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请功臣们吃饭,当菜上来后,刘伯温为何说今天我们必死?

朱元璋请功臣们吃饭,当菜上来后,刘伯温为何说今天我们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4/1/18 22:05:58

明朝是我国的历史上倒数第二朝代,其开国皇帝和其他皇帝相比带了一定的传奇色彩。

朱元璋他能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成为君临天下的开国之主,必然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才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他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才能是非常卓越的。

建国后致力于打败蒙古人,他也做到了。

但到了晚年时期,却是另一番景象,他阴暗残暴的一面被展现了出来。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打算宴请功臣们吃饭,当菜上来后,刘伯温却直接说出“我们今天必死”的言论,他为何要这么说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朱元璋请他们吃了什么菜,让他如此惶恐?

“平民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之后参加起义改名为朱元璋。

他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明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为明太祖。

朱元璋可是从草根到皇帝的人物,他出生的时候还是元朝统治时期,元朝当权者的统治非常残暴,欺压鱼肉百姓,使得黎民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从小家中贫寒,后又遇到天灾人祸全家都饿死了,就剩他一个人开始了全国流浪的生活。

元朝末年全国闹了饥荒,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

不过那个年代哪里都在闹饥荒,就连寺庙也没有足够的口粮养活那么多人,朱元璋被安排到外面去化缘。

后来他回到了家乡,在幼时伙伴汤和的介绍下,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虽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明、睿智勇敢,很快就成为了郭子兴的得力助手,不仅如此他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

在郭子兴麾下的时候,朱元璋就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逐渐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郭子兴去世之后,他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这支队伍的领导权。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领域进行的一场战役,称为鄱阳湖之战。

战略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之后又一个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之后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这次战役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战。

1368年朱元璋凭借着自己和刘伯温、徐达等一大批功臣的努力,顺利建立了明朝,消灭了敌军,就连元朝皇帝都被赶出了中原。

成功建都立业之后,朱元璋开始大肆嘉奖这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赏赐金银珠宝,发放免死金牌,立下豪言壮志要和大家一起共享富贵。

为表诚意专门修建了一座庆功楼,体现这些功臣跟着他付出的点点滴滴、辛劳苦劳。

这些功臣们大受感动,都希望朱元璋能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们。

明明是这么情真意切的兄弟情,为什么朱元璋请他们吃了一顿饭,就让刘伯温如此惶恐,说出“今天我们必死”的言论?

功臣势力大,威胁江山

朱元璋农民起义出身,其实最开始就是一群兄弟打江山,彼此之间不分你我,也没有级别之分,你的就是我的,感情很好。

这些人虽然都是朱元璋的生死兄弟,但他却没少在他们身上费心思,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皇位继承的问题。

朱元璋原本中意的是自己的大儿子朱标,朱标常年在外征战,战绩赫赫,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各位大臣对他也是赞赏有加,但遗憾的是朱标在一次战争中不幸去世没能继承大统。

朱标去世后再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继承皇位,最后朱元璋选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继承人。

朱允炆常年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宽厚仁慈,在这个急需休养生息的时期是个做皇帝的好人选。

但他太过于心软,礼仪仁慈对于当皇帝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缺少了威信。

做帝王不仅需要有仁爱之心,关心百姓疾苦,也需要杀伐果决的魄力,恩威并施唯才是举。

更何况开国功臣个个都是非常有权势的,只有仁厚根本压不住他们。

大臣们心里都不服,他们认为朱允炆一个后生小辈,不可能干出什么大事。

更何况从农民起义一路打来,这些功臣们也积攒了一定的势力,这本身对皇位就是一种威胁。

朱元璋怕这些功臣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危及自己朱家千秋万代的霸业。

另外也担忧如果他百年之后朱允炆压不住这些人,实权必定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孙子的手中,那他朱家的皇位岂不是岌岌可危。

除了这些功臣,还要顾忌他的其他儿子。

为了皇位的延续,朱元璋不得不做一些处理。

其实除了皇位继承的问题之外,这些功臣在生活行为上也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想动他们的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很多功臣仗着自己的开国之功,开始了骄奢淫逸,欺压百姓,甚至在朝中贪污受贿、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多都已经触及了国法,百姓们也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桩桩件件都直挑朱元璋的雷区,对于贪官污吏他一直是零容忍的态度,对于功臣们恃功自傲的做法,心里慢慢变的有些不满了。

朱元璋知道,再这样下去势必会危机到大明的江山,威胁天下的安定。

于是做起事情来也无所顾忌,就想着收拾他们。

伴君如伴虎果然不假,功高震主又不懂得收敛必然会遭到反噬。

但也有很多老臣了解朱元璋的性子,凭借着大智慧逃过一劫,躲过了君王的杀心,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宴请功臣上发生了什么?

