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相寇准为何会被司马光当作反面教材?

北宋名相寇准为何会被司马光当作反面教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20 更新时间:2024/1/17 16:27:43

宋朝宰相寇准是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契丹频繁骚扰大宋边境时,曾反对迁都,极力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军民士气大振,迫使契丹退兵请和,最终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

寇准年轻的时候,曾写下诗句:“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想不到竟一语成谶。

寇准晚年遭到奸佞丁谓的排挤和诬陷,罢相后谪居雷州,距离大海确实只有十里远,而距离家乡陕西渭南,却真的是山过“万重”那么遥远。

寇准人生最后十八个月里,积极传播中原先进文化。

丁谓被贬到更远的海南,路过雷州的时候,寇准派人给丁谓送去蒸羊,诠释了“宰相肚里能行船”的真谛。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九月,寇准在贬所的竹榻之上潸然而逝。

妻子宋氏上书,请求将丈夫归葬故里,宋仁宗准奏,但因朝廷拨发的丧葬费极为有限,灵柩尚未抵达故里,费用就耗尽了,只好葬在了巩县。

生前花钱大手大脚的寇准,绝想不到自己的结局如此凄凉。

寇准出身世家,家境富裕,拜相后待遇优厚,因此养成了生活奢侈的习惯。

《宋史》记载:寇准少年时期,家境富裕,相当有钱,性豪爽奢侈,喜欢聚众宴饮,每次宴请宾客,就关上大门,解下客人拉车的马,以此挽留客人。

家里从来不点油灯,包括厨房、厕所等犄角旮旯,都点着胳膊粗细的蜡烛。

《锦绣万花谷》记载:寇准在各地任职的时候,每次离任搬家,下一任官员收拾房间,一定会发现,厕所里堆积着大量的蜡油。

寇准喜欢聚众饮酒,特别喜欢连续作战,频频劝酒,不醉不散席。

《续资治通鉴》记载:寇准在中书省做官的时候,常常把同僚召集家中宴饮,喝到酒酣之际,必定会锁上大门,不让客人走,往往一喝就是一夜。

一些做事谨慎的官员对此非常畏惧,大臣李宗谔为了躲避灌酒,竟从窗口逃出门外。

除了喜欢聚众喝酒,寇准还有一个嗜好,喜欢看美女跳舞。

《梦溪笔谈》记载:寇准特别喜欢一种“柘枝舞”,每次宴会必有柘枝舞助兴,有时候一跳就是一整天,时人把这种舞蹈称为“柘枝颠”。

寇准的小妾蒨桃出身寒门,对夫君奢侈浪费看不惯,曾写诗劝谏:“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荧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寇准读过诗句,起初有所收敛,但很快又故态复萌。寇准的出行仪仗和室内陈设铺张奢华,“晚衣黄道服,簪花走马”,还弄来黄色的道服穿,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

有官员以此弹劾寇准,宋真宗大怒:寇准这是要造反吗?

幸亏宰相王旦极力为寇准辩解,宋真宗这才放过了寇准,要是没人说好话,寇准说不定会被治罪送进监狱。

《国老谈苑》记载:寇准做宰相三十年里,从来不营建宅院,以至于中外不明真相者误以为他崇尚节俭。

陕州处士魏野写诗赞美寇准:“当了位极人臣的高官,却没有一块盖房子的地方。”

此后,寇准清廉节俭中外闻名。

有一次,辽国使臣访问大宋,他看着几位宰相,不知道哪一位是寇准,于是让翻译转达他的意思:“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

众人无人回答,很多人都知道这话是谬赞寇准,而辽国使者“误以此语为真也”,诸宰相还以为辽国使者是在有意讥讽,正话反说呢,因此都选择默然无语。

司马光非常了解寇准的奢侈浪费行为,曾教育儿子司马康说:寇莱公(寇准曾受封莱国公)豪奢冠绝一时,因为他的功劳大,才没有人议论他的过失,其后人(寇准无子,以侄子寇随为嗣子)因袭了他的家风,如今大多贫困潦倒。

寇准虽然豪奢,却并没有贪污受贿,不失为一个清廉的官员,清官不等于节俭。

寇准少年时就富有,养成了豪奢的习惯,当了宰相又薪俸优厚,有条件过豪奢的生活。

当时,寇准这种宰相一级的官员,一年的薪俸是:铜钱三千六百贯、粟米一千二百石、绫绢一百匹、棉花一百两,同时还有柴火、秤炭、食盐等物资,外加七十个仆人的衣物口粮。

另外,寇准还是皇亲国戚,妻子宋氏是宋太祖皇后宋氏的妹妹,每年得到的赏赐无以计数。

两口子只有三个女儿,没儿子。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没有儿子,就等于没有后人。

可以想象得到,寇准的内心是痛苦的,他大肆挥霍,沉迷酒色歌舞,也许是在麻醉自己寻求一种解脱也未可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的十位名将,看看你能认识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太史慈和孙策都有雄心抱负。太史慈逝世前曾叹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孙讨逆传》评价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可见二人都有远大的雄心抱负,太史慈欲建功立业,孙策则欲争雄天下,二人虽然出身不高但心气极高!孙策决意离开袁术,开始

