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刘裕为何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1/22 10:08:14

汉末三国:故事起源于“螳螂”和“黄雀”的黑吃黑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建魏篡汉,45年后,司马懿背后的司马氏又以晋代魏,三国空忙活一场,全为司马氏“做了嫁衣”。

正如日后石勒(后赵开国皇帝)评价的那样,曹操、司马懿都是欺压妇孺,靠篡夺而上位,难以令人心服。

然而因果循环,天道长存,曹氏窃取了大汉的皇权,司马氏又窃取了曹氏的皇权。而司马氏最终也难逃被“惩治”的命运,覆亡在了刘裕之手。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黄雀(司马氏)也得意不了,因为后面还有只老鹰(刘裕)。

有人说刘裕诛灭司马氏,开了血腥夺权的序幕,禅位一方再难得以善终。此话倒是不错,然而此事根源不在刘裕身上,而在司马氏“吃掉”曹氏后所建立的晋朝。

西晋:危难引爆于“黄雀”的内斗闹剧

晋朝司马氏最大的罪责是什么?

是将大一统的良好局面活活葬送,生生开启了惨烈黑暗的近300年的华夏大分裂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

起初,司马氏虽然学曹操搞篡位,但本事还是有的。从司马懿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再从司马昭到其子司马炎,司马氏的开拓者们牢牢把持着权力,逐渐形成气候,最终由司马炎自立为晋,彻底将曹魏淘汰出局。各凭本事吃饭,无能者让位下台,本也无可厚非。

然而当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任者晋惠帝司马衷却是一个痴呆儿,“何不食肉糜?”就是这位皇帝创造的金句。司马炎真是安排得一手好后事!

晋惠帝无能,又赶上贾皇后是个有野心的,于是有了贾南风乱政。

一个霸道的女人在上面作威作福,各地的王爷自然看不惯。加上晋朝借鉴曹魏的失败经验,给各地王爷的权力极大,野心也不可抑制地增长起来,于是造成了八王之乱。

△八王中,有6人是司马懿直系后裔,有2人是其弟弟的后裔。

△八王之乱斗争关系示意图,轮番夺权对战,严重消耗了晋朝的国力。

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打到了306年,内战动荡了16年,光军队打死打伤的就至少50万人以上,什么国家能经得住这样的折腾?东海王司马越虽然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虚弱的晋朝已经抵挡不住五胡的叛乱入侵。

△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周边胡族入侵中原腹地。

永嘉之乱爆发时(311年),匈奴攻破洛阳,晋室惨遭屠戮,晋怀帝司马炽被俘,北方乱战开始。

到了316年,长安沦陷,晋愍帝司马邺投降汉赵,意味着西晋大一统王朝自此落幕。

汉家衣冠南渡,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辅佐下,建立了只剩半壁江山的东晋,而北方则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残酷混乱时期。

这些变故于刘裕有关系吗?

还是有关系,一方面刘裕的家族正是早年五胡乱华时,被迫逃难到南方的。想必了解西晋惨剧的人,都不会对司马氏有好脸色。另一方面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虽然传承已经极久远了,但对于华夏汉统还是心存抱负的,司马氏如此不争气,使得其在刘裕心中的印象极差。

当然,只是印象极差还不是刘裕后来诛灭司马氏的最重要理由。

东晋:杀意源于“黄雀”的沉沦腐朽,不破不立

东晋是典型的门阀政治体制,司马氏拥有的威望和资源都降到了冰点,不得不靠着各大门阀来维持统治,皇帝不过是各大门阀之间用来平衡的傀儡。

显然,这样的统治有两大弊端:

一是中央朝廷太弱,无法有效威慑地方,地方容易做大,以致各地实力派的叛乱时有发生。终东晋一朝都没有真正的安定,而是各方不断地维系平衡、达成妥协换来的相对稳定;