“宴请功臣”守江山

朱元璋登基之后,在南京鼓楼岗建了一个“庆功楼”,用来宴请功臣。

朱元璋借马皇后寿诞选了一个黄道吉日表示要宴请功臣,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这个理由情真意切加上天子的这个行为,让功臣们大感欣慰,曾经跟随朱元璋建功立业的人无不深受感动,觉得受到了皇帝的重视。

所以大臣们都没多想,凡是能走动的都带着贺礼高高兴兴去参加宴会了。

朱元璋先让人上了一些素菜,水煮花生米、鸡蛋炒韭菜、小葱拌豆腐。

这些菜是希望他们可以如君子一样淡泊名利、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但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臣们都不怎么满意,疑惑朱元璋为什么请他们吃这些,有的甚至出口抱怨,想要退席。

这些菜可都大有讲究,只可惜他们大部分都是草莽出生,没什么文化,都是一些骄兵悍将,无法理解这其中的深意。

朱元璋亲自给他们解释了这其中的意思,但还是没什么人愿意吃。

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心中难免失望,但脸上不动声色让人上了另外一份菜。

随后侍从端上来三道菜,清蒸燕窝、红烧兔肉、鼋汁狗肉。

大臣们看到荤菜后都非常高兴,唯独刘伯温吓得不行,背后直冒冷汗。

刘伯温从小就聪明善于洞察人心,看到这些菜就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丢了性命,哪有什么心思吃饭。

徐达一看刘伯温这个反应,连忙问他怎么了。

刘伯温说这些菜的意思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们小命要不保了,陛下这是在警示我们呢。

刘伯温此人在民间据说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存在,能掐会算、足智多谋,是朱元璋非常重要的谋臣之一。

早前刘伯温都提出过要辞官回乡,天下初定的时候,刘伯温就进宫见了朱元璋,言辞恳切的请求皇帝。

如今天下已定,微臣的责任已尽,愿意辞官还乡颐养天年。

朱元璋一听这话哪里肯放他走,极力挽留刘伯温。

朱元璋不愿意放人刘伯温也猜到了,但无论朱元璋再怎么挽留,他依然执意要辞官。

朱元璋最终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给他,让他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然而就在刘伯温临走之前,朱元璋在庆功楼开了这场宴会,除了邀请功臣庆功之外,还为了给刘伯温饯行。

这场宴会名为庆功实则敲打,邀请的都是之前打江山的功臣。

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原本是一场庆功宴,最后却让他们几乎都命丧黄泉。

果然君心难测,最是无情帝王家。

由于出身微寒,从小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四处流亡,造成朱元璋的性格生性多疑。

这些功臣势力也大,令他觉得那些开国功臣都有要谋权篡位的想法,所以才会出现滥杀无辜的情况。

好在刘伯温与徐达一向交好,提醒他不要喝太多酒,保持清醒,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跟着皇上,刘伯温说完之后便匆忙走了。

果然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朱元璋起身出去了,徐达看到后跟着皇帝一块离席。

朱元璋发现有人跟着,一看是徐达便问起缘由,徐达说前来护驾。

这话可是让朱元璋不太高兴,他跟徐达说不用护驾,让他回去吃饭。

徐达突然哀戚地看着朱元璋“皇上难道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眼见对方识破了计划,并没有开口。

徐达又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他说自己不敢违抗命令,只希望朱元璋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能照顾好自己的妻儿老母。

说完他转身往里走,朱元璋叫住了他,话音刚落,背后的庆功楼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房屋瓦舍坍塌,燃起了大火,整个庆功楼全部都被淹没在火海里。

徐达阎王殿前走一遭,虽然这次没有事,但他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每日茶饭不思,身体越来越差,忧郁成疾。

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说来也是可悲可叹。

结语

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也做出过很多造福百姓的事。

对于官吏的约束也很严格,他本身也一直清正廉明、勤俭节约。

不过他确实够狠够果决,在整顿开国功臣时杀伐果决,朱元璋一直也有“暴君”之称。

自古以来就没有那个皇帝是不想铲除异己的,权力终归是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大家了解到为什么朱元璋请功臣们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会说出那番言论了吗?

