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残害孙膑另有其因?汉墓出土一竹简,说出孙膑膝盖被挖原因

庞涓残害孙膑另有其因?汉墓出土一竹简,说出孙膑膝盖被挖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3/12/15 11:16:08

且说孙膑庞涓二人,原本同是鬼谷子门下的同窗,两个人拜在鬼谷子门下修习兵法多年,原本也是关系不错的师门兄弟。结果庞涓在下山出师之后,唯恐孙膑贤能过人,怕自己饭碗被抢,于是有一天,派人把孙膑讹来魏国,借共事之名吃一顿饭,结果就这样把孙膑坑害了——为孙膑捏造了罪名,并惩以膑刑。

[var1]

于是孙膑本来不叫孙膑,因为膝盖骨被庞涓挖去了的原因,这下世人全叫他孙膑了。这事听起来血腥且残忍,并且怎么看都是庞涓有问题。后世的人也觉得,就算庞涓想在乱世中再如何为自己争取一席地位,倒也不必把没混出名堂的孙膑这么提前就残害了,着实是毁灭人性。

但我们也都之后,无论是在后来的桂陵之战还是马陵之战当中,庞涓接连两次吃瘪,最终还是败在了孙膑的战术之下。

[var1]

其实反过来想想,庞涓如此决定先一步残害孙膑,肯定是有着原因的。毕竟两人曾经长时间地同窗,庞涓不可能不了解孙膑的秉性,而哪一件事暴露了孙膑原本的秉性呢?

虽说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并没有对“围魏救赵”这件事有着详细的记载,但是后来,在山东临沂一座汉墓当中出土的竹简里,世人将七零八落的竹简拼凑成了《孙膑兵法》,让孙膑身上的才学重见天日。

[var1]

很多人觉得这《孙膑兵法》是《孙子兵法》,但其实不然,孙膑和孙子(孙武)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而《孙膑兵法》也是孙膑在齐国成为田忌的门客之后所著的。在《孙膑兵法》当中,孙膑详细写出了当年围魏救赵的细节。

何为“围魏救赵”?相信了解过历史的大家也都知道,当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由于兵力不敌,被魏国军队一路围攻到了国都邯郸的城下。危急关头,赵国不得已而求助于齐国。但是齐国在千里迢迢之外,如今派出援兵也着实有点爱莫能助。于是孙膑便想出了一招,那就是趁机围攻魏国的本国,引得庞涓带兵回防。

[var1]

但孙膑深知,如此这般的庞涓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于是便用了一策“弱兵佯攻”。他问田忌,说本军中有哪些人的带兵指挥才能是最差的?田忌便说出了两位大夫的名字,于是孙膑便让这两位大夫带兵攻打魏国当时的平陵城,要知道当时的平陵坐拥大面积领地和民众,而平陵的地理位置也更是处于易守难攻的地段。

但田忌十分信任孙膑,便由他这么做了。果不其然,孙膑派出的两位大夫的军队皆殒于平陵城城下,两个将领也都没能活着回来。这个时候,孙膑才让田忌派兵围攻魏国,田忌本着对孙膑的信任,依旧照做了。

[var1]

但是没想到,庞涓居然真的中了孙膑此计。原来,孙膑是先用弱兵惑敌,造成自己根本就不懂得用兵的假象。而先前残害过孙膑的庞涓或许就对此放松了警惕,带了一支轻骑从赵国遥遥赶回魏国,没想到在途中的桂陵,就这样中了孙膑设下的埋伏。庞涓因而被生擒,而围住赵国的军队也因此群龙失守,变为一盘散沙。

[var1]

由此可见,庞涓对孙膑的残害并非仅仅是因为嫉妒英才。对于一名战国时期的谋士来说,一些计谋如同走棋,必须要预判到敌手的动向。而从《孙膑兵法》孙膑对兵法的心得当中可以看出,庞涓不仅仅是嫉妒孙膑的才能,更是惟恐来日孙膑变成自己的威胁,于是不得已而出此计策。

只不过,尽管庞涓先一步陷孙膑于不利,最终还是被孙膑的计策所打败。

更多文章

  • 正是这三位谋士的离去,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不利影响,让他壮志难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半路离去的徐庶。刘备在北方失败后,来到荆州休养生息。不甘失败的他在荆州壮大实力,网罗人才。徐庶就是主动投奔刘备的人才之一。徐庶不但为刘备效力,还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件事可以说是徐庶为刘备阵营做出的最大贡献,直接影响了刘备阵营的命运。当时诸葛亮在荆州并非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受人敬仰。相反,木秀于林

