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丰三年,大钱的铸造流通仅一年半后出现滥铸,到底发生了什么?

咸丰三年,大钱的铸造流通仅一年半后出现滥铸,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3/12/23 8:20:51

1851年,洪秀全发起了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为镇压以太平军为代表的起义势力筹措军费,出现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遂求助于铸造大钱,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猛涨、市场混乱的局面。急剧贬值的大钱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抵制,最终清政府不得不停铸大钱和停发票钞。

开铸大钱之议

考察清代货币史,可以发现,早在皇太极天聪年间,便曾铸造大钱。不过自入关建立统治以后一直到咸丰初年,清朝一直没有开铸大钱。但是,开铸大钱之议的提出,却可以追溯到嘉庆年间。当时有人上疏请铸大钱,主张铸大钱具体分当千、当五百、当二百、当百共四等;认为如以铜1斤铸大钱,扣去铜料、工料、运脚,可盈余纹银1两5钱。此议未获采纳。

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铸造大钱之议再起,其理由亦有多种。如道光十八年广西巡抚梁章钜就以杜禁私铸和排逐洋钱为由,上书提议今日变通之计,莫如铸钱之有余,以补银之不足,而且认为铸造大钱即可代替洋钱使用,建议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和当千五种大钱,认为此法一行,将民间旧积之私钱并外国所来之洋钱皆当自废。

道光二十三年御史张修育建议仿新疆普尔当十钱例铸大钱,二十六年徽巡抚植、二十八年给事中江鸿升等,亦上奏折请求铸大钱。但是,户部认为铸大钱根本达不到禁私铸之目标,大钱若行,私铸更易,论工本则轻而又轻,论利息则倍益加倍,并且强调圜法流通,原以便民生日用,官铸制钱不应以获利作为目的。当时道光帝也同意户部的意见,反对铸大钱,因而道光朝铸造大钱之议未能付诸实践。

到咸丰年间,铸造大钱之议又起。咸丰二年,四川学政何绍基上书请铸大钱,他分析了当前财用匮乏的原因,建议铸为大钱三品:曰当百,曰当五百,曰当一千,当千者重不过二两,俾与制钱相剂而行,凡支给俸、薪、养廉及河工、兵饷,皆银与大小钱兼放。赋税所入当收银者,皆准以银与大小钱搭配交纳。对此建议,咸丰帝虽未采纳,但也未坚决反对。

大钱的铸造与流通

清朝的国库制度主要分为皇室经费和国家财政两部分。皇室经费归内务府广储司掌管,国家财政则由户部执掌。至于京局铸钱,清朝在京城内设立宝泉和宝源两局,前者归户部管理,后者归工部管理,各自为政,不相统属。京城铸钱归京城之用,不准运往外省;而各省可随时奏准设局铸钱。

随着铸钱额数的大量增长,面值也愈来愈大,尤其是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开始铸发后,流通开始滞碍。为使大钱能够顺利流通,清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其重点就是在搭收搭放上。凡官员的薪饷、八旗的兵饷,及其他部库应拨款项,都有一定额数的搭放。而凡旗租、地丁、关税也准以大钱、制钱配匀交纳。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放收不能一致,民间淤滞不行,以致兵丁拒用,商人罢市。大钱纷纷贬值,物价腾贵,民不聊生。

正如王茂荫所预言,从咸丰三年底、四年始,清廷着力推行的大钱迅速走向失败。这种失败首先表现于私铸现象的大量出现。由于铸造大钱成本低而利润丰厚,因此自大钱发行以后,未及一年,盗铸如云雨起。私铸之案层见叠出,私铸之破案虽多,而愚民贪利之风仍未稍息。清政府为此虽然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由于利之所在,人尽趋之,并不能奏效。其次,私铸现象大量出现,进一步加速了大钱的贬值。

据给事中张修育奏报,咸丰七年正月各商贾拒用铁大钱,所有米店及零卖食物铺户,大半关闭,几于罢市。虽然政府下令强制行使铁大钱,但也无济于事。咸丰九年,终因铁钱日贱,经费浩繁,民间行用铁钱仍形壅滞等原因,在惠亲王绵愉等建议下,铁钱局及户工铁钱炉座,一并裁撤,铁钱遂停止铸造。

彭泽益统计,从1853年到1861年,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铜大钱约1100多万串,折合银两554万余两;铁钱局从1854年到1859年铸钱共合京钱数1500多万吊,折合银两375万余两,总计合银929万余两。而且这些只是清中央各局所铸铜铁大钱的数量,京外各省所铸大钱数量完全无法得到反映,实际所铸大钱数量肯定会远远超过这个数量。

大钱滥铸的影响

大钱以及其他劣钱的滥铸滥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货币贬值,物价昂贵。大钱开始发行后,始则因铜当百、当五十大钱,物价为之增长,继则因铁当十大钱,物价又为之增长。物价不断上涨,人民深受其害。尤其是北京地区,自大钱行使以后,不到一年,即出现粮食短缺。

御史伍辅祥奏折中也指出:近因京外各处贩卖粮食来京者不肯使用大钱,致外来粮食日少,粮店纷纷歇业。咸丰八年时,物价甚至出现了逐日任意增长的态势,如食米,从前每石止卖十余吊文,今则每石二十余吊不止,猪肉每斤止卖二三百文,今则每斤六七百文不止。至于杂粮、杂货、零星食物,以及一切日用之类,无一不腾贵异常,计自去秋至今,增长几至一倍。

