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侯列国都是24个节气,为什么齐国偏偏要有30个节气?^Retitle^1675816105045

诸侯列国都是24个节气,为什么齐国偏偏要有30个节气?^Retitle^1675816105045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2/11 2:26:27

齐国有个稷下学宫,学宫里各种人才应有尽有,懂天地理的也比比皆是,这些人身处于齐国的稷下学宫,但对齐人的风俗都非常不认同,曾说“明国异政,民人殊俗,不及天下。”这就是说齐人跟周人采用的节气不同,是一种“异政”。在周人的观念中,只要带了个“异”字,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东夷西戎是“异”,北狄南蛮是“异”;废长立幼是“异”,无君无父是“异”。那么,为什么齐人会特立独行的推行这种30个节气,而不推行24节气呢?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人终归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生产与天文历法的关系非常密切。春耕秋收要看天,祭祀祖先也要看天,朝堂中有专门的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谓之于“太卜”、“春官”或是“宗伯”。这些官员在夏商时代即概括出春和秋的概念来,他们都是一群对时间非常敏感的人。在殷商时代,他们把一年分成了12个月,其中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就是有30天,小月就是29天,这样划分出来全年就是有24个节气,并分出了四个季节。到周朝建立而后,即沿用了这种习俗。

[var1]

而齐国跟诸侯列国所采用的节气不同,主要来源于《管子》的记载,“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是故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这是齐国采取的一年分为四个季节的最可靠记载,更是华夏文明中四季分明的可信史料。根据后人的猜测,齐国的30个节气可能采取的是十月历,即全年只有十个月份,以36天为一月,72天为一季,正好360天就是十个月。如果每12天为一个节气,全年360天恰好就有30个节气,齐国为何会如此不同呢?

据传齐国的30节气跟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有关系,周人兴盛的陕西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较为适中,降水明显,冬季温暖湿润,四季也较为分明。而齐人所处的山东地区,则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由于临近海洋,春秋短暂,冬夏时间较长。如果能够把短暂的春秋季节分得更为细致,则能给予人们更多的安排时间。当年姜子牙受封齐国的时候,显然就看到这种特点,因此才把春秋季节的时间划分得更为细致,《管子》中的春秋两季各有8个节气,冬夏两季各有7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是12天,这即是把春耕秋收的时间都清晰的明确为96天,农人参加农耕更加有章可循。

[var1]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自此以下,阴阳之数,日辰之名,于世国异,政家殊俗。此但齐独行,不及天下。”这就是说齐国的30节气跟阴阳五行学说有所关系,而中原人的五行学说本也是起自齐国的邹衍,邹衍也是在稷下学宫参学数年而后,从齐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中,历经分析总结才提炼出的五行学说,齐人的30节气对其影响绝对非常之深。《管子》中把360天分成五个等分,每一个等分又有72天,全部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谓“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七十日而毕”,如此循环往复,就是邹衍所说的五德终始,这种五行学说既运用于节气,更运用于王朝更替。

那么,说了这么久,或许很多读者还在疑惑,究竟这30个节气是哪些呢?其实在《管子》中就有记载,春季的八节依次为:地气发、小卯、天气下、义气至、清明、始卯、中卯、下卯;夏季的七节依次为:小郢、绝气下、中郢、中绝、小暑至、中暑、大暑终;秋季的八节依次为:期风至、小卯、白露下、复理、始节、始卯、中卯、下卯;冬季的七节依次为: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大寒、大寒之阴、大寒之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不请孔明出山?绝对不是请不动,真正的原因很好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人说可能是诸葛亮当时隐姓埋名,没有太大的名气,所以曹操并不知道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理所当然的就错过了,但是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为诸葛亮是贵族世家,他与刘表等人的关系十分的好,关系网是很复杂也很有用的,可以说的上是名声在外的,曹操不去请诸葛亮并不一定是对诸葛亮闻所未闻。其次刘备请诸葛亮的时

  • 秦始皇用什么办法灭了其余六国,武力只是一方面,而计谋才是王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真实简介,王立群讲秦始皇全集完整版,老梁故事汇秦始皇

