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死后为何没有一个皇后合葬?“汉武皇后”为何成了李夫人?

汉武帝死后为何没有一个皇后合葬?“汉武皇后”为何成了李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4/2/5 2:07:50

我们知道,汉武帝其实有四位皇后,有的是他生前选定的,有的是死后追封的,她们分别是: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

陈阿娇和卫子夫是汉武帝亲自册封的皇后,钩弋夫人是因为她的儿子刘弗陵当了皇帝而追封的。那么李夫人凭什么会被追封为皇后呢?又怎么会与汉武帝合葬呢?

这里的故事太曲折,满满都是皇家女人的凄凉。

陈阿娇,被汉武帝废黜,死后被葬于“霸陵”

陈阿娇是汉武帝幼年时期“金屋藏娇”故事的女主,也是汉武帝的表姐,二人的婚姻纯属长公主刘嫖和王娡之间的交易。

这就注定了这场婚姻的悲剧结局,陈阿娇仗着母亲的功劳,处处以汉武帝的恩人自居,又不能生孩子,惹得汉武帝厌烦透顶。

所以,当汉武帝掌握实权后,借陈阿娇行巫蛊之事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对女婿的“忘恩负义”,刘嫖也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咽。

从此,陈阿娇孤寂地生活在长门宫,哪一年去世的都没留下记载。由于被废黜了,因此陈阿娇没能陪葬汉武帝的茂陵,而是被安葬于汉文帝的霸陵了。

是不是很奇怪,陈阿娇怎么会陪葬于霸陵呢?

因为刘嫖是汉文帝的女儿,所以她给自己在霸陵预留了一块地,陈阿娇其实是“投奔”母亲去的。

问题又来了,刘嫖的丈夫陈午并不在霸陵,她怎么不跟陈午合葬呢?

呵呵,刘嫖临终前有遗言:“俺要和董偃合葬。”董偃是谁?刘嫖的小情人,额……乱!

卫子夫,被汉武帝废黜,死后被葬于“思后园”

汉武帝曾经的最爱卫子夫,起身后事最凄凉。“巫蛊之祸”爆发后,汉武帝下令收缴了卫子夫的皇后印玺,自知难逃厄运的卫子夫干脆自杀了。

后世一直争议:卫子夫到底有没有被废黜?我觉得答案很肯定,废黜了。

虽然史料里找不到关于汉武帝废后的诏书,但找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即便没有诏书,事实上卫子夫的印玺被收缴了,而且她的葬礼已经表露了汉武帝的意图。

卫子夫死后,被搁置在一间空屋里数日,然后又被装入一口小棺材,抬到城南一个叫桐柏亭的地方草草入葬,根本没有任何礼仪,规制甚至都不如普通百姓,更没有陪葬茂陵。

也就是说,此时的卫子夫已经不再是皇后,而是庶民、罪犯。

奇怪的是,《后汉书》依然称呼卫子夫为“汉武皇后”,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称呼肯定是错误的,事实上汉昭帝登基后,由霍光主持,已经确认李夫人是“汉武皇后”,而不是卫子夫。

之所以依然这叫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卫子夫的同情,二是她的嫡系曾孙刘询当了皇帝。

汉昭帝21岁驾崩,因为无后,所以立了李夫人的孙子刘贺为帝。但刘贺仅仅坐了27天龙椅就被霍光废黜,改立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登基后,其实很想给自己曾祖母、祖父、父亲平反,但这势必就要否定汉武帝。

那时候对礼法的遵守比较死板,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采取这种措施:追谥祖父刘据为“戾太子”、父亲刘进为“悼皇考”,分别设“园”纪念,同时将曾祖母卫子夫的安息地改称“思后园”,一律不称“陵”。

钩弋夫人,被汉武帝处死,死后葬于“云陵”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宠幸的最后一个女人,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就在汉武帝去世前的一年,钩弋夫人陪同汉武帝巡幸甘泉宫,结果死在了那里。

史料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钩弋夫人犯了错,遭到汉武帝的斥责,抑郁而终;另一种说法是,汉武帝“立子杀母”,除掉了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死后比卫子夫还要惨,当夜汉武帝就令人抬着她的棺材随便找了一块地方埋了。亏得宫人们有心,在埋葬地做了个记号,否则汉昭帝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汉武帝绝情起来真的让人可怕、可憎!

汉昭帝即位后,下旨追封母亲为皇太后(请注意,不是汉武汉武皇后),并征发两万劳工,将母亲的坟墓扩建成陵园,即甘泉宫南边的“云陵”,民间也称之为“女陵”。

因此钩弋夫人也未能陪葬茂陵。

瞅瞅,汉武帝一生宠幸了那么多女人,死后却成了“光棍汉”,没人与他合葬。

李夫人,病逝,死后以皇后之礼陪葬于“茂陵”

当然,皇帝怎么能当“光棍”?那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拉郎配也得给他“配”一个。配谁呢?巧得很,李夫人正好陪葬于茂陵。

李夫人的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详,她是乐师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妹妹,也是平阳公主献给汉武帝的第二份礼物。

李夫人几乎是翻版的卫子夫,只是卫子夫擅长歌,李夫人擅长舞,二人同样性情温婉,比较符合汉武帝这种霸道总裁的胃口。

可惜的是,李夫人红颜薄命,在生下五子刘髆后不久就病逝了。

李夫人做得最智慧的一件事就是,拒绝汉武帝临终见面,哪怕汉武帝生气,她也坚持用被子捂住脸。正如她所料,汉武帝因为没看到她的病容,脑子里全是她最美丽的印象,因而对她思念不减。