对于朱元璋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更多文章

  • 胡椒粉在唐朝意味着什么?宰相贪污800石胡椒,为何被皇帝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元载,是在《长安十二时辰》里,一个奸诈无耻、擅于钻营,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他通过巴结权监李辅国成功上位,后来一度做到宰相,权倾朝野。历史上真实的元载与影视剧里的形象相差不大,出自寒门的元载,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凤凰男”,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才华。不过,元载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

  • 明朝初期开国功臣大全(十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此开国功臣大全是根据明本《皇明开国功臣录》,并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其它一些史料缩略而成。名录共32卷,593位。本文将分若干期发表。◆卷二十七347王瑛:副元帅,金华卫指挥使。348柴虎:管军千户守温州。349徐大兴:元帅,仁和卫指挥佥事。350曹谅:指挥佥事。351王才:广东都指挥使。

  • 古代一刑罚很丢人,上官婉儿刑后更加美丽,在现在很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刑罚叫做墨刑,和现在的纹身很像的,这种刑罚不疼但是要是当时女子受到这种刑罚是连门都不好意思出的,就是在脸上面刺字然后再涂上颜料,这样就会留在脸上一辈子,但是没有想到一个叫上官婉儿的女子就受过这样的刑罚。但是谁也不曾想到,她接受过这种刑罚后变得更加的妩媚了,比之前还要好看了,大家知道上官婉儿是武则

  • 威武的秦桧,还是背着江洪的秦桧,游戏里游戏外都是力量的影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张很有趣的秦桧照片出现在上。这(这话没有错,因为秦桧在我眼里就是个鬼)一方面令人敬佩,另一方面又谨慎谨慎,坐拥权力。这张图也很有意思,因为真实的秦桧是一个强弱的权威,在游戏内外营造出有趣的关系。秦桧非常强大,这一点得到了赵构和朱熹的印证。秦桧死后,赵构承认自己一直带着宝剑守护秦桧。《满江红》爆发那

  • 走进懿德太子墓,19岁被武则天赐死,大唐最悲催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估计是人尽皆知,她虽然在位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百姓富裕,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良好作风,但帝位毕竟是篡夺来的,眼睛容不得半粒沙子,手段残忍的杀害了很多唐朝宗室的人,咱们今天要说的李重润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武则天的嫡长孙,本应成为大唐第五任皇

  • “中东武则天”莫扎:本是卡塔尔叛臣之女,却逆袭将王室踩在脚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她被誉为“中东武则天”,在20世纪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复仇大戏。她本是卡塔尔叛臣的女儿,为了报仇,她不惜委身嫁给仇人的儿子,忍辱负重了20多年终于逆袭成功,登上了卡塔尔的权力巅峰。如今的她不仅把父亲从大牢里解救了出来,还将卡塔尔王室踩在了脚下,连国王都要亲自为她穿鞋。除此之外,她还是卡塔尔百姓的救

  • 赵孟頫书画合璧《蜀道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 上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手下18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15名将领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他之所以坐在这把龙椅上,也是因为他的舅舅多尔衮。如果不是多尔衮率领秦军闯关,顺治帝这辈子恐怕都进不了北京。可以说,多尔衮是中华王朝进军中原的基石。尤其是当年的上海关之战,李自成率领十八万精锐远征东北。无意间被吴三桂和满清多尔衮的关宁兵一击歼灭,十五名名将阵亡,这场战争成为著名的多尔衮之战。那么多尔衮

  •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观下,杨贵妃的肥美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们只看到她的美丽,却没注意她的健康,而肥胖是一个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大部分的肥胖人都患有糖尿病,而且“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古诗我们都了解,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荔枝是一种糖分含量非常高的水果,甜食可是糖尿病患者的大

  • 皇帝让百官报乳名取乐,一将军刚说完,李世民:把他推出去,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君羡从小就表现出很好的武学天分,并且他本身就很喜欢武学,无论是舞刀弄剑还是驾驭骏马他都十分在行,他出生于隋朝覆灭的乱世,长大后便决定参军,加入了军营,起初他并非站在李氏阵营,而是在李密的手下做事,在后来的一次机缘巧合中,李世民见到了李君羡,并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于是拉拢到了自己的麾下。有一次李世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