    很多历史人物说秦始皇嬴政是一位暴君,要知道当时的年代战乱频繁,只有杀鸡给猴看秦始皇才能实现自己的统一霸业。当时秦国是凭借什么统一了六国,难道真的只是靠庞大的铁骑和武力吗?其实武力只是一方面,真正实现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计谋方面。[var1]从地图来看,当时一共有秦国,楚国,赵国,韩国,齐国,燕国

  • 街亭那么重要,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令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统军镇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率蜀汉大军首次北伐曹魏时,原本势如破竹,进展顺利,是最接近北伐成功的一次。只因司马懿派名将张郃率十万大军扑向街亭,诸葛亮安排了参军马谡镇守,最终惨败,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首次北伐成了泡影。马谡也因为没有守住街亭而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让人不甚唏嘘。感慨之余,不禁一问:既然街亭是两军对垒的咽喉之地,

  •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好声音”,两大诸侯因此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更相征伐的原因,战国诸侯武力有多强

    在春秋战国的音乐界中,有着一段非常著名的传说,就是师旷在晋平公的宫殿中,与卫灵公,还有卫灵公的著名乐师师涓,共同品谈世间音乐,说到靡靡之音,也说到盛世之音,师旷和师涓共同抚琴而奏,那一场音乐盛会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冥冥之中甚至决定晋卫两国君主之生死,对晋国霸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究竟是一

  • 考古发现一西汉“木鼎”,鼎内的逆天文物,出土后瞬间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鹿鼎鼎,西汉出土著名文物,西汉古墓出土珍贵文物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批漆鼎中,最珍贵的便是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被国家文物局规定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云纹漆鼎”。这件文物目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是该馆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是重点展出的文物。这件文物为何如此珍贵,各界对其关注度如此之高呢?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因为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可以看到这件文物尽管历经了

  • 韩信临死前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情商实在太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之死看出一个人性格,韩信老婆,韩信飞衡没削的图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的政治才能实在不高明,作为臣子心里完全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此时不表示尽忠,反而是开口要东西,这不是给刘邦心里种仇恨么?刘邦当时的反应使者回去后也未必没有跟韩信学,只是韩信没看出来刘邦不高兴,屁颠屁颠儿的做了齐王。刚刚戴上王冠,项羽的说客武涉就来拜访,他劝韩信三分天下称王齐地。

  • 武则天唯一存世文物,上边5个字,揭秘武则天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在嵩山游玩时,在山顶的石头缝里无意间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刻着字的金属片。屈西怀在嵩山上意外发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没多久,一个外地人找到他说,想用一千块钱买那块金属片。在当时,一个公社干部一个月也就挣二三十块钱,一千块钱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啊!但是,屈西

  • 为何李世民不爱武则天,李治却很痴迷?看武则天复原图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是何关系,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与李治吻戏视频,武则天秘史贺兰敏月与李治吻戏

    近些年,重视儿子却轻视女儿的现象,才逐渐被纠正,很多地方才开始不那么在意。要知道在以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女人在夫家的地位都是由他生的,孩子的起数量和性别决定。也只有生下男丁才能为夫加传续香火,才起到了女人的真正作用。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些思想是腐败的,落后的。也正是近些年来,女性的地位才逐渐得到提高

  • 历史上真实的柏夫人真如剧中那样,十分有才华,深受司马懿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夫人简介,司马懿与柏夫人关系,司马懿和柏夫人差几岁

    在《晋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柏夫人,柏氏,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宠姬,生司马懿第九子赵王司马伦,其后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称帝,”出处《晋书·后妃传》。而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宣穆张皇后,讳春华,河内平皋人也。父汪,魏粟邑令。母河内山氏,司徒涛之从祖姑也。后少有德

  • 虽远必诛的大汉朝,人们性格强悍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李青友首发/文化影响力炎汉四百年,奠定了华夏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而汉代的刚健性格特征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重要支撑。重提汉代先民刚健的性格,在本源上对优秀文化精神进行认同,返本才能开新。一个非常的时代,需要一种群体性的优秀性格来支撑,而这种优秀的性格往往是这个时代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汉代先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