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乾隆年间,太湖一少女大义灭亲,官府:少女无罪

清朝乾隆年间,太湖一少女大义灭亲,官府:少女无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1 11:24:05

莼得知后,不敢怠慢,就打算走水路乘船程回家。李莼带着行李来到太湖边,找了一户船家,说自己想要雇船回家,并且给了船户定金。李莼不知道自己这次租船是来到了贼窝,原来船户一家,是兄妹三人,两个哥哥,一个妹妹。这两个船夫兄弟,表面上是划船渡人为生,其实是江洋大盗,专门抢劫杀害来往于太湖的单身客商。

船户兄弟二人见李莼是个弱公子,而且携带着包裹,怀疑里面都是金银财物,于是一口答应,让李莼上了船。两人的妹妹才十七八岁,是个美丽窈窕的姑娘,但是武艺高强,更胜两个哥哥。李莼上船之后,安顿好行李,猛然瞥见船上有个美丽的少女,顿时心动不已,一个劲儿地对姑娘飞眼。

姑娘正在憧憬爱情的年纪,她见李莼风度翩翩,不但不生气,反而也盯着李莼看,两人眉来眼去,居然互相一见钟情了。趁着两个哥哥到岸边拉纤的功夫,两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姑娘突然对李莼说:“公子你为老是盯着我看呢?”李莼笑着回答说:“姑娘你秀色可餐,我也是不由自主啊。”姑娘听了,笑着低下了头。

接着女子抬起头,正色对李莼说道:“今天晚上你会大祸临头?”姑娘不丁的一句话,让李莼不明所以。姑娘见李莼还不明白自己上了贼船,于是揭开一块船板,下面藏着一把雪白的单刀,刀光闪烁不定,照在李莼的身上。李莼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强盗的船,生死就在顷刻之间,不由得惊慌失色,跪在地上,对姑娘说:“在下唐突佳人,冒犯之处请姑娘莫怪,还请姑娘大发慈悲,救小生一命。”

姑娘听了不言不语,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问李莼:“你结婚了吗?”李莼摇头回答说:“小生尚未婚配,不过这次回家就是要去完婚。”姑娘听了脸色一沉,一言不发。不一会儿,姑娘的两个哥哥回到了船上整理船帆,接着又上岸去忙活。

李莼趁机继续跪下,哭着求姑娘搭救自己,姑娘见李莼哭得很凄惨,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于是问李莼:“你携带的箱子里面金银珠宝多不多?”李莼回答说:“箱子里面都是杂物,并无金银。”姑娘说:“想要活命,听我安排。你一会假装生病肚子疼,告诉我的两个哥哥,说你箱子里面有止疼药,然后让他们去帮你开箱取药。他们见你的箱子里面没有金银财物,也许会饶你不死。”

李莼连连点头,答应照办。姑娘的两个哥哥在岸上收拾好后又回到船上。李莼假装自己肚子疼,让两人帮自己开箱取药,两人开箱之后,发现箱内并无金银,也没有药物。于是就对李莼说:“你箱子里没有药物啊。”李莼说:“那也许是我记错了,有劳二位大哥。”两个船户互相看了一眼,因为忙着干活,很快又下了船。

此时姑娘趁机对李莼说:“你箱子里虽然没有财物,但是您衣着太华丽,我哥哥不相信你身上没藏着银票,恐怕你还是难逃一死。”李莼哭着说:“那我怎么办?求您救我一命!”此时天色已经昏黑,姑娘挥手让李莼趴在船舱角落里躲避,然后自己手持利刃埋伏在舱门后面,屏息等待两个哥哥进船舱。

过了一会儿,姑娘的大哥先进了船舱,大哥不知妹妹已经变心,毫无防备,结果被姑娘一刀毙命。姑娘的二哥见大哥进去之后就没了动静,怀疑李莼有所防备,不敢贸然进入,而是留在外面观看动静。姑娘见二哥有所怀疑,也不再等待,而是持刀跃出,飞速跑到船头,姑娘的二哥一时措手不及,也被刺死。李莼目睹了这一幕骨肉相残,被吓得瑟瑟发抖,想要趁机下船逃跑,但是双腿发抖,压根不听使唤。

姑娘见李莼要走,就哭着对李莼说:“为了救你,我杀了两个亲哥哥,你想要到哪里去?我要你我一起去官府自首。”说着,姑娘在船上拿起一个包袱,她对李莼说:“包袱里面都是我哥哥杀死的客商的辫发,这可以拿到官府,做他们杀人行凶的证据。”

说完,姑娘和李莼到了苏州府衙投案自首,姑娘面对知府丝毫不慌,先是将包袱里的辫发作为呈堂证供,然后跪下将两个哥哥平时杀人的恶行细细讲来,最后她对知府说:“小女子今日杀害兄长,实属万不得已,如今只求速死。”知府见姑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本来不相信姑娘的话,但是看到包袱里的辫发可以做证据,于是检查当地的卷宗,发现船户兄弟果然是杀人累累的大盗,

知府觉得姑娘手刃两个江洋大盗,救了李莼,立下大功,足以将功补过;而且姑娘看起来美丽柔弱,又无家可归,就赦免了姑娘的罪过,将姑娘许配给李莼为妻,李莼不敢违背,只好带着姑娘回了苏州老家。

李莼和姑娘回到苏州老家之后,他原本的岳父听说李莼从杭州带回来一个女子,以为李莼背着自己在外娶了老婆,一气之下,就让女儿和李莼取消婚约,将女儿嫁给了别人。李莼无奈,这才和姑娘真正的结了婚,成了两口子。婚后,姑娘对李莼的父母非孝顺,和李莼也很恩爱,被人称为“妇!”