  • 金世宗只是金朝宗室,手中仅有三万人,为何能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母亲的助力完颜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颜宗辅。按理说,完颜雍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因为皇位是由阿骨打的嫡孙,也就是完颜雍的堂兄完颜亶继承。可是在1150年,金熙宗完颜亶被堂弟完颜亮杀害。在完颜亮统治时期,完颜雍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连妻子乌林答氏都被迫自杀。完

  • 吕布的戟 典韦的戟 项羽的戟,都没他的厉害,他被称春秋第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典韦和项羽谁力气大,吕布的武力相当于项羽什么水平,项羽出反甲对吕布典韦有用吗

    [var1][var1][var1]在中国古代史上,冷兵器一直作为非常重要的作战武器,后来这些兵器被各种戏剧演义,总结为十八种兵器。其中戟被排在第四位,即“刀枪剑戟”。但是如果翻开史载来看的话,戟属于古代早期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兵器,种类很多,比如青龙戟等。但是早期戟兵器多为士兵所用,武将似乎很少。但

  • 海瑞备好棺材,上疏痛说皇帝昏庸,嘉靖气到发疯却为何不敢收拾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还有当时长辈们爱看的《李卫当官》《天下粮仓》《雍正王朝》等。就连很多爱情剧穿越剧都喜欢发生在清朝。但是在豆瓣国产古代剧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却是一部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有10万人为此剧打分,最终评分9.7分,是当之无愧的"神剧"。剧中不仅有严党、清流之争,还有后期精彩万

  • 刘邦和项羽争霸,为何都没有搞定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项羽为什么要打齐国,刘邦和项羽争霸完整版,刘邦项羽怎么夺天下的

    [var1]项羽攻陷成皋后,急扑刘邦的根据地——关中。刘邦闻听,立即派兵驻守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截击项羽,阻住了楚军西进路线。八月,仲秋。刘邦元气恢复,率兵渡过黄河南下,驻军小修武城(今河南省获嘉县东城)。一个多月前,他孤身在这里夺帅奋起,今天,他准备大宴将士,从这里出击与项羽决一死战。然而,当刘

  • 明朝领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不是清朝现在都没有960万的面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真正的领土,明朝领土真的有那么多吗,明朝时期领土有多少

    明朝的领土是继承于元朝,其实明朝鼎盛事情的疆域也达到过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只是在土木堡之战以后,明朝进入防守期,疆域缩水到了七八百万,就这样过了一百多年,明朝到了后期又相继失去青藏、东北等地区,这才只有350万平方公里。如果不是后来清朝把失去的土地找了回来,现在我国也都没有960万的面积。其实每

  • 东周故事会之晋国143 楚国应接不暇郑国归服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战国之晋国篇,春秋时期三家分晋的故事,战国故事大全晋国

    郑简公派公孙舍去见楚共王,一通说辞说得合情合理,马屁拍得恰如其分,并请求楚王攻打宋国。楚王感觉再打郑国是说不过去,但不能白白出兵,打个宋国还是可以的。楚共王转怒为喜:“既然你们君主答应与我一同伐宋,寡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公孙舍又说:“我国君派我来的时间,已经检阅军队,等候大王了。”楚共王说:“虽然

  • “晋国六百年”展览 | “晋国始封”与《唐风图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在夏代之前便存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唐是部落联盟首领帝尧的封地。尧初封于陶,后封于唐,故称“陶唐氏”“唐尧”,唐地也称“陶唐古国”“唐尧故地”。殷商时期,唐成为商王的封地属国。周武王灭商后,唐国服事于周王。成王幼冲嗣位后,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

  • 朱元璋在农民家避雨,问他姓啥?老农回答后被直接封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发生在朱元璋登基之后,当时朱元璋已经变成了天下的皇帝,同一时期想要再次推翻他当皇帝的人也不少,所以朱元璋就建立了很多的卫队来守卫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先祖。守卫先祖就是组织一队人马保护自己祖先的陵墓,毕竟在古代那个孝字当头的社会,如果自己做的错事连累到了自己的先人和父母,就会是令天下人唾弃,即使是身

  • 管仲用一条计谋,兵不血刃就能灭国,如今被美国偷学成“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此人便是管仲,管仲本为齐国丞相,他帮助齐桓公成就千秋霸业,成为后世人们敬仰的名相。[var1]《孙子兵法》中讲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管仲正是靠着这以上的四处策略,协助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