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荆轲刺秦失败只因想活捉秦王,高渐离同样惨死秦王手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66 更新时间:2024/1/24 22:57:4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首歌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荆轲出发行刺秦前,在易水边吟唱的一首悲壮歌曲。

然而这首歌并不是荆轲在临行前独自吟唱,在他出发前也有一位挚友击筑相送,才致使荆轲由此佳作,这位挚友正是高渐离

[var1]

荆轲是什么人,身逢乱世,他是一名刺客,此刺客可并非是现代游戏里的刺客角色。刺客是古代历史中的一种特殊职业,人们都对刺客有一种刻板的印象,无非源于武侠影视的影响。但是荆轲刺秦王,却是有一种侠肝义胆的气息,即使他知道刺秦王是有去无回,但他还是依旧前往。

故事从荆轲踏上燕国这片土地开始,在此之前,他去过许多地方,都不曾驻足停留,或许这正是一位剑士、刺客的做派,早已习惯了江湖居无定所的日子。但当他到了燕国集市的时候,本意也是不会停留太久,可偏偏天意如此,遇到了高渐离。

[var1]

正在他于集市闲庭信步时,不远处传来了引人入胜的清冷筑声,他停下脚步放眼望去,击筑之人一身素衣,虽是初见,但却如故,正是知音难觅。自此之后荆轲时常与高渐离对饮,相互惜才之情也是愈加牢固,可那个时代,刀光相见,连年征战亦是常事,万万容不得你逍遥自在。一切变故都发生在燕国太子丹逃回燕国之后,原本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当他逃脱之后,就深知秦王的野心,担心有朝一日燕国被秦军所破,太子丹想出的计策,便是派人行刺秦王。

[var1]

可天下谁有如此胆魄与能力,唯有荆轲。最终太子丹找到了荆轲,直言来意便是刺杀秦王。几番相劝,荆轲终究还是答应了。当他在与挚友高渐离把酒言欢之时,刺秦这本是国家机密,但他希望有人真心相送,还是告诉了高渐离事情原委。高渐离深知劝不动荆轲,便在荆轲临行前与太子丹及百官武为之践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在寒风中吟出千古佳作。荆轲深深地望着高渐离,离了终究是一言不发,渐渐消失于漫天的飞雪中,或许这一刻,知己之情都寄于天地,渗于寒风了。

[var1]

与荆轲同行的还有一位秦舞阳,荆轲自知秦舞阳胆小懦弱,怕是无用武之处。二人一同前往秦宫,进入宫殿,秦舞阳脸色大变,胆怯已经写满双颊,这一切早已被秦王尽收眼底。从这一刻起,刺杀已经算是失败了,最后的结局人尽皆知,荆轲死在了秦宫。可失败的缘由不光是事迹暴露,也有一点是荆轲托大想要活捉秦王,以此来达到要挟百官的目的。

[var1]

到此这位剑客终于倒下,临死却与知音高渐离天各一方,可他的故事结束了,高渐离的颠沛流离才刚刚开始。刺秦失败后,秦王大怒,便下令攻打燕国,而燕王为了平息秦王的怒火,将亲子太子丹杀害,人头寄往秦地,一颗人头怎能阻止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燕国终究是亡了。

[var1]

虽然国破山河在,可高渐离不愿这般苟且偷生,于是他也选择了与挚友荆轲一样的不归路。他四处击筑,最终还是在咸阳宫被人指出,高渐离也是坦然面对,这样最好,起码和荆轲死在同一座宫殿。

可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样发展,秦王赦免了他的死罪,中间波折重重,最终熏瞎了他的双眼,将他囚禁于咸阳宫,每日为王公贵族击筑。受不了折辱,高渐离最终选择效仿荆轲,他在筑里灌满了铅,在上堂击筑之时猛然抱起筑砸秦王,怎奈他是一个瞎子,只是一心求死罢了。

至此挚友双亡,死在了同一个人的手中,历史不会因他们而改变,古往今来,易水依旧流淌,他们留下的只有悲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李隆基的儿子,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李渊,大唐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登基为帝。时年51岁,在位9年。后因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公元635年驾崩。历史上对李渊评价不高,而之所有不高。是因为李世民对历史的篡改。原因就是为了让自己篡位趋于“合理”。但毛主席对李渊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 窃符救赵的关键人物竟是一名女子,她和信陵君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风云迭起,各国为了争霸与扩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千百年后,那些名人贤士的风姿仍受到后人的敬仰与膜拜。其中的战国四君子在当时就是偶像式的人物,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熟知,固然信陵君的智慧与胆量让人欣赏,可是在这个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一