其中原因,正如御史陈庆松上奏中所说,发行大钱后,物价粮价愈形昂贵,总由大钱折耗太甚,故运货入京者愈稀,自行使大钱,而贫民之流为乞丐者不少,乞丐之至于倒毙者益多。至贫民负苦终日,所得数百文不能一饱,遑问妻子,倘使物价稍贱,亦复何至于此。

结语

综上所述,清廷对于铸大钱的态度由道光到咸丰产生了极大地变化。咸丰三年,清廷开始铸大钱,原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结果大钱发行后只有当五、当十能够顺利流通,当五百等大钱却因为贬值快速而无法流通,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清廷强制流通,但经过发展之后,还是停止铸大钱。不可避免的是,民间私铸也给大钱的流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更多文章

  • 以明代的会同馆入手,探析明代对接外国使臣的政策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设置会同馆用于对接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臣,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等方面都给予关照。体现出了天朝上国对于其他国家的“怀柔”之策,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彼此相安。明代的会同馆不仅是对以前历代专门对接外国使臣馆舍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明朝政府对朝贡贸易设置的一些规定,采取封闭自守的相

  • 为何《雍正王朝》十四阿哥不支持老四而支持八爷?这一点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十四阿哥就特别明显,毕竟其是雍正的亲兄弟,却也支持八阿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为何十四阿哥胤禵与四阿哥胤禛都是同一个母亲老十四却支持八阿哥,而不是其亲兄弟四阿哥?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十四阿哥与四阿哥虽为同父同母,但两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并不在同一屋檐下。四阿哥与十四

  • 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姚广孝为什么走索而死,黑袍宰相姚广孝法号读啥,姚广孝塔

    那么,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到底有多厉害呢?从出世到入世再到入仕,从小人物到权臣,不争的姚广孝追求本心却又并不慈悲为怀,给后世留下无尽传说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叹其一生。1.嗜杀与不安分相传,明初著名相士云游嵩山寺时,曾遇姚广孝并惊诧世间竟有如此异僧,形如病虎性必嗜杀。而听罢此话,姚广孝并未气急败坏

  • 为何《雍正王朝》中权侵朝野的八爷会失败?这几点非常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犯了康熙大忌:结党营私大家都知道,康熙是从小就登上皇位的,但幼年的康熙在登上皇位后,可以说是非常痛苦,因为其并没有实权。朝政大权都主要掌握在鳌拜等几位辅政大臣手里。因为鳌拜与诸多大臣的结党营私,牢牢的掌控了清王朝的权力,而年幼的康熙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和威望的皇帝而已。直到后来康熙清除鳌拜等人后,清

  • 袁崇焕评价两极分化,被凌迟后,老百姓争相吃他的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末年,袁崇焕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个人文官出身,却靠自己的军事思想打败了努尔哈赤。堪称一位军事奇才,可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自己的个人性格,造成了一个悲剧,也造成了人们自明末以来对他多方的误解。自明亡以后,对袁崇焕的评价就很两极分化。称赞袁崇焕的人,把他捧上天;而贬低袁崇焕的人,认为他

  • 为何《雍正王朝》邬思道在雍正继位后要跑?不跑不行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邬思道陪伴雍正多年,深知其心狠手辣,继位后必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剧中的邬思道应该是陪伴雍正夺嫡最早的一批人了,在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中可谓一步一个坑,凶险异常。而正是因为有邬思道这个谋士在,雍正才多次避过了这些杀招,还得到了康熙的欣赏和认同。可以说雍正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邬思道在其中的功劳是远比十三

  • 建文帝到底下落如何?学者:590年前,朱棣已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阖宫已焚燃,帝不知所终”,为了搜寻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封锁城池清宫三日。然而,除却一具面目全非的焦炭之外,再无所获,随后,削发为僧乔装出逃等等说法四起,建文帝的踪迹,由此成了朱棣的肉中刺,非要拔除不得安宁,寻找建文帝,由此开始。史载,负责秘密寻找建文帝的人,正是朱棣心腹胡濙。胡濙为人“敬慎,一毫不苟

  • 王桂荃:梁启超没名分的“妾”,照顾培养了梁启超的众多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桂荃出生在四川一户贫困家庭,家中虽然贫困,但好歹父母健在,凭着父母在外劳作,再这么不济也可以填饱肚子,穿上暖和衣服,这对于一家人来说倒也满足。可是王桂荃的母亲在生下王桂荃后,落下来病根,由于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治疗病痛,就这样便一直拖着直到去世。这个家比之前过得更加困苦,也给父亲加上了更重的担子。他白

  • 山河月明第17集:徐妙云慧济寺见朱棣朱棣复职胡惟庸获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山河月明徐妙云帮朱棣做了哪些事,山河月明朱棣三哥托孤是多少集,山河月明徐妙云激励朱棣

    朱亮祖觉得皇帝这是表面严厉,最终还是放过了燕王,因此有些不满,胡惟庸倒是看得真切,谁也不能去逼着朱元璋杀了自己的儿子,故意提出让朱亮祖写奏表对燕王明正典刑,他们可以签字证明,朱亮祖自然不敢冒这个险呵呵一笑了之。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不能处罚朱棣,自然也就不会处罚那些公侯。朱棣去了慧济寺的时候,姚广孝已

  • 汪精卫老婆死不认罪:我丈夫是个美男子,拒绝国家特赦,牢底坐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陈璧君为何拒绝国家特赦,将牢底坐穿汪精卫没有看到日本投降,陈璧君却看到了。看到了,也害怕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陈璧君惶恐不安,丈夫不在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打算了。为防不测,在她的寓所广州市原法政路30号周围实施紧急戒严。并在卧室放置毒药一瓶,作为拒捕自杀所用。一群人研究出三条“出路”:第一条: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