李夫人去世后,被安葬在距离茂陵东南500米的地方,距离不算远。

很显然,这是汉武帝有意而为之,他希望李夫人离自己近一点。然而正是这个“近一点”,解决了他“光棍汉”的问题。按照西汉葬制,帝后在一个陵寝,规模上具备帝后的硬件就可以算是合葬。

所以,霍光仅仅将李夫人的陵墓扩建一下即可。

问题来了,霍光为何自作主张替汉武帝“选老婆”?就算选,那也得是钩弋夫人嘛。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汉武帝的遗愿。

可是,既然汉武帝想立李夫人,为何不在生前亲自达成自己的心愿呢?两个原因。

其一,李夫人死得早,她去世时卫子夫还在,那时候汉武帝没有立李夫人的理由。

其二,卫子夫死后,也没法立李夫人,因为一旦立了李夫人,她的儿子刘髆就成了嫡子,是不二的继承人。而汉武帝选中的却是刘弗陵,不是刘髆。

因此为了接班人刘弗陵,汉武帝就不能在生前立李夫人,只能嘱咐霍光,在自己死后帮他达成心愿。

唉,真够绕的!

总之,汉武帝折腾了一辈子,最后差点打光棍,竟然靠霍光帮自己“脱单”。当初要是多几分温情,何至于如此呢?

更多文章

  • 1999年,甘肃发现战国遗址,出土一油灯,却为何令专家兴奋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甘肃十大考古发现,甘肃出土的文物排行,甘肃古墓发现的不起眼文物

    [var1]我们今天要说的和古代的油灯有关,灯这个东西就是照明用的,我们现代的人生活中是绝对离不开灯的,没有了灯也就没有了光明。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一般都靠火把来炸照亮,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的完善了,那么到底古代的灯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var1]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应该是在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就已经

  • 三国十大巅峰之战谁最强?此人战吕布揍马超,连关羽都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战、虎牢关之战虎牢关之战发生在诸侯讨董期间,其中的主角是吕布、关羽、张飞、刘备。当时吕布拳打四方,令众诸侯不敢再战,但是张飞不服吕布,他主动出阵挑战吕布,而且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之后,关羽又出场助阵,和吕布打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联合张飞围攻吕布,虽然占据上风,但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击败吕布,

  • 2012年,老官山墓发现920支竹简,专家:这是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除了长沙马王汉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古籍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古墓同样出土了珍贵无比的古籍,比如说银雀山汉墓,绵阳汉墓,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要来重点介绍的成都老官山汉墓。相信四川那一带的老百姓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应该是有所而闻的,毕竟才距今7年左右的事情。那是在2012年的时候,当时成都金牛区这边要进行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先称帝,再替关羽报仇?仔细分析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关羽被押送到孙权面前,宁死不屈,被孙权下令推出去斩首。这一年是公元220年1月。远在益州的刘备得知关羽的死讯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为其报仇,而是先称帝,再替关羽报仇雪恨,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以下三个原因可知。其一,刘备先公后私。公元220年,一共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关羽被杀,另一件事是曹

  • 1986年,三星堆挖出“秦岭神树”原型,专家:《山海经》没骗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秦岭神树”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非常巨大的青铜神树,据《盗墓笔记》中记载,“秦岭神树”是远古时期蚩尤部落的法器,而且它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那就是谁见到它都被会被其所迷惑,就是有致幻的功能,为此的确是让人匪夷所思啊![var1]其实除了在《盗墓笔记》中这样描述过,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也

  • 三国这四大猛将,结局都不知所踪,令人匪夷所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马岱首先,马岱是马超的从弟,公元211年,马岱追随马超大战曹操。渭南之战后,马岱跟随马超进攻凉州,失利后又投靠割据汉中的张鲁。公元214年,马岱跟随马超归降刘备,自此之后,马岱也成为蜀汉的一位武将。公元228年开始,马岱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杨仪和魏延为了争夺兵权

  • 1978年,河南出土春秋楚墓,专家发现一特殊文物:终于为中国正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楚墓出土文物,河南楚国大墓文物,河南出土的最厉害的古墓

    [var1]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的一件青铜器,它身高28.8厘米,身长103厘米,身宽46厘米,身重九十多公斤,是已经出土的云纹铜禁中最大的一件。其中的“禁”字有禁戒饮酒的意思。周朝人目睹了商王朝的覆灭,还有之前的夏朝,他们认为两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嗜酒无度,因而将呈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云纹铜

  • 东吴有两位“安东将军”:一位救援孙权,一位抵挡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手下最聪明的谋士,三国东吴最后一个名将,孙权的五大得力战将

    一、贺齐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贺齐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任命贺齐为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黟、歙等地。后克黟、歙全境,遂析黎阳、休阳和新定三县,并黟、歙、始新共六县,另置新都郡,

  • 项伯救了刘邦的命,刘邦当皇帝后,又是怎么报答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鸿门宴之外,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担心刘邦不安分,就把他分封到了汉中一带。刘邦本来是很不开心的。但是萧何告诉他,这里远离中原,可以养精蓄锐,将来才好反攻三秦。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便让张良带着厚礼去给项伯,请项伯去找项羽说说情,让项羽把整个汉中全部都封给刘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项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 “黄父”“武父”“治父城”——春秋都邑为何多以“父”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战国时为何人名多取父字,春秋都邑为何多以父名,父城是哪里

    这些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春秋都邑为何多以“父”名,是因为一些特殊的误会,就像是课文中经常会出现的通假字一样,也许这个地方本不叫“父”,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父”。一场关于同音字的误会据《春秋》记载:定公十四年“城莒父及霄”。在鲁人的地方语言中“莒”的发音其实和“父”是一样的,就像另一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