二是延续了西晋时的门阀政治,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甚至横行不法都属正常,寒门子弟则饱受欺凌,难有出头之日。为了满足门阀的奢侈需求,势必要压榨下层百姓,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因而,东晋的农民起义可谓是“压下葫芦浮起瓢”,基本是在“爆发和镇压”的循环中。

刘裕虽是刘氏宗亲后裔,但传承久远,家道早就衰落了,早年其父因贫穷想要弃养他,多亏被养母接手,才得以活命。因而,刘裕实际上也算是寒门子弟。他目睹并经历了腐朽的东晋政治,痛恨司马氏和士族门阀的昏庸奢靡也是在所难免。

刘裕崛起于北府军中,著名的北府军就好像是东晋的“守护神”,一次次挽救朝廷于危难,最著名的就是淝水之战,谢安坐镇,谢玄领军,奇迹般地击败了前秦的百万大军。

东晋末年,五斗米道的孙恩起兵造反,这位成了刘裕出头的垫脚石。刘裕的军事才能极为出众,既能带头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又能运筹帷幄,施展谋略,因而凭一己之力平定叛乱的刘裕,获得了朝中高层的赏识和重用。

再后来,刘裕平定了桓玄叛乱,向后秦讨回淮北十二郡,北伐攻灭南燕,镇压卢循叛乱,讨伐割据者刘毅,灭谯蜀攻略蜀地,击仇池占领汉中,讨伐割据者司马休之,他的地位随着战功与日俱增,直到北伐灭后秦,晋军收复洛阳、长安,刘裕的威望达到了巅峰。

巨大的军功使刘裕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加九锡就是篡位的前戏。果然,刘裕先杀了晋安帝,立晋恭帝为“禅位工具”。然后于419年,进封宋王。420年,刘裕代晋建宋,降晋恭帝为零陵王,东晋灭亡。

到此,刘裕完成篡位,但一开始并没有诛灭司马氏。只是在软禁晋恭帝期间,他发现还有很多人心向司马氏。这令寒门出身的刘裕很没安全感,因为门阀政治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不轨者完全可以借用司马氏的招牌进行反叛。所以刘裕为了政局稳定、破而后立,决定斩草除根,彻底将司马氏这块“烂肉”剜掉,同时还能去除门阀政治的滋生土壤。

结语

河内司马氏,远古夏官祝融之后裔;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赐姓司马;发迹于秦末项羽分封的殷王司马卬。两汉时,司马氏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河内郡大族,族中世代高官才俊层出不穷。后司马懿杀曹爽夺权,奠定基业;司马炎建立西晋,开启乱世三百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偏安江南苟存活。

刘裕身为乱世的平定者、东晋的终结者、门阀的掘墓者,想必是满怀对司马氏所造恶果的鄙夷与痛恨,欲将这“烧不尽的野草”连根拔除,使其再也不会“死灰复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临终前,为戚夫人其实留了后路,不过戚夫人却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曾经给戚夫人有过提示吗,戚夫人和戚夫人的区别,刘邦落难遇见戚夫人是哪集

    ,他具有卓越的政治功勋,开国之功、御下之智、权谋之术、治国等等不胜枚举。无论褒贬,皆有典故可说。但是今天,我们来看看太祖八卦是非,也就是著名的三角关系:刘邦、吕雉、戚姬。最早的时候,汉太祖出生在沛县,是丰邑中阳里人,建立汉朝,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于汉民族的人以及汉文化的奠定,他是伟大开拓者。当然

  •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舒翰安禄山,玄宗杀封常清后悔吗,安禄山为什么要破潼关

    而且,即使李隆基催着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已经被杀)出战,唐军也不应该输掉潼关之战。很多人高估了安禄山叛军的战斗力,不懂军事的人上来就说安禄山率领的边军常年征战,平叛的唐军养尊处优不是对手。其实并不是这样,叛军战斗力虽强,却主要是骑兵等快速部队强悍,15万人起兵造反不到一个月就兵临洛阳城下,负责镇守

  • 尉迟恭早年战功赫赫,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晚年为何十几年不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尉迟恭真实历史,尉迟真金,尉迟敬德老婆

