。公元280年,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停止了一次生齿统计。那时全国生齿为1600多万,总计240多万户。可是仅仅3年之后,生齿数目到达了370多万户,添加了130多万户,便是生齿添加了好几百万。在短短3年时辰里,生齿生育绝对达不到这个数字。所以说,最大的可能就是本来的那些黑户,已经被官府重新挂号造册。

更多文章

  •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如果两两进行巅峰对决,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多年征战中,涌现出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他们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最优秀的统帅。巧合的是,这四位名将分别隶属于两个国家,分别是秦国和赵国。他们四人,在各自的征战生涯中,几乎没有败绩。如果让这四位名将,两两进行巅峰对决,即白起

  • 三国常胜将军赵云的战斗力,在历史上可以排进前十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作为三国的人气王,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在历史上能排到第几呢,能进前十吗?在三国演义中,常山赵子龙战斗力爆表,被称为常胜将军,是可以跟吕布单挑的人物。在赵云的经典战绩中,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心惊胆寒,那是何等的威风,赵云也一战成名,从此威震三国。那如果把赵云放到历史中,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武将相

  • 【悦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六篇,主要记载了“战国四公子”其二——平原君及赵国上卿虞卿的事迹。[平原君赵胜][var1]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赵武灵王(赵雍)之子,曾辅佐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三次免相,三次复位。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欢招揽门客。平原君家中有一美人,曾嘲笑一躄(

  • 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为何要放他一马?实则无奈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这次所说的也是跟诸葛亮有关,但是,这个天命或许更多的是局势所困的无奈之举吧。赤壁之战之后,火烧赤壁的大败让曹操落荒而逃。在逃跑的过程中,由于诸葛亮熟知曹操的性格秉性,安排了赵云张飞在半路拦截,但是又不让他们拼命追杀,这全是在为了最后的埋伏做下铺垫。在战争开始之前,诸葛亮在军帐中安排部署,唯独没有

  •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赵国降卒外,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赵括决战长平,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会死

    [var1]与其他武将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作战风格不同,白起作战不求攻掠土地,而是寻求最大程度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之所以如此,除了战略需求之外,应该也与秦国的“军功爵制”有关,而这也是为什么白起一生击杀敌军达百万,最终获得“人屠”这个称号的原因。可以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统一六国,就是由于在白起的这种

  • 荆州博物馆上新!比“越王勾践剑”还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800多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其中不少文物更是首次向公众开放荆州楚墓出土的 “吴王光戟”就是其中之一在荆州博物馆陈列大楼的青铜文化展区,修复过后的“吴王光戟”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凌冽的光芒。壹“吴王光戟”从哪来?2019年5月16日,荆州博物馆对位于荆州市纪南镇枣林铺古墓群中的一座编号为“唐维寺M11

  • 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的这一举措,让蜀汉平稳存活了3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死后诸葛亮能撑多少年,刘禅得知诸葛亮死后的信息,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多久

    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也对他十分尊敬,以“相父”相称,蜀汉的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手中,他也乐得只做个名誉皇帝,不用去操那个心,一身清静,也算是人生的另一般风景。但是人命必定有天年,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不得不直接面对那些不用操心的事情。 众人皆知刘禅无雄才,更无大

  • 三分魏蜀吴,为何魏国叫曹魏,吴国叫孙吴,蜀汉却不叫刘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所以,刘蜀是不可能的,而刘汉可以有很多,但蜀汉只能有一个。01不管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都是今人对这三个政权的称呼,以前可不这么叫。曹魏甚至一度被称为“魏朝”,代表三国正统。孙吴很多时候被叫做“东吴”,意味着它偏安一方的地理位置。而蜀汉政权,他们自己最喜欢的称呼叫“季汉”,而魏吴和后世

  • 被称为“吕布第二”的马超,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马超名声比吕布还差,吕布对线马超,马超不减吕布之勇是啥意思

    曾经的五虎上将马超。为什么在归顺刘备之后,一直不被重用呢? 曹操曾言:“马超之勇,之于奉先;马超不死,吾心不安。”,可想而知马超是多么的勇猛。马超是演义里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虽然正史上没有五虎上将这么一说。但在罗本的演义下,关张赵马黄这几位可谓神一样的存在,能敌万人、都是那种能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

  • 世人只知“商鞅变法”,可知魏国灭亡的关键也和商鞅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卫国这个国家,规模很小,国君又不思进取,留在卫国是不可能有发展的,对商鞅这种雄心勃勃的人来说,自然不会长留此地。于是,商鞅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故国,前往魏国发展,在魏国的相国公叔痤门下担任中庶子。史料中记载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所以,在魏国期间,对于李悝的《法经》,是肯定进行过认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