  • 秦国到底什么样?看诗经中怎么描写秦国贵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的历史特点,关于秦国历史的史书,秦国时期的故事有哪些

    一提到秦国,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想到刻板的秦律,赳赳老秦锐士的勇武,以及那首慷慨激昂的《无衣》,似乎非刚烈不足以代表秦国。其实先秦时代秦国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诗经·秦风》收录的十首诗歌便风格迥异,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秦国生活。我们不妨来看看这首《秦风·车邻》。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

  • 秦军曾坑杀赵国40万将士,却在26年后遭受赵国极大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军攻灭赵国过程,赵国对秦军有过屠杀吗,秦军和赵军伤亡对比

    [var1]除了秦国,在其他六国中赵国自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后,也迅速发展成一个十实力强悍的国家,两强相遇则必有一战。在历史上,秦赵两国发生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那便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最后的结局是以赵国惨败而告终,那次战斗几乎导致整个赵国亡国,秦军竟然坑杀了40万赵国的将士

  • 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却崇祯轻易拿下看似风光背后却隐现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忠贤为何能稳住大明,崇祯死前为何秘收魏忠贤遗骸,崇祯穿越重用魏忠贤的小说

    其实在各种分析中,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但不管哪一种专权,实际上和皇帝本身的信赖不无关系,但我们一说到宦官专权,普遍认为明代最厉害,特别是刘瑾、魏忠贤时期,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的年代里面,甚至可以做到随意捕杀朝臣,做到与皇帝肩并肩的地位,但实际上明代的宦官掌权远不如唐代那么厉害。这就要说到刘

  • 西辽国号竟暗藏五行理论?身处西域,为何还对中原文化如此执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喀喇契丹,国号里藏着的五行秘密其实西辽对中原文化的坚守可以说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西辽的官方语言始终是汉语。虽然现代所发现的西辽官方文书极少,但在所发现极少量西辽文献里,汉语都占据了主要地位。另外西辽的皇族自始至终都即用了中原王朝特有的庙号和年号,并采用了中原的历法。而在西辽流通的钱币也基本是刻有汉字

  • 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然后跌落神坛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田氏代齐怎么回事,田氏代齐讲解视频全集,田氏代齐的故事简介150字

    因此前赵成侯挑衅魏国霸权,进攻魏国盟友,引起了魏惠王的不满,遂派魏国上将军庞涓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魏军主力进攻赵国,不久便兵临城下。在那个时代,经历了魏文侯时期李悝变法的魏国,迅速走向了富强,如日中天,连齐国、楚国、秦国这些老牌的诸侯国纷纷在魏国面前折戟。赵国多次向各国求援,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 苏轼:别让明天的忧愁,消磨你今天的志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勉励自己的诗句,苏轼简介个人资料,肥水不流外人田苏轼诗句

    他说了些老板不喜欢的话,写了些讽刺老板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诗,终于被同事捅了上去。老板其实还是很喜欢他的,因为他是大宋无限责任公司——其实也就是不负责任——创建百年以来,第二个在公司最高考试里,夺得第三等的人。一等二等,都是空置的,第三等,最高了。在此之前,他和弟弟苏辙双双高中进士之时,仁宗皇帝就向老

  • 楚国太子商臣打草惊蛇,智探真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太子商臣,历史上真实的商臣之死,商臣弑父的下场

    今天我们还是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话说楚国的楚成王,别看他是一个大王,实际上做事一点都不干脆,特别是在立太子这样的大事上,非常地举棋不定。蕞后楚成王将商臣立为了太子,不过没过多久,就觉得商臣不够好,想把他给废了。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商臣的耳朵里,商臣不敢相信,不确定他的父王是不是真想这么干,所

  • 苏坦妹:江南第一才女,与四贤游玩作诗,却死于朱元璋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少朋友应该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杀了很多功臣的帝王,他一生杀了很多人,从没有表现过悔改之意,但就是这样子的他,最后却后悔误杀了一位才女,为了表示自己的悔意,还在这个女子的坟前立了一个罪己碑,这个女子就是苏坦妹。朱元璋和他的二哥为了谋生计,决定各奔东西,朱元璋没有地方可去,又因为战乱灾害的横行,于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