  • 孔子诛杀少正卯,暴尸3日方才解恨,冯梦龙:他杀得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杀少正卯的真正原因,孔子为什么杀了少正卯定了什么罪,关于孔子杀少正卯的问题

    少正卯能牛到什么程度呢?他也办了一所私学,时间要比孔子晚一些。但他学识实在过于渊博,以至于连孔子学生都无法抵御他的诱惑,过去听他讲课。[var1]孔子也很无奈,但他总不能绑住学生双腿,只能看到自己手下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听孔子讲课的只剩下颜回一个人。这个人从13岁时就在孔子门下,对孔子一直忠心不二。颜

  • 曹丕荒淫至极不知收敛,年仅四十岁就驾崩,难怪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丕作为开国之君,若说到治国能力,他还是有的,虽然在武功方面不如他父亲曹操,但是在文治这方面还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登上皇位不久之后就将青徐之乱平定也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还同意了朝臣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虽然这项制度在后人看来有很多能吐槽的地方,但是对于当时的曹魏来说,无疑是最合适。可是他的寿命与他的父亲

  • 孔子的画像上,为何总要露出两颗门牙?原来背后意义非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所以他拥有着贵族的血统。他的父亲叔梁纥本来是宋国人,后来为躲避战乱来到了鲁国定居。他的正妻为了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生下一个儿子还有足疾,无法继承家业。为了得到儿子,孔子的父亲在66岁时又娶了不满20岁的颜徵,但是因为二人年纪差距太大,被人们议论,后来就迁到

  • 曹丕抢夺第一美人甄宓后,为何将她赐死?还往她嘴里塞满污秽之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丕和甄宓最后结局,曹丕妻子甄宓扮演者,新洛神曹丕甄宓吻戏

    曹丕抢夺第一美人甄宓后,为何将她赐死?还往她嘴里塞满污秽之物甄宓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美女,但是古代的美女最终的下场几乎都是非常悲催的。甄宓同样也是如此,甄宓曾经嫁过两任夫君,第一任夫君是袁熙,也就是袁绍的儿子。但是袁绍败兵曹操之后。曹丕先行自己的父亲曹操一步,将甄宓强行占有了!甄宓在三国时期非常的有

  • 孔子三代对妻子很残忍,一代比一代狠,孙子甚至立下规矩不丧出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有休妻的记录。而且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的出身并不好,是“叔梁纥和颜氏女野合而生,祷于尼丘得孔子”。至于叔梁纥是在和颜氏在一起前休妻的,还是和她在一起后休妻的,不得而知。孔子三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被叔梁纥正妻施氏驱逐。颜氏只好带着孔子庶兄孟皮以及

  • 汉武帝为何老年昏聩,放了匈奴一条生路?因为遭遇了顶级无间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后期为何打不过匈奴,汉武帝打匈奴全过程,汉武帝北击匈奴纪录片

    汉武帝,这个称呼是刘彻的谥号,“武”字是他生前行迹的一个总结。看到这个字我们脑中就能浮现出,卫青、霍去病驱匈奴于千里之外、开疆拓土的画面。凡是都有两面性,“武”字的另一面对于刘彻来说,就是武断、跋扈,刚愎自负,这一切在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也让后人对他近乎完美的帝王生涯,略表遗憾

  • 康熙拜孔子却不愿跪,大臣用黄布挡住1字,康熙双腿扑通下跪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历代帝王为了拉拢那些读书人成为朝中的栋梁,对这位孔圣人都推崇备至,这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古时候就出现过帝王实行唯独尊崇儒家文化的制度。所以每一个朝代的帝王都会很重视精神上的统治,尤其是在清朝,康熙十分敬仰孔子[var1]公元1683年,年仅29岁的康

  • 孔子的弟子当中,最勇敢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子路是“孔子十贤”之一,鲁国人(今山东),在弟子中排位还是很靠前的。他性情刚正直爽,喜爱好勇斗狠,因此也得到了孔子的批评和改造。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正在路上行走,子路就问老师他的弟子中谁最勇敢,原本以为孔子的答案是自己,结果孔子不仅没有正面回答他,而且还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憾者,吾不与也

  • 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下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风尚 —— 唐代金银器艺术专题展系列下篇有的放矢分享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特展由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承办的迎春特展:乌兰察布“周末休闲游·四季好去处”之冰雪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大唐风尚——唐朝金银器艺术专题展》开年大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唐代金银艺术品为主题,从文化背景、时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