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除掉上官婉儿?只因其站错了队

李隆基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除掉上官婉儿?只因其站错了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3/12/9 18:05:42

然而,武则天当皇帝没能改变女子的地位,只是在她去世后的短暂时期里出现了一批妄图掌有最高权力的女人,但她们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女人包括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在她们背后弄权的上官婉儿

太平公主等人本是皇室中人,身份极尊贵。上官婉儿与她们比起来不过是负罪的丞相后人,想凭聪颖干涉朝政,只能是处处为营、步步小心,平衡各方关系,但是,最终她还是被李隆基所杀。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杀上官婉儿呢?

上官婉儿的家世

上官婉儿的父亲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上官仪写得一手好文章,甚至还有以“上官体”命名的诗词风格。高宗会将重要的文诏交给他起草。

后来,高宗身体抱恙,武后逐渐涉及朝政。大臣们对武后的野心有所察觉。上官仪坚决站在李唐方面,反对武后。

一次,高宗将对武后隐忍已久的不满爆发出来,决定废黜她的皇后之位,于是便把上官仪召来起草诏书。武后及时赶到,阻止了他们的行动。

上官仪也因此彻底得罪了武后,被冤处死。上官婉儿和母亲一起被罚到宫中做奴婢。

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有道士占卜,说她将来会当大官,有大才。她的母亲感觉一个女孩不可能掌有重权,但仍旧全力培养她。

在宫中时,年轻的上官婉儿长得清丽脱俗,而且才华横溢,美名很快流传开来。已经称帝的武则天听说后,将年仅14岁的她召来进行考试。

上官婉儿应试时表现得十分出色,得到武则天的喜爱,从此陪伴在武则天的左右,后来被封为内舍人,负责起草诏书等事宜。

被李隆基诛杀

上官婉儿的全家都被武则天所杀,她对武则天应有深仇大恨,多谋的武则天也不应该信任她,但两人朝夕相处,关系很好。

其实,武则天早把上官婉儿牢牢地掌控住,只要她一起反心必将招来杀身之祸。聪明的上官婉儿对此非常明白,因此始终忠于武则天,而且兢兢业业不敢过多干预朝政。

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成为了中宗李显的昭仪。中宗懦弱,上官婉儿又有积蓄了多年的政治资本,这时她才开始真正地弄权涉政。

当时,中宗的皇后韦皇后野心勃勃,与女儿安乐公主一起觊觎帝位。上官婉儿不但不与韦后争风吃醋还与她交好,支持她称帝。

与此同时,上官婉儿还和太平公主来往亲密,她想左右逢源,无论是韦后胜出还是太平公主等李家皇嗣胜出,自己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她却忽视了李隆基,为自己的被杀埋下了隐患。

太子李重俊因谋反被杀后,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合谋,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新太子。而且,由上官婉儿亲自书写诏书。

当韦后公开作乱谋害中宗后,李隆基率兵将她铲除。上官婉儿在自己家中,预料到李隆基会来找她,提前准备好了与太平公主来往的证据,准备证明自己和李家人是站在一起的。

当李隆基到达上官婉儿家中,看到她气定神闲地等待自己。但是,出乎上官婉儿的意料,李隆基并没有饶恕她的意思,反而对周围人说:“此女祸乱宫闱,其行当诛。”于是,当即命手下处死了她。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

李隆基称帝后,并没有后悔杀死上官婉儿,但欣赏她的才华,下令将她的诗词编为书籍。由此可见,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多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原因

夺取至尊权力的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他人对自己权力的威胁,李隆基杀上官婉儿正是因此。

上官婉儿错就错在没有下对赌注,把筹码压在了与她一样是女人的韦皇后和太平公主身上。她替太平公主草诏立李重茂为太子,是李隆基所不容和绝对会记怀的。

李隆基曾经和太平公主站在一起反对韦后,但实际上,消灭了韦后之后,他们彼此便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曾经的同盟者立刻变为敌手。后来,李隆基也把太平公主杀死就是证明。

所以,上官婉儿拿出与太平公主交好的证据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李隆基早已有决心在事成后和太平公主分道扬镳,怎会因太平公主而放过上官婉儿。

李隆基是一代明主,即使上官婉儿没有直接针对自己的行为,但是他知道常年陪伴武则天左右的上官婉儿在宫中和朝中经营多年,难保没有野心。

武则天的例子,使人们对女人当政有了警惕。因此,出于忌惮的心理,李隆基也会杀掉上官婉儿这个既有权势又有才华的女人。

另外,上官婉儿容貌秀丽,李隆基与她年龄相差甚远,不会产生爱慕心理,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却有可能喜爱上她。如此一来,上官婉儿更可能效仿武则天,从后宫干政开始,成为李隆基的最大对手。

