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是这三位谋士的离去,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不利影响,让他壮志难酬

正是这三位谋士的离去,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不利影响,让他壮志难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2/13 17:08:37

一、半路离去的徐庶

刘备在北方失败后,来到荆州休养生息。不甘失败的他在荆州壮大实力,网罗人才。徐庶就是主动投奔刘备的人才之一。徐庶不但为刘备效力,还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件事可以说是徐庶为刘备阵营做出的最大贡献,直接影响了刘备阵营的命运。

当时诸葛亮在荆州并非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受人敬仰。相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诸葛亮在荆州是被打压的对象。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除了徐庶、崔州平外没有人认可他。由于诸葛亮锋芒毕露,使他遭到了各种讽刺挖苦,连他娶个妻子,都被编成童谣在当地传唱。因此诸葛亮到隆中躬耕陇亩,不参与这些世俗的是非。

正是徐庶对诸葛亮的看重,才让刘备对尚未谋面的诸葛亮十分敬重。为了招揽诸葛亮,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在和诸葛亮相遇之后,君臣意气相投,诸葛亮为刘备献上《隆中对》,并答应出山为刘备效力。此时已经是曹操出兵荆州的前一年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徐庶的推荐,刘备很可能就会和诸葛亮失之交臂了。在第二年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刘备在长坂坡遭受惨败,哪里还会再有机会去三顾茅庐。那么,没有诸葛亮的刘备阵营将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但是让大家惋惜的是,在长坂坡之战后,徐庶却离开了刘备。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在战乱中落入了曹操之手。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徐庶对于刘备十分重要,曹操正是知道了他的才能,才会把他被俘的老母保护起来。一面是与刘备的君臣之义,一面是与母亲的舔犊之情,徐庶不愿意背负不孝的名声,选择了离去。

虽然徐庶到曹营后没有为曹操有多少贡献,但是他的离去却削弱了刘备的实力,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果徐庶不走,他将是刘备派驻荆州,帮助关羽的最佳人选。这是因为徐庶的出身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相似,大家有着共同语言,关系十分融洽。

关羽这个人十分高傲,尤其是对那些士大夫十分看不起,而徐庶是关羽看得上的少数谋士。如果徐庶留驻荆州的话,在很多时候他是可以劝阻关羽的。如果是那样,关羽镇守的荆州就不会那么容易就丢失,荆州之战的失败也可以避免。那样,刘备的形势就会大不相同了。

二、令人惋惜的庞统

庞统加入刘备阵营比较晚,他本是东吴的谋士,因为不得志来到刘备手下。刘备先开始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担任了个小小的耒阳县令,不久还因为他治理无方而免职了。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认识到庞统的长处,让他担任和诸葛亮一样的军师中郎将,处理军机大事。

在庞统的建议下,刘备开始了夺取益州的行动。在这场战役中,庞统作为第一批随同刘备入川的人员,为刘备夺取益州出谋划策。在这次行动中,庞统屡次献出奇谋,但是被刘备否决,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夺取益州的进程。

刘璋前来迎接刘备的时候,庞统建议捉拿庞统,然后乘益州群龙无首的机会夺取益州。在遭到刘备的否决后,一年后刘备起兵夺取益州的时候,庞统再次献出上中下三策。其中的上策是刘备选取精兵,乘益州无备直取成都,再次遭到刘备的否决。刘备选取了比较迟缓的中策,先巩固临时根据地,再按部就班地攻打成都。

其实刘备两次否决庞统的计策,理由并不充分。在捉拿刘璋这件事上,刘备本身就是来夺取益州的,就算是不捉拿刘璋,最后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好评。刘备为了虚名而放弃实力,难怪在庆功宴上会遭到庞统的挖苦。

至于说刘备放弃庞统的上策,又违背了兵贵神速的原则。他完全可以一面巩固临时根据地,同时派精兵昼夜兼程直扑成都。这样即便是不能拿下成都,也可以迅速夺取险隘。那么刘备就可以避免在雒城的那一年的苦战,庞统也可能不会死在雒城城下了。