    尉迟恭在李世民手下如鱼得水,在李世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扫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势力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尉迟恭真正进入李世民的核心圈,是在“玄武门之变”的夺位之战,他不仅救了李世民的命,还一箭射死了齐王李元吉,随后又冲入皇宫,“镇”住了皇帝李渊,这才有了后来李世民被立为

  • 刘备的众多武将,谁最适合镇守荆州,最后一人能保荆州不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老爷大意失荆州,丧缺了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的豪气,尽管还有水淹七军的余威,不过早已在败走麦城中消耗殆尽。因此只能折戟沉沙,最后屈死于孙权手下。那么除了关羽之外,还有谁适合镇守荆州呢?张飞。此人有勇有谋,尤其是义释严颜,可以看出此人粗中有细,奈何当年已经有失掉徐州的惨痛教训,刘备对其不放心。张

  • 四大美女究竟都有什么缺陷?成标志性的美丽,而杨贵妃的最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每个人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美人。说到这四个美女,她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典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要多美有多美。如同仙女下凡一般。这四个美女是谁?那就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那么这四个美女的缺点是什么?1.貂蝉,貂蝉的最大缺点是一只耳朵小而另一只耳朵大,所以她常常带着一只大耳环,一直小耳环,以弥补自己的

  • 刘备肚子饿了,刘安知晓后马上把自己妻子捆了,给刘备做了碗肉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刘备一介布衣,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谁会想到他最后一手开创了蜀汉集团,其顶峰阶段甚至压过了曹操一头。就这一份胆略和手段,也足够令人赞叹的了。那一个一穷二白的人,是用什么成功建立的伟业呢,许多人说,刘备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人和,那就是很会收买人心。而他收买人心的手段就是“仁义”二字。我们暂且不

  • 大臣老来得子宰羊庆祝,为何女皇武则天在朝堂提醒他,防备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92年,朝堂上武则天对一位大臣神秘一笑,然后出声问道:“张德,你老来生子,真是大喜事啊!”张德听后,连忙跪拜谢恩。“可你酒席上的肉,是哪来的?”听到女皇渐渐变得严厉的语气,张德不断叩首谢罪,请求女皇饶他一命。原来武则天开创“武周”,当上皇帝后开始信佛。为了表示其一心向佛的决心,除了在全国范围内

  • 刘备兵败夷陵,为什么只退守白帝城,却不返回成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并没有回成都,而是留守白帝城,也不是说没有时间返回成都,而是刘备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回去,这又是为何?是羞于见朝中大臣吗?这个肯定是有的,毕竟刘备一定程度上就是恼羞于夷陵之战的惨败,痛心疾首,一病不起,最终去世的。但这个只能说有影响,毕竟刘备不是个感性之人,他是很理性的,若是容易被

  • 她要是没死,李世民根本就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完整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直接原因,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集

    据一些史料记载,李世民杀掉自己的哥哥,是被逼无奈。因为太子建成想叛变。史书是这样说的,太子李建成联合了一个叫杨文干的都督,准备发动政变,要反对当时的皇帝李渊。于是,李渊就让李世民去平定叛乱,并许诺要废掉太子李建成,让他当太子。可是,当李世民平定了叛乱后,李渊反悔了,并没有废掉太子。这样一来,兄弟两人

  • 刘邦带兵远征黥布,萧何倾尽家财资助刘邦,门客:你等着被灭族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黥布的简介,刘邦最终背叛了哪些人,淮阴侯黥布侯

    然而,伴君如伴虎。除了确实谋反的陈豨、韩信、黥布等人,刘邦何尝没怀疑过萧何反叛?情况最严重的一次,刘邦直接让萧何去吃牢饭!然而,在“兔死狗烹”的大环境下,权倾朝野的相国萧何,却得以善终。萧何(剧照)1楚汉争霸时期,“汉王”刘邦带兵出征,宰相萧何留守关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相得益彰。刘邦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