在当武则天助手的时候,上官婉儿就有与男宠暧昧的前例。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更是和不少王公贵族纠缠不清,还把其中一名贵族子弟扶上丞相的位置。

利用男人这种手段,对于上官婉儿来说驾轻就熟。如果,她想接近李旦的话,也不是难事。所以,李隆基完全有理由担心她会和自己的父亲走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也不得不处死上官婉儿。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这是上官婉儿的一句诗。她继承了父辈的才华,是不折不扣的才女。她跟随武则天,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这又是其他古代有才华的女子所不能相比的。

但是,无论上官婉儿多有才华,多谨小慎微,终究没能避免自己被杀。

女皇固然可以流芳后世,如上官婉儿,也可得到后世人的赞美。人各有自己的位置和出身,努力活出自己的色彩便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亚光与秦桧给了中国人为什么“仇富”“仇官”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两个人比较火!一个是因为严重违法违纪被审查的原中国篮协副主席李亚光。另一个是因为《满江红》的热映,而比较火的秦桧。李亚光与秦桧李亚光,男,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中国著名篮球攻击型后卫,运动健将。李亚光在中国篮球历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李亚光,12岁时因从军的父亲工作调动,举家从江

  • 冯玉祥隶书岳飞《满江红》,高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冯玉祥仅仅读书15个月,但他一生酷爱学习,孜孜不倦,从军后,冯玉祥读书很用功,粗通文墨,喜写通俗诗。如冯玉祥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因此 冯玉祥在书法和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底是被迫反击,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名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

    不过,后来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大家想讨论的,其实并不是“玄武门之变”的具体过程,而是李世民是否是早有预谋要夺权。李世民究竟是一早就想做皇帝,还是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他的父亲李渊再三恳请他做皇帝他都不肯,最后才被逼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千古之谜。由于李世民调阅了当时的起居注,所以我

  • 为何有大批明朝官员倒戈降清?他们不怕被骂成汉奸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风尘讲历史2023-02-08 07:30江苏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一个由汉人建立,一个由满人建立。站在明朝的角度看,满清是妥妥的异族政权,然而明亡之际还是有大批明朝官员倒戈降清,早期有范文程、李永芳、洪承畴、祖大寿等等,后期有大名鼎鼎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

  • 南宋皇帝的头骨,被元朝制成酒具炫耀近百年,朱元璋做法让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鱼羊秘史2023-02-03 20:01广东已关注说起南宋,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无能。大多南宋统治者,都可以用“昏庸无能”来形容,宋理宗就做过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导致宋朝彻底消亡。当时南宋面临金朝侵扰多年,宋理宗不听劝阻,与蒙古联手把金朝灭亡了。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好事,可是金朝位于蒙古与南宋之间,

  • 武则天复原图长这样,怪不得李世民不爱,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它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而在这之中又流传着无数的佳话。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古今中外多少人赞叹不已。为全世界的女性群体都增加了不少的荣光,历史上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受到男尊可悲的思想左右,这种思想甚是可悲

  • 韩世忠身为岳飞齐名的抗金将领,凭什么韩世忠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身为岳飞齐名的抗金将领,凭什么韩世忠可以善终?播报文章阿晓光说2023-02-06 14:04山东已关注韩世忠作为南宋历史上少有的英勇人物,他的英雄事迹被代代相传,韩世忠的名字令西夏人和金人闻风丧胆,韩世忠在南宋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将军。他的名号与岳飞比肩,但是岳飞却因为太过勇猛而下场凄惨,可是

  •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时,就创下一纪录,千年内无人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李世民时,就创下一纪录,千年内无人打破武则天曾经嫁过两任夫君,第一任夫君是李世民,而第二任夫君是李治,这两个男人在唐朝时期都是相当有名的,但是若说到武则天一生挚爱的话,那还得说到第二任丈夫李治,毕竟武则天和李世民年差距颇大,二人之间更像是知己,而不像是亲密的恋人!但是武则天还是得到了

  • 宋孝宗赵眘“聪明不世出之资,奋恢复大有为之志”,奈何生不逢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鄂G游天下2023-01-31 18:57广西关注前言:华夏历史上存在许多生不逢时的人物,他们或为文臣、或为武将,亦或为一国之君。他们的才能和志向原本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的,可他们生错了时代,被所处时代的大环境所影响,有才难为,有志难伸,最后郁郁不得志,带着遗憾离世,比如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汉武帝时期的

  • 南宋七王,第一是逃跑将军,第三至今仍给第四跪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南宋七王,第一是逃跑将军,第三至今仍给第四跪着播报文章历史小迷弟V2022-08-15 20:50河北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南宋高宗、孝宗、宁宗时期,朝廷相继追封了七位南宋初期的抗金将领为王,合称为“南宋七王”。这七位王爷分别是鄜(fū)王刘光世、蕲王韩世忠、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