如果庞统不死的话,刘备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诸葛亮入川时,他就可以将庞统派往荆州,去帮助关羽。有了庞统的帮助,关羽就可以少犯更多的错误。由于庞统在东吴的人脉和他的智谋,东吴对荆州的计谋,庞统能够识破大半。那样一来,东吴想要夺取荆州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至少在关羽的襄樊之战中,像陆逊那样浅显的计谋,会引起庞统的警觉。作为一个善用奇谋的谋士,他是不会让吕蒙、陆逊的计谋得逞的。如果庞统留守荆州的话,东吴不可能会那么轻易夺取江陵,关羽就可以从襄樊前线赶回,挽回局面。可惜庞统早逝,让这一切化为了泡影。

三、半途折翼的法正

如果说对刘备事业帮助最大的谋士是诸葛亮,那么其次的就是法正了。在法正去世后,刘备为之哭泣数日,并给他的谥号是翼侯。这是刘备在世时绝无仅有的一次追谥,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感念之深。正是法正的辅佐,才使得刘备的事业如虎添翼,得以翱翔。

法正是在刘备入川时加入刘备阵营的,作为张松的朋友,他也希望刘备成为益州的主人。刘备和法正一见如故,对他委以重任。在夺取益州的战役中,法正立下汗马功劳。在庞统去世后,法正成为刘备的谋主。

法正审时度势,向刘备提出夺取汉中的战略。刘备和法正一起出兵汉中,在采纳法正的计谋后,他们迂回穿插到曹军的纵深,一举夺取了战略要地定军山。在曹军前来争夺的时候,法正运用反客为主的计谋,使得黄忠一举斩杀曹军主将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胜利的基础。

曹操在得知夏侯渊战死的消息后,派人打听刘备阵营的情况。他获悉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后,不由得说自己就不相信这计谋是刘备自己想出来的,肯定是有人为他出谋划策。还感叹说,自己网罗天下人才,为什么单单漏掉了法正。

令人惋惜的是,法正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这对刘备来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夷陵之战惨败之后,诸葛亮感叹道,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就能够制止刘备东征。即便不能阻止的话,也不会遭到如此的惨败。但是此时法正已死,让人徒呼奈何了。

结语:

在刘备的一生中,有三个谋士对他的事业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三人都先后离开了他,使他的事业蒙上了阴影。这三个人就是徐庶、庞统和法正。徐庶和刘备君臣关系很好,并且推荐了诸葛亮。庞统和法正则擅长奇谋,为刘备在战场上出谋划策。

可惜的是,徐庶因为在长坂坡之战中老母被曹操俘获离开了刘备。庞统则在益州之战中,战死在雒城城下。法正则英年早逝,在四十五岁就离开了人世。如果他们没有离开刘备,徐庶、庞统可以帮助关羽镇守荆州,法正则能够让刘备不犯夷陵之战的错误。那样一来,刘备的境况就会焕然一新,夺取天下也不只是一句空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诛杀少正卯,暴尸3日方才解恨,冯梦龙:他杀得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杀少正卯的真正原因,孔子为什么杀了少正卯定了什么罪,关于孔子杀少正卯的问题

    少正卯能牛到什么程度呢?他也办了一所私学,时间要比孔子晚一些。但他学识实在过于渊博,以至于连孔子学生都无法抵御他的诱惑,过去听他讲课。[var1]孔子也很无奈,但他总不能绑住学生双腿,只能看到自己手下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听孔子讲课的只剩下颜回一个人。这个人从13岁时就在孔子门下,对孔子一直忠心不二。颜

  • 曹丕荒淫至极不知收敛,年仅四十岁就驾崩,难怪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丕作为开国之君,若说到治国能力,他还是有的,虽然在武功方面不如他父亲曹操,但是在文治这方面还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登上皇位不久之后就将青徐之乱平定也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还同意了朝臣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虽然这项制度在后人看来有很多能吐槽的地方,但是对于当时的曹魏来说,无疑是最合适。可是他的寿命与他的父亲