参考资料:《古今说部丛书》《清人说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女强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权53年,却名声不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说过,孝庄太后是个好女人。孝庄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花了很大力气和多尔衮周旋,为儿子福临夺得帝位,福临死后,她又扶持8岁的孙子玄烨登基,授他以治国方略,指导他处理各种政务,培养出一位千古一帝。康熙帝甚至佩服地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可见孝庄皇后的能力、名声,是众人

  • 清朝生育能力最强的和亲公主,13岁出嫁生4子1女,34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主要就是因为公主和驸马结婚以后并不是住在一起的,平时估计连见面都难,更别说同床了,如果公主想要和驸马同床的话,必须得经过管家婆的同意,而管家婆也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允许,没有点好处她肯定是不干的。所以说,不管是去和亲还是就近嫁人,她们结婚以后的命运都不怎么样。而在清朝,就有一个公主,她的情况却是很不相同

  • 清朝强盛的家族,出了6位皇后,所生后代还有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个皇帝后代排名,清朝12位皇帝都是谁的孩子,清朝皇帝子女列表及简介

    那些朝廷官员或者是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女儿们进宫的概率就要比普通人要大很多,这样一来,既能对皇帝有所帮助,自己的家庭也能够依靠皇室这个关系而得到更高的荣耀。所以,每次进行中选秀女的时候,那些官员们就争先恐后的自己家的女儿全部都送去,要是被皇帝看上了,那就是为自己的家里增添了很大的光彩了。当时,就有一个非

  • 周武王的装备来源:山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纣王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王伐纣重要一战,纣王娶了多少老婆武王娶了几个,封神演义的纣王和武王图片

    周原遗址发现,周人的确拥有铸铜作坊,但如今发现的主要始于西周,先周时的鲜有发现。如今,也就让人疑惑重重,姬周大军的装备究竟从何而来?十年前,山西考古发现取得重大发现,不仅解开了“虞芮之争”背后的真相,也解开了周武王大军装备的重要来源。 被掩盖真相的虞芮之讼 所谓“虞芮之讼”,就是商代虞国与芮国争田,

  • 后山:商朝“前八后五”频繁迁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后山:商朝“前八后五”的迁徙原因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序》这样说。东汉的张衡,作有《两京赋》,其中的《西京赋》有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这些文献都载称,殷商部落是特别喜爱迁徙的,这是殷商不同于前后其他族群的一大特色。说商人屡迁的“前八后五”,前

  • 商纣王麾下7大悍将,第三活捉二郎神2次,第四是孙悟空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商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其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在《封神演义》中,这个商纣王就彻底成了一个昏庸、残暴之君。但是我们看一下《封神演义》的别名《武王伐纣外史》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其导向效果跟《三国演义》的扬刘贬曹是一样的,所以《封神演义》中支持武王贬低纣王的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尽管如此,在纣王麾下还是

  • 《武庚纪》黑龙为什么不派圣王对付纣王?网友:他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庚纪中纣王是黑龙吗,圣王武庚纪,武庚纪玄风圣王的女人

    看过《武庚纪》的小伙伴都知道,纣王想要推翻神权,而黑龙为了镇压纣王,不仅派出了六部大神,更是自己亲临战场,而令人好奇的是,神族中明明还有圣王这种更高级别的战斗力,黑龙却没有派他们出动,反而是派出了六部大神,而且必要的时候还亲自出手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黑龙不让圣王去对付纣王呢?黑龙认为六部大神足以对

  • “鸣沙·微声”系列征稿启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如同意义不来自行动本身,而来自对行动的解释,虽然人们对什么叫“精彩”显然是各说各的,但一个故事是否精彩,肯定不完全取决于故事本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人,取决于他们的自豪、反抗、理性、偏见……偶尔也包括情绪。“微观世界”中数不尽的人情世故,正成为这些精彩故事的来源。相比文学,历史学对于“故事”定

  • 61年已过,夏朝依旧没有找到?大禹治水出现新的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史书中记载过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世袭制的朝代,华夏人的出处是不是也来自于此呢?史书中曾记载,禹原本想将继承人的位置传给益,但是益却将这个地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而这段看着很和谐的历史被称为“家天下”的开始!关于大禹治水的事迹大都认为是一种传说一种假象,而历史上的三皇五帝,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传说

  • 中国古代十大鬼才,没有诸葛亮,姜子牙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第十,姜子牙。在很多电视里都有他,是他帮助周武王灭了商朝。不过和以前的那些人比起来,他做的那些事情都不算什么。第九,管仲。管仲是齐国人,他一直觉得经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齐国的大部分经济改革都由他负责。第八,老子。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一直坚持的思想是无为。他觉得道就是自然里的所有规律,他提出的很多观