  • 孔子的画像上,为何总要露出两颗门牙?原来背后意义非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所以他拥有着贵族的血统。他的父亲叔梁纥本来是宋国人,后来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鲁国定居。他的正妻为了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生下一个儿子还有足疾,无法继承家业。为了得到儿子,孔子的父亲在66岁时又娶了不满20岁的颜徵,但是因为二人年纪差距太大,被人们议论,后来就迁到

  • 曹丕抢夺第一美人甄宓后,为何将她赐死?还往她嘴里塞满污秽之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丕和甄宓最后结局,曹丕妻子甄宓扮演者,新洛神曹丕甄宓吻戏

    曹丕抢夺第一美人甄宓后,为何将她赐死?还往她嘴里塞满污秽之物甄宓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美女,但是古代的美女最终的下场几乎都是非常悲催的。甄宓同样也是如此,甄宓曾经嫁过两任夫君,第一任夫君是袁熙,也就是袁绍的儿子。但是袁绍败兵曹操之后。曹丕先行自己的父亲曹操一步,将甄宓强行占有了!甄宓在三国时期非常的有

  • 孔子三代对妻子很残忍,一代比一代狠,孙子甚至立下规矩不丧出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有休妻的记录。而且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的出身并不好,是“叔梁纥和颜氏女野合而生,祷于尼丘得孔子”。至于叔梁纥是在和颜氏在一起前休妻的,还是和她在一起后休妻的,不得而知。孔子三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被叔梁纥正妻施氏驱逐。颜氏只好带着孔子庶兄孟皮以及

  • 汉武帝为何老年昏聩,放了匈奴一条生路?因为遭遇了顶级无间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后期为何打不过匈奴,汉武帝打匈奴全过程,汉武帝北击匈奴纪录片

    汉武帝,这个称呼是刘彻的谥号,“武”字是他生前行迹的一个总结。看到这个字我们脑中就能浮现出,卫青、霍去病驱匈奴于千里之外、开疆拓土的画面。凡是都有两面性,“武”字的另一面对于刘彻来说,就是武断、跋扈,刚愎自负,这一切在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也让后人对他近乎完美的帝王生涯,略表遗憾

  • 康熙拜孔子却不愿跪,大臣用黄布挡住1字,康熙双腿扑通下跪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历代帝王为了拉拢那些读书人成为朝中的栋梁,对这位孔圣人都推崇备至,这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古时候就出现过帝王实行唯独尊崇儒家文化的制度。所以每一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很重视精神上的统治,尤其是在清朝,康熙十分敬仰孔子[var1]公元1683年,年仅29岁的康

  • 孔子的弟子当中,最勇敢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子路是“孔子十贤”之一,鲁国人(今山东),在弟子中排位还是很靠前的。他性情刚正直爽,喜爱好勇斗狠,因此也得到了孔子的批评和改造。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正在路上行走,子路就问老师他的弟子中谁最勇敢,原本以为孔子的答案是自己,结果孔子不仅没有正面回答他,而且还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憾者,吾不与也

  • 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下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系列下篇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特展由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承办的迎春特展:乌兰察布“周末休闲游·四季好去处”之冰雪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大唐风尚——唐朝金银器艺术专题展》开年大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唐代金银艺术品为主题,从文化背景、时代审

  • 同为纸上谈兵,为什么韩信成为兵仙,而马谡和赵括却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评价赵括,赵括马谡,赵括纸上谈兵视频

    如果不看韩信以后的战绩,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韩信这小子就是在纸上谈兵,而且谈得神鬼莫测。不仅纸上谈兵忽悠住了萧何,而且还纸上谈兵忽悠住了刘邦。[var1]任正非辞退北大高材生的故事:一个到华为工作没两个月的北大毕业生,就给任正非递交了一份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建议